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唱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2006/05/30 20:11:14瀏覽4118|回應7|推薦53

Marlene Dietrich Lili Marleen


計程車放著《戀曲1980》。 

「妳曾經對我說,妳永遠愛著我」,當年能現場聽一次羅大佑校園巡迴都覺幸運,不是因這首中量級情歌,不是他超級浪漫的自彈自唱,而是當時他代表的「反威權精神」。至於歌之所以有意思,是歌詞後段唱的--親愛的莫再說,妳我永遠不分離 

那時學生間流行黨外雜誌,許多人讀著美麗島,想像解嚴時代的來臨。 

然後夢一般地,還沒離開校園就解了嚴,這一代,躬逢臺灣民主史許多頭一遭,目睹媒體自由蓬勃發展,這幾年,也開始多少意識到了--沒有上限的絕對言論、媒體自由,是否是真自由? 

後解嚴時代紊亂之最,並不是在於女記者光碟事件或嘿嘿嘿之挑戰自由的上限,並不是在於國民黨當朝時檯面下絡繹不絕的金權交換,更不是在於身為領導人卻因掌權之需把黑金帶入政壇--而是眼睜睜,看下一代不但被抓包還紅著眼眶說:「為什麼 (以前他們行,)我就不行?」;而是,部份學者以「什麼時候辦過內線交易」為由,認定是政治事件。 

對在位者的高道德標準,可以因個人或政黨而改變否?

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裡的最後一句這麼說--這個鏡花水月的城鎮將會被風掃滅,並從人類的記憶中消失,而書上所寫的一切,從遠古到永遠,將不再重演,因為這百年孤寂的家族被判定,在地球上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然而現實是,人們不會忘記,他們,也永遠不會消失。 

後解嚴時代資訊膨脹的亂局中,如果以為自己犯下的罪狀能夠長期隱形其間,就太看不起這個"分贓不均必爆料"的時代了! 


Marlene Dietrich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1950年代Peter Seger 這首反戰歌"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可能是被灌製最多次的歌曲之一,其中最有名的典故是二戰前紅到好萊塢的希特勒偶像,擅唱酒館歌的德國女星Marlene Dietrich1962改成德文版於巴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演唱會為反戰獻唱。

Where have all the graveyards gone?

Gone to flower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oh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這時,我們只能哀哀悽悽地用另一首Bob Dylon寫的反戰曲子,Marlene Dietrich的年邁歌聲,來自我解嘲這亙古的血腥謎底--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292674
 引用者清單(1)  
2008/07/25 12:19 【貓&隱者 - 部落格】 花兒去了哪裡?

 回應文章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呆先生總是很客氣
2006/06/03 23:41
發呆先生總是很客氣, 人各有志, 我就拍不出精彩的相片呀

一個人發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06/06/03 11:45

好熟悉的旋律

每次來總是有新體驗

我雖然才疏學淺

但受君一席言          甚覺心圓意滿

那段青澀的少年

又歷歷在前


商業空間與室內設計師樣品屋拍攝
開始預約
如需配合,請留言...呆呆必會即刻與您取得聯繫!!

玉兔報喜新年到....呆呆祝福好友大家夥心想事成,旺福齊發

月橘‧阿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剛開始,是感傷的
2006/06/01 07:48

剛開始,對這樣的年代,不免感傷、失望

但對台灣的情感,卻也是堅定的


阿那的緩慢發聲與喃喃低語

五月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我都快不認識臺灣了!
2006/06/01 01:29
自從踏入社會以來,我有一半的時間在國外,我發現自己愈來愈對臺灣感到陌生了! 尤其是這幾年,雖然我不覺得自己生活過得很好,但是卻發現原來還有別人生活在貧窮之中。前幾天有篇新聞報導一位九十一歲的老太太因為營養不良而往生,更令人驚訝的是,她還照顧著三個六十幾歲的智障兒女,且住在令人無法想像的環境及吃著壞掉的食物維生,當國家領導人看到這樣的新聞,難道不覺得汗顏嗎及羞愧嗎? 我都覺得難過,為什麼臺灣變成這樣? 
過去的一切,延續美好的未來!

【任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5/31 12:51

內行人看門道

外行人看熱鬧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雪上加霜
2006/05/30 21:42

學經濟的朋友說這

家人對社會機制的危害遠高過酬庸官位
他們不過成為貪念者的工具, 每筆貪污背後還有更龐大的社會損失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悲的是
2006/05/30 21:08

民主時代了, 大家還認為自己的幸福仍需靠"政府",

當年台灣的進步, 是由於全民一心為"國"效命, 而非一兩人的功勞, 

而今而為政者還沒脫離"政治"不是"譁眾取寵(popular contest)", 以選票為第一優先的, 美國的民主黨現在正在討論, 是否要"全力"贏得期中大選的勝利, 而增加"總統大選"的包袱,

群眾又還不了解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美式的資本主義標榜的"風險" 還是歐式的"保障".

泛政治化與內耗, 將會讓台灣付出極大的代價.

PS:最新資料顯示, 台灣經濟進步的效果不佳, 關鍵並不在對外貿易, 而是"服務業"的成長有限,(服務業在台灣經濟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大家不願意在國內的服務業消費, 全民的"GDP"就很難提高, 斤斤計較, "節省", 若賠上社會經濟機制, 代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