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4節氣申遺古华夏星宿和祖先预测
2016/12/04 08:12:18瀏覽344|回應17|推薦0
24節氣申遺
学者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非一劳永逸 传承须接地气
--I wish in the future can see our moon calendar combine with current calendar. 接地气 from calendar first, frequently I would collect china news about 二十四节气. I also study 祖先预测s which deeply linked with 节气 and moon calendar, very interested
last time I collected 古华夏星宿, but still not completely wish china scientists can post more about our 古华夏星宿 that can help understand our ancestors 预测s.
if 陳佳瑛 spends time studying our ancestors 预测s, she might still be alive.
western 星座 can't help you solve your deadly problems.
I studied because I suffered unknown body hurt and find the answer in our ancestors 预测s. it shows my husband suffers a 小鬼 stick to him. and mine 命中有 unknown 刑伤.
before I married I would never believe it, all my body only got 3 scars:a right hand thumb knife cutting caused by myself playing, one in right side abodomy when I ran away from goat chasing, a mark for needle shot left.
to find the answer is very important and now it seems stopped (at least not so frequently). 
indeed to me the 小鬼 mever been caught or seen by me because my husband refused to tell, and I knew it is the 3rd person behavious like kid(almost 20 years, same symptons stealing/return some and hurt my body). Earlier I did tell my husband the  小鬼 must suffer been abused then turns to abuser or/and had abnormal relationship  in childhood.
when we were kid, computer PC (Chinese)fortune teller just began, it declared one of my uncle doesn't have offsprings. we all don't believe because he got a son. until the cousin married but adopted a daughter till then found out when my cousin was kid the doctor did tell my aunt that he needs a surgery when time coming, but my aunt scared so never did.
if at that time they do believe then can avoid the problem.
when I decided to marry, my sister paied for me to consult a fortune teller. I didn't want it to change my mind so transfer to my 2nd brother. it shows he is a monk-type, he heard and very upset and won't believe and today he still a single, even has a girlfriend or other chance.

certainly without kids not just my uncle, but us and eldest brother, and another cousin(female), plus the monk brother, but only shows in my uncle. all married except my monk brother. however my uncle generation is the last care about offsprings for the family.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8395895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2/24 12:20

祭祀孟子逝世2306周年大典山东邹城举行 【编辑:李季】

中新网邹城12月22日电 (沙见龙 王崇印)钟磬颤鸣、埙篪悠长,丁酉年冬至祭孟大典22日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孟庙举行。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之一。据《孟氏宗谱》记载,孟子于公元前289年冬至日逝世。孟子故里乡亲因悲痛废除庆贺冬至仪式,并素斋隆重祭祀孟子,这一习俗在当地延续至今。2017年是孟子去世第2306年。

当日上午9时30分,乐生现场奏响北宋官制释奠雅乐《凝安之曲》。随着一声“启扉——”,孟庙棂星门缓缓开启,文舞生手执翟、籥,武舞生手持朱干、玉戚分列两侧,随雅乐五步一顿,缓缓前行;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身着宋制祭祀礼装,沿着神道缓步行至孟子殿前。海内外孟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神情肃穆,相继向亚圣先师孟子敬献花篮、行鞠躬礼。

  “孟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代表躬逢其会,慎终追远、绳其祖武,谨备少牢玄酒,登歌佾舞,恭奠于亚圣殿下”。主祭官诵读祭文:“……独辟杨墨,首倡仁政……礼门义路,弘道养正,仁心安宅,泽被苍生……”,颂扬孟子功德,表达后人的崇敬怀念之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邹鲁礼乐团文化顾问董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祭孟活动的本质是道德教化,更是文化传承,能够恢复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重建和发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董伟表示,大力弘扬和传承孟子儒学思想、政德思想,汲取礼乐文明的“营养”,对促进师德水平提升和教育文化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前来参加祭祀大典的山东邹城市第二中学教师范磊告诉记者,孟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师,乐于为师,把收徒讲学、传授知识看成人生的乐趣之一。“作为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自己将积极传承孟子思想,引导学子培养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据《四库全书》记载,古代孟庙每年春、秋两次“丁祭”和忌辰日最为隆重。春、秋两次“丁祭”为家祭与官祭,冬至祭孟属于民间祭祀。每逢孟子忌日,周边百姓、乡贤、私塾先生都会自发前来祭祀孟子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2:24 回覆:

玉戚

仪仗玉之一,又称玉兵器。玉戚主要出现于商、周两代,以商代最为突出。春秋战国以后,除仿古玉器作品外,这种器物很少见到。1981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一件玉戚长21.1厘米、高23厘米。这件玉戚为粗白玉料制成,中间有一大的穿孔,两侧各有6条突起的棱,双面刃,刃部又被等边切成4条刃口。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同。在其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个人形图案,堪称一绝。其余出土的玉戚大都雕刻细腻,纹饰丰富。充分体现出中国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以及玉匠的聪明才智。
戚”字从戊从尗(shū),指按照尺寸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战斧系列。也是斧钺的别称。这是本义。引申义是亲属。本义和引申义是紧密相关联的,因为古代氏族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血缘组织,氏族首领也是军事首领。氏族首领的军权用斧钺体现,大氏族的首领用大号斧钺,小氏族的首领用小号斧钺,中等规模氏族的首领用中号斧钺。故兄弟氏族互相称为“戚”。

解读妇好墓玉戚的迷离身世

殷墟妇好墓750多件(组)玉器,可谓晚商玉器乃至中国古代玉器的空前重大发现。在妇好墓出土的众多精美玉器中,有一件玉戚似乎并不起眼:其编号作560(1976AXTM5:560);长9厘米、宽3.6-7.3厘米、厚0.5厘米;青黄色透闪石玉质;器体扁平,柄窄刃宽,柄部中间钻有一圆孔,两侧各雕牙扉六齿,刃部略呈弧形,较圆钝,近刃处亦有一小圆孔,器表两面均有弧形开料线痕。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2:26 回覆:

朱干
红色的盾。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舒和》:“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旧唐书·音乐志三》:“彩旞云回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2:29 回覆:

龠 

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件关乎音律音阶的起源乃至华夏礼乐文明源头的神秘吹管乐器。其形制据汉代以降的历代文献记载,是一种如笛、似笛的“单管”乐器,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其形制及吹法并未真正的失传,至今仍生生不息地活在民间。

籥舞笙鼓。——《诗·小雅·宾之初筵》
苇籥,伊耆氏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迟衡山把籥、翟交与这些孩子。——《儒林外史》
又如:籥舞(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籥师(古官名)

籥 假借为“龠”  鼓风吹火的竹器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老子》。吴澄注:“橐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子内者,籥也。”
通“钥”。锁钥 [key]
启籥见书。——《书·金滕》
诸城门吏,各入请籥,开门已,辄复上籥。——《墨子》
又如:籥牡(锁闩;锁钥)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2:34 回覆:

 [ zhái ] 姓。翟姓,中国百家姓之一,排名第108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92位。翟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多此姓,上述两省之翟姓约占全国汉族翟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江苏省连云港市宿城乡是翟姓较多的聚集地。翟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五。

[ dí ] 从羽从隹
1.长尾山雉(野鸡)。如:翟车(皇后所乘饰以雉羽的车子)
2.古代乐舞用的雉羽。翟羽 。古代乐舞所执雉羽
舞人十六,执羽翟,以四为列。——《新唐书》 
3.古同“狄”,称中国北方的民族。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2:36 回覆:

唐代皇家“冬至祭天礼”重现 传统礼仪穿越千年引围观   【编辑:李季】

 中新网西安12月22日电 (记者 张一辰)22日正值中国农历冬至,一场唐代皇家“冬至祭天礼”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当地民众与1000多年前的唐代“国礼”零距离接触。

  据文献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便有冬至祭天习俗,后经历代逐渐制度化,祭天迎日仪式一直延续至唐朝,直至长安失去国都地位后才中断。该祭祀体现了古人为天下苍生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也表达出其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怀。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以吃米团、吃汤圆居多。

  此次“祭天礼”以“弘扬国礼祈福中华”为主题,在往年内容的基础上,今年加入了“皇帝出巡”、“民间献技”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出,用动态演出结合祭天仪式,最大程度的还原了盛唐“冬至祭天国礼”。为了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此次活动还招募了近千名游客市民现场观礼参与。

 上午10时,伴随着雄浑磅礴的大唐鼓乐,大唐神武军和皇帝銮驾从丹凤门鱼贯而出,由皇帝皇后带领文武大臣穿越御道广场朝着金水桥行进,现场观众也紧跟着巡游队伍“梦回大唐”。随后,祭天仪式在含元殿正式开始,通过“乐祭”、“舞祭”、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等程序,展现唐代皇家独特礼制。

