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偷畫男孩(德語課)。竊聽風暴】愛與傷害往往同行,靈魂需要重新解放…. MOD199播映
2021/06/17 16:19:35瀏覽2426|回應0|推薦28

換了安眠藥處方後,這兩年常常有Lucid dreams(清醒夢/清明夢)。起先幾乎都是可怕無比的惡夢,囊括我自小至老所有恐懼的事,而且真實到會讓人驚叫而醒。 

在努力圓融所有關係後,夢逐漸不再常常驚悚,我也逐漸把它們當作生活瑕疵的反省之道。統籌其間共同點,會慢慢了解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期間最讓我寬心的,是夢中的焦慮常常不是為了自己,這勉強是個進步吧﹖ 

良知,真是種因愛生存的副產物~擁有善心與敏銳的觀察力時,或可帶你走出折磨的深淵套句流行語看見隧道盡頭的光 

不是免責聲明~父親雖是中華電信顧問,我沒有其他第四台只能乖乖看MOD,可惜中華電信不會給我廣告費

2021/1月上映德國奧斯卡提名偷畫男孩(原著: 德語課2019拍攝,MOD 199 2021/12/30下架

2006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MOD 199 2021/09/02下架

【有關原著《德語課》】


2007年當德語課1968, Siegfried_Lenz著)出版時在台造成轟動,但是等著等著,沒有等到改編電影,便逐漸淡忘了。 

而當我MOD發現《偷畫男孩》基本資料,竟是小說《德語課》內容時,欣喜若狂。一晃眼10數年,許多情節依然歷歷在目。對我而言實在是個罕見現象,無怪乎它是德國戰後小說裡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翻出當年自己劃線的方式,就知道那時讀的速度多麼流暢,那是種無法停歇的閱讀衝動,一定要一氣呵成的讀法,至今難以忘懷。 

事實上英文片名本就是The German lessonsDeutschstunde),改成《偷畫男孩》實在有點可惜。 

因為片名本身就是一語雙關,鍥子來自主角男孩西吉Siggi感化所內的一堂德語作文課,題目是《善盡職責的快樂》(Die Freuden der Pflicht),但也是德國納粹幫他們自己的國民上的一堂課,一個慘烈的教訓。 

這個慘烈的教訓,源自康德「屢行(善盡)職責pflicht的快樂」的義務倫理學,崇尚道德之「絕對命令」。只有理性生物如人類,才有按照這種規律的理念而行動的能力,成為他的自由意志。 

席勒進一步主張「盡義務的愛好」(Neigung zu der Pflicht, “The Joy of Duty"),將道德感情視為道德主體自我實現的能力,講求對自己善盡職責的道德要求 

然則在納粹民粹主義之下,這個觀念逐漸變型,讓忠於職守的德國人,被洗腦成劊子手的盲目職責執行者,甚至自視為應該感到驕傲的行為。 

爭執點並沒有到為愛朗讀中集中營女獄警奉命關上燃燒中教堂們那麼直接與殘酷,但在《德語課》小說中以善盡職責為名的父親嚴斯和被要求善盡職責當監視者的兒子西吉,依然必須經過許多掙扎…..最後選擇臣服,或是反省與抗拒。 

2007版書中負責導讀的鄭芳雄教授,導讀已做了詳盡分析,中心思想便是作者希望「以道德情感對抗虛偽的理性」!西吉因為同情畫家的畫不保,開始覺得每幅畫邊都有火光靠近,而他的責任,是保護這些畫(電影中還有雕塑)~把它們偷起來、藏起來。 

個人的好奇在於,通常文筆美妙的書、中文厚度長達540頁的書,要改編成電影並不容易。 

尤其當讀者對電影的期待是希望得到和書中一樣的感動的時候。德國金球獎兩度最佳導演得主已經在1971將它拍成電視影集,雖然我沒有機會看過,但是可以想像,在此之後又要拍成讓人印象更濃烈的電影,實在困難。 

【有關《德語課》電影】

而電影版,太多的畫面美麗或殘酷得令我目瞪口呆,易北河的冷冽、魯格布爾(故事發生地在易北河口)狂舞的風、從濕地到海邊陰鬱的海岸線、炙熱的烈火,甚至於每一個主角內心深層的情緒都能幻化在畫面之上。無怪乎被提名多項大獎的這一片,Frank Lamm最終都是拿到攝影大獎,在此之前2016他也以德國女畫家”Paula”一片拿下巴伐利亞攝影大獎。 

本片絕對具備最佳影片的水準。個人覺得以電影競賽而言,吃虧在每個(德語界的)人對於故事過份熟悉,就如同戰爭與和平重拍一樣,如何跳脫前者的拍法,觀者必然抱著非常崇高的期待。 

讀過書後,每個畫面背後要說出來的話語也隨著電影的螢幕淡入又淡出。我發現自己愛極了這影片。雖不能稱如史詩,但卻是處處浸潤著詩意以及意象與思想上的衝擊! 

