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
2009/07/30 09:52:28瀏覽535|回應1|推薦1

轉貼: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

出處: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HFU/nx099394.html   

作者:胡健財

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華梵大學 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001)  頁179-239

華梵大學哲學系,  [臺灣 臺北]


--------------------------------------------------------------------------------

   
一、前言:

《楞嚴經》的全稱為《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這是一部立足於如來藏心,依之作為修證基礎的經典。所謂如來藏心,是指眾生本具一切無量稱性功德,雖因客塵所蒙蔽,但仍不失自性清淨,只要如實自知心性,便能轉迷為悟,與實相相應,直趨菩提之大道。

本經分為十卷。卷一至卷四之前半,為「見道分」,是開其妙解,窮徹一心之本源,良以信解若真,即真修之本。卷四後半至卷七後半,是「修道分」,示其妙行,發明造修之功夫,抉擇真妄,一門深入。卷七後半至卷八後半,是「證道分」,顯其妙位,迷悟不同,成十二類,而歷位圓修,從乾慧地至妙覺位,漸次證入,有五十五位菩薩之路。卷八後半至卷十末,是「助道分」,精研七趣,令知六道輪迴,佛並無問自說五十陰魔。

本經一貫之義,乃依「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顯發修行之原理與方法。所謂「真心」,匪由悟得,不藉修成,只因迷於萬有,不得超脫;故假圓修,使人不迷於妄,聖凡淨染,當處寂滅,即是常住之心性,也是本經所說「一切究竟堅固之首楞嚴大定」。本經卷一云: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無始生死根本是妄,蓋迷於生死;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是真,即頓悟真心。修行之要,在於捨妄歸真。仔細言之,即是掌握真修之本,作為修行之依據,更要認清煩惱所在,才能不被妄心牽制,達到解脫的目的。然而,眾生積迷既久,一向不知真心,乃誤以妄識為心,執此妄想,誤為真實,雖然多聞經教,去聖甚遠,良可悲哀。

本經發起之端,是以阿難與摩登伽女的一段宿緣作為序幕: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毘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婆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咨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饈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佛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佛弟子中,阿難向有「多聞第一」的美譽,學問極好,修持甚深,然而,依舊無法超越「食色」之纏縛,原因為何?當歸來佛所,阿難看到如來時,即頂禮悲泣,悔愧自責,痛恨無始以來,空有「多聞之能」,卻未能全盡修行之力,乃至不能抗拒魔咒幻術,因此,「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希望找到切實可行的修行方法。

然而,阿難啟請大定,如來卻沒有即時指出大定之所在,反而詰問阿難當初發心出家的原因。本經卷一云: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維: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麤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這一番問答中,顯示兩個重點:第一、見善發心,亦是妄想;第二、厭穢愛淨,心目為咎。何以言之?厭穢愛淨,自是眾生知見,殊不知生死相續,即由此而產生。而目見心知,眾生以為即是「真實生命」之所在,是以阿難「常自思惟」,這個「思惟」其實並非「真實」,它是以「攀緣」為體,攀緣無其自體,它是依緣而有,因此,阿難見佛三十二相勝妙殊絕,發心出家,所謂「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目見心知,即是煩惱根本。因為目有所見,究竟看到「甚麼」?心生愛樂,心是「甚麼」?凡夫往往目有所見,即是攀緣;心生愛樂,即有染著。攀緣與染著豈非眾生輪轉生死的根本原因!因此,見善發心,倘若不知真心,只是攀緣塵相,加上心生愛樂,毋怪乎不能免於摩登之難!進一步而言,愛淨厭穢,是相對之事,而且,相當主觀,眾生在萬法紛紜的世界中,依其好惡,不斷追逐,趨吉避凶,這是否一種「妄想」在作祟!因此,佛乃說「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國王是真心,心目為咎,當知此「心」是妄,而「目」是引賊之媒;然而,眾生一向依於妄心,而且,心目相依,便以為有見有知,並不詳察此非真心。不知真心,學法無益,於是,如來要「徵心」所在;正因為如來所「徵」之「心」是「真心」,而阿難不知此心為何?本經「七處徵心」之鴻文,即由此而展開。

 

 

二、「七處徵心」內容之分析

 

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真實地掌握自己?自我作主,不受影響。《楞嚴經》「七處徵心」藉著佛陀與阿難的對話,以見所徵的七處皆是虛妄,並非真實,然則,真心究竟在哪裏?所謂「徵心」,是徵心之所在,而心既被一一徵破,妄心實無處所,然則,此身此心究是何物?