  前来参与此次“祭天礼”的西安市民黎振虎告诉记者,能够现场观礼,倍感荣幸。同时通过与传统礼仪的近距离接触使得自己对中华文化及传统民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知。

  此间专家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广袤的神州大地,寄托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向往,新的时代更加需要珍视和传承。此次以唐代“冬至祭天文化”为依托,对盛唐的皇家“祭天礼”进行展示和演绎,从而使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3:13 回覆:

广州冬至民俗:团圆祭祖 吃汤圆腊味糯米饭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陈海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碧君、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高鹤涛(除署名外)
  策划、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又是一年冬至日 团圆祭祖食汤圆
  本周五迎来冬至 本报为您揭秘冬至那些民俗
  广州素有“冬至大过年”的传统,本周五又将迎来冬至。过冬至,除了人们熟知的吃饺子、吃团圆饭等习俗,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传统和故事?古人向来视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举办一系列祝贺、祭祀活动,在广府地区,也流传不少冬至习俗,如拜祖先、“团圆”聚餐、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喂耕牛吃糯米糕、贴“饲耗”……随着时代变迁,冬至对农耕的指导作用渐渐减弱,只存留祭祖、吃团圆饭等节日习俗。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冬至历史悠久,起源于周代见制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冬至便为“小年”,秦汉沿袭周制,“冬至为小年”的观念得以流传。待到清代道光年间顾禄在《清嘉录》书写“冬至大如年”,冬至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而冬至作为节庆,则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礼记·月令》在冬至日要求“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由此可见,在汉代冬至前后,朝廷上下会安身静体,商旅停业,边塞闭关,择吉日举行“贺冬”仪式。
  到了宋代,过冬至成了普罗大众的节日,民间私塾也会酌情放行,流传有“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的民谚。据《东京梦华录》描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古时冬至如何过节?《周礼·春官·神仕》有“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之说,而《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载“冬至节,祭扫坟墓”这一习俗。在古代农业社会,先辈们历经春耕、夏耘、秋收,劳作一年才得以获取平稳度过冬季的各项物资。因此,每到冬至,皇帝通过祭天荐太庙,老百姓通过祭祖等一系列祭祀活动,把劳动成果奉献给列祖列宗,感谢祖宗保佑以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邦兴盛。
此外,古人还有冬至守夜习惯,《醉翁谈录》就有“守冬爷长命”的记载,认为男性冬至守夜,能延年益寿。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3:23 回覆:

很多市民喜欢冬至吃羊肉(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冬至萝卜夏至姜 适时进食无病痛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对于后者,也许与农耕收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丰收年,百姓安居乐业;歉收年,则民不聊生,道尽人间悲欢离合。
  经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古人得出不少与冬至相关的谚语,用以揭示天文气象、饮食进补,指导农业生产。如“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说的是冬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最长。相对而言,次日阳光到来就显得越晚。
  而“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意思是要在适应不同季节进食恰当食物,以达到养生目的。冬季人们为御寒,习惯进补而日常少动,体内易生热生痰,食用萝卜能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夏日食姜则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揭示了气象与农耕的关系,说的是如果冬至在上旬月到来,天气不太冷,农户可养殖更多耕牛,扩大生产;若在下旬月到来,就需要把家中黄牛卖掉,用所得钱买棉被来御寒。
  广东省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潘剑明认为,有关冬至的民间谚语,虽无法考究其科学依据,但古人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和自然现象总结,一定程度上能指导先辈更好地生活。

ps 万年历农历:二○一七年 十一月 初五日(阴历)
岁次 丁酉年   壬子月 癸未日 
五行  山下火 桑松木 杨柳木
上半月(初七前后)是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圆弧向西。
下半月(21号)前后是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圆弧向东。
初一是朔,随日出,随日落,看不见。十五是满月(望),日落出,日出落。

indeed recently in here the weather is not so cold. earlier we had 2 snow days but very little. tomorrow we see is heavy or little snow.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3:26 回覆:

冬至日,广州曾有宰鸡杀鸭炖八珍的习俗。(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 摄
  有段古:广东素有“冬至大过年”说法
  相传,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古人最先测定的节气,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一直备受重视。又因古时冬至关系着农业生产,冬至一到,意味着提醒农户做好储备种子的准备,而且新年也近在眼前,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广东地区,甚至流传有“冬大过年”的认识。
  元代马臻《冬至即事》写道:“店舍喧哗彻夜开,荧煌灯火映楼台。欢游未晓不归去,早有元宵气象来。”可见,古时冬至夜热闹非凡,人们相聚庆贺,一点都不亚于春节的喜庆氛围。
  潘剑明认为,广东人感恩重人情,在“冬至大过年”的认识中更感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欢庆的节日更需酬谢自然馈赠和先祖庇荫,也祈愿宗族团圆,生活和美,由美好的祝愿衍生出不少冬至习俗。但随着社会变迁,一些习俗被淘汰或被简化,现演变为酬谢先祖、呼吁阖家团圆聚餐的节日。
  冬至习俗
  最传统: 老一辈还有拜祖先的习惯
  许多老一辈人至今依然将冬至祭祖看作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要在这一天向逝去的先人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的庇护。
  居住在白云区沙贝村的曹婆婆一直遵循旧礼,每年冬至前日,会事先购置鲮鱼,“用盐把鲮鱼腌制,再将鲮鱼表皮煎至金黄色,用保鲜膜封好放进米缸,称为‘压冬’。”待到冬至当天,她会早早起床开缸拿鱼,寓意年年有余,再将烧肉、冬柑、汤圆等供品悉数放在大厅敬供祖先。
  “以前日子过得紧凑,完成祭祖仪式后,部分供品就被子女哄抢成为早餐,吃进肚子。”曹婆婆笑言,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孙子们也不再稀罕祭祖供品。
  最怀念: 吃汤圆成“老广”童年回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之品,要全家人围桌合吃,寓意合家团圆。”潘剑明回忆,四五十年前的广州,家家户户需要自己手工制作小糕点,每逢冬至前后,珠村的街坊邻里一般喜欢制作肉包、糖心丸或粉果。“母亲在冬至一般需要起早搓粉,每人都需吃几个肉包或一碗糖心丸才出门。每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冬至又到了。”
  他介绍,肉包和糖心丸制作简单,前者是猪肉粒塞进搓好的面粉团中,再用小苏打发酵,后者是将甜的配料塞进粉团,用水煮开而成;广州粉果则做工稍复杂,用粘米粉制作,块头较大,呈透明状,配料有马蹄粒、冬菇、猪肉、花生等。据广州文史记载,广州粉果曾作为特色小吃招待第一期黄埔军校教官及家属,得到当时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夸奖。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对很多广州人来说,如今冬至吃汤圆已不再是“标配”,反而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过节新形式。90后的小张从潮汕来到广州已有5年,每逢冬至,都难忘家中没馅料的汤圆。“冬至前一天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搓没有馅料的冬至丸,再配上红糖或白糖煮成甜汤丸。”他坦言,以前在家都会吃上一碗,据称能祈求阖家平安;现在工作忙,尽管在外地,冬至那天仍会去餐馆吃一碗汤圆来应节。

