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方是否准备增购俄石油天然气?中国驻俄大使回应俄媒提问--只有一流国家们的人才可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22/05/07 00:42:18瀏覽49|回應0|推薦0
所罗门总理批美英澳三方安全合作,赵立坚:说得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06 10:47
中国日报5月5日电(记者 赵佳)针对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批评澳大利亚在未与太平洋岛国协商的情况下,就与美英结成三方安全伙伴关系,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他的话印证了美澳对中方的指责完全是双重标准。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4月29日在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所罗门群岛同中国签署安全协议,是因为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安全协议存在不足,所罗门群岛知道战争的代价,因此不会接受太平洋地区军事化。索加瓦雷还批评澳大利亚在2021年在未与太平洋岛国协商的情况下,就与美英结成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索加瓦雷总理说得好。” 赵立坚说,他的有关表态道出了太平洋岛国的普遍心声,他的话也印证了美澳对中方的指责完全是双重标准。”
赵立坚指出,中所两国开展正常安全合作,与某些国家拉小圈子、搞暗箱操作、拼凑军事集团、刺激军备竞赛、加剧核扩散风险、挑动阵营对抗、导致地区紧张局势有着本质的不同。
“美方与其对其他国家间的正常合作妄加评论、横加干涉,不如认真履行美国清理所罗门群岛二战期间遗弃未爆炸弹药的承诺,为所罗门群岛的民众多做一些实事。” 赵立坚说。 责编:李圣依

中方是否准备增购俄石油天然气?中国驻俄大使回应俄媒提问 来源: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2022-05-06 15:52
张汉晖大使接受俄罗斯塔斯社书面专访
大使书面专访
2022年5月5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就中俄能源、军技、航天合作与本币结算等问题接受俄罗斯塔斯社专访,全文如下:
问题一: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后,俄中军事技术合作优先方向是否有所变化?是否将增长?双方是否正就购买俄某种武器进行谈判?建设中国导弹预警系统的共同工作有何进展?
答:军事技术合作是中俄众多合作领域之一,充分体现了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双边关系互信程度。近年来,双方军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相关合作正稳步推进。
中俄军技合作符合彼此核心利益,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开展,不针对第三方,有利于地区稳定和发展,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中方高度重视该领域合作,将与俄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军技合作向更高水平和更广阔领域发展。
问题二:在欧洲国家宣布降低对俄能源依赖的各项计划之际,中方是否准备增购俄石油天然气?中国是否能填补俄在欧洲市场上可能的损失?
答:中俄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互为重要战略伙伴,近年来双方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以油气为主的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目前,俄已成为中国最主要油气供应来源国之一,中国也是俄油气出口的重要市场。中国能源市场潜力巨大,需求不断上升。双方将继续本着平等互利精神,发挥好重大战略性项目牵引作用,不断深化传统能源领域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问题三:在经济合作上,存在哪些绕过对俄制裁的可能性?当前双边贸易中本币结算的份额是多少?在对俄制裁增加情况下,莫斯科和北京是否致力于增加本币结算份额?
答: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重要内涵。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400亿美元,两国经贸合作呈现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双方正携手努力,迈向两国元首确定的到2024年实现贸易额2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俄本币结算已开展多年,人民币在中俄双边贸易结算中占比自2014年的3.1%已提升至2020年的17.5%。本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作用逐步增强,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汇率风险,节约汇率成本。本币结算在中俄双边贸易中具有明显优势,两国企业对本币结算需求不断上升。
当前,美西方对俄制裁对中俄务实合作确实造成一定困扰。两国要加强沟通,协调解决制裁给双方在贸易结算和物流等方面带来的困难。中方将继续支持在双边贸易、投资和信贷中进一步扩大本币计价结算,充分发挥好包括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在内的两国基础设施组织和金融机构作用,服务保障双边贸易稳步发展。
问题四:俄在对华贸易中放弃美元的意愿是否会导致数字人民币支付增长?这是否是迈向无美元贸易区的第一步?
答: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两国从未宣布放弃美元或欧元支付结算方式,本币结算等方式都是双方贸易结算的有益补充形式。未来,双方在贸易结算中将根据两国贸易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采取务实和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
问题五:您是否推荐俄罗斯人持有人民币存款?是否正在研究在中国使用俄MIR支付系统的可能性?是否计划扩大俄银行与银联的合作,其中包括发行MIR和银联双标卡?
