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集安组织将扩大,未来或有数十个国家!
2022/05/17 19:03:22瀏覽56|回應0|推薦0
俄官员:美国在乌克兰建立了电子生物监测系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5-21 11:08
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美在乌生物实验室活动调查委员会联合主席伊琳娜·亚罗瓦娅表示,美国五角大楼和北约在乌克兰逐步建立了电子生物监测系统,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则被送往了美国国防部的国家医疗情报中心。
她指出,美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数量已经大幅度增加,这意味着美国在保护计划的幌子下积极地从事研究极度危险病原体的工作。美国的立法也允许进行此类活动。亚罗瓦娅强调,美国在乌克兰进行了埃博拉和天花病毒的研究,而在其本土也出现过多个涉及危险病原体泄漏的事件。
亚罗瓦娅表示,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活动已经部分停止,但与此同时,美国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军事生物实验。(总台记者 朱静)责编:李莹莹
--i really suspect this year 2 weird disease happened in usa and then master group might some 病毒们(weird 肝炎 and 猴痘) leaking already.

俄太平洋舰队宣布举行8天军演 现场曝光:40多艘舰艇出动 来源:海外网 2022-06-03 14:45
俄太平洋舰队演习画面(红星电视台)
海外网6月3日电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6月3日表示,俄太平洋舰队当天开始在太平洋海域启动军事演习,演习6月10日结束,为期8天。俄红星电视台当天公布了演习的部分画面。
俄太平洋舰队演习画面(红星电视台)
俄国防部称,共有40多艘军舰和支援舰、20架各类飞机参加演习。包括“克雷洛夫元帅”号测量船、“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大型及小型反潜舰、小型护卫舰、扫雷舰、导弹艇和辅助舰等,均现身相关海域。
俄太平洋舰队演习画面(红星电视台)
俄国防部还表示,演习科目包括搜索假想敌潜艇、防空演练、排雷作业、打击水面和空中目标以及后勤保障等。(海外网 刘强) 责编:任鑫恚
--indeed it is really not easy for Russia but they have determination prepare the worst situation. not all americans believe master side stories including our rich couple neighbours as German 3rd generation in usa, me too.

俄北方舰队司令:“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未来将成为俄最主要战略核力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01 16:33
当地时间6月1日,俄罗斯北方舰队司令莫伊谢耶夫表示,“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战略核力量。“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是俄罗斯第四代战略核潜艇,首舰于2013年开始正式服役。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潜艇,仅次于苏联时期建造的“台风”级核潜艇。
莫伊谢耶夫还说,“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进行了“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试射,证明了该新型武器已可投入使用。北方舰队在今年年底前还将进行19次新型海军武器的试射。(总台记者 张誉耀) 责编:任鑫恚

俄方:美国等多国已成俄罗斯“敌国” 2022年05月17日 18:10 参考消息
 据塔斯社1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俄发动混合战争,它们已成为敌对国家。
  佩斯科夫说,“混合战争是现在发生的事情,是我们遇到的事情”,“这不只是指美国和英国的顾问,他们告诉拿着武器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做什么,给他们情报等等。不,这是一场外交战,一场政治战,是试图在世界上孤立我们,是一场经济战”。
  佩斯科夫还说:“是的,我们仍然温和地称它们为不友好国家,但我想说,它们已经是敌对国家,因为它们所做的事情是战争。” 责任编辑:刘万里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集安组织将扩大,未来或有数十个国家! 2022年05月16日 15:39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晚报
  据俄罗斯塔斯社和俄新社15日报道,在16日即将于莫斯科召开的集体安全组织条约(集安组织)峰会前夕,白俄罗斯国防部长维克托·赫列宁在接受白俄罗斯军事报纸《为了祖国的荣誉》采访时称,集安组织将得到发展,将有新的国家加入这个组织。
俄新社报道截图俄新社报道截图
  赫列宁说道,“我认为(集安)组织会扩大。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世界体系将如何变化,而集安组织已经展示了自己的战备状态及爱好和平的意愿,我认为几年后它将不仅仅是6个国家。(集安组织)将会有数十个国家,这些国家珍视和平与稳定,而并不看重侵略性或改变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
  白俄罗斯国防部长指出,集安组织成员国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在不断变化。他补充说:“当然,我不认为‘颜色革命’会在某些地方消失,恐怖主义、贩毒、人口贩运和生物威胁会消失不见。在存在这些挑战的背景下,(集安)组织将自我发展,并确定应对新挑战和威胁的相应形式和手段。”
  集安组织成立于2002年5月,由1992年签署的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演变而来,该组织现有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6个成员国。  来源: 环球时报

  相关报道
  集安组织六国领导人齐聚莫斯科高调反纳粹,普京淡定应对北约新扩张(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隋鑫 柳玉鹏 任重]面对两个北欧国家决定申请加入北约,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现出的淡定令西方意外。在与芬兰总统进行了心平气和的通话后,16日,普京在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峰会上表示,俄罗斯与芬兰和瑞典之间“没有问题”,他们即使加入北约也不会对莫斯科构成威胁。但如果因此北约的军事设施不断扩大,无疑会引发俄方必要的回应。此前一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称,俄罗斯在乌克兰“没有实现其战略目标”,“乌克兰可以赢得这场战争”。16日,美国餐饮连锁公司麦当劳最终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而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公司同天宣布,已将其在俄罗斯的资产出售给俄罗斯政府。16日,集安组织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对使用单边制裁和限制、双重标准、仇恨和不容忍的表现感到担忧”,并“严重关注绕过国际法律规范使用武力干预危机局势的趋势”。
ps from what i saw the news 麦当劳 in Russia would change to another name and 麦当劳 continue to pay those workers salary. 退出? wait to see.