我找到1971的電視版(風格完全不同)發覺導演的電影一開始獄警在黑板寫上作文題目原來是對電視版的致意 

中文預告

這個搭配電影的分析也寫得不錯 

西吉在感化院上德文課,作文題目是體會「履行職責的快樂」,他千頭萬緒湧上心頭,起先交了白卷,因為無從下筆,但最後卻希望接受重寫的懲罰,而且希望能一直寫下去,才能充分理解履行職責的快樂。

此處的反諷不言可喻,西吉是為了自己而寫,和老師與校長無關。彷彿是進了感化院的他直至此時忽然想起「履行職責的快樂」對於自己一生的影響至鉅,欲釐清之。

在這點編劇讓我有些小小驚喜。除了省略書中一些比較邊緣性人物外,把小男生西吉與父親嚴斯耶普森(德國最北邊一個偏僻小農村魯格布爾的警察)的關係,在殘酷嚴峻當中帶出比書中更多的溫柔;他也把嚴斯內心的掙扎擴大,尤其在對於自己當逃兵的大兒子的過程當中。 

由於旁白並不容易以影像表達書中小男生天馬行空的敘述,把魯格布爾所剩不多的居民都看成是某一種海中、海邊生物,電影中改為男孩子對於"動物乾屍的收集癖好"...或許來自小說裡外祖父的收藏癖,作為其後他私下收集畫作的呼應。

某一些簡化的地方相信也是為了沒有讀過書的人所做出的更動。

比如母親這個角色的張力,就被些許犧牲了,在書中讀者必須不斷拿捏著母親的行為是出自厭惡或是放棄還是認同,編劇選擇把書中"似乎不知兒子已逃兵回家"態度總是與先生一致的母親,讓她然於心,直接改成默默私下幫忙。 可惜了些.....但是也不好演。

小男孩與畫家的共同情感,以及他對於畫中美感的感應,因為目睹(書中他屢屢不願意直稱父親而謂之為)「警察哨長」各種壓迫畫家的作為,強烈的衝擊導致他產生對畫作的母性保護。

畫家原型來自德國丹麥裔的Emil Nolde,金黃、深紅都是他的代表色。他的作品被希特勒指為墮落藝術(Degenerative Art). 

故事時間在二戰尾聲,第三章《海鷗》提及「有一次,我們兩一起發現了那句飛行員的死屍。他抓住坐在桌子上的我,久久不放,觀察那緩緩漂浮者、滾動著、任憑擺布的屍體。它似乎在傾聽海濤的節奏,自己也微微起伏者,懶洋洋地翻滾著。」這是他與畫家長期相處而成的默契與情感,觀察力與審美能力。 

其後父親嚴斯來把西吉帶走,「我全身痙攣班底坐在車趕上,緊緊抓住車把......他一邊走一邊拖風衣,避免看我的眼睛,似乎害怕自己的滿腔失望或憤怒的情緒會提早爆發。........在還高高舉起的棍子底下彎下身子。這一回我下定決心挨一棍。可是,在這一棍嗖的一聲落下來之前,地板上的釘子鬆動了,螃蟹夾著了我的小腿跟,信天翁著著我的脖子,..我只好跪在地上啜泣起來。」

文字間道盡了父親對兒子矛盾的愛,穿插父親對母親的反應所做出來的憤怒反應(略),以及小男孩恐懼時將痛苦化為各種生物的抽離幻想。西吉得了恐懼症。

這些文字都非常難以付諸於影像。

然而有些影像,卻更能表現出作者意圖~畫家繽紛與表現主義式的繪作活生生地從蒼白的海岸(社會主義)剝奪;畫家太太迪特最後追逐警車時的紅色衣服,是熱血吧。而背景中永遠被風吹翻的草、晾衣架,時時提醒著你潛藏於平靜大海下的躁動不安

本片導演Christian_Schwochow2005出道,是英國影集The Crown第三季導演,表現穩當,成功地把本書厚重的情感與冗長敘事濃縮成120分鐘的故事。再加上攝影那些和動人的景致與表情,以及編劇神來一筆似的~更動感化院時期的獄中西吉與約斯維希這位獄警的互動,成功地重新形塑ㄧ個或許更合乎現代人強烈胃口的電影。 

如感化所中21歲的西吉一開始寫不出作文時的以筆自殘。如刻意加強他與獄警的緊張關係,甚至醜化為脫衣搜房。這個前5分鐘醞釀出的背景,成功營造了屬於導演的張力西吉的茫然與絕決 