答: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发展成绩世界瞩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大支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创新高,升至2.79%。特别是人民币汇率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在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风险因素下,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仅对稳定金融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也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PS 全球外汇储备:美元占比降至58.81%,欧元20.6%,人民币呢? 人间纪实 2022-04-29 13:07:51....美元 58.81% DOWN,欧元 20.6% DOWN, 日元 5.5% DOWN, 英镑 4.7% DOWN, 人民币 2.79% UP 外汇储备规模我国稳居世界第一
中方欢迎俄民众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人民币或持有人民币存款。中国银联已在俄开展业务多年,并得到越来越多俄民众的认可和使用。对于俄MIR支付清算系统或中国银联支付清算系统在两国的推广和使用,此问题将由双方央行部门协商确定。
问题六:在制裁压力情况下,双方共同开发远程干线客机CR929 项目的工作是否可能加速?现在项目处于什么阶段?
答:CR929 远程宽体客机项目是中俄重要合作项目之一。目前双方已就项目的投资、设计、研发分工等主要问题达成共识,联合研制工作正顺利稳步推进。
问题七:早前俄联邦航天局局长罗戈津称,因华盛顿进行对俄制裁而排除美国参与俄“金星-D”项目,莫斯科将独自或在中方参与下完成该项目。他确认说,已指示航天局开始与中方就协商和在所有深空研究项目上的相互技术支持进行谈判。这一工作现在有何进展?
答:俄是航天大国,技术积淀深厚并有自身优势和特色。中国近年来航天事业成绩斐然,不久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方高度重视同俄开展航天合作。双方在月球及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卫星导航、对地观测、空间技术及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且富有成效的合作。航天合作已成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合作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相信中俄强强联合,必将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造福两国人民和全人类。--YES, ONLY TOP CLASS COUNTRIES CAN 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EXPECT TO SEE 中俄强强联合 造福两国人民和全人类
问题八:在对俄制裁背景下,北京是否有意增加对俄高科技产品供应?电子产品等领域西方公司离开俄市场,中国是否准备予以填补?
答:中俄高科技产品贸易按市场规律和需求有序推进。实践证明,中俄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以2020至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两国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俄在科技领域合作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独立自主进行。双方将本着互利共赢精神,继续推进该领域合作。
问题九:面对众多汽车生产商离开俄市场这一情况,中国汽车厂家是否计划扩大对俄供应量和增加在俄生产量?中国厂商能否满足产生的需求?
答:目前,中国长城、奇瑞等汽车品牌已在俄发展多年,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推出众多优选车型,并取得良好市场业绩。特别是长城哈弗等车型在俄十分畅销,受到广大民众喜爱和认可。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质量好,性价比高,多样性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国外竞争对手。中国车企将根据俄市场特色和需求,继续深耕俄市场,努力提高产量销量。相信凭借自身全产业链优势、研发制造潜力以及不断提升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中国汽车必将取得更大市场份额,赢得更多俄民众青睐。 责编:樊羽玮

ps 两名外国公民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被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5-08 07:16
move to "新纳粹组织支持者预谋胜利日恐袭 俄强力部门抓捕现场曝光--every Russian must keep eyes on"
================================================
基金、炒股、理财都不香了,他们决定提前还房贷 2022年05月08日 17:51 来源:中新经纬
--very good and be responsible. step by step and using money management app to help you plan well.
my suggestion : 1. must living with your budget make sure income > expenses
2. if can income - expenses > $0 then return credit card debts asap 3. if any left(income - expenses- credit card debts >$0) or paied off credit cards debts then 还房贷 as much as you can. 4. when china bank offered CD 4-5% interest rate i already remind chinese it is very good rate to buy, but people are greedy so many didnt catch it. ps i mentioned in usa i caught the chance and very carefully select few companies bond 5-7% that made us went thru Bush caused horrible stocks market deeply down years. that rate never happened again but almost 0% for many years. 5. i did bought couple annuity that 3% guarantee rate but keep mind it never went up even contract declared min. 3%. when CD rate down to almost 0% i am glad i bought annuity with 3% 6. i did stop spouse to invest and reinvest mutual funds that 2 were fell down since Obama and now 2 more below $5/unit. some the unit price never increse(up and down) but lower. however i would suggest can invest china companies but the older the less percetage. i wont recommand usa companies because very bad presidents you never know which small business be hurt by each usa president.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 monthly statements then never invest. i believe some one stole our core cash? portion that didnt transfer to another company managed solidiate accounts. Buy chinas at least you have chance to chase back.
i bet most small companies related mutual funds are deeply down caused by Trump,Baiden. I saw a news Baiden issue another punishment at Russia, do we know which mutual funds should sell out because some companies business related Russia or Russian-america running? definitely NOT. this is why i advice you DO NOT buy usa mutual funds. Today is Russia who knows the next pity conutry be punished.