  集安组织面对面峰会
  在集安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16日,莫斯科主办集安组织周年纪念峰会。该组织6个成员国(俄罗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领导人都参加了峰会。普京16日在峰会上表示,集安组织在“后苏联空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稳定作用,而北约扩张“基本上被用作美国的外交政策工具”。他同时提请注意美国在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后苏联空间”的军事生物活动。他还提议授予独联体国家集安组织观察员地位,并称今年秋季将举行一系列集安组织联合军演。
  俄塔社16日报道称,集安组织领导人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举行面对面的会议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几次峰会都以视频方式举行。普京16日表示,他将在集安组织峰会闭门会议期间向各国领导人详细通报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进程。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16日在集安组织峰会上说:“单极世界即将无可挽回地成为过去,但西方国家仍在为维持其地位进行顽固的斗争。”据俄新社16日报道,白俄罗斯国防部长赫列宁15日称,集安组织“将扩大”。他说:“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世界秩序的变化,集安组织已经展示了它的战备状态及和平状态。我认为几年后它将不再是6个国家,参加的国家也许将增加到数十个。”
  据俄新社报道,16日,集安组织峰会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任何伪造与反纳粹侵略有关的历史事件的企图,同时“将继续共同抵制任何美化纳粹主义和新纳粹主义蔓延的企图”。声明还强调“减少欧亚大陆紧张局势的重要性,并确认我们准备与北约组织建立务实合作”。
--i would say base on what 北约 doing, any country disagree the new Narzi ways should united together attend 集安组织.

  瑞典正式决定申请加入北约
  瑞典首相安德松16日在与主要反对党温和党主席克里斯特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瑞典政府决定申请加入北约。她说,瑞典和芬兰可能在本周二或周三同时向北约递交入盟申请。法国总统马克龙16日表示完全支持瑞典的这一决定。16日,瑞典国防部宣布,从当天开始,将与芬兰空军一起共2500人举行为期十天的综合防空演习。
  15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在宣布申请加入北约后,他与普京进行了心平气和的交谈,普京在电话中明确表示,向北约提出申请将是“错误的”,并说“我们不是在威胁你”。尼尼斯托表示,他很惊讶普京“出奇地冷静”,“普京没有重复之前的那些威胁,即如果芬兰加入北约,意味着俄罗斯将反制,包括军事手段在内”。尼尼斯托同时强调,对普京的话他也不会“太天真地相信”,会持续“跟进”并关注俄罗斯如何“与新的北约国家”相处。
  “莫斯科似乎正在降低报复的声调”,《华盛顿邮报》15日称,此前俄罗斯官员曾警告芬兰加入北约会有“可怕的后果”,包括可能在芬兰附近部署核武器和向俄芬边境派遣增援部队等。
  不过,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16日抨击芬兰和瑞典决定加入北约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严重错误”。他说:“他们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认为我们会简单地忍受这种情况。”他同时宣布,目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之间的电话会谈“尚未准备好”。
--smart Putin knew unless 芬兰和瑞典 issue the war(be forced or voluntary) target at Russia then they would be very regret that 加入北约 is very bad selection to turn their lands into war zones. why 乌克兰? to prove what Russia already suspect to the world and protect those Russian-乌克兰 people from been murdered.