而後,在西吉腦海間竄出的海中燒畫火光,不僅只美得駭人,導演更挑起了觀者的好奇,而視覺上的震撼力,也遠遠超過已經讀過原著的觀者的期待。 

禁畫令開始宣布給自小好友畫家之後,嚴斯回到家裡也拆除了畫家送給他們家的兩幅畫,其中之一是他太太也就是小男生西吉(Siggi Jepsen, Tom Gronau )的母親的肖像畫「海邊的女人」。他的母親是兩個男主角從小都仰慕的對象。

然而這幾幅畫,是導演為這一片所創造的。

他放棄擴大嚴斯小時被畫家拯救免於溺水的感恨羞愧矛盾,將之著墨與雖然取得了美人歸而太太卻如此疏離的憤恨。

影片中畫家的太太迪特則比嚴斯太太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以她對先生的愛和為著先生的畫作直至死亡。當畫家被警察帶走的時候,兩人間的告別,她的脆弱令人心碎。

迪特穿著紅衣裙追著警車,最終摔臥車道上。直至她肺炎過世後....獲釋回家的畫家在喪禮上與抵死不參加喪禮,卻中途跑來,要大家準備迎戰英軍的嚴斯,起了很大的衝突...

★監視者開始跟著畫家學畫,保護畫。

電影中音樂Warnung出現,是在小男孩學畫風景時發現的舊屋,隔日他自己潛藏進去,彷彿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自己的小世界。我很喜歡這個安排。

姐姐希爾克,導演遵循書本中描述小男孩與她之間曖昧的情愫,但是省略了希爾克帶未婚夫阿迪來入住的這一段。這個人,無妨。

博士生日宴會,編劇改為畫家生日,整段導演把它改寫對白讓不熟悉故事的人更容易融入劇情,以演說點出許多來龍去脈。直至畫家公開挑釁嚴斯,而非書中那般,小男孩偷窺畫家私下哀求父親嚴斯不要進一步步沒收他的畫。

沒收其實來自嚴斯的告密~因為畫家沒有遵守禁畫。假的歡愉對上真正的道德撕裂。

在此,書中大家曾經歡唱著Das ist die Berliner Luft (Berliner Luft 輕歌劇1899中曲子)《那就是柏林的空氣》,象徵國族的認同與歡愉,完全忘記身處於被監視的時代。

是今日柏林夏季音樂會必演奏的終曲。

 

導演則給了我們一首親切而悲傷的民謠。

甜蜜中衝突乍起。 

畫家的求情以及周遭朋友的求情家人的求情只徒增警察哨長的憤怒,而畫家改由沉默抵抗~『善盡職責的微笑海鷗』(: 『紅嘴鷗在巡邏』)讓嚴斯耿耿於懷、憤恨在心。

再也免於掙扎是否應該忠良心,在憤怒中,他失去理性的心思便是他的良心。 

 (漫天攻擊偷鳥蛋姊弟的海鷗)

電影中,導演讓他如書中一般搜查視大兒子為子的畫家的家,看見蛛絲馬跡,看見軍用臂章卻不吭聲。但是有將故事改編成父親自己用手推車推著受傷發燒又在被炮彈擊中的逃兵大兒子回到家中,榮耀成了恥辱,那一段路上父親的表情多麼糾結,情節多麼弔詭—-直到他還是找到理由說服自己應該吧兒子上報送辦。這是一個「不履行當兵職責」的兒子,所以他放棄了。

戰後的他被英軍帶走還是對自己充滿自豪兩個孩子以為惡夢從此過去怎知數個月後嚴斯再度回來.....

在他發現小兒子居然偷畫只是為了護衛這些他應該(也蓄意)要上繳國庫的圖畫時,可以猜測除了妒忌兒子與畫家的感情,更羞愧與兒子和自己居然不是「同志」同路人,於是他再度用上了「不履行職責」的理由,燒光畫作藏身處,把這個兒子送進了感化院。

如同他的兒子在感化院的時候,拒絕離開房間,直到他把那天寫不出來的所有湧入腦內的思緒整理寫完為止。兩人看似都屬於頑固,但西吉的頑固是來自於他急切的想把所有進感化院前發生的事情釐清反思內省。 

脫褲恥辱 

導演延續「脫褲子」的羞辱,來呈現西吉的恆久不變的痛楚恥辱(從父親到感化院),這是原著沒有的。

而他也細膩的把小男孩西吉....希望獲得父親認同,挨打之後躺在床上還緩緩握住父親的手,作為承諾一起監視畫家的善意。直至結尾父親再度燒畫時,成長的西吉並沒有崩潰,對著父親說著"現在已經沒有禁畫令了",一邊溫柔地幫整理領子......然而卻狠狠的被父親反手打倒在地。