However chinese should invest china companies and do not sell if it is master on purpose destroy certain china companies. only that employees wont be laid off and companies can survive by chinese buy china products not malicious bad country.

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解密太空育种 2022年05月08日 10:07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近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北京开舱,云南省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陕西榆林市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
  什么样的种子能拿到太空旅行的珍贵“船票”?当一粒种子进入浩瀚太空,会经历怎样的奇妙旅程?“天选之种”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记者采访了相关单位和专家,解密太空育种。
约12000颗种子搭乘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遗传稳定性高、综合性状好的种子才能脱颖而出“游太空”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大底朝下、舱门朝上,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爬进舱内,将一个个用白布包好的方形包裹依次递给舱外的工作人员。做好登记等交接工作后,这些包裹便“物归原主”。
  包裹里装着的是一粒粒种子。据悉,这次跟着3名航天员一起搭乘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的有约12000颗种子。
  “就药用植物来说,这次神舟十三号带回了云木香、铁皮石斛、天麻、薏苡仁等10种云南特色中药材种子,重量是61.8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李荣福告诉记者,云南此次选送的太空搭载样品主要是“十大云药”和云南特色中药材,下一步将对搭载返回的种子进行生活力测定,选留部分种子保存在低温库中进行长期贮藏,其余种子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育苗和大田栽培。
--maybe can help those rare and/or going to disappeared 种子? some 种子 request special living environment such as high moutain can be changed?
  此前,神舟十二号飞船搭载了云当归、灯盏花、草果等5种中药材种子,以及262份羊肚菌菌株和22株乳酸菌株。“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开展育种研究工作,已培育出部分中药材种苗。搭载返回的羊肚菌菌株均存活,部分已出菇菌株表现诸多优良性状。乳酸菌菌株已复壮16株,其中11株已进行菌株登记专利保藏。”李荣福说。
  据了解,云南从2012年左右开始航天育种相关工作,在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实践十号等多次发射任务中,选送了中药材、花卉、核桃、咖啡、普洱茶等百余个品种的种子、枝条、菌种“搭车”上太空,共计5400多克。
  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依托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我们搭载了紫花苜蓿、燕麦、中间偃麦草、红三叶等牧草种子21份,共计158克。”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团队首席专家杨红善介绍,在选定紫花苜蓿和燕麦等牧草后,他们根据育种目标确定要搭载的品种或新品系,精选饱满、无损伤的高品质种子,从而提高种子从太空返回地球之后可以正常发芽的几率。
  航天器载荷资源宝贵,每一克都要发挥最大价值。因此,种子进入太空的门槛不低,只有那些遗传稳定性高、综合性状好的才能脱颖而出,开启“太空育种”之旅。
  太空育种既要“上天”也要“入地”,最大优势在于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杂交、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太空育种。
  “太空具有微重力环境,还有带电的高能粒子,我们搭载上去的种子和生物材料在受到弱辐射时会产生变异。利用太空搭载的这种变异,再回到地面上进行种植,选择那些可遗传且符合我们人类要求的变异,继而把它育成新品种。”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强解释道。
  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以前想找到一个新的育种材料,可能要历时十年、二十年,甚至得翻山越岭寻找自然突变植株,而航天任务能在相对短时间里带回大量突变材料。”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航天生物总工程师赵辉说,航天诱变为育种家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基因源材料,为育种按下“快捷键”。从安全性上来说,没有导入任何外源基因的太空育种与常规辐射诱变育种,二者都是植物自身的基因组序列发生改变,培育出的产品都一样安全。
