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平安的人間》讀後感
2006/05/15 16:39:52瀏覽626|回應0|推薦19

一、心的安定

《維摩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心的「乾淨」程度該如何讓現有的人生找到安定的力量。「定而思慮」這句話出自於儒家的思想,細思酌量這個「定」也於「心」有著息息相關的牽扯。現今社會之中,忙碌是眾所皆知的景象,但像無頭蒼蠅般庸庸碌碌的人何其多?不經意間,總會想起「為誰忙」這樣的想法。而或許我們自身都不知自己是誰?去除整身的臭皮囊,原始的靈魂之下誰又是我?而我又是誰?倒不如說我們藉由人身而尋求自然解脫之道,時應在時空之中面對周遭的變化,而發現「佛法自然」的道理。

   「自然」是萬物的生存律則,是生活的變遷,是隨心而喜,了悟的方法之ㄧ,身為人的本體與社會的適應,便是自然的生活。社會只是大概名詞,裡頭千變萬化的內容令人眼花撩亂,有人文的思考、環境的保護、教育的目的、人際發展…等等,久而久之我們的心疲憊了、慌亂了也產生不安。所以把「心」安定下來是很重要的,「安心」之餘而有「安身」的方法,心定之後身體才容易健康。比方來說,現在的憂鬱症、躁鬱症、自閉症起因都是人的「心」病了,反應在外在的行為,造成社會的不安。所以「一人安之,家國安之」這是人人該做的本分,不要以為自己渺小的微不足道,古人說:「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是其中的道理。心的健康引導身體健康,身體的健康引響整個人思考、價值觀的正確看法。個人的價值觀匯聚成社會的大眾價值體系,因此一個身心健全的人,隨時隨地會以他人的安定為考慮的方向,藉此讓身邊的人們得到安全的感受。

    身心平安對於生活、自然才有從中得到啟發、領悟的可能性,身心失衡就容易造成不衡的狀態,犯下許多讓人扼腕、悔恨交加的事件。打開報紙每天的社會版新聞是我討厭看卻又捨不得不看的一版,自殺、強姦、搶劫…層出不窮的社會寫實事件,起因不外乎內心的困頓、不滿、怨懟,種種身體反應,觀照出內心的不平衡。社會提倡環境保護、資源回收;同樣的人的身體和內心也須要環保和回收,「心靈環保」這幾年開始提倡且明朗化,不外乎強調人的「心」要藉由紓發得到平衡。基於此,才能「明心見性」的體悟人生解脫之道。

二、佛法與教育

    時代的進步迅速,往往人的觀念與說法會自相矛盾,為何這麼說?傳統的倫理觀根深柢固的思想,無法跳脫。孩子們常問:「妳們都曾經是小孩,為什麼不懂小孩的心理,硬要干涉!」,長輩們總是說:「這是關心!等妳們來到這個年紀就知道為什麼會放不下心?」週而復始的循環,也週而復始的面對自己累積下來的執念。「操心」似乎是很平常的觀念詞,但自己的心一直懸掛在為他人安排未來、為他人指引方向…什麼時候我們可以省視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成果?自己的心、他人的身,套一句成語「身不由己」,是不是偶熟能詳?丈夫的「身不由己」、妻子的「身不由己」…許多的「身不由己」也導致這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不得不為的世界。科學家研發的成果帶來方便性與破壞性,生物學家的改良帶來豐碩的盛產性和萎縮性…人類不斷用心操控自己同類的人,也同樣駕馭著不同種性的生活。「私慾」與倫理規範的不同常是一線之隔的心念,「責任」也是如此!人的心需要淨化的不是從別人做起,而是由自己本身。「身教不如言教」道理人人明白但做得到的又有幾人?教育也是如此,佛法的教育普及之後,知道與做得到是不是兩回事,端看個人修養!所以「少私慾多休養」,便是安心安人的基本功夫。身心口三業同修,「安」這個字才有力量。

   「對立」是一種生活修行的提升,為何我會有這樣的感覺?爭吵、爭執是不好的溝通方式,但如果沒有透過這一層的表達,人鮮少明瞭另一個人內心的想法,如同日晝與月夜、光明與黑暗。問題是我們能不能在當下,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起伏,保持自己的理智不失控。佛法的傳布如同光明一般,即使被黑暗掩蓋它依舊折射自己的光亮。佛法的教育就是教導我們在苦難之中學會不退縮、正面迎對的態度,人生才有尋得正確之道。

