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學教授不能只剩下數字!
2009/09/25 21:47:01瀏覽577|回應0|推薦1

所言甚是!

*****************************************************

觀念平台-學術成就與數字遊戲

2009-09-02 中國時報 【潘震澤】 (作者為生理教授,科普作家)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當過大陸及台灣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說過的這句話,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也不會有太多異議;但何謂「大師」,只怕見仁見智,且今昔有所不同。

     以往能被稱作大師者,總是在學術上有特殊成就,且著作等身、望重士林;如今則大師氾濫,各行各業都有人號稱大師,不獨學術界為然。再者,學術界分科愈細,某行的大師到了別行,可能藉藉無名。尤有甚者,在今日只看近五年研究成果的學術界,就算有大師,只怕很快也成了昨日黃花。

     其實,大師只是個他人給的稱號,真正的學者是不在乎虛名的。以大學教授而言,除了教學是本分外,潛心學術研究,賡續舊學、創造新知,更是職責所在;此外,教授對於學校、學術社群以及社會,也有一定的責任。因此,「教學、研究、服務」三項,一向是大學教授任用晉升的基本考量,也是評估「學術成就」(scholarship)的主要內容。

     教學與服務兩項,通常是輔助性質大於決定性,到底學者的工作以鑽研新知與著述為主,因此,學術成就看重研究成果,亦屬當然。學術界在招聘新進人員以及審查升等時,會將申請人研究成果分送校內外三至五位同行評審,然後由教評會委員參考評審結果,再投票表決通過與否,是行之有年的作法。當然,評審與教評會委員與申請人如有師生或親屬關係,都應避嫌,這也是共識。

     學術圈與任何人類團體並無不同,都講究一個口碑;尤其是國內的學術圈不大,同一學門通常不過幾十到百來人而已。除了少數學成新加入者,需要幾年時間站穩腳步、打響名號外,其餘同行大都曉得彼此的過往,包括學經歷、師承、研究方向與成果等;更重要的,是曉得彼此做學問的天分與態度。同儕評估之道,除了看發表論文的質量外,還會看專題演講與學術會議報告的表現,以及研究計畫的內容等,這些都是騙不了人的。

     然而近二十來年,國內學界引進了SCI/SSCI資料庫的數據,試圖在學術論文的評估上有更客觀的量化標準。這種作法立意雖佳,但執行起來卻像中了彩券而把裝彩券的竹竿給丟到河裡的船夫一樣,只顧著看數字,而忘了什麼是真正的學術成就。尤其是國科會生物處將計畫申請人五年研究成果化為數字、並占評審總成績一半的作法,傷害力最大,完全扭曲了學術研究的真諦,也徹底改變了國內學術界的生態。

     針對未知問題進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寫成論文,發表於國際流通期刊,本是學者應為之事,至於成就如何,同行自有公斷;只不過國內學術研究淪為數字遊戲,且學術中人身陷冰冷的數字牢籠不知如何脫身,才是問題所在。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dai&aid=328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