  “我们做太空育种主要是考虑中药材传统选育耗时长,成本也高。”李荣福说,中药材是云南的重要产业,但其品种选育技术较传统农作物而言相对滞后。在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药材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太空育种技术能加快品种选育和人工规模化种植进程,丰富中药材种质资源库,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不过,航天诱变和“开盲盒”有几分相似。“在诱变过程中,种子的遗传物质为什么变、什么时候变、变成什么样,这其中存在着极大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赵辉说,在实际培育前,谁也不清楚种子存在怎样的突变。但整体来看,在太空环境中种子可能出现的变异幅度大、突变点位多,变异稳定性更强。
诱变具有随机性,性状可好可坏,因此地面选育很关键。地面选育需要进行多代筛选培育、优中选优,历时短则三五年、长则十余年,最终由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天选之种”才算得到认证。
“从种子搭载返回到地面种植,再到培育出新品种,不同植物的育种年限不一样。按照育种程序,培育出一个紫花苜蓿新品种需要10多年时间。燕麦是一年生植物,时间会减少2到3年。”杨红善说。
  以中药材滇龙胆为例,“从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搭载滇龙胆籽种开始,组培、选育、扩繁、栽种实验过程历时7年,终于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抗性的‘滇龙胆航天1号’、‘滇龙胆航天2号’、‘滇龙胆航天3号’品种,获得了国家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认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说。
  我国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目前已培育出260多个品种,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
“载人航天工程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神舟十三号返回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发布会上说。
  航天服务于国计民生,育种便是其中的典型。1987年8月5日,我国第九颗返回式卫星搭载着精挑细选的小麦、水稻、青椒等百余个品种的农作物种子,顺利完成了首次“太空之旅”。返回地球后,它们被分发至各地科研机构。经过杂交选育,这批种子中培育出了大豆“铁丰18”、棉花“鲁棉1号”等一批获得国家发明奖的优良新品种。
  此后,种子便成了航天器的“常客”,品类既包括农作物、油料作物等的种子,也包括不同地方主栽特色品种和稀缺物种的种子。去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一同着陆的还有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子,石斛等中草药种子,以及大豆、马铃薯、甜瓜、葡萄、兰花、玫瑰花等水果花卉种子,甚至还有窖泥、酒曲等微生菌。
  天上的育种试验不断,成果显著。神舟八号为了验证高等植物在空间环境下的开花结实过程,设计搭载了《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实验装置,8个番茄蓓蕾5株开花结果,在国际首次实现了太空空间植物开花结果。天宫二号进行了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首次在太空获得了拟南芥开花基因启动子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实时图像,为未来建立以植物为基础的空间生命生态系统和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提供依据。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进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养。
  地上的作物茁壮成长,收获颇丰。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创新小麦种质资源,已选出一大批具有特异性状的突变体。其中,利用航天突变系“9940168”和“济麦19”进行常规杂交后系统选育出的高产小麦新品种“鲁原502”,年推广面积超过150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超1亿亩,成为我国三大主推小麦品种之一。
  上过太空的种子也在丰富着百姓的餐桌。不少太空育种的成熟品种不仅是试验田里的“样本”,而且端上了普通人的餐桌。“北京市场约30%的草莓都是航天草莓、太空草莓,个头普遍比较大。”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工程师姚彤说。--个头普遍比较大 how about sweat taste? after i came to usa found fruits are bigger but worse than when i was kid ate taiwan native smaller 草莓. i missing taiwan native small size mongo but very likely terminated many years ago.