团圆饭: 九道菜肴意味长长久久
  潘剑明认为,冬至因没有公众假期,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关注。不过,到了晚上,广东人依旧愿意聚在一起,享用团圆饭。“以前大多数家庭选择在家烹调,现在则更愿意到餐馆聚餐,省下麻烦。”
  住在西华路的冯姨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的冬至记忆离不开一顿团圆饭,通常由母亲掌厨,提前宰鸡杀鹅,买烧肉,腌制鲮鱼,再加上粉丝、虾米、鱼蛋、冬菇、萝卜等材料做出九道荤素菜,再分别放进有公鸡图案的“八角碗”中。
  “‘九道菜肴既意味着长长久久,也表示了对节日的重视。”冯姨说当时条件差,平常都没什么荤菜可吃,因此都特别期待冬至的到来,“吃到最后,连碗中的焖汁都会舔干净。”不过现在,她一家人已经习惯上酒楼吃冬至团圆饭,认为这样省心又省时。
  除了九道菜肴,有一些广州家庭还会特地做腊味糯米饭。潘剑明说,做腊味糯米饭需要提前买好腊肉、花生、芫荽、葱等材料,提前处理配料,再将其和糯米混淆蒸煮。在长辈看来,冬季食用腊味糯米饭能暖胃、养生,而小孩子也喜欢吃,“不过长辈担心小孩吃太多会吃坏肚子,规定最多只能吃两碗。”
  逝去的习俗: 喂耕牛吃糯米糕和贴“饲耗”
  事实上,关于冬至喂耕牛吃糯米糕和贴“饲耗”的习俗,大多数广州人都并不了解。记者翻阅资料,找到1956年《广州日报》曾刊载的冬至报道记载,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充满“广味”的一套“规则”: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宰鸡杀鸭炖八珍(指炖熬八种稀有而珍贵的烹饪原料,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时过境迁,祭祖尝传统节日美食依旧流传,但冬至贴“饲耗”这一做法已几乎无人能识,但在《话说我们的节日》一书中得到印证。书中描述“广州人既开放,也传统,从语言到习俗,古风尚存。” 冬至当天,全家人吃完汤圆后,要将几颗汤圆或糯米丸粘在门楣、窗等屋内各处,用以喂食老鼠。至于此做法的缘由,则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解释:一是据说因为最初的谷种是老鼠从很远地方运来,因此人们约定每年锄禾时要留下一些稻谷给老鼠吃;二是据《钟馗斩鬼》神话描述的“耗”是“虚耗”,其“所至之处,令人损失财物,库藏空竭”,因此要用灯照射、击鼓恫吓或投递食物来驱赶。
  此外,1956年的报道也提及古时广州农村地区会在冬至那天喂耕牛食糯米糕、米汁、酒糟、萝卜、菜水等,以犒劳其过去一年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是祈盼耕牛在来年能一如既往做出贡献,换来丰收。但此做法如今也甚少人知晓。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4 14:04 回覆:
探秘山东东阿冬至古井取水 还原千年前古老仪式
【解说】当地时间12月22日夜,一场还原千年技艺和传统仪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具有千年历史的山东东阿古城拉开序幕。身穿唐朝铠甲的士兵,环绕古井,数十盆篝火将四周照亮,俨然将人们拉回到唐代官方许可方能开井封取水的情景。
  【现场】东阿冬至古井取水仪式现场。
  【解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身着传统服装,在千年阿胶井前,双手拈香,行祭拜礼。用木桶从古阿井中取水,并点燃桑木火,标志着沿袭千年的取水仪式正式启动。
  【同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秦玉峰
  据史料记载,唐朝李世民吃过阿胶以后,对身体大有益处。每年冬至这天呢,皇上要派大员,来监制阿胶,就是开启井封,取水,炼胶进贡皇上,这天的水呢,炼制的阿胶最好。
  【解说】按照中医理论,此时的东阿水能够炼出上好的阿胶,冬至夜取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重要仪式。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认为他必须承担起传承这一3000年传统技艺的责任,连续11年坚持在冬至举行取水炼胶仪式。
  【同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秦玉峰
  东阿阿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仪式唤醒人们对这种遗产,对这种文化的记忆。十一年来每年冬至都举行这个冬至节,通过我们的仪式,通过我们的文化,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中医药文化,把阿胶文化代代相传。
  【解说】在东阿古城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慕名而来的观礼者屏住呼吸,观摩祭拜“阿井”的隆重仪式。
  【同期】观礼嘉宾 题伟
  这个场面,大家都穿着古色的衣服,仿佛让我回到了三千年前,那个阿胶取水,炼胶的那种情景,阿胶的三千年的历史呢,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阿胶文化的源远流长。对阿胶的传承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5 00:54 回覆:
浙江镇海举行冬至庙会 千人共享传统“冬至味道” 【编辑:叶攀】
    图为千人围锅烤年糕 叶啸天 摄
  中新网宁波12月24日电(记者 李佳赟)香甜软糯的冬至团、香飘四溢的大头菜烤年糕、酥脆可口的冻米糖……12月24日,首届澥浦冬至庙会在浙江镇海举行,虽然冬至已过,但冬至美食依旧争“香”斗“味”,刺激味蕾唤醒“冬至记忆”里熟悉的味道。
  在民间,素来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庆祝冬至。而在浙江宁波,大头菜烤年糕是独特的“冬至风味”,家家户户都会在冬至前后煮上一锅“大头菜烤年糕”,全家人一起围桌品尝,让人食之难忘。
  在首届澥浦冬至庙会现场,这一“老宁波”传统习俗就实现了“升级版”,一千余人围着大锅共烤年糕。现场,一口直径两米的大口锅不断升腾着热气,烹煮着香气四溢的大头菜烤年糕,人潮围聚在锅边,热闹喜乐。
图为澥浦冬至庙会现场 李佳赟 摄
  这锅“温暖牌”年糕,勾起了很多“老宁波”的幸福回忆。今年71岁的乐秀娟老人告诉记者:“宁波人历来重视冬至,大头菜烤年糕是过冬至最主要的方式。以前冬至烤年糕要整晚灶火不灭,家家都要烧得‘烘烘响’,寓意薪火不息、薪火相传。”
  一碗软糯的年糕下肚,王芳直呼“全身都暖乎乎”。带着女儿共逛庙会的王芳表示:“冬至吃大头菜烤年糕,这是我记忆中小时候过节的味道。今天带着孩子重温这些‘冬至记忆’,希望能加深孩子对传统民俗的了解。”
  被人潮围聚在中央,甚至来不及擦一下汗的“掌勺大厨”赵子云告诉记者,为了煮好这锅冬至年糕,他和其他工作人员提前半个多月就开始准备了。活动当天,他更是凌晨两点就起床准备烹制年糕。
  “活动开始一个多小时,准备好的五千多份年糕就发放了大半。”赵子云挥着锅铲乐呵呵地说道,“希望大家吃着我做的年糕,明年都有个好运势!”
  除了香喷喷的年糕,现场还有香甜软糯的年糕片、齿颊生香的冻米糖、入口软绵的冬至团、浓醇飘香的烧酒……这些“老底子”的冬至美食共同构成了一幅“舌尖上的美食地图”,指引人们找寻美食的同时,也按图索骥地打开了记忆里的温暖片段。
图为千人围锅烤年糕 叶啸天 摄
  一手拿着冻米糖、一手捧着冬至团的“90后”张露峰表示:“小时候,街边总是有商贩卖着这些小吃,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今天,再次看到这些小吃的制作工序和手艺,儿时的记忆又回来了,还是那曾经温暖整个冬天的熟悉味道。”
  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党委委员刘晨说,如今,很多“洋节”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传统年俗的味道正逐渐淡褪。“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冬至庙会,重新擦亮冬至团、大头菜烤年糕等‘冬至符号’,使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重焕活力,在唤醒更多人温暖记忆的同时,也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传承。
--i'm missing my mom's 汤年糕 炒年糕...乐秀娟 is very likely hsa relation to my mom's family. original my mom's grandpa moved from 宁波 to Shainghei, and were from 三代高官 got 牌坊. when my mom visited china, her sister wanted her to take their 祖居 back, my mom turned down because her father let relatives lived there and never charged them.
i only hope 祖居牌坊 still maintain well.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5 01:13 回覆:
my 2nd brother did see from taiwan 宁波同乡会杂志 reporting 乐家三代高官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very famous 中药店(forgot the name, china also made a TV program). he and mom did visited 祖居 once, saw many families living inside. when i asked my mom why her fathere did'nt return, she told me he was too proud and felt shame if can't be better than his ancestors.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5 01:21 回覆:
同仁堂?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5 01:26 回覆:

it is.