  俄在乌地面部队损失1/3?
  关于俄乌军事行动的最新消息,两方仍是各说各话。据俄罗斯《消息报》16日报道,卢甘斯克民间武装在俄军的协助下于15日占领了位于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南部的托什基夫卡村。俄军在北顿涅茨克北部的攻势也取得“积极进展”,俄罗斯和顿巴斯的联军目前已经抵达北顿涅茨克的郊区。报道称,在马里乌波尔,俄军目前已开始对该市海港的排爆工作,并对此前乌军通过沉船阻塞的航道实施打捞和疏浚。另据俄新社16日报道,马里乌波尔市已恢复供电,供水也正在恢复。
  乌克兰军方16日则声称,俄罗斯部队在试图向西推进到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区的边界时,“遭受了重大的人力和装备损失”。据CNN16日报道,在哈尔科夫北部的一支乌克兰部队当天表示,他们已经抵达“俄罗斯边境”,并向泽连斯基传出捷报:“总统先生,我们成功了!”乌军方15日称,迄今约有27400名俄罗斯士兵在乌克兰军事行动中丧生,“过去一天至少有200多名俄罗斯士兵被杀死”。另据英国《卫报》15日报道,英国军方的情报称,俄军目前“已损失2月以来部署在乌克兰的地面部队的1/3”,与此同时,“俄军在顿巴斯的攻势大大落后于计划”。
  近期,俄罗斯加强了对编造和非法散布俄军伤亡情况的打击。据俄塔社报道,圣彼得堡的一家法院13日宣布,对4家非法发布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中人员伤亡信息的网站实施封禁。报道称,该4家网站域名分属阿塞拜疆、土耳其、捷克和乌克兰。而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波利扬斯基日前对俄媒表示,乌克兰方面统计俄军伤亡数据的方式十分简单:“在俄国防部发布的乌军伤亡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两三千人。”--i believe Russia words.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16日称,欧盟成员国仍在努力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就针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方案达成一致。
  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尽管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塞尔维亚仍将选择不跟随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因为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很清楚西方制裁是“多么不公平和不必要”。据俄塔社报道,武契奇当天还痛斥西方的“虚伪”。他说,西方国家称他们“不会接受乌克兰边界的变化”,但却“参与了重新绘制塞尔维亚的地图”。他抨击西方:“你们怎么能指望我们放弃自己的领土完整(指西方支持科索沃独立),同时却告诉乌克兰不要放弃?……想想你们是在说什么蠢话,以及你们是多么虚伪?--very strong defeat back.

ps 芬兰瑞典对北约留了一手!俄警告送“惊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5-21 07:26
随着寻求加入北约保护伞,芬兰的“芬兰化”与瑞典的“不结盟”,都将成为历史名词。
而尽管决定放弃秉持多年的军事不结盟政策,两国在决定“入约”的最后时刻,还是提出了一个条件:反对在各自国境内部署核武器,以及永久性北约军事基地。
“北约不会将战斗群强加于任何人”,对此,北约如是回应。这话不管芬兰瑞典信不信,俄罗斯反正是不信……
拜登会晤芬兰和瑞典领导人 称强烈支持两国加入北约。来源:中新视频
芬兰瑞典提条件
两国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后,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和瑞典总理安德松成为白宫的座上宾。
细看美国总统拜登与两人会面时的发言,或意在体现这几点:
一、淡化北约进攻性。
虽然北约是目前全球最强大、拥有大量核武器、仍不断扩张的军事联盟,但拜登强调,新加入北约的成员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而北约是一个“防御性质”的联盟。--both 睁眼说瞎话.