心是甚麼──生命的本來面目。一般人不能認清「生命」的本質,失去本來的生命,對生活沒有自己的抉擇能力。真心是生命的真實存在狀態。真心非因緣:不藉緣、不因境有;真心非自然:非自其本然而有。真心常住,常住即不動。真心不動,即是道場。真心之所以重要,因為真心才能創造價值。宇宙人生的大道,就是生命的自在,並且貫徹於生命的每一角落,勇於承擔,無悔付出。因此,人應該常常反觀自己,是否「真實」,是否肯定此「心」。

如何認識真心?凡人是藉根塵相對而來的感受來界定自己的存在,活在一個「動」的世界裏,「動」是「塵」動,也是「根」動,不得一息之安寧;當六根毀壞之時,名之曰「死亡」,所謂死亡,六根不再起作用而已,然則,此時「心」在哪裏?《楞嚴經》「七處徵心」的起因,是由於阿難被如來詢問「當初發心,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阿難答以「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此相非是欲愛所生」,「是以渴仰,從佛剃落」。由是追問「真所愛樂,因於心目」,「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乃有重重之辨難,以打破平常所執者不是真心。茲說明如下:

(一)計心在身內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祇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在身內。」

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

「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

「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

「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

「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瞻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

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

「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了,若汝現前所明了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心是甚麼?心在哪裏?尋常以為「思惟」是心,心在一處,心在身裏。心若在身內,為何此心常常不能作主?心不在焉時,心在身內否?若在,在哪裏?心為甚麼在內?「在內」是否一個執著?一個妄想?又為甚麼是執著與妄想?心在內是在「身內」,身內以哪些「型態」出現?

心肝脾肺,皆有知的能力,若非有心,豈不是「塊然一物」!然則,既有「心」在,此心究竟為何?

佛即常見而破:「不能見內,云何在內」。但阿難也可以說:「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阿難不察,乃由「目見」定義「心知」,此即以感官、經驗來定義心知的能力,這種認知方式,離開感官,即不能知,試問:心是這樣嗎?

 

(二)計心在身外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否?」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棉手,汝眼見時,心分別否?」

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心既不在內,可否理解為「在外」?心固有在外之時,然此心既能來來去去,所謂「在外」,實指何處?心在外為甚麼不合理?雖然不合理,但的確有人是「心在外」,為甚麼?心若在外,身心相異,各不相干,如何相知?但實際上,身心相知,然則,怎能說:心在外?

內外是一種「分別」的意識,如果打破內外的分別,則心既在內,也在外;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因為已經沒有內外的分別,沒有一處可以稱為「內」或「外」,然而,有人卻因為分別而有內外,煩惱是否因此而產生?打破內外的分別,所以心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心是絕對──沒有主客之分,心是圓融──沒有障礙,心是整全──不再分裂。心是超越──超越「身體」的執著,超越「意識」的執著。

 

(三)計心潛伏根裏: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佛言:「.處今何在?」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裏。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否?」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裏,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心是否可理解為「潛伏根裏」?如阿難所喻:「彼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實見琉璃」。然而,如上比喻,試以圖示:

          眼○】(琉璃)───→山河       圖一

          心﹙○(眼)───→山河         圖二

圖一所示:琉璃籠眼,眼見琉璃,亦見山河;圖二所示:眼根籠心,心不見眼,設許見眼,眼乃成境,失去隨即分別之功能。

潛伏根裏猶是「在內」之變化說法,為了說明「不能見內」的困境而提出,然而,心若是潛伏眼根,耳聽之時,何以能分別?除非各個根裏皆有「心」在!設若如此,是「一」心?還是「多」心?

 

(四)計心內外兩在: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臟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第四「雙計內外」,是借「見外」來襯托「見內」,重點仍是「見內」。所謂「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以「開眼見明,名為見外」定義「見外」,這是比較可以理解,因此,佛只針對「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提出質疑。然而,閉眼見暗,若名為見內,則眼前暗室,豈盡是身內!又設若是「內對」之閉目返觀,開眼見明,當亦見面,可知此說不能成立。

 

(五)計心在隨所合處:

阿難言:「我嘗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

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

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支時,四支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第五說以「思惟」之體為心,而且,是隨所合處是心,此思惟不需要「塊然一物」般指其存在於某一處,也沒有「目見心知」的困境,完全是「隨所合處」而來;但它「能思惟」,此即有分別,它需要「有所合」,此即須藉緣。然而,分別之思惟,既然「隨所合處,心則隨有」,正謂隨其攀緣何法,即心之所在,然則,必有其體方可言合,於是,佛遂以「是心無體則無所合」破之,蓋若有體,是一體、多體、遍體、不遍體?此四俱非,故即無體,然則,無體何能合!更何況,若許其所論,隨其所不合處,則此心何有哉!

