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的小包包
2008/03/18 04:42:43瀏覽542|回應0|推薦5

停了好久才又在上來,還是因為受傷在家休養。不過還是上來了。

包包……這玩意,不知該說是最愛,還是最痛!

很多人說,女人的衣櫥,永遠少一件衣服;而我的情況是,我的手邊,永遠少一個包包。

曾經在李偉文先生(前荒野協會的理事長)的BLOG上看到一段文字,當然也是引述別人的文章。在敘述女人的包包,是一個小宇宙(網址:http://blog.chinatimes.com/sow/archive/2008/02/21/248649.html  請大家自己去看看);而在另一本書(熟女拉頸報)裡面也有一章在提到,作者為了尋找一個能每天隨身攜帶的包包所耗費的時間,以及他的朋友為了一個明牌包包所付出的金錢與心力。

而我,是一個上班族女生,所以,我也需要一個包包。

之前(從重考開始)就為了每天背出門,能容納下一堆不得不帶的書籍,就已經開始覺得,『嗯!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時還尚未陷入好看/好背的兩難抉擇中,應該說是年紀與情況都不允許吧!當時只在後背與側背中不斷的轉換。書很重,所以後背的款式比較好,重量可以平均分佈在兩肩,不累不痛;但是每次上公車,就要拿下來,不然會有很好笑的狀況發生,一個人背著背包,坐在位子上,向前駝背的坐著(大背包隔在人與椅背間)。側背的款式不錯,看來有書卷氣,方便移動位置,上車時可馬上放在腿上;但是肩膀痛,無論是單肩背或是斜背都一樣。如果剛好車上無位,那整段路就會覺得,痛痛痛痛。不過,那時也不會每天背著包包走來走去,所以就算了,實用最重要,大就好。

上大學後就不太一樣了,剛上大學時,還時一副重考般的矬樣(現在也沒好到哪裡),所以包包是以側背的為主,主要是因為後背的放在腿上很奇怪,尤其是坐客運的時候。但是開學沒都多久,就覺得怪了,當時一天可能要跑3-4個位置(教室都不在同一地方的啦),包包掛在身上,不論是後面還是側面,騎車都很怪,所以又換成後背的包包了,反正一個月只坐幾次客運回家,而上課之外的時間,大部分都在當宿女(一直窩在宿舍的女生),出去不是去吃飯就是去看學校的電影,東西塞在褲子口袋就行了,所以沒差。而且台中的客運當時很爛,等1個小時車子都不來,還不如用走的比較快,所以連出去玩的動力都沒有。註1

到了大二大三時,才開始會想說,要選擇包包的外觀,實用性暫居後面了,原因是進入實驗室,一堆書都放在老師辦公室內,所以不用背來背去,會用到大部頭的原文書的機會也降低了(專業科目都有中文版),甚至於上課就是從樓上下樓,手上只能著一本筆記本,加上一本參考書。去外系上課的機會降低了不少,一個禮拜大約5-6堂吧,不會超過8節課吧,也開始有心思放在一堆外面花花世界上囉。所以書卷氣、有型與特別,成為當時選擇包包的重點,甚至於還有分咧:上課的,出去玩的,和回家(台北)用的。上課用的要有書卷氣息,要帥氣,可以很俐落的放上肩頭。出去玩用的,要特別的,配合當天的心情。而回家用的,永遠都是那一個,因為裡面有家裡的鑰匙,還可以放下一本書,搭車的時候可以看,剁龜專用的。所以包包的數量,開始大增了,不過為了配合錢包的額度,所以都是去夜市買喜歡的樣式,反正也是便宜貨,所以沒差,喜歡就買,如果沒錢就不買。等到發現數量好像有些多的時候,已經快要沒地方放了。而上研究所時更加劇,我是說購買包包的數量,不是當時錢多,而是當時壓力大,所以有空就跑去逢甲亂逛亂買(外加亂吃亂晃)。當發現不對勁時,家中已經滿坑滿谷的包包了。尤其是後來冷靜下來再仔細看看時,有一堆都是我不會拿來用的樣式,數量還不少,又捨不得丟。堆的到處都是,然後心情就更煩了。

那現在咧,上班了之後ㄋ,一開始還是延續大學與研究所時代的側背的包包,後來換成後背的包包。最後,現在是用一個網路上買的,號稱可以塞下A4的側背手提包包。當時會成後背的原因為,每天騎機車,側背的很麻煩,後背的不會影響騎車。那為何又換,很簡單,發現我的包包只需塞下2套換洗衣物外加1個便當,用一個塑膠袋就可以解決了(註2)。對後背式的包包來說太空了,後背式的包包又不好塞進機車座墊下方,所以那個爛爛的側背包包就行了,好塞好壓好裝。

1. 大一時就是一個容易收到好人卡的人(現在也一樣啦),不會有任何人願意花時間在一隻老恐龍身上。外加沒機車又不想等公車,哪裡都不能去,只好待在宿舍內,當宿女。

2. 大學時認識一位理學院的學長,他的書包就是『5斤塑膠袋』,真的是五斤塑膠袋,上面還有印『5斤』,就是大家去買東西時店家拿來裝東西給你的那種5斤袋,那時學長在裡面有裝書外,還有筆和壓的爛爛的早餐,印象非常深刻。我有試過幾天,發現實在是不能接受。一直很擔心我的手機和錢包掉出去,就完蛋了。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ilanohome&aid=170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