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3 03:29:22瀏覽1797|回應1|推薦6 | |
( 網路轉載,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iApb_oaTBQR0leybequGifU-/article?mid=3082
他所剖析及體認的,值得我們再一次省思:
是關於某種程度的自我覺醒 他原本是在自己封閉的世界中 結果突然間 他所想的一切 所信任的一切 和他所相信以及認為重要的一切 這些這麼真實的一切 這些代表他身份的一切 通通失去無影蹤
且近乎真偽難辯的基本命題就是 我們是誰? 我是誰?
到底還剩下什麼? 我將自己與你區隔 我將自己與我的人生區隔 我將自己與其他動物區隔 人類就是會做這樣的事 我存在,僅因為我和你有分別 區分他人和自己 是建立自我存在意義的方式....
再從這段話反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是否也是都區分我自己與他人呢? 這是所有靈魂都要學會的一個主題功課。
在既定已發生的事件上,把自己當成是別人,想像自己因為什麼心理以致有這種行為,從而觸發這個事件。 因為自己已經接納了這種心理,所以也就接納了別人這種心理,以致諒解這行為和事件的發生。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出一轍。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與人不同時,不認同也不能判定對方的一定是錯;嘗試反覆地思考,認真從其他角度去看,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便會發現自己原本的定奪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事情發生在 "我" 身上(主觀) 跟發生在 " 你 " / " 他 " / " 她 " / " 它 " 身上 (客觀),分別可非常大。別人的想法和行為總有他的原委。有時候可能衡量過對 人/事 的影響,儘量 接受/諒解 別人的處事方式、作風和行動之後,調節一下自我的反應,便是 "同理" 的表現。就算因此而改變原本的做法或甚打消初衷,並不代表被同化,而是體諒和尊重。
這是我們對他人部分。 但是,親愛的,對於我們自己呢?
當期待越高,尋求自我認同感的失落也就越大。
我們必須真正體悟到,自我存在意義的價值只來自於 " 你 " 本身; 如果你都不愛你自己,你如何期待他人來愛你呢? 如果你都不尊重你自己,你如何期待他人來尊重你呢? 如果你都不認同你自己,你如何期待他人來認同你呢?
透過人與人的相處,你只會從對方身上看到 " 你自己 ",不會有其他的人。
如果你覺得對方無法接受你的意見,那就表示 -- 是你不夠全然接納你自己的想法,你才會認為對方是這麼看待你的。 如果你覺得對方不夠尊重你,那就表示 -- 是你不夠全然寬容你自己,你才會認為對方是這麼對待你的。 如果你覺得對方的言語刺傷了你,那就表示 -- 是你不夠全然肯定你自己,你才會認為對方會這麼對待你的。
我們所有的負面創傷印記的起因只有一個 ---- 都是源自於 " 自我的罪疚感 Guilt " 所引起的。
相信自己有可能與上主分裂這一本體性的罪疚,是沉睡之心中非常深的謬誤感。 罪疚源自於對罪或謬誤的信念。 一切表面的疾病與症狀都源自於這一企圖 --- 想要把這種無意識的罪疚投射到身體上。隨著謬誤得以釋放,在我們的覺知中,愛就取代了罪疚;愛依然安居於我們深層的存在核心中。 根據心理學的定義, " 罪疚 " 指的是與被判定為是錯誤的行為有關的一種情緒。 然而根據奇蹟課程的教導,罪疚是虛假信念的結果,並能通過寬恕被治癒。行為是一個結果。 當虛假的 " 原因 "(小我)被徹底地暴露和釋放時,你就不可能經驗到罪疚。
當我們能先從自己做起,他人自然會帶來愛的禮物給我們。
★ 觀看男主角 - 沙托卡普利Sharlto Copley 的訪談影片:http://video.libertytimes.com.tw/video.php?id=9097&r=9138&t=1259615347 ★ 奇蹟課程中文網站:http://www.acimtaiwan.info/ ★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7%90%86%E5%BF%83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