一六六九年 (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二年 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
一七零六年 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一九零七年,同仁堂乐氏第十二代子孙乐达聪在济南魏家庄创建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国“三大名药店”。
一九四八年 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
一九五四年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五年 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并出任北京市副市长。历任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一九五六年 乐松生经理代表北京工商界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递交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
同仁堂
同仁堂(5张)
一九五七年 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中药西制的先河。
一九七九年 同仁堂厂、店牌号得以恢复。
一九八五年二月 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同仁堂成立315周年庆祝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同仁堂非常关心,对这次纪念活动十分重视,李先念彭真乌兰夫王震薄一波郑天翔方毅等国家领导人为同仁堂题词达30余幅。
一九八九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一九九一年 同仁堂制药厂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一九九二年七月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8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集团成立大会,江泽民主席为同仁堂题词,“发扬同仁堂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一九九七年 国务院确定120家大型企业集团为现代化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同仁堂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中医药企业名列其中。
一九九七年六月 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这标志着同仁堂在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重要步伐。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八条主要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GMP认证,为同仁堂产品进一步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一九九九年二月 同仁堂发展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的宗旨是: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提高同仁堂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同仁堂在21世纪的腾飞提供拥有知识产权的“重磅产品”。
二零零零年 三月同仁堂大厦落成
二零零零年 五月 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
五月 成立了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向生物工程领域的初步探索。
十月 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同仁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零一零年 六月 与崇文区卫生局合作,组建北京同仁堂崇文中医医院,并于6月18日正式揭牌,标志着同仁堂在实现中医中药有机结合方面,正在进行有益探索。
二零一零年 七月 由北京市政府授权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的转变,也是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一日,北京同仁堂声明:从未发布足道降糖方等虚假广告[4] 
同仁堂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优势得天独厚。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是第一个在台湾注册的大陆商标。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集团领导班子被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四好领导班子”; 2004年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十户国有重点企业典型经验之一。2008年同仁堂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
启功先生题字:同仁堂
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
---重仁义 is the store's reputation.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5 02:17 回覆:
when my mom was a little kid, her father did brought her to visited  祖居 couple times. when she with my 2nd brother visited the  祖居, 牌坊 still there, she couldn't recognize any one living there but 3 seniors recognized her. i would say because my mom is beautiful, be remembered.
蝙蝠(amtrak) 於 2017-12-25 03:01 回覆:

from《礼记》明堂位:...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路,载弧韣;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

译文:周公辅佐武王以伐封。武王驾崩,嗣君成王年龄尚小,于是由周公摄政,代行天子职务,以治理天下,摄政的第六年,天下诸侯都来明堂朝见,制定了各种礼仪和乐章,颁布了统一天下度量衡的法律,天下无不心悦诚服。摄政的第七年,就把政权归还给成王。成王认为周公为天下建立了勋劳,所以封周公于鲁,建都曲阜,拥有国土七百里见方,兵车千辆,还命令鲁国国君世世代代用天子的礼仪和乐章祭祀周公。 

莺车,这是有虞氏祭天所乘之车;
钩车,这是夏代天子祭天所乘之车;
大路,这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车;
玉路,这是周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车。
有虞氏莺车上插的是大旎,夏后氏钩车上插的是大摩,殷代大路上插的是大白,周代玉路上插的是大赤。
夏后氏驾车是用白身黑嚣的马,殷代是用黑头的白马,周代用的是黄马而白霞。
夏后氏祭祀用黑色牺牲,殷代用白色公牛,周代用赤黄色公牛。 

--from 《礼记》明堂位 maybe can help us identify many antiques.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0/16 05:45

一甲子北京天文馆 渐成市民科普圣地 来源:北京晚报...路过西直门大街的人莫不对道路南侧的一个穹顶形建筑印象深刻,那个有着朴素而美观的巨大圆顶的建筑物,就是北京天文馆的老馆。刚刚过完“六十大寿”的北京天文馆,在“十一”长假的观众流量接近6万人次,比去年国庆的参观人数暴涨了近三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修建并由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管理的一座大型科普场馆,北京天文馆于1955年10月24日动工建造,1957年9月29日正式开馆,至今已经走过六十载春秋。在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老馆里,天象厅中央安放一台世界最先进的大型天象仪,完整的天象表演系统可以放出大约9000颗恒星以及星座名称和星座连线、坐标系和太阳系行星运动、中国古代星座的名称和连线等奇妙景象。另外还配备有表演彗星,流星,日饵,宇宙飞船等近百台特技效果放映器。老馆西侧的天文台内装有一架130毫米折射望远镜。 
当年,北京天文馆开馆时,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席梁希曾说,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北京还有着世界闻名的古观象台。世界上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天象仪的开山鼻祖也是在中国,那就是汉代伟大科学家张亨所创造的水运浑天仪。因而在中国,也是在亚洲大陆,建立起第一座天文馆,意义重大。
整整一个甲子,曾任北京天文馆第一位讲解员的李元至今对北京天文馆开馆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小朋友们蹦蹦跳跳走在前面,来宾们在天文馆的“心脏”——天象厅进行了有趣的“宇宙旅行”,一台复杂而精巧的天象仪,把各种各样的天文现象放映到穹形的屋顶银幕,构成一幅逼真的“人造星空”……

--it must be very beautiful.... i wonder 中国古代星座的名称和连线等奇妙景象 could watch thru 北京天文馆 website?

蝙蝠(amtrak) 於 2017-10-16 05:46 回覆:
六十年来,北京天文馆开展了大量天文普及工作,接待的观众以千万计,成为几代人天文知识的启蒙之地。

  这里,是全亚洲第一座大型天文馆。那巧夺天工的天象仪,把灿烂辉煌的星空放映在半球形的银幕上,让广大观众遨游太空,饱览宇宙风光,了解天文知识,看到古往今来、天南地北的天文现象。有人说:“这里是宇宙的剧场,也是天文的课堂。”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广生说,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内在要求。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下属的北京科普场馆都是国家科普工作的前沿阵地,为北京市民的科学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天文科学知识普及是天文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天文馆的校外教育职能,将对传播天文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及创新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现在的北京天文馆新馆,是2004年建成开放的,总建筑规模20000平方米,有着如行星轨迹般流畅动感的外形,内部的公共开放设施有数字化宇宙剧场、3D动感天文演示剧场、4D动感影院,有天文展厅、太阳观测台、大众天文台……在展厅内,人们可以看到从太阳真空望远镜观测接收而来的1.8米太阳白光投影像、174毫米手描太阳黑子白光全日面投影像、太阳光谱投影像以及太阳局部活动区的电视图像;新馆顶部有两座天文台,成为爱好者进行天象观测的圣地。

  伴随北京天文馆的六十岁“生日”,“天文馆之夜”为天文爱好者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天文大餐,通过奇妙的星空、宇宙畅游、科普电影选播、动手学天文、望远镜观测、天文秀场、天文咖啡馆等活动拉近观众与天文之间的距离,各种互动体验更是让小朋友们流连忘返。讲述北京天文馆诞生、成长、发展的 “北京天文馆建馆六十周年回顾展”,更让众多从小和北京天文馆一同成长起来的北京市民驻足,回味当年在北京天文馆度过的金色时光。

  紧随着“六十大寿”启动的北京天文馆“天文科普月”,记者看到,从“第五届北京国际科技电影展”中精心挑选的14部来自中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优秀科普影片集中展映,涉及了球幕、3D、4D的形式,展现了宇宙演化、恐龙灭绝、航空探索、海底世界等多种题材;刚刚调整为每周一次的公众科普讲座,主讲人有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R。 Michael Rich教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天文学会等单位的天文专家和天文达人,这些天文“大咖”与公众进行着面对面的探讨与交流;公众天文台也根据天气和观测天体的情况,增加了望远镜开放的次数,让更多人有机会去探寻星空中的奥秘。此外,“天文科普月”期间,天文馆还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活动,公众还能根据参观项目享受不同程度的票价优惠。记者了解到,今年天文科普月中来北京天文馆参观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科普效果显著。

  科普利民,科普惠民,是北京天文馆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记者,今后北京天文馆将每年都举办“天文科普月”,将集中呈现一批优质、前沿的科普资源,为公众带来持续的天文知识盛宴。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透露,“纵观宇宙,益智明心”,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北京天文馆,今后会持续发挥天文科研科普优质平台的作用,在天文科普的各个方面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报记者 蔡文清

蝙蝠(amtrak) 於 2017-10-16 06:15 回覆:

I visit 北京天文馆 website however i thought can add more our ancestors stories not just a bit mention 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 And should collect all our ancestors base on 天文 symptons  developed 预测. i did see 北京古观象台举办第七届中国古星图填图比赛 but then it seemed stopped. i would say lack of  天文 software like Stellarium-type caused it. our ancestors  预测 related could help kids pay attention in 中国古星, don't ignore because attract kids interesting in our 中国古星 is the most important. 