這幾點更動,讓我更覺動容。 

影片裡,具有觀察力的監視者,其實是小男生西吉。因為觀察而了解,因為了解而同理,最後不由自主的愛上了畫家,那份情誼以及繪畫。這又是導演精心挑選的觀點。

【竊聽風暴】不同層次的昇華

這種無可救藥的頑冥,讓我想起200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竊聽風暴。 

兩部電影的相似之處,在於都從二戰前連結到戰後反省。討論的重心都是道德勇氣以及對於藝文創作的壓迫。而兩片中身為壓迫者的人,其實內心都非常孤寂,甚至於也受到更上一層的壓迫。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即便內心感覺有所不妥。 

竊聽風暴發生在東柏林,從二戰後到1980左右的年代為主,身為前東德秘密警察的男主角,經驗老練備受尊崇,卻在當了警察學校的老師之後,重拾監聽老工作,反而開始被對監聽的對象劇作家產生認同感。 

他看透了階級之間的互相利用與討好,高階對低階的踩踏,最終還拯救了被他監聽的劇作家。但也因而變成升斗小民,再也無法服公職。 

直至柏林圍牆倒塌後,劇作家方知自己早早被全面監聽,找出了當年幫他免於一死的人,並用監聽者記錄下的一齣籌備中的劇本獻給好人的四重奏為名出書將書獻給這位不願被注意到的陌生人

【仰望眾星】 

是否能夠對抗虛偽的理性,其中的差異應該還是在於心思敏銳的程度吧?你可以說他是一種反思的能力。所以在偷畫男孩裡真正具有反省能力的是西吉。 

竊聽風暴的步調與深刻度其實不如偷畫男孩,但由於期間的懸疑以及主角們出色的演技,還是讓他拿到了奧斯卡。 

比較兩部片時,不免想起這一句話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Oscar Wilde,Writer 「我們都處於不堪之溝豁,但總有些人的目光會仰望眾星」~王爾德(1854-1900)  

當小說最後西吉以他的毅力戰勝了作文課的懲罰時,他還拖了五天,即便已被告知可以被釋放,還是充滿了對未來的猶豫與茫然。嚴格講,作者並沒有給予答案,只是發問。只是嘲笑。因為在書中的那個時代,掌控社會的「大人們」依然在掌控社會。 

然而導演給予的是一個強烈的姿態,影片中的青年以無畏之姿迎向未來!畢竟,這是2019的電影。 

*《德語課》小說結尾大致是這樣的~p.534–541 

我在這裡還應該做些什麼?我還在期待什麼?我還指望什麼?⋯⋯

我腦子忽然出現了一個念頭……這些作文簿就像一隻隻被宰殺的鷓鴣般串在繩子上⋯⋯即使我留在漢堡,我就逃脫開魯閣布爾了嗎?⋯⋯

我的耳中灌滿了海鷗那使人發狂的叫聲,浪濤推進的呼嘯聲,還有大風捲動籬笆的沙沙聲。我不能中斷,我將對這一切繼續進行探究。⋯⋯

我詢問自己,為什麼他們在半途不能回頭,並去思索一條更好的道路?是誰在黑夜裡把草地染成了黑色?⋯⋯

總之,我在一個木柱下抽著煙,將煙頭埋在地下,臨離開前,用鞋跟在潮濕的沙地上寫了「扯淡」兩個字。⋯⋯

作文寫完已經五天了,明天我必須把它交出去。必須嗎?⋯⋯

回憶仍然不斷湧上我的心頭。故鄉的一切淹沒了我,我從經驗中體會到,時間是什麼都不能彌補的⋯⋯ 

總之,我將在明天早上六點起床⋯⋯我將和平時一樣,巡視一遍易北河,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那裡要尋找什麼?⋯⋯我將背著用繩子串在一起的作文簿,默默地走在月氏維西(獄警)身旁⋯⋯我將把懲罰性的作文放在他(典獄長)的書桌上;他將沉思地、讚賞地點頭翻閱者,卻不從頭到尾細細去閱讀其中的任何一篇。只消他一個手勢,我們就會坐下來,不動聲色地相對而坐,大家都很滿意,因為每一個人都感到自己獲勝了。(故事結束) 

西吉未必知道答案但是他知道,自己選擇的道路並沒有過錯。 

這依然是種靈魂的解放吧!﹖

(西吉提著一疊厚厚綁好的作文簿離開禁閉室)

1971 Deutschstunde TV (不同時代拍的技巧與感動力差多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16397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