    人心靈的本質往往都因為染汙,而失去原有的清靜,如同被污染的河水。掩鼻走過的人群如過將之鯽,而親身不畏污染的處理如同佛法。惡臭人人趨之若鶩,蘭香人人相擁聚集。問題是,生命的過程不就是在「對立」的循環之中找到真理,貧富、生死、貴賤、老少…一切的一切,考驗著身為人此生的判斷。「八正道」之中「正見」就是由人自我確立正確的看法。「責任」與「義務」只是身為人身之時考驗的關卡。《維摩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隨」就是關鍵,不刻意追求、不勉強獲得。一切的「隨喜」、「隨緣」就是心的安定,看似簡單做起來難。這個「難」,就是自身能不能「隨」的要素。生死不由人、貧富不由人,佛說「因緣」二字時,是否也說了人生不過是「隨因緣而起,隨因緣而滅。」

生與死的過程是階段性的起與合,在不同角色的詮釋與扮眼中,都極盡所能完成自己此生的責任與義務,不論報恩或是還業,都是因為承諾所導置現在種種的過程。生命的意義、價值、目標,都是以利人和自利為出發點的菩薩道。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佛教所教予「心」的方向一直是尊嚴的、無私的奉獻,以圓融的態度面對人生種種考驗,把「活著」的這個動作有意義呈現。死亡也是如此,生命與死亡同等地位,如果生命的初起是喜悅,死亡便是榮歸!佛陀經歷了生、老、病、死,才明瞭世間的價值,進而尋求大智慧的解脫,如果沒有死亡這個階段,佛如何能明白生的極至,回歸的是虛空。所以,生命只是時空中上的一個微小的點,『肉身已死,精神不滅』,失去的只是千萬中無數的一個肉身,昇華的確是心靈的自我。

「心」-它的啟悟來自於何處?來自於身處時空中的智慧,來自於佛說法的瞬間。佛法自然源於「心明」,不論時代如何改變,科技如何發達,擁有「安心」的力量就擁有找尋智慧的方法,這就是人與生俱來的佛性也是「覺性」!

三、關於「人間淨土」問題的思考

閱讀這本書時,想起老師課堂上曾說過「人間沒有淨土」這樣的話題。從佛學概論至佛教文學,在有限的知識中尋找這問題的分岐處。人間不會有淨土嗎?人間哪裡是淨土?「淨土」二字的涵意指的又是什麼?如果說《維摩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這句經文的意義是字面上的解釋,那人間的淨土只有「唯心」二字。「心」跳脫的器官的固定名詞,假借為一方心靈的代稱,人的心真的能無慾、實現無罣礙的境界嗎?佛陀在人間求得正道,人間也不是不能找到自己原有佛性的方法,只是這條路看似簡單卻有無數的陷阱在等著。《心經》有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的想法與實行每每都與日常生活相互拉扯。又云:「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回歸變成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沒有,那「人間淨土」是不是只是一個虛幻卻又實有的夢想?肉眼之中的希冀,心靈之上的空無,這一方淨土,事實上藏匿在污穢的肉身之中,等著褪去外層濃黑的污垢,還原本來的面目。

《佛說四十二章經》(後漢 迦葉摩騰; 竺法蘭同譯)記得佛說人有二十難,這二十難人人都有,包括我自己。「貧窮佈施、豪貴學道、棄命必死、得睹佛經、升值佛世、忍色忍慾、見好不求、被辱不瞋、有劫不臨、觸事無心、廣學博究、除滅我慢、不輕未學、心行平等、不說是非、會善知識、見性學道、隨化度人、睹境不動、善解方便。」二十難的產生因緣皆來自於自己的「心。」《佛說四十二章經》中在佛與沙門的一問一答間,初聞得知何謂「善」?何謂「大」?學道、得到的方法。舉例說明人的心的慾念、急切,如「刀刃有蜜,小兒舔之,足以斷舌」、「以學箏比喻求道」,「人間淨土」的提出,在某些方面說來,帶給現代人身心的一份寄託,讓我聯想起地藏菩薩的誓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們都知曉,地獄如何有盡空的一天?如同人間又何時會有淨土一般?這是願力始然,求一份盡心盡力的作為。

参考書目:

 《平安的人間》〈人間淨土系列〉作者:聖嚴法師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gnes0512&aid=27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