would i blindly spent lots money to 算命? No. my 父母 taught us playing 麻将 when we were kids but none of us became gambler(my sister did more frequently play 麻将 with her friends but only for killing time, rest of us hardly unless for my 父母 only).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0/16 01:49
17日至18日将上演“双星伴月” 全国各地均可见 ...新华社天津10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据天文专家介绍,10月17日至18日晨,天宇将出现“双星伴月”的有趣天象——金星、火星和残月近距离相聚。如果天色晴朗,全国各地在日出前30分钟至60分钟就可观赏到,观察方位在东方低空。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17日清晨5时左右,一弯残月如窄窄的小船飘荡在东方低空。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月亮的下方不远处有两颗明星相伴。红色的是火星,亮度1.8等,银白色的是金星,亮度-3.9等。金星和火星仿佛月亮船上抛洒下来的两颗宝石,一亮一暗、一大一小、一白一红,十分有趣。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星和残月不断升高,到了东方露出金色的霞光时,这一天象更显妖娆。
  转天的同一时刻,这一唯美画面将发生变化。月亮船变得更加细窄,并且移动到了双星的中间,略靠近金星。此时此刻,星月相伴,在蔚蓝色天幕的映衬下,如水墨画般,异常美丽。金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太白金星,清晨在东方天空出现则被称为启明星,晚间在西方天空出现被称为长庚星或昏星。由于皎洁、明亮,西方把金星称作“维纳斯”。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行星,颜色呈红色,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而在西方古罗马神话中则被喻为“战神”。
  天文专家提醒说,公众要想目睹“双星伴月”的天象,一定要早起。观测时要选择空旷、视野开阔的场地,还要避开城市灯光,用普通的双筒望远镜或肉眼均可。
--right now 双星在太微垣 月球在 between 太微垣 and 轩辕14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0/09 14:54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 吃梨、蜂蜜滋阴润肺 ...中新网北京10月8日电(上官云)“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一句俗语,道出了寒露节气的气候特点。不过,虽然气候逐渐转冷,但民间还是形成了一些颇有趣味的民俗活动,如赏菊、登高等。民俗专家高巍认为,人们能从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中找出乐趣,也代表了从古至今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是第17个节气,也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也是天气转凉的象征,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一般来说,寒露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深秋。古人把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指,寒露到来,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始黄华”则意味着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在节气转换、气候逐渐变得阴冷的时候,养生特别受到关注。民间俗语称“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就是提醒人们需要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寒气入侵,不要着凉。
  秋季气候干燥,肺、呼吸道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有相应调整。有资料显示,寒露时节可以适当食用粳米、糯米等食物,同时有选择的吃一些牛肉、猪肝、山药等。
  “寒露饮食养生应建立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多食滋润的食品,比如吃梨、蜂蜜来滋阴润肺。”民俗专家高巍解释道,百合、芝麻等食物也会在此时食用,但不是很普遍。此外,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说法。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叫做“正秋茶”。寒露茶具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很受欢迎。
  在寒露前后,比较常见和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则有登高、赏菊。高巍介绍,就登高来说,人们可以走近大自然欣赏秋天景色,还能锻炼身体,是一项不错的民俗活动,而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菊花开得正好,人们也会赏菊。
  的确,寒露时节菊花普遍开放,在观赏菊花的同时,某些地区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悉,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07 12:11
今日迎来“白露”节气 注意保暖不要赤膊贪凉 ... 白露养生从争"蜂"吃"醋"开始 温水泡脚 适宜运动

  编者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今天,我们迎来“白露”节气。此时节,日夜温差渐大,早晚不注意保暖或饮食不当则容易受风寒湿邪所累,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病症。那么,“白露”节气应该如何防病养生呢?我们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饮食篇】 白露养生从争“蜂”吃“醋”开始

白露时节秋燥耗人津液,因而此时的养生要预防秋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表示,秋天早晚气温低,加上空气干燥,燥邪伤肺,容易让人有咽干、干咳等症状。因此,在秋季润肺降燥将是饮食养生不变的重点。
  在饮食上,由于秋季肺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还应少食辛味食物。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属金,肝属木,金旺则克木,使肝木受损,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

蝙蝠(amtrak) 於 2017-09-07 12:13 回覆:
白露讲究饮食清淡注意养肺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

  宝鸡营养学会高级营养师闫乐介绍,要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菠菜、绿菜花等,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同时,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

---the rest please visit chinanews.com/cul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26 17:13

七夕夜仰望星空:看“牛郎织女”如何“鹊桥会” ..8月28日为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那么,如何寻觅这对儿忠贞不渝、情比金坚的爱侣?鹊桥又在哪里呢?..天文学中,织女星为悬在北方高纬度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明星,非常引人注目,古人很早就根据它的方位变化观象授时了。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28日晚8时40分左右,在找到一个能够看到银河的地方后,仰头静望,在头顶附近,银河中间与两边有3颗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它在银河西岸,这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织女星。
  “处在光污染较小的环境下会发现,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彩绸的梭子。”赵之珩补充说。
  另一颗亮星在织女星的南偏东,即银河的东岸,他就是牛郎星(又名河鼓二)。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他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
  既然是鹊桥会,鹊桥又在哪儿?赵之珩解释说,“七七”之夜,是月亮挨近银河的时候,其清冷的余晖洒向银河便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喜鹊之桥”。

--you can thru stellarium find out 织女星 and 梭子(四颗较暗的星 平行四边形 not clearly), 河鼓二(牛郎星) and 扁担星(一对儿女) 银河. still expect 我国天文专家 create our 古华夏星宿 software.

蝙蝠(amtrak) 於 2017-09-05 12:53 回覆:
江西省新余市市长董晓健在论坛上表示,新余是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与七夕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围绕仙女下凡故事,在新余衍生“毛衣女下凡”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间口头文学。江西新余至今还留存织女洞、鹊桥、仙女湖、会仙台等大量“仙迹”。

  论坛期间,一批国内外专门研究七夕文化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畅谈七仙女故事和仙女文化。...据温州大学教授黄涛介绍,牛郎织女传说是七夕节爱情元素的主要资源与传承载体。该传说在先秦之前已有记载,但直到晋代才有了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相会的故事,该传说才与七夕节相融合,并且使原本以曝晒衣物为主的七夕习俗转为以乞子、乞巧为主,并有隐约而不断的婚恋习俗或爱情元素。...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漆凌云认为,《搜神记》中记述的毛衣女故事是中国文字记载最完整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在汉唐以来形成的汉文化圈影响下,毛衣女故事还流传到韩国、日本、琉球等地区,并呈现在地化趋势。

  据了解,本次论坛研讨成果将汇编成《中国七夕文化研究论文集》,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仙女文化内涵,推动七夕文化发扬光大.

蝙蝠(amtrak) 於 2017-09-05 12:55 回覆:

中国毛衣女故事的最早记录,见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它是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类型。讲述了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叫天鹅姑娘、羽衣仙女、仙鹤女等。这个故事反映了普通劳动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曲折的生活经历。在敦煌石室中收藏的唐代句道兴《搜神记》中,有一篇《田昆仑》,毛衣女故事比较发展的形态《敦煌零拾》,除了和干宝《搜神记》相同的情节外,又讲述了毛衣女后代的种种活动。

豫章新喻县有个青年,看见田里有六、七个年轻的女子,他不知道她们是鸟变的。于是匍匐前去,拿到她们中间一个女子的毛衣,藏了起来。等他走到跟前时,别的姑娘都变成鸟飞走了,只有这个姑娘不能飞走。这个青年就把她带回去作了妻子。后来,毛衣女生了三个女儿。一次,她让女儿问爸爸,才知道毛衣放在稻堆下面,她穿起来就飞走了。不久,毛衣女把女儿也接走了。
在敦煌石室中收藏的唐代句道兴《搜神记》中,有一篇《田昆仑》,是毛衣女故事比较发展的形态(罗振玉《敦煌零拾》七),除了和干宝《搜神记》相同的情节外,又讲述了毛衣女后代的种种活动。
中国汉族、纳西族、苗族、傣族等民族中间,都有这一类型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上述文献所记相近,但又有各种不同的异式。
这个故事反映普通劳动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曲折的生活经历。由于故事产生较早,流传时间较长,现代流行的故事内容比较复杂,其中广泛地含有变形、禁忌观念,有些异式还反映中国西南高原早期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和服务婚习俗等。
毛衣女类型的故事想象丰富、情节变幻,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由于其中包含某些古代观念和习俗,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9世纪末以来,中外学者如英国的哈特兰德,日本的西村真次,中国的钟敬文等,都注意到此类故事的搜集和研究。 [1] 
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在他所写的神话故事《搜神记》中,记载了一个《田中毛衣女》的故事,故事的发源地为古豫章新喻县,经考证为现今的江西新余市仙女湖。在仙女湖仙来岛上,还留有孝子庄、檀郎居、还姻树、通仙桥、拜仙台、布仁坊等遗址,并留下美丽的传说。
新余仙女湖,距江西省会南昌180公里,湖南长沙220公里,地处江西西部,地域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
远古以来,仙女湖就凭借它的丰富物产、绿水青山而勃发生机。几千年的洪阳洞、下马陵文化遗址,已经再现了原始崇拜的萌芽,由此形成了仙女湖文明的多源性和多样性,孕育了神仙崇拜文化的基因。干宝《搜神记》中关于“毛衣女”下凡新余的传说,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围绕着这一神话传说。项目地政府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开发七仙女下凡的旅游文化,成为江西省开发最早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1997年5月被江西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青山绿水中,流传的“毛衣女”下凡新余的美丽奇幻的神话,是电影黄梅戏《天仙配》故事的原始形态。 [2]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8/16 00:09

为何60甲子可纪年破解天人合一规律与诸千古之谜 作者:中医文化长河...十天干及其阴阳的天文学背景, 土星周30年视运动的五行,...