二、称赞准新成员国。
拜登认为,“瑞典和芬兰不仅拥有强大的民主制度和强大的军队,而且对正确的事物有着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符合所有北约标准。”
评价很高、亮点很多,比如“强大的民主制度”和“强大的军队”。这样两个国家,的确符合美国的“审美”,是北约孜孜以求的“完美对象”。
三、提醒现有成员国。
拜登指出,芬兰和瑞典的加入“将使北约更强大”。一个“强大、团结的北约也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础”。
俄乌冲突爆发后,原本内部军心涣散的北约重获生机。不“团结”,就没法“强大”,拜登特意拔高北约地位,称之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础”,意在提醒部分成员:美国还是老大,听老大话别闹了,不然谁也别想好过。
四、强调扩张紧迫性。
拜登表示,其政府将向美国会提交两国“入约”报告,以便能迅速通过相关程序。这不仅是对芬、瑞两国和一众盟友表决心,恐怕也是在对对手共和党强调:这事儿不能拖。
总而言之,按拜登的话说,美国是“完全支持”两国极速加盟,北约对别国“没有威胁”。
然而,近日在爱沙尼亚和立陶宛接连开启的北约成员国大规模军演,似乎展示了截然相反的景象。这些军演中,共有10多国的近2万名军人、数千件武器装备亮相“秀肌肉”,芬兰、瑞典、乌克兰也受邀参与其中。而演习地点,最近距俄边境仅60公里。
虽然在防务上倒向北约,芬兰、瑞典并非毫无顾虑。两国安全政策思路“急转弯”之际,还是想守住仅有的“底线”。
15日,执政的瑞典社民党宣布提交“入约”申请时就明确表态:瑞典将反对北约在其领土上,部署核武器和军事基地 。
18日,芬兰总理马林也在访谈文章中指出:在芬兰境内部署核武器和北约永久性基地问题,不在日程之上。 “如果我们不想”,“谁也不会来我们这儿,把核武器或者常驻基地强加给我们”。
当地时间5月18日,瑞典国防大臣胡尔特奎斯特(左)到访五角大楼,与美防长奥斯汀(右)举行会晤。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北约的回应自然冠冕堂皇。20日,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罗伯·鲍尔称:“北约成员国是主权国家,它们自行决定是否需要额外的军队。北约不会将战斗群强加于任何人”,“仅会按照两国请求”做出部署军队决定。--不会将战斗群强加于任何人? haaa we all saw what happened to china, asia, middle eastern even europe countries too.
就核武器问题,可以说芬兰、瑞典政府把话说在了前头。北约是拥核组织,芬兰和瑞典却历来是最积极倡导禁止和销毁核武的国家。 要让这两国突然间放弃无核状态,民众肯定率先“掀桌子”,但两国最终会不会向北约“屈服”,还不好说。--very likely would change face. same as 北约 full mouth liars are their 特色之一.
普京回应有深意
再看俄方反应,近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与俄总统普京通电话,磋商芬兰申请入约事宜,芬总理马林表示,普京对这一问题的反应“令人吃惊地平静” 。不过,马林也表示,赫尔辛基正在十分忧虑地关注着乌局势发展,希望俄将不会对芬兰做出“过激反应”。
对此,普京已明确表态。他提及“威胁”,包含三层意思,谁敌谁友分得很清:
一、俄罗斯不是芬兰、瑞典的“威胁”;
二、即使加入北约,两国也不是俄的生存“威胁”;
三、但是,北约如果把武器放到这两国,问题就来了,俄就会将之视为最大“威胁”。
先礼后兵,普京的特色之一。面对这两国,普京在外交话术上总体展现了克制和观望,无意现阶段就加剧对立。
相比之下,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答问则更“霸气”,更多地是对北约隔空喊话。就俄计划对芬兰采取何种“军事技术措施”,扎哈罗娃称,俄国防部门将视芬兰“入约”后的发展特点等,相应地做决定,“这将是一个惊喜”。
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指出,北约在这两国领土上有何种军事存在、将部署什么武器,俄方将对等反应。她强调,“在军事方面,我可以明确保证,俄罗斯的安全会得到保障。”
军事紧张将升级
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则指出,“他们(西方)不应该幻想我们会轻易容忍”,两国加盟北约,将是一个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巨大错误”,区域总体“军事紧张水平将上升”。
资料图:F-35B战机。
美国盖特斯通研究所等分析,芬兰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约28万人的预备役部队 ,大炮数量在欧洲排行第一,陆军规模也仅次于北约目前第二大军事力量土耳其。俄乌冲突未爆发前的2月12日,芬兰就跟美国签下94亿美元,共64架F-35战机采购大单。
作为北欧国家,其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具备较强冬季作战能力。
而瑞典虽军队人数不多,却拥有实力不俗的军工体系 ,服役中最具能力的第四代战机“鹰狮”以及“哥特兰级”AIP柴油潜艇等,还对外出售。经历十年军事改革,瑞典已将军事开支提升一倍,并计划2028年达到GDP 2%的水平。
相比乌克兰,这两个军事、经济实力都不俗的国家,才是北约新一轮扩张的真正目标。从各方面来说,两国“入约”,必然将对俄形成更大的战略威慑和牵制。
其一,北约与俄陆上战略缓冲带大大缩窄。
一旦芬兰加入,北约成员国与俄边界将再增1300公里,是原来的一倍多。俄重要港口圣彼得堡和摩尔曼斯克将失去战略纵深。如北约军队部署到芬兰,离最近的圣彼得堡只有不到200公里。
其二,俄面临更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
