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02 11:31:12瀏覽1327|回應1|推薦34 | |
從生活中學習 以前的大人們懂好多的東西,不是在課堂上學來,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國中畢業、甚至國小畢業而已、有些根本沒讀過書,但他們卻懂得很多的知識,從他們的生活當中取經,找出事物的邏輯以及規範、生活的哲理。 大部分的現在的學生,只專注於課業中,除了課業之外的各項事物,少了點關心以及參與感,剩下的時間寧願放在聲光娛樂上面,做著週而復始的打怪尋寶,看著電視的恩怨情仇,也不願多花點時間放在生活! 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讓人覺得有點啼笑皆非的事情。「老師!這個好難!」「難在哪裡?」「我都看不懂!」「你看在哪裡?」「我都看完啦!」「那看完的記號呢?」「…」 看的時候不去思考,怎麼可能讀得懂?看完的東西沒有做好記號,怎知其順序關連?看的時候沒標示疑問,怎知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看的過程沒有一再品味,怎知文中的樂趣在哪?孩子!你浪費了你的感官! 「老師!好多東西要背的ㄋㄟ!」「哪些東西?」「這個、這個、跟那個!」「這個東西在你生活當中有沒有看過?」「有!」「在什麼地方?」「在…」「它是什麼樣的東西?」「就…」「你有沒有發現跟這裡寫的都一樣,所以下面的內容還需不需要記?」「ㄟ~不用了ㄟ!」 看到熟悉的名詞,不從生活當中取經,把課本與生活完全獨立,難怪考完試之後的通通忘光,難怪怎麼讀就是怎麼忘!課本的編寫絕對是從生活中出發,因為教科書最重要的目的是教孩子學會生活與思考! 沒有透過自己的體會與觀察,沒有抓住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所以學習跟生活永遠是兩回事,生活歸生活、學習歸學習,似乎一回到家了,學校的功課與生活全然不具相關性!孩子!就是因為你這樣想,才學不好!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規律,這些規律也是我們社會文化的基礎之一,透過仔細觀察與反省體會,你會在生活中找到很多相關的訊息,它其實都是一再地提醒,只是你忽略了它的存在。譬如台灣的古地名,就是結合生活與歷史跟地理。 台灣的古地名主要以各項自然或人文特徵命名。「地形」:如『鯤鯓』是沙洲、『坪頂』是台地;「氣候」:『恆春』是四季如春,「水文」:三峽是『三角湧』,意指三角洲波濤洶湧。 「植物」:『竹林』是種滿竹子的林地;「動物」:『鳥嶼』有很多鳥;「人文」:馬公是『媽宮』紀念馬祖林默娘、『將軍鄉』紀念平台將軍施琅、高雄『打狗』民雄『打貓』是平埔族的社名。 當從生活與課本中相互對照時,課本上的知識躍然於生活之中,就會對這些概念產生樂趣,而不僅僅只是課本中無意義的那幾個字詞的組合,找出學習的樂趣,就會有動力自我向前,奮發勤進。 從課本去尋找貼近生活的概念;從生活中去印證課本的知識,在相互參照的過程中,將會找到屬於自己評判知識的準則,運用觀察、思考、比較、體會、類化、推理,找到屬於自己過生活的邏輯! 讀書的目的為何?不就是希望有能力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嗎?加油!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