⑴ 天干的天文学背景是水星视运动;地支的天文学背景是木星视运动;60甲子的天文学背景是天人合一第1规律。
 ⑵ 医易历的天文学背景是天人合一第1、2规律,其四柱干支组依天人合一第3、4规律显现。依其四柱干支可推演干支正五行、天干天五行、地支三阴三阳五行,纳音五行等,与人体的阴阳五行模型相结合,通过生、克、制、化,全面体现日、月、水、金、火、木、土七曜对地、对人体的影响,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生命历法,是医学、易学、农学的最佳时标,是中华文化对人类历法文明的独一无二贡献。
 ⑶干支农历历史上曾作为法定历法、生活历法、研究历法起过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干支纪的年应是回归年,而干支农历干支纪的年是太阴年,致使干支农历是一部有谬误的研究历法,不能作为医学、易学、农学的时标,不能用于医学预测和人生健康预测。至今仍继续出版发行,极易误导,应当退出历法舞台。
 ⑷中医学五行常生、常克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解释人体生理、病理情况下出现的五行互生、互克现象,为此发展了五行生克新模式。
 ⑸建立个性人阴阳五行模型是中医学的历史使命。天人合一第5规律的发现为建立个性人阴阳五行模型、进行健康预测迈出了理论关键一步。由新生儿医易历出生时间建立其先天阴阳五行初级模型,进行健康预测,发现有16.9%人群缺行,具有70%以上的符合率,对防治未病具有重大社会价值。中医学应吸纳易学四柱预测经验,发展预测医学。
 ⑹运气学作为最早预测医学,由天时预测民病,有其坚实的天文学背景,但气化理论还很初步,需多学科专家参与继续完善,使其现代化。
 ⑺ “五行分别对五星”也是一个千年谬误,应当从中医学专著和教科书中革除。
 ⑻利用天人合一第5、3、4规律可破解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论断之谜。

--very good, I believe our ancestors created 阴阳 五行 八卦 六十甲子 八字 including 五术(山、医、命、相、卜)... must base on 天文. but some data lost and now thru computer we can recover it. this is a good paper. hope soon we can have our chinese "stallarium" to show our ancestors stars ... with all related papers and poems...

蝙蝠(amtrak) 於 2017-08-16 00:41 回覆:

奇准易髓-苏国圣的博客

--one of 盲派, some people dislike him but still can't deny his efforts. to me I want to know our ancestors those 命理 and the explaination about 秘訣 口诀... if only if any 盲派 can help me I won't accuse this and that. because 预测 is not 100% succeed in few words(八字 神煞) that's why we still have to improve and even add elements.

from what I learnt our ancestors  预测 already help me lots that explained why after I married suffer the psycho stealing and abuses my body. Although it can't catch the psycho but I did not go crazy by the psycho abuser. maybe if you can't solve what happen to yours our  ancestors  预测 could help you too.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6/26 10:25
4100年前陶寺人观测天象?遗址石柱引猜测...这座遗址今天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否为观象台?...遗址内东南方的古观象台处。这是一处外观特殊的建筑,半圆的台基上矗立着十几根摆放位置奇特的砖柱,台基中间是水泥抹成的几个同心圆。
据遗址上的夯土痕迹推测,曾有13根高大的石柱立在这个半圆形的台基上,相邻石柱之间的距离为15厘米到20厘米,而这些石柱间的狭缝整体呈正对圆心的放射状。.这些缝自东北到东南,似乎是一年当中日出的大致位置..考古人员又发现夯土弧线上有几道缝,而且这些缝的朝向冲着东面约10公里外的塔儿山。..考古队队员冯九生提出,陶寺早期大墓中很多罐、盆的肩腹部画着几个圆圆的红太阳,这些很可能意味着陶寺文化对太阳的崇拜。陶寺文化具有高度发达的农业,使用太阳历的可能性最大. ..2004年10月29日发现土台下面居然藏着陶寺文化时期的观测点标志。只见不同颜色的夯土形成四个同心圆,中心圆直径为25厘米,最外圈圆的直径为145厘米。2004年11月中旬,该建筑基址的主体部分展露出来。这是一个大半圆形的夯土建筑,由外环道和三层台基组成。
蝙蝠(amtrak) 於 2017-06-26 13:15 回覆:

国风·唐风·绸缪 为先秦时代晋地汉族民歌,出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全诗三章,每章六句。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每章头两句是起兴, 诗人借洞房花烛夜的欢愉之情,表达出了男女之间非常温馨、甜蜜的情爱。

此诗创作于先秦时代某天的傍晚时分,诗中的新人忙碌一整天虽然太辛苦了,但为了洞房花烛,遂立即傍晚成亲,于是兴致勃勃参加婚礼的作者为贺新婚而创作了这首诗,从诗中可以感受明显的戏谑玩笑味道,大约民间闹洞房时的口头歌唱就是这样子的。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1] 
白话译文
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一捆牧草扎得多,东南三星正闪烁。今夜究竟是啥夜晚?遇这良辰真快活。要问你啊要问你,拿这良辰怎么过?
一束荆条紧紧捆,天边三星照在门。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美人真兴奋。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美人怎样疼?

三星:即参星,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西宫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 七宿;古华夏星宿总图——西白虎( still can search it thru baidu)

I wish china scientists can verify whether 三星:即参星 because I saw another different version. wehther 晋地 saw the 参星 easily?

蝙蝠(amtrak) 於 2017-06-26 10:30 回覆:

为什么其台基是半圆形,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对此他解释:半圆形的台基象征形如伞盖的天向北倾斜,有一部分天是看不到的。《周易·系辞上》也说过:“在天成象,在地成
形。”所以古观象台的台基是将天穹形象地放在地上。
通过分析实地模拟观测结果,何驽推算出一套有20个节令的陶寺文化时期历法,其与如今我们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有41%的相似性,“这表明其是后来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主要源头。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在对陶寺太阳历进行继承、变化、发展而来的.
尽管观测取得了成功,但何驽心中还有不少谜团:这座4100年前陶寺先民建立的古观象台是否还可以用来观测星星、月亮的变化?其中还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这些都需要考古学者和天文学家继续不停地探索。”
--I hope soon chinese 考古/天文学家 together find out all 古观象台 then we can see what our ancestors saw and learn our 古华夏星宿 and 预测体系. I really expect it.
wish udn can post more...

三垣-二十八星宿, 七政五纬(七曜), 十二建星, 北斗七星, 禽星术...三易 五行八卦
三式 五大神数...
And 步天歌 古华夏星宿总图 and china 天文台 provide software(I lost it when deadly virus attacked my notebook can't but re-install O.S.) could help you and inhance your IQ. you can't deny living in taiwan your IQ lower and lower can't compete with many top class in china.  the free stellarium just not good enough because it base on usa software, I hope china  天文台 can build it for we chinese and adding any our ancestrors found, storeies,...stars related poems...together. I am willing help.

蝙蝠(amtrak) 於 2017-06-26 13:32 回覆:

三星:一说参宿三星(猎户座腰带三星);二说心宿三星(天蝎座三亮星);三说河鼓三星(天鹰座三亮星)。理应指参星,参,古通叁。心宿最亮星俗称大火星,商星。河鼓最亮星俗称牛郎星。

三星在天指“三星”处在中天时分。参星是冬夜,商星是夏夜。俗语“参商不相见

三星在隅(指东南角)

三星在户(指门) 古代观星授时的术语。直译是:在室内从开着的门户可以看见挂在天边的三星。

“束薪”是在院子里整理劈柴,抬头仰望,三星还高挂在中天;

“束刍”是在圈栏整理饲料,回看夜空,三星已经偏移一隅;

“束楚”是在屋内扎束柴把,再望夜空——从开户之大门看过去,三星已经西垂天边(星很低才能在室内看见)。
这是主人由院子→圈栏→室内的整个劳作及观看星空的过程和场景

星空24小时一周天,夜晚12小时半周天,傍晚东边刚出的星,到凌晨移到西边将落。从“三星在天”到“三星在户”,需历时五六个钟头。一边劳作,一边观天,一边思念佳人,这就是《诗·唐风·绸缪》的魅力:“绸缪”三迭,写尽主人的缠绵惆怅。