  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中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据初步估算,航天搭载育种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目前,我国太空育种的育成品种数量和推广应用范围处于世界第一位。空间诱变机理的研究水平和太空育种技术成果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
  航天育种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助力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航黄樱2号,无限生长型樱桃番茄,早中熟。果实椭圆形,成熟果黄色,果色亮,单果重20g左右,大小均匀,口味甜,不裂果……走进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大棚,西红柿、甜瓜、辣椒等超过200个品种的作物正在勃勃生长。这些都是经历过太空之旅的种子后代,结出的果实在产量、口感、形状等方面普遍有“特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育种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太空育种是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有力武器。
  “我国的太空育种一开始就是以满足市场需要为目标,从促进国家农业发展、维护粮食安全、满足农民需求出发开展科研工作的。”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说,改善作物品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出路,航天育种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太空育种是新种质资源的有力补充。赵辉已在航天搭载领域耕耘了30余年,见证了我国太空育种的起步和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小种子也可以迸发大能量。”在赵辉看来,太空育种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创造出目前其他育种方法难以获得的罕见突变基因资源,快速培育出突破性的优良品种,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的牧草太空育种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太空育种,杨红善的团队已经先后培育出质优稳定、丰产性状突出的“中天1号紫花苜蓿”、“中天2号紫花苜蓿”和“中天3号杂花苜蓿”三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
  紫花苜蓿有高蛋白、高产、抗逆等特点,对我国畜牧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苜蓿生产是我国农业产业的短板,目前我国每年要从国外进口苜蓿干草130万吨到150万吨。”苜蓿育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王涛表示,与航天工程合作搭载苜蓿种子,对加快我国苜蓿育种进程大有益处。
  今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随后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种子“搭车进站”,在太空迎接“蜕变”。
  “伴随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育种事业也在不断创新突破。通过太空育种创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种质材料,选育出产业所需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对促进相关领域种业快速发展、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李学林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薛鹏【编辑:孙静波】
-----------------------------------------------------------
两大沙漠间的新疆兵团守护者:22年每日步行22公里 2022年05月07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两大沙漠间的新疆兵团守护者:22年每日步行22公里
三十一团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邻库姆塔格沙漠,这两大沙漠最窄处还不足3公里。 刘春林 摄
  中新网新疆乌鲁木齐5月7日电(史玉江 刘万乐) 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拿着铁锹,背着行军壶……年近六旬的王显华,每天早晨带着这些“装备”,围着约190万株胡杨、沙枣树、红柳走一圈,这一圈约22公里。自2000年以来,他每天巡护沙漠中的这片生态林,经初步估算,走过的里程可以围绕地球3圈还多。
  王显华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一团的护林员,22年来守护着两大沙漠之间总面积为3300亩的绿色走廊。如今,这片生态林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
年近六旬的王显华,每天早晨带着围着约190万株胡杨、沙枣树、红柳走一圈,这一圈约22公里。 刘春林 摄
年近六旬的王显华,每天早晨围着约190万株胡杨、沙枣树、红柳走一圈,这一圈约22公里。 刘春林 摄
  三十一团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接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邻库姆塔格沙漠,这两大沙漠最窄处还不足3公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每年初春至春夏之交60天的时间内,生活在这里的人要经受大风、沙尘暴、低温、霜冻等自然灾害10次以上。更为严重的是,沙漠的侵袭还会威胁到塔里木盆地的三百里绿色走廊。
  2000年初,三十一团党委通过争取国家资金和团场自筹,累计投资1460万元,在两大沙漠的夹缝地带完成长11公里、宽200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以遏制两大沙漠走向合并。
  当年3月,该团治沙站负责人听闻王先华“两口子”勤恳本分,有责任心,就来到他家,让他当护林员,得知这项工作很重要,王显华和妻子邓丙胜欣然答应。
  从此,夫妻俩搬进远离团部的生态林管护居住房,这间住房位于库姆塔格沙漠边缘,一个方圆5公里之内见不到人烟的地方。
王显华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爱护着这片树木。 刘春林 摄
王显华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爱护着这片树木。 刘春林 摄
