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智投資發展的事業,隱藏在書的9個字,為巴菲特創造價值千億的富足人生
2013/06/16 10:01:55瀏覽105|回應0|推薦0

隱藏在書的9個字,為巴菲特創造價值千億的富足人生

http://www.mfn.com.tw/?p=39&gclid=CKrUx4S457cCFQlZpQodS2gAUg

1930年代,華倫˙巴菲特誕生,當年是經濟大蕭條最劇烈的階段。很多人經歷過這個階段,做夢也想不到,世界經濟會有從廢墟中重生的機會。而巴菲特顯然看到的與其他人不同。他自幼便展現了對於知識的熱愛,像海綿一般,無窮盡地探索有用的知識,包括如何獲得永恆的財富。

他在十多歲那年,在眾多著作中看到了當年已極富盛名的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經典著作,《智慧型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年輕的巴菲特彷彿看到一盞明燈深受啟發,指出一條生路,而且他想了解更多!

這個欲望,驅使他前往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就讀,親拜班傑明·葛拉漢為師。在恩師指導下,巴菲特在證券分析這堂課中,得到了葛拉漢給絕少給出的A+佳績,巴菲特順利拿到了經濟學的碩士學位。葛拉漢對巴菲特的人生影響重大,因為他教授的雖然是證券分析,卻在其經典著作中,傳遞給巴菲特最為影響深遠的一段話。

這段話,僅9個字,卻讓巴菲特的思考,整個扭轉過來。這9個字,出現在《智慧型投資者》的接近結尾部分。葛拉漢在書中洋洋灑灑將畢生研究成果公諸於世,告訴投資者,如何判別股票、如何依據自己特性和期望成果建立投資組合……,看似股票操作錦囊,卻在最結尾的地方,寫下了這段關鍵話語:

「最明智的投資,是朝向事業化發展。」(Investment is most intelligent when it is most businesslike.)

 就好像加載了新的驅動程式一樣,巴菲特他從此不再以股票的眼光,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他了解到,股票,指是自己投資中的一個元素,一個媒介,他真正所投資的是事業,是投資負責事業經營的人與團隊,所以最適合這種投資格局的方式,是用事業化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這9個字,不多,一般人很快看過就忽略了。巴菲特不但看到,而且畢生奉為最高指導原則,用力實踐。經過歲月的洗禮,巴菲特以下面這段話,總結他的投資精神:

「我們把自己看成是事業的分析師 — 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總體經濟分析師,甚至不是證券分析師!」

最好的長期股東,應該就像是個「事業的分析師」,他會用合理的方式看待事業的表現。而不是短線的市場操作派,因為光是幾場戰役的獲勝,不能帶來恆久的價值累積。

事人將巴菲特的成功,視之為「股神」的妙算,全然是一種過於簡化的誤解巴菲特真正在做的事情,是將重要資源,投入到具備成長性的事業裡,以holdong company方式,做長期的事業化管理,獲得長年不墜的資本成長力,這才是隱藏版的、巴菲特之所以成功的事業之道。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pineatks&aid=776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