曾有一红颜知己为我解释以下几句:如果你要有相遇的偶然,一定要有参星在天;如果还要有相爱的运气,那是参星在隅;如果你还想长相厮守,那必定要参星在户了。也许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邂逅,又一次次的错过,你每次以为已经看到参星高悬了,结果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这里面无尽的偶然,未知和不可能真的会让人疲惫不堪。不过三颗星星最终还是会连成一线组成最亮的参宿星座的。那时的你就是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this all from baidu search, you can see top class in china, and can we read these in taiwan, in HK? now. not so many top class in taiwan and HK. you want be smart? you want your kids be top class? one china is the only way.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7 04:06 回覆: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大致意思是:夏历七月,“大火”恒星向下行,九月把裁制寒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周历一月大风触物发声,二月凛冽。没有衣服,如何过完这一年?三月修理耜类工具,四月抬脚踩耒耜等耕田。偕同我的妻子和孩子,送饭到那农田。田畯看到农民在田里劳动非常高兴。

是指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前句是引子,天气渐渐凉了。后句是落脚,该缝制寒衣了。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八、九月才行。

另《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就是说大火星(心宿二)清晨出现在正南方时,寒就退了,大火星晚上出现在正南方时,暑就退了。

这种解释见于汉朝人郑玄所做的《毛诗传笺》和唐朝人孔颖达所作的《毛诗正义》。当代有人据此把“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翻译为“七月大火星向西,九月妇女制寒衣”。[3] 


历史典故编辑
三千年前,周成王下面有一个豳(bīn)国,在今陕西省彬县。豳国很早以前是周民族的农业文化发祥地。那时历法尚未完善,指导农事活动要靠观星。每年夏末,一颗名叫火的红星天蝎座阿耳法星,蝎心 ,端端正正出现在正南方天空。凭着祖传观察经验,农夫知道夏天完了,秋天来了,一年中最忙的秋收时节到了。

匆匆又是数日,秋夕同一时刻,农夫又看南天,发现那颗大火较之数日前向西移下坠了。又过数日,西移下坠更甚。一个月后的同一时刻,再看南天,大火已移坠到西边地平线上,太低,翳于云雾,遮于山岳,看不见了。各位看官,这个过程就叫“七月流火”。仅此一解,不可有二。水向低头曰流。大火向西移坠也在流啊。火在这里独禀内涵,其义特殊,专指天蝎座阿耳法星,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为心宿二,绝非“赤日炎炎似火烧”之火。望文生义,会闹笑话



成语误解编辑


七月流火误用简述



夏季时节,骄阳似火,暑气炎炎,空气中仿佛流动着一团火。每每说到炎热,人们往往用上“七月流火”一词。于是,报刊杂志上一再出现诸如“七月流火,酷暑难耐”、“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等等句子。殊不知,七月流火并不表示天气酷热,而是说酷暑减退,天气转凉的意思。

尽管有人对《诗经》中“七月流火”的原意提出质疑,但长期以来古人的确都把“七月流火”理解为天气转凉。在现代中国采用阳历纪年以后,人们逐渐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虽然不断有人指出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但采用天热说法的依然越来越多。

“七月流火”之所以被大众所误用,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火”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一般意义上的火,而不知道诗中的“火”在古代是星名,指天蝎座中最亮的那颗阿尔法星。

二是历法的不同。普遍用的是阳历(公历),公历七月,正是酷暑难耐的时节,难怪人们会将“七月流火”与酷热联系在一起。要知道,古时候的人们用的是阴历(农历)。在农历里,一二三月表示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到十二月是冬季,所以农历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九月,恰恰是由夏入秋,由热转凉的时节。

另外要说的是,三千年前用太阴历,那时七月即今八月。今若想观察,要到阳历九月才行。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7 04:06 回覆:
第一种见解 《诗经》中的原意可能的确是指天热,表示“七月还很炎热,九月就已秋凉”。因为《诗经》则成书于周代,其收录诗歌的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至殷商,而自殷商到春秋时期,除了在西周早期有过短暂的寒冷期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比较温暖,夏历七月可能非常炎热[12]  ,而且《诗经》中的诗歌采自民间,其创作者是否知道“大火星”这一说也未可知,因此“七月流火”在《诗经》中的原意也未必是“天气转凉”,反而可能是“天气炎热”[13]  。 第二种见解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它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说七月的酷暑炎热,而是与一种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即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意思。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绕太阳运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7 04:15 回覆:

月离于毕
月离于毕,天象,月儿投入毕星,有雨的征兆。 出    处 《诗经·小雅·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译文 注释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高呀。山遥水又远,跋涉真辛劳呀。将士向东进,出发无暇等破晓呀。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么陡呀。山遥水又远,何处是尽头呀。将士向东进。深入无暇顾退走呀。
有猪是白蹄,成群蹚水波呀。月亮近毕星,就怕雨滂沱呀。将士向东进,无暇他顾快通过呀。
渐渐之石赏析
这首诗的情调酷似《诗经》中的“国风”,重在叙述行军艰难而紧张,并没有《毛诗序》所说“役久”的意思。全诗三章,以赋叙事抒情,头两章叠唱,意思相仿,诗人在急行军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挡住队伍的去路,忍不住惊呼道“维其高矣”、“维其卒矣”。头两句写所见,中间两句写所感,叹惋山川遥远,跋涉攀援,步步维艰,疲劳不堪,十分盼望抵达目的地。然而“山川悠远”,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后两句点题,交代急行军。“武人东征”一句贯穿全诗,三章都有,点明抒情主体与事件。
首章“不皇朝矣”句,说明行军紧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蕴藏着更多难言的痛苦,行军紧迫,不断深入,无暇顾及以后能否脱险。也就是说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诗人笔锋一转,突然伸向天空,描写星空气象,与首章“朝矣”句相应,暗示是夜晚行军。朱熹说前四句“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诗集传》)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7 04:19 回覆:
这可能是诗人引用已有的气象民谚。
近人闻一多指出:“豕涉波与月离毕并举,似涉波之豕亦属天象,
《述异记》曰:‘夜半天汉中有黑气相连,俗谓之黑猪渡河,雨候也。’
《御览》引黄子发《相雨书》曰:‘四方北斗中无云,惟河中有云,三枚相连,如浴猪狶,三日大雨。’与《诗》之传说吻合,是其证验。
《史记·天官书》曰:‘奎为封豕,为沟渎。’
《正义》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沟渎……荧惑星守之,则有水之忧,连以三年。’
《易林·履之豫》诗曰:‘封豕沟渎,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涂至腹。’此与《诗》所言亦极相似,是《诗》所谓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
(《周易义证类纂》)依闻一多的说法,天豕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颗星组成,所以说“烝涉波”。
杨慎《古今谚》中“谚语有文理”条也说:“天河中有黑云,谓之黑猪渡河,主雨。”可与此相参证。
“月离毕”说的是月亮靠近毕宿,古人同样视为下雨的征兆,
《尚书·洪范》说:“月之从星,则以风雨。”此星即指毕星。
应劭《风俗通义》说:“雨师者,毕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诗“月离”两句为证。
《晋书·天文志》也说“月行入毕多雨”。所以这首诗前四句是引气象民谚,预兆将有滂沱大雨。
“俾”字点明尚未发生,姚际恒《诗经通论》引姚炳的说法“将雨、既雨,诸说纷如”,实际上诗中原本是说“将雨”,而不是“既雨”,这个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正因为诗人担心遭遇滂沱大雨,行军难上加难,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进,无暇顾及其他,所以才说“不皇他矣”。三个段落的末句意思递进,旅途的苦情、忧虑一层深过一层。
--this proves how our ancestors "预测" came from. I hope china can develope and update. "预测" didn't mean have to be 100% accurate that takes time and dig out more elements to accomplish.  
蝙蝠(amtrak) 於 2017-09-17 04:25 回覆:

龙尾伏辰 十月初一凌晨尾宿因日光隐而不见

龙尾,即尾宿。尾宿是东方青龙七宿中的第六宿,所以叫做龙尾。辰,又写作“䢈”,是日月交会的意思。夏历指日月交会为朔日,朔日就是每月的初一。伏,是隐藏的意思。太阳在尾宿,故尾宿隐藏不见。

左传·僖公五年》:“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
顾炎武日知录·天文》: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龙尾伏辰解释

