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伊凡.伊列區之死
2008/05/30 11:57:24瀏覽3551|回應2|推薦64

高雄高分檢公訴檢察官蔡國禎蒞庭論告時,坦言,當年,雄檢面對高捷案很多都是「選擇性辦案」。

我認識他三十年,深知他為人正直;我在高雄多年,也深知雄檢這些年如何辦案的。

我忘記了是誰說的──

國家之隆替,視司法之昌微

奸佞之乘權,因司法之衰靡

南北兩地,或許一在首都,一在邊陲;首都輿情纖細備至,是非自有公論。

邊陲,鞭長莫及,坐地可以為王,一旦得勢,鮮不濫權,每至黑白顛倒,公義蕩然。

或許,此亦人性之常,尤其在權力足以扭曲人性的情境,又乏人文薰陶時,每不自知。

哈佛大學法學院有刻文為「Veritas」之銘戒。

Veritas,希臘文,真理之意。

我常想,如同真理為建立思想體系之重要課題;公義實亦係司法體系最重要的課題。

但是,如果法律是為正義而設,那麼這幾年人們會疑惑──

正義在那裡?

律又在那裡?

就像聖.奧古斯汀(StAugustine,354-430)沈痛的那聲嘆息:

不公不義的司法,與強盜窩裡的強盜,有何不同?何況,強盜即使在分配贓物也要講究公平。 

但是,人生無常,世事每難預料。

令人不勝唏噓的是──這幾年,一個最需要正義感的體系,卻充斥著缺乏正義感的人們,尤其是那些當家的。

就像托爾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1910)筆下那個「成功」的檢察長,伊凡.伊列區,聰明伶俐,直到死前,從未關心過別人,只關心自己的陞遷與富貴,所有的人對他而言,只是工作的對象,像物,一樣的處理掉,更別說把是非公道或人民的苦痛放在心裡……

然而,當他躊躇滿志的時候,故事急轉直下──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ueisu&aid=1914284

 回應文章

紫姈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選擇性辦案
2009/03/12 19:19
對於正義的期待讓我鼓勵弟弟轉讀法律系。當了律師的弟弟卻讓我了解:律師不是純然為正義服務。而是為當事人。血濃於水的親情也敵不過物質享受的迷惑。老人家傳宗接代的期待敵不過算命師的蠱惑,我真後悔當初~~而今,我兒堅持不讀法律,寧願讀機械,寧願讀醫學~~法律啊!令人傷心

吹牛皮 大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ok
2008/05/30 23:50

what you described is true...but isn't it part of human nature (which is not a surpirse to me at all)?

what happens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US, UK, etc.?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better than Taiwan and than Kaoshiung...

:-)

 


謝謝你的來訪, 我為你又寫了下列文章, 請您來賜教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