无论是毗邻芬兰,被视为“战略堡垒”的俄北方舰队大本营科拉半岛,还是波罗的海畔与波兰、立陶宛接壤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都面临更多风险。正如拉脱维亚外长所形容,芬、瑞“入约”,波罗的海事实上将成为“北约内海”,沿岸都是北约成员国,俄在这一区域被围了个严实。
其三,北极地区军事竞赛将升级。
据分析,芬兰、瑞典入约,意味着北极理事会中只有俄罗斯不是北约成员。随着全球暖化持续,北极圈航道或带来新的军事竞赛。挪威、丹麦、冰岛早已归属北约阵营,芬兰、瑞典再加入,北约对北极圈的力量投射将再增强。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评论,此前,美俄就北极安全问题出现分歧时,中立的瑞典和芬兰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而之后芬俄边境可能成为北极和亚北极的军事化地区,北极地区也会变得不稳定。
--exactly. 中立的 became 不中立的 in the end become war sites not mention wars pollutions
俄给的“惊喜”会是啥
进一步失去战略回旋余地的俄罗斯,可能送出什么样的“惊喜”?俄军事专家科罗琴科指出几件“应该做的事”:
一、修改军事学说,明确依靠战术核武器遏制北约。
科罗琴科对俄卫星通讯社称,北约在人员、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数量上,大幅超过俄罗斯。俄应该“务实”一些,修改军事学说,明确描述在何种条件、何种程序下,对北约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战术核还击,以回应可能的对俄侵略或攻击。
他认为,俄应在西面方向为“口径”巡航导弹和“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配备核弹头。
据俄《独立报》网站报道,射程500公里、展开仅需几分钟的两种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装置“伊斯坎德尔”系统,开始被调往俄芬边界。而赫尔辛基与斯德哥尔摩,都在射程内。
二、加强俄西北部及波罗的海沿岸军力。
科罗琴科指出,如芬、瑞“加速”入约,到2022年夏天,这两国的武装力量就将完全融入北约军事结构。一旦欧洲战区局势恶化,北约随时可能在两国部署武装打击力量或采取其他行动,严重影响俄安全。
而俄联邦加强防空系统,特别是覆盖与芬兰的漫长边界,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他分析,只有战术核武器今年就加入西部军区部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同时以新旅、师方式建立起威慑潜力,才能迅速消除差距。
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早前已警告,俄或视情在欧洲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导弹 。也许到时候,芬兰和瑞典人将“不得不在家附近与核武和导弹一起生活”。 责编:樊羽玮

ps 麦当劳宣布退出,俄媒:“变个名字”6月开张
麦当劳宣布退出,俄媒:“变个名字”6月开张 2022年05月16日 23:15 新浪网 作者 环球网
  麦当劳宣布退出,俄媒:俄企将接手保留门店菜单工作岗位,新品牌6月开张
  美国餐饮连锁公司麦当劳16日宣布,该公司最终决定退出俄罗斯市场并出售在俄业务。而就在当天,塔斯社报道,麦当劳公司一名消息人士透露,麦当劳正与多家俄罗斯企业商讨“转手”,新品牌的第一批门店将于6月开张。据报道,消息人士称,“麦当劳将于6月以新品牌重返俄罗斯,麦当劳之前的连锁门店菜单以及工作岗位将保留。新品牌90%以上的供货商都将是俄罗斯企业,与他们的合作将继续。事实上,只有名字会改变。”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3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经过麦当劳门店。
  消息人士还称,“有一个俄罗斯企业候选名单,麦当劳正在与所有这些公司进行磋商。俄罗斯商人将成为新的所有者,这也是俄罗斯政府方面所提的要求之一。”
  据塔斯社报道,消息人士表示,冠上新品牌的餐厅的食品质量将保持不变,并补充说,“新品牌下的第一批餐厅将于6月开业。”
  塔斯社提及,麦当劳16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公司最终决定退出俄罗斯市场并出售在俄业务。此前在3月8日,麦当劳宣布将暂时关闭俄罗斯境内的所有门店。

ps 加拿大副总理称高油价是中俄的错,被批“更像乌克兰的副总理”2022年05月18日 15:50 新浪网 作者 观察者网
--quite disgusting itself long plan with master group to rob Russia oil business because cant issue war to steal Russia oil, thats why try very hard to blockade Russia oil export and sell canada, usa oil high to German,French...even asia countries but it failed then black 中俄 especially china didnt encourage the war at all nor Russia who just want master realize whats wrong with 乌克兰 and 北约. certainly it against master group long plan so ignored Russia warning but push Russia on the edge.
