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10 00:41:56瀏覽1553|回應1|推薦4 | |
平常就聽過生態池如何對環境好的種種說法,本身又是自然生活的愛好者,於是馬迪奧興高采烈報名參加為期三個月的生態池建造工法的實務課程,原本只期待多認識些建造生態池的工法(紙上作業)即可,還有一堆長的很類似,名稱卻怎麼都記不住的台灣水生植物,像青萍、水鱉、莕菜、大安水簑衣、水毛花、風箱樹、澤瀉、水竹竽等等,沒想到上課的第一天就知道課程沒這麼簡單! 上課第一天指導老師就恩威並重的告訴大家:這一梯次最後的成果就是要建造一個生態池,每個星期都要有進度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做出一個兼具美感和自然的生態池,如果有同學對建造的實務工作沒興趣的,現在第一堂課要退訓還來得及! 聽老師這麼一說,大家精神為之一振,看起來要玩真的喔! 接著老師就帶大家前往即將建造生態池的野地,一片高低有致的坡地,上面長滿青翠的野草和參天庇蔭的原生樹種,老師指出這裡將挖出一條水道,蓄積成一個滯洪池,目的之一可做生態造景用,另外則是為這塊土地留一塊蓄積過多雨水的人工水池! 看著這片野草叢生的野生坡地,心中開始勾勒起未來生態池的風貌,但一切都要從腳踏實地的基礎池底工程開始,所謂腳踏實地一點都不假,因為在沒有機械設備的古早農田開墾,靠得就是農夫的一雙腳和水牛的兩雙腳,將基地的土層緊緊的踩密起來,現代的專業名詞是晶化防滲工程,但大家都叫做牛踏層,而我們就要下水用雙腳把池底給晶化起來,這是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決定生態池會不會漏水的第一步! 連續一天穿著雨鞋泡在泥溝中,除了雙腳不停踏著腳下30公分厚度的黃色黏土,還要想辦法在穩固的前題下,將大小不同尺寸的石頭堆砌在池岸的兩邊,這就是所謂乾砌石法的護岸工程,一旁同學提醒說:現在能玩黏土的機會不多,而且生態池用黏土來砌石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好好把握眼前的大好機會! 經過一整天酷陽下的努力以赴,下課前馬迪奧在夕陽下,沖洗滿身的泥漿和腳底厚厚的黏土,看著與之前大不相同生態池的雛形,真是覺得世界上沒有一件簡單的事情!
生態池施工中,待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