  要让弱不禁风的幼苗长成能遮风挡雨的大树,王显华在和风沙抗争的同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片林子刚建的时候,巡护确实很辛苦。”王先华回忆,“刮起风来眼睛都睁不开,有时还会走迷方向。”
  “当时,这里很荒凉,到团部又远,采购生活用品也不方便,喝的是盐碱水。”邓丙胜说,由于生活艰苦,她曾想劝丈夫放弃这项工作。
 “风沙特别大,回家时我只看见他两个眼睛在转,脸上和身上全是沙子,而且很疲惫,特别心疼他。”邓丙胜说,“但他每次都说,要把这里的每一棵树都管好,让树快快长起来,风沙不就小了嘛。”
  清理防火隔离带、更换滴灌带、补栽树苗……王显华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爱护着这片树木。“时间长了,他对这片树林很有感情,一会不去看看,总觉着放心不下。”邓丙胜说。
  看到自己亲手栽下的树苗长成了大树,这片生态林成为茂密的绿洲,夫妻们由衷的欣慰。“这些树一年年全都长大了,风沙也小多了,我看着就高兴。”王先华说。
新疆兵团通过持续造林、荒漠治理等有效措施,在沙漠边缘建起绿色生态带。 刘春林 摄
新疆兵团通过持续造林、荒漠治理等有效措施,在沙漠边缘建起绿色生态带。 刘春林 摄
  如今,在两大沙漠的夹缝之间,有一个绿色新型小镇格外醒目,这里就是三十一团所在地英库勒镇。漫步于城镇之中,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鳞次栉比的楼房与郁郁葱葱的树林及绿化带交相辉映。
  在新疆兵团的175个团场中,有很多团场建在沙漠边缘。多年来,新疆兵团通过持续造林、荒漠治理等有效措施,逐步在沙漠边缘建起绿色生态带,成为抵御风沙肆虐、保护新疆绿洲的重要屏障。而王显华只是这一批坚韧不拔为团场生态保护无私奉献的其中一员。(完) 【编辑:陈海峰】
--very good. because we have 新疆兵团守护者-type contribute themselves to make China better and better.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铁汉才哇:玉树震后十余年带村民致富的“好社长”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7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解说】和往日的早晨一样,才哇端起酥油茶,边吃边喝,边和妻子闲聊着今天的行程。出门前,才哇认真地盘起辫子、穿上藏袍,虽年近花甲,但身上仍旧拥有着康巴汉子特有的精气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巴塘草原草色微绿,远处山尖积雪皑皑,才哇和朋友们骑着骏马谈天说地,火热的气氛赶走了暮春的凉意。
  【现场音】
  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解说】才哇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西杭街道办事处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12年前,突如其来的地震让玉树在顷刻间成为废墟。住在哥哥家的才哇立即往自己家赶,一路上他帮忙救助了30多名同伴,原本不长的回家之路,他用了一天,他的三位家人却在这场灾难中永远离开了他。
  【同期】玉树市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 才哇
  地震前我们家住的除了一间土房子,什么也没有,屋子里睡的床就是用土垒起来的,土炕上铺着草料,条件也不太好。那么现在,道路、水、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卫生间都在自己的屋子里,特别方便,这十年的发展和变化真是让人意想不到,这就是我的想法。
  【解说】2010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授予“铁汉”称号。震后的十余年,他全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三社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同期】玉树市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 才哇
  地震(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们扎西大同村当时地震过后剩了60多头牛,全村上下共同努力,这几年期间种植饲草料、修路,现在(仅仅)我们社就有300多头牛,400多只羊,还有十几匹马。包括我自己在内,大家共同地努力我们才有这么多成果,如果当初大家不努力,这些事就干不了。
  【解说】团结,这是才哇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十多年扎西大同村三社的村民能够过上好日子,最重要的就是团结。
  【同期】玉树市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 才哇
  在这样一个日子好、时代好、发展好的时候,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团结。只要团结,任何事情都很好办,现在的话,扫黑除恶的行动开展以来,坏的人越来越少,好的人越来越多,这对于我们很朴实、很普通的人来说,做任何事都有了很好的保障。--坏的人越来越少 very good. i wish i can say the same words about taiwan.
  【解说】才哇成为“红人”后,多了很多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这让他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路上多了很多新的想法,藏家乐也就应运而生。游客们不仅仅能吃到正宗藏餐,还能切身感受到牧区的独特魅力。这些年村民们对才哇工作的肯定,并没有让他失去本心,而他觉得,他办到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并没有帮大家做很多。
  【同期】玉树市扎西大同村三社村民 才仁昂江
  他(才哇)这个人为了三社,天天在这边转着,晚上(有时候)也来这里转着看马、看牛、看羊,攒出来一毛钱也会拿到社里来。我们扎西大同村里,我们三社是最好的,大队上分的钱也有,我们社年年都会分粮食和钱,我们都很感谢(才哇),真的感谢。
  【同期】玉树市扎西大同村三社社长 才哇
  这几年通过国家的培养,我也去了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我也去参加了党的十八大。我想,如果我比现在拥有更多的知识和素养,我可能能办到更多更好的事情。我后悔的是,一方面我知识欠缺,一方面不会说普通话,以至于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是空有想法,办起事来很多想法不能落到实处。
  【解说】才哇的遗憾,未来会有更多和他志同道合的人来弥补,如今的玉树市,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升级为青藏高原区域化现代化城市,2020年,更是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正式跨入中国文明城市行列。  记者 赵凛松 祁妙 李江宁 青海玉树报道
( 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trak&aid=174010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