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土十要序
2007/09/20 00:28:35瀏覽448|回應0|推薦8

淨土十要序(民十九年)

 

印光大師著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偏、圓、各異,無非令一切眾生,就路還家,復本心性而已。然此諸法,皆須自力修持,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絕無他力攝持,令其決於現生入聖超凡,成就所願也。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已證悟者,直登上品,未斷惑者,亦預聖流。是知淨土法門,廣大無外,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統攝群機,了無遺物。誠可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暢如來出世之本懷,開眾生歸元之正路。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而況時值末法.人根陋劣.捨此別修.不但具縛凡夫.莫由出離生死.即十地聖人.亦難圓滿菩提。以故文殊、普賢,馬嗎、龍樹,遠公、智者,清涼、永明.悉皆發金剛心,為之宏贊。以期六道、三乘,同得橫超三界,復本心性也。竺震著述,多難勝數。蕅益大師,選其最契時機者九種,併自所著之彌陀要解,名為淨土十要。欲學者由此具識如來度生之要與一法普攝一切諸法之所以然。大師逝後,其門人成時,欲遍界流通,恐文言繁長,卷帙博大,費鉅而難廣布。遂節略字句,於各要敘述意致,加以評點,實殺費苦心。惜其自恃智能圓照,隨閱隨節,不加復勘,即行付刊,致文多隱晦,兼有口氣錯亂,詞不達意之處。民國七年,徐蔚如居士見訪,以彼經理刻藏經事,因祈彼搜刻原本。後彼即刻彌陀要解,西方合論二種。今具得原本,李圓淨居士,擬照前十要章程重刊,凡時師所作敘述評點,一一照錄。唯補時師之歉缺,不滅時師之苦心。仍作四冊,以所節有多少不同,故卷須重調。西齋詩,念佛直指,昔則前後倒置,今調令適宜。各冊末附各要文,及徹悟語錄。又另以往生論註,蓮華世界詩,合一冊,作附本,共成五冊。均與十要文義宗旨符合,了無差殊。如帝網珠,互相掩映。令諸閱者,深知淨土法門,為一切諸法之歸宿。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

 

 

※看完此篇序感為『一心淨信,同證如來』修持的法門配套已齊備,其它只需要時間來實踐。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idewasay&aid=124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