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空交錯的青岩古鎮
2010/07/09 06:30:00瀏覽213|回應0|推薦1




  據說青岩古鎮的歷史,要比貴州早上20年,它的地勢成一個八卦形,整個鎮是由4條街及20條小巷所組成。這個看似平凡的小鎮,竟然是一個曾歷經數十次戰役,卻從未被人攻入的銅牆鐵壁,著實讓人無法置信。

  穿過牌坊,就進入了青岩古鎮,牌坊上4個斗大的字“七業衍祥”,乃是為了紀念鄒穎超105歲生日所建,一業即是15歲之意。

  當地的地陪小張,領著我們穿過大街小巷,介紹著一間又一間特殊的宅院。

 

《黔文化大宅苑》

  這間宅苑建於康熙年間,苑裡有一間介紹儺戲的屋子。所謂儺戲,即是一般所稱的地戲,此戲源自於貴州,演出者必須在額頭上戴上儺戲專用的臉譜。在古時候,演出此戲的目的在於振奮軍心,而今只有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才會演出,有驅鬼避邪之意,據說臉譜愈醜愈靈。

《文魁》

  文魁即是狀元府,這間屋子乃是貴州第一位文狀元趙以炯的家,府中四子皆及第,功不可的是他們的母親陳氏。這四個兒子個個皆有才氣,長子趙以煥擅寫書法,是個進士;次子趙以炯乃是貴州第一位文狀元,據說他曾參加過3次科考,前兩次皆名落孫山,第3次則是以一篇論文受到皇帝的青睞,才高中了狀元。當年,他還獲贈一個寫著“文魁”的扁額,多年後被一位農夫在豬圈裡尋獲,從此,鎮上便有一道名為 “狀元蹄”的菜餚,其實就是滷豬腳。三子趙以炳和四子趙以煃一起參加科舉,一個中經魁,一個中進士。

  狀元府裡最引人注目的是“狀元泉和聰明泉”,此泉乃是趙以炯赴京趕考前,和其弟以炳親手所挖,至今已有120餘年。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竭,令人費解的是,才相距不到2公尺的兩口泉水,水位竟一高一低,即使遇上大旱,亦從未乾竭,文人盛讚:朝天雙井聰明水,及第甲科魁斗才!

   據青岩老人說,每逢考試前,貴陽周邊的年輕人,都會到狀元府裡飲用聰明泉水,並參拜趙以炯狀元,以求得個好成績。

   趙以炯在高中了狀元後,因與母親分隔兩地,為了感恩慈母的含辛菇苦,便請求皇帝加封其母。我們可以在陳氏的臥房裡,清楚的發現床上方的床緣處,已由原本的兩層,加上了第三層,這乃是無上的榮耀,一般人是絕對不能這樣做的。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yhard&aid=420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