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30 21:49:27瀏覽366|回應1|推薦2 | |
海角七號一度在國內引起極大的轟動, 也在大陸地區播映, 但是反應不如台灣的強烈。 為什麼?除了對日抗戰遺留至今的情結, 海角七號的影片舖陳與結構, 其實是「很台灣化」的, 除了描繪一段60年前的破碎戀情, 並拉出另一段現在進行式的中日戀情外, 故事的結構進行得很簡單, 就是一群社區民眾, 在各有不同行業之外的空餘時間, 組成一支樂團, 在社區活動中演出, 而這支樂團正好成了日本歌手來台演出的暖場。 會引起台灣票房反映強烈的原因, 就是在地化的劇情結構, 有點像是現在有線電視台本土戲劇或偶像劇的結合版, 運用大量台語、俚語和俗語, 帶動充滿著南台灣鄉土熱情的對話和反應。 劇中不斷透過日本老師的陳述(narrating), 形成戲劇動中帶靜的反差, 作為劇情結構的調和、緩衝甚至是時空過場。 我認為,魏德聖當初在編導這齣戲的時候, 劇情結構是一點一點建構起來的, 因為陳述一名充滿音樂夢想、小鎮郵差的奮鬥史, 結合一段跨世紀、跨生死戀情的追尋, 是很合台灣人對戲劇的口胃的; 因此,當初的基本元素, 應該就是從一封情書發起, 連結到郵差,郵差的音樂 郵差的戀情, 而樂團的成功,當然是大家與觀眾最衷心期則的「快樂的結局」。 這齣戲,是一齣調性輕鬆的小品, 就整體而言, 就是以一種時空交錯的方式, 去處理兩段以戀情為主軸的現代電影, 導演有時想要去表現出對感情的深刻, 但常常一碰即走, 例如女主角友子對阿嘉的感情, 可是,阿嘉也對女方動情啊, 雙方感情深刻變化之處沒有讓人印象深刻, 反而就像彩排時的團員所說的:「他們以前不是死敵嗎?」 也令觀眾莞薾於他們感情變化得太迅速。 同樣地, 導演一直在強調日本人在情書中展露多強烈的思念與愛, 最後還透過日本人的女兒,去陳述這是一段多令她感動的真愛; 觀眾聽的是旁白陳述信中的愛戀文句, 可是有誰去想像, 當年那個一身白衣白帽、攜帶細軟準備隨船跟著回日本的〔老〕友子, 在目睹愛慕的情人龜縮在軍艦船舷旁, 竟然「狠心」捨她而去, 會是多令她心碎、心酸而痛苦的片段? (老)友子在看到阿嘉送給她的信, 會有何反應? 導演魏德聖沒有交代,我認為,他可能也沒想到要特別交代, 因為這段逝去的戀情, 他所要交代的,就是老先生過世了,女兒將信寄回舊地址, 至於老友子的反應, 則是魏導心中存有那種台灣女性特有「淒涼美」的印象, 讓觀眾各人去揣想。 只是,即使是虛構的情節, 我還是覺得,這個故事, 就日本老先生而言,是淒美的, 因為他愛過、想過、淒美一輩子; 老友子是淒苦的, 因為她目睹隨船離去的真相, 那個人獨自捨她而去, 信中寫了一段:我不是拋棄妳,而是捨不得妳… 說實在的,真是花言巧語, 這不是拋棄,不然是什麼? 老友子心中若有不捨、思念, 那是她的寬宏大度, 若她心中有怨,我認為是合理的反應。 劇中最後那一幕, 老友子切完菜,轉眼看到信, 我認為, 經歷過那麼刻苦銘心的戀情, 看到這「堆」信的感覺應是震撼、強烈的, 以一個老人而言, 甚至可能手都會發抖, 魏德聖對這情感的描述, 可能就因為虛構而旁觀, 而顯得帶著第三者的冷靜與冷漠了! 話說回來, 我看這齣戲還是有感動落淚的時候, 也就是當最後民雄將項鍊交給友子, 友子在阿嘉注目下將項鍊戴起的那一幕, 這種結局是美的, 而當台下觀眾熱鬧起鬨的時候, 更帶點美了!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