杜预注:“龙尾者,尾星也。日月之会曰辰,日在尾,故尾星伏不见。”
孔颖达疏:东方七宿皆为苍龙之宿,其龙南首北尾,角是龙角,尾即龙尾,故云:“龙尾,尾星也。”“日月之会为辰”,昭七年传文。於时日体在尾,尾星与日同处,共日俱出入,故常伏不见也。[2] 
“日在尾”,可以确定为十月。按《汉书·律历志》记载的十二次二十八宿关系,日月会于尾宿是在析木,即周历的十二月,亦即夏历的十月。季节为孟冬(《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日在尾。)。所以原文“九月十月之交”是用的夏历(这段是晋人的话,晋用夏历),“十二月”是用的周历(这段是《左传》作者所写,鲁用周历。)
日月之会,即现代天文学的日月合朔,可以确定是某月的初一。“龙尾伏辰”即日月合朔在尾,可以确定为十月初一。但由于古代历法不精确,实际这一日可能早或晚于初一1、2日。根据现代天文学和历法推步,僖公五年十月朔为丁丑日[3]  ,而《左传》记为丙子日,即先于实际朔日一天。故晋灭虢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55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一丁丑日)。
蝙蝠(amtrak) 於 2017-10-09 14:01 回覆:

月亮“吞食”恒星毕宿五奇趣天象10日上演
  新华社天津10月8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专家介绍,10日凌晨,天宇将发生月亮遮掩恒星“毕宿五”的奇趣天象。如果天色晴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目睹到月亮慢慢“吞食”毕宿五的全过程。借助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会更理想。
  当月球经过一颗恒星或行星前面时,常常将其遮掩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月掩星”。月掩暗星比较常见,但月亮掩盖亮度在1等以上的明星,却比较罕见。
  天文资料显示,毕宿五是金牛座里一颗橘红色的星,是全天第13颗亮星,亮度0.9等左右。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这次月掩毕宿五算是今年我国观测条件比较好的一次月掩恒星天象。本次月掩毕宿五将发生在北京时间10日1时至2时30分左右,不同地点观测到掩始和掩终的时间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月亮是从西向东绕地球运行的,因此,月掩星的天象是从西向东逐次发生的。对于全国来说,除了东南沿海地区以外,其他地区都可以观看到掩星的全过程。
  “由于掩星发生在圆月之后的第4天,我们会看到毕宿五是从月亮的亮面‘进’,暗面‘出’,其中‘出’的时刻比较精彩。”史志成说。

--indeed i can see from Stellarium the moon quite close to 毕宿. it looks like Y, i bet the big brightly one on top of left side should be 毕宿五.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6/24 06:35

第四十四象 丁未(中国领袖世界) 坎下离上 未济

谶曰  日月丽天 群阴慑服 百灵来朝 双羽四足---习近平 “建设‘一带一路’出发点立足合作共赢,推动力来自市场机制,生命力在于包容普惠,  深入吕梁山区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大计

颂曰  中华而今有圣人 虽非豪杰也周成 四夷重译称天子 否极泰来九国春

金圣叹注解:「此象乃圣人复生,四夷来朝之兆,一大治也。」

--3? years ago I already point out who is the 圣人(双羽四足) and indeed  虽非豪杰也周成.

Congratulations, UN human beings right approved and support china's proposal.

蝙蝠(amtrak) 於 2017-06-24 07:11 回覆:

I'm glad china chairmen did good jobs, that's why 习 was born in time. Hu is also excellent chairman, took my advice. it is the fate!!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早在1982年初,邓小平就提出了解决香港问题的两点方针,一是必须在1997年全部收回香港地区和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二是要根据会出乱子的这种可能来安排一切。20年的实践证明,小平同志当年的预判是精准的.

邓公当年就担心“香港会出乱子”,并就此在与撒切尔夫人谈判时说出“分量很重”的话。彼时,部分英国人认为邓小平在虚张声势,但时任英国驻华大使、“中国通”柯利达(PercyCradock)认为,事关中国人的民族利益,邓小平是不会让步的。邓小平曾指出,不安定的因素存在于香港内部,也存在于某些国际势力。周南认为,现在依然如此。香港内部的积极力量是主流,但要警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same as taiwan).

对于港人关注的“2047”问题,他说,届时香港还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绝不会变,谁要想变,谁是痴心妄想”,“2047如此,3047如此,4047还是这样”。至于“一国两制”是否会有调整,要看届时中国的发展。

--try hard to make china better than HK then 一国两制 become 一国一制 without doubt. you see in taiwan top class already calling for 一国一制 because 台獨笨蛋國实在不会照顾好人民.

蝙蝠(amtrak) 於 2017-06-24 07:18 回覆:

沈阳建锡伯族特色古镇 村民走红地毯参与共建 ...村民都是腰长河经济合作社成员,两个月后,他们将回迁到村里二层联排别墅,享受水电煤气进户的城里人幸福生活。同时这些村民将在这个特色古镇里从事特色餐饮等经营。据腰长河经济社理事长介绍,待项目建成后,每户村民的年收入预计将比现在增加六七万元。..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将突出“吃住玩购”四大业态,分锡伯小吃街、特色民宿区、观光农场和文创艺术基地四个片区进行开发建设,将重点建设西迁小吃街、锡伯族民宿、锡伯族全宴体验馆、锡伯族文创基地、锡伯族民居展示馆、锡伯族戏台和儿童生态农耕课堂等内容,打造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文化旅游乡村。...体现在“环境美、精神美、产业富”三方面,当地利用“当地居民+党和政府+社会企业”三股力量共同建设休闲旅游项目的方式,既解决了农村“空心化”问题,又通过附加值解决了农民致富问题。

...用柴火比天然气、煤气烙的“锡伯大饼”好吃可口。4日,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民俗风情园 上演了以“舌尖上的察布查尔 箭乡美食狂欢节”为主题的2015年中国·察布查尔西迁旅游美食文化节暨“第三届锡伯大饼”比赛活动。让游客与当地人一起感受了箭乡美食“锡伯大饼”。

舌尖上的新疆察布查尔:箭乡美食“锡伯大饼”...锡伯大饼作为锡伯族人日常主食的一部分,就像汉族人的米饭、哈萨克族的奶茶一样,几乎一日三餐都少不了。...刚出锅的锡伯大饼香气扑鼻,松软劲道,散发着浓浓的麦面味道,就着锡伯族人用剁碎的韭菜、包包菜、红辣椒、皮芽子腌制的花花菜或辣椒酱,更是让人满嘴生津,回味无穷...在吃锡伯大饼之前,一般要将其撕成小块,摆在一只盘子里。锡伯大饼的正反两面分别代表着天和地,天和地不可以倒置。分辨正反两面只要看烙饼时留下的花纹,烙饼时,留下大花纹的一面是天,细小花纹的一面是地,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形成一个习惯的叫法是大花和小花。大饼在摆放的时候必须天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吃的时候要天包地,小花向里,夹上当地农民自制的花花菜或是辣椒酱。对于吃惯了鸡鸭鱼肉的现代人来说,花花菜加锡伯大饼既健康又营养,是很多游客都喜欢的一道美食。


蝙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6/07 22:51

芒種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誠然二十四節氣在古代更多的是在指導農田的耕作,但它之於現代,同樣有著現實的意義。
芒種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鶪『音局』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鶪『音局』始鳴。鶪,即伯勞鳥
反舌無聲。諸書皆指向百舌鳥。古書有:螳螂、鶪皆陰類,感微陰而或生或鳴,反舌感陽而發,遇微陰而無聲。

《孝经纬》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曰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意指有芒的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开始播种,因此进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时期,故名芒种.

《三礼义宗》云:“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此节气与花神有关..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农历五月芒种节饯行花神,送其归位。由此,民间留下了在芒种日送花神的风俗。

探寻《红楼梦》中的芒种 黛玉吟唱《葬花吟》 ...曹雪芹对“芒种”节也有着一番别样的情趣。..第二十七回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可见在芒种节这一天,大观园里的上上下下都聚集在一起饯行花神,充满了浪漫与欢喜,到处可听到女孩子们嬉戏玩闹的欢声笑语。
  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则在芒种这一天,看着满眼的“花谢花飞飞满天”,顾影自怜,和泪吟唱了一首令人心碎的《葬花吟》。全诗共五十二句,曹雪芹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把节气、花期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黛玉对自己命运的叹惜与对现实的无奈。她似乎在花开花落间,看透了自己的人生结局:“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称得上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杰作,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的重要作品。
  送花神本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女孩子们都要早起贴花黄,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如花一样。但曹雪芹笔下的芒种节,却是有悲有喜,有忧有乐,同时又是有滋有味、风雅有趣的,让人遐思联翩

蝙蝠(amtrak) 於 2017-06-07 23:01 回覆:

巳月 立夏后戊土五日,庚金九日,丙火十六日   立夏 小满
午月 芒种后丙火十日,己土九日,丁火十一日   芒种 夏至

--《孝经纬》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后十五日,斗指午,为夏至。曰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