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3 18:06:34瀏覽287|回應1|推薦9 | |
有捨必有得,道理雖然簡單,可是可否實踐,因人而異。 發現一篇文章,或許可以讓我們理解“捨”的力量。 --------------------------- 那是幾年前的一個炎熱的夏天,我正要去雜貨店買些東西。那時,我經常要去超市買東西,因為我從來沒有足夠的錢一次性的買下夠吃一個星期的食物。 要知道,當時我年輕的妻子,在經歷了與癌症的痛苦的爭鬥後,幾個月前剛剛離開人世。由於沒有買保險,所以也沒有保險賠償金,她留下的只有一大堆帳單。我有一個兼職工作,連供養我的兩個孩子的生活都很緊張;情況確實糟糕。 那天,帶著我僅有的4美元和一個糟糕透了的心情,我又去超市了,準備買一加侖的牛奶和一條麵包。孩子們已經餓了,我總得給他們點兒東西吃。路上,在我等紅燈的時候,我注意到路的右邊有一個年輕人,一個少婦和一個孩子站在路邊的草坪上。午間酷熱的陽光無情的蒸烤著他們。 那個年輕人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願意為食物工作”。那個夫人站在他的身邊,目光怔怔的看著等候綠燈的車輛。孩子可能只有兩歲,坐在草地上,手裡抱著一個只剩一隻手臂的玩偶。我盯著這個景象,看了足足30秒鐘,直到綠燈亮起。 我多麼希望我能夠給他們幾元錢啊——但是如果那樣的話,我就沒有買牛奶和麵包的錢了。 4美元只能買這些東西。綠燈亮了,我看了他們最後一眼,帶著負罪(因為我沒有幫助他們)和悲哀(因為我沒有可以和他們分享的金錢),往前開去。 我一邊開車,一邊情不自禁的回想著剛才的情景。那位年輕人和他的家人悲哀幽怨的眼神,一直伴隨著我。大約開了一英里的路程,我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感覺,就好像我能親身感受到他們的痛苦一樣,我覺得我必須做些什麼。於是,我掉轉車頭,回到我剛才見到他們的地方。 停了車,我從我的4個美元中,數出兩個交到他的手中。他含著淚向我表示感謝。我微笑著,開車向超市行去。也許,牛奶和麵包都有賣的,但我可能只能買到其中一種...不管了,只有這樣了。 我停了車,滿腦子還想著剛才的事情,並為自己感到驕傲。當我邁出車門的時候,我的腳好像踩著什麼東西似的,突然在地上滑了一下。我低頭一看——哇!竟然是一張嶄新的20美元的鈔票!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四周看了看,然後懷著敬畏的心情將它撿了起來,然後進到超市裡,買了牛奶、麵包以及其他一些我正急需的東西。 這件事情永遠的刻到了我的心裡。它提醒我,宇宙神秘和奧妙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它讓我堅信,在“布施”這一方面,我們永遠不可能“超越”宇宙。我布施了兩美元,卻獲得了20美元。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又路過那家人的時候,我又和他們分享了額外的5美元。 ---------------------------------- 這個故事只是發生在我的生活中的許多類似事件中的一個。 我們施出去得越多,得到的也越多。 也許這就是那條宇宙公理:“如果你想接受,就必須先要給與”。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沒有什麼可布施的。但只要仔細的觀察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即使我們擁有得很少,也總有可與人共享的。因此,不要總是說“等我有了足夠多的東西的時候再來布施”,因為只要我們堅持分享,我們就會打開宇宙的慷慨之門,並吸引富足的洪流流向我們。 你不需要僅僅因為這些話而認可這個道理。親自作一作,真誠地去布施,你會驚訝於你所得到的回報的。一般說來,“回報”並不從你施捨出去的那個方面回來,而是會從一個你所意想不到的方向回來。 這就是你的富足之路。 試一試這條宇宙公理;給自己一個機會。宇宙公理永遠都是成立的。 有時候回報可能沒有上面的故事中的那樣快,也有時候可能更慢些。但是,請堅信:施與必將獲得——而且,你獲得的要比你施出的更多。 當你布施的時候,不要懷著一顆恐懼的心,而是要帶著感恩之心去布施。你將驚訝於這個宇宙公理的運作。
將您擁有的 讓人們與您一同共享 佈施 是一種美德 不再自私自利 即使生活刻苦一點,節儉一點也無所謂 學會佈施, 就能理解 必先有“捨”,才會有“得”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