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3 23:38:15瀏覽588|回應2|推薦8 | |
進駐中研院到現在將近十二個小時,不到這裡不相信台北竟然有一塊方地像美國大部分地區一樣,這樣的沉靜,這樣的隔絕人群,整個院裡就連台灣最充斥的各色小吃都退居圍牆之外,整間院據櫃台表示竟然只有一間LIFE。 也許是一回國就待到台中去,中南部在人們口耳相傳中的熱情與人情味,是台北所遠遠不及的。 「會嗎?我在台北住了許多年,又在美國待了近六年,以前每次回台北渡假都覺得台北人其實算是友善熱情的,似乎台北人與非台北人的人情密度有差別也只是從島內去判斷的…」當我曾經這樣感覺的時候,一眨眼的時間我即完成學位回到生我的這塊土地上繼續走著,這幾次上來參加會議的感覺:「真的有差呀,果然是從島內去判斷的,我現在就已經這樣一直甚麼也無法比較、或是無法從外面看進來的住在島內了不是嗎?」 寫到這裡,我突然有一種很奇怪的跳躍式聯想:關於同理心vs.系統性的科學分類,好像就是質化研究vs.量化研究。 不到喧囂不懷念曾經寂寞的安靜,如果說台灣是生育我的土地,那寂寞是母親換了一種顏色的存在,地球上很多人的順遂(依據人類遊戲邏輯的成功者)一定都從寂寞裡汲取養分,在學界做研究尤其如此,學期中我被很多零碎的事情羈絆著,也被很多因為在乎別人看法而產生的情緒苦惱著,會有這些生活的顛簸是因為我不再用右腦書寫了,無法書寫心情/小說/散文是因為我的寂寞在台灣這喧囂的環境很珍貴,留美時期曾經這種珍貴讓我有些害怕,但另一方面卻不得不去長時間接受它、習慣它,終而它昇華變成我的力量,向前的力量,達陣的力量,意志的力量。 所以我很享受目前十二小時以來的感覺,縱然在「所謂」個人主義的台北南港這塊地上,縱然我還是很不喜歡台北的天氣,但此刻的我只能說:不到喧囂不懷念曾經寂寞的安靜。 我很珍惜這個暑假,因為它的周期性出現我才有機會浮現我的右腦面。 還有,在這靜謐中,我感受到我回台灣之後的腐化,我知道它一直都存在,只是這一年多來一直沒機會被深刻的反省,就像我說的透過書寫來洗滌,「少再乎點世俗的虛榮與虛!榮!問自己愛甚麼?應該放寬心、融化自己、鑽進對事物的興趣當中,放空很大的專注就對嘞。」 最近在讀關於村上春樹的【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因為又恢復規律而訓練量重的慢跑,也算是有意識的買了這本書,只能說,很好看!那個我熟悉的村上先生,這次竟然以我和少數喜歡虐待自己人士都熟悉的慢跑語言出現,書很薄,我卻小心翼翼慢慢讀著,深怕讀太快咀嚼不夠完整味覺不到米飯變成澱粉的甜味,最後一章我打算在中研院的這幾天空隙間讀完。 好好享受這幾天,還有七月底的另一段中研院生活。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