ps 俄乌冲突爆发来首次:俄罗斯石油产量5月不减反增 2022年05月17日 03:07 市场资讯
...有评论指出,这是俄罗斯产油量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正增长。不过,增长是因为国内需求。....CIBC Private Wealth的高级能源交易员Rebecca Babin评论4月数据称,俄罗斯还能和油轮公司达成一次性协议。但对俄罗斯国有企业、俄最大油企Rosneft的新制裁将在5月15日生效,这意味着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前景黯淡,形势会恶化,不会好转。 Note it is usa company in Delaware i wont 100% believe it but point out even usa CIBC 交易员 knew master 新制裁俄罗斯石油出口. so 加拿大副总理 please dont need to play 鳄鱼眼泪 shows espcially lots money going to Canada. And very likely their private companies sneakly buy Russia oil with quite high discount then sell quite high to other countries, after all no oil country want to speed up running out of their oil resource.

英国民众示威吁勿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 时间: 2022-05-18 22:19:49 来源: 侨报网综合 编辑: 陶榕青
【侨报网综合讯】由于担心英国内政部不久将批准向美国引渡“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数百名英国民众17日在内政部大楼门前举行示威活动,呼吁阻止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
新华社报道,当天,示威者手举“不要引渡”“释放阿桑奇”“新闻行业不是犯罪”等标语。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表示,阿桑奇引渡案受政治动机驱动,说明美国和英国打压“新闻自由”。
“维基解密”网站主编克里斯廷·赫拉凡松在示威现场受访时说,如果英国政府最终决定引渡阿桑奇,他的团队将继续为阻止引渡而努力,包括上诉至欧洲人权法院。
--UN suspend Russia 人权 member, will 欧洲人权法院 still perform JUSTICE? i deeply suspect. will 约翰逊 who tries so hard to please master do job right? i doubt very much.
北京参考消息网援引法媒消息称,当天,大约200名朱利安·阿桑奇的支持者参与了在伦敦举行集会。
4月20日,伦敦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发布引渡令,正式批准将阿桑奇引渡至美国。此案已移交给英国内政部,将由内政大臣帕特尔作出最终决定。
5月17日,一名示威者在伦敦英国内政部大楼门前手举“释放阿桑奇”标语。(图片来源:新华社)
香港中通社报道,17日早些时候,阿桑奇的妻子斯特拉·莫里斯发推文(Twitter)称,辩方刚刚向英国内政大臣帕特尔递交了要求阻止向美国引渡阿桑奇的陈词,陈述了为何必须阻止引渡阿桑奇。
欧洲委员会人权专员杜尼娅∙米亚托维奇在给英国内政大臣帕特尔的信中敦促不要将阿桑奇引渡到美国。这封18日发布的信件指出,美国对阿桑奇的指控引发了关于保护那些为公共利益发布机密信息,包括有关侵犯人权信息的人士的重要问题。她认为,以此为依据允许引渡阿桑奇,将对媒体自由产生寒蝉效应。--寒蝉效应 already began since master group shut down RT usa.
阿桑奇现年50岁,2006年创办“维基解密”网站。2010年,“维基解密”曝光大量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的外交电报和美军机密文件,揭发了美军的战争罪行。其中一段驻伊拉克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射杀记者和平民的视频广为流传。阿桑奇随即身陷官司,美国对他提出了17项间谍罪名和1项不当使用电脑罪名的指控。2019年,阿桑奇在英国被捕并被判入狱。随后,美国以“维基解密”公布涉美机密文件危及他人生命安全为由,要求引渡阿桑奇。
如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面临最高175年的徒刑。
2021年1月,英国一家地方法院作出裁决,拒绝美国引渡要求,理由是阿桑奇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被引渡至美国后有较高自杀风险。2021年12月,英国高等法院作出裁决,允许美国政府引渡阿桑奇,同时高等法院将案件移交地方法院进行后续流程。(完
--i really expect nothing the morale already deeply down caused by master group wars.
( 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17425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