此說與前四說最大不同,是主張「心無定處」,然雖無定處,卻有其體,因此,仍是以心為「有」在,需要注要的是:阿難於此引佛說「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佛說是指心法互倚互生,蓋法不自生,心亦不自生,心法兩俱空,皆無自生體;而阿難引以為己說之根據,其實兩者並不相同。

在第五說中,阿難總算提出「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的命題,換言之,自第一說至第四說,阿難徵心所在,佛皆以「心」是否「能見」作為辯駁之依據,阿難發現:見是眼見,心只是能知,見與不見,這是眼的作用,非心之能力,以見為心,恐怕不對!但阿難的主張,立刻被佛舉例推翻:「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可知門雖通見,也須有門內之人,方能有見;死人雖有眼存,卻因為已經往生,如何能見?這說明了眼只是能見之「增上緣」,真正能見,須要有更根本的因素,換言之,「心知」不一定藉「目見」而來,因為心之能知本來是十分廣大,只要打破根塵相對之「目見」方式,心也可以直接感知,然則,若云「隨所合處」為心,究竟是依於「誰」而隨所合處!既有所合,還是落於能所的關係,又怎能超越於「目見」的模式,如是,仍將只是「心在身內」的高級說法而已。

其次,阿難終於提出抗辯:「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的命題,此一標準,其實也可以用於第一問答之中,然佛明白指出:有眼者並非皆能有見,能見者其實是心,然則,心何以能見?此中大可玩味。

 

(六)計心在根塵中間: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

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

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

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心之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目見心知,不離根塵相對,「中間」能分別者是「識」,以「識」為「心」,便是第六說之主張。阿難第六說以「識」為心,亦引佛言為依據,所謂「如世尊言: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此說較前「潛伏根裏」明確,因為指出六識分別是心,根在、塵在,則識心亦在。

然而,此「識」從何而來?離開根塵的作用,「識」將不生,而凡夫不是迷戀於「塵」,便是沉溺於「根」,所謂「識生其中」,不過是「迷失」在根塵之中,試問:「真心」是這樣嗎?以「識」為「心」,只是將心逐物,而且,逐物為己,說到底,還是「心」困在「身內」,「潛伏根裏」的變相說法。而且,所謂「識生其中」,「中」何所在?設若以「中」為「有體」,則必如佛所難言;此「中」為「無體」,則與根塵有何關係?若是「有體」,其體性為何?

此說之困難是:根塵不有,識如何得生!換言之,當六根毀壞,不起作用,識心何在?識心不在,將以「何」為心?其次,眼色二種為生識之緣,卻非眼色即能生識。蓋眼能發識,是增上緣;色能牽心,為所緣緣。根境和合,識乃得生。大乘所謂「眼識九緣生」:空、明、根、境、作意、分別、染淨、種子、根本,緣具方生。今阿難謂「眼有分別」,是眼、識不分。

 

(七)計一切無著為心: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阿難第七說以「一切無著」為心,然既以「無著」為心,這是否已經「有著」,不知佛言「一切無著」,實顯無處,也表示妄心無體,與阿難所說「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並不相同。「一切無著,名之為心」,似乎可以避免以「心」為「有」的困境,然而,無著為心,既有無著之「心」,此心何能無著!「無」之為「心」,將成「大有」,猶是以「意見」為心,心之能知,不過是私意之作祟。

 

 

三、「七處徵心」蘊含之意義

總結而言,眾生但執五蘊為我,不知廣大更有真心。真心無在無不在。妄想本無處所,真心不容思惟。七處徵心,所在既破,賊無所逃;若再破能推之心,則是正擒賊首。

退一步來說,「目」的確「能見」,但這只是能見之「增上緣」,「心」也當有「推窮尋逐」的功能,但也只是「識別」的作用之一。凡夫執著目見心知,便以為能見能知,而且依於目見(感官的作用)來「定義」心知;換言之,所謂「心知」,是「目見」的緣故,目若不能見,心即不能知。於是,七處徵心,阿難主張「心在身內」,卻因為不能見而自以為道理不通,其實,若了解「能見者是心非眼」,心在內未嘗不能成立!只不過,此時之「見」,並非尋常之「目見」,於是,「心知」也非經由「目見」而來。舉例來說:人若胃痛,此痛之知,既非目見,亦非能推而知,而是如實之感受;即此而言,是否可說:此心若不在身內,又怎知身內之事!

其次,身體會有很多反應,心理也有許多感受,若執著於身心的反應與感受,會帶來煩惱,因此要知道「煩惱」所在,若誤認「妄心」為「真心」,是謂「認賊為子」。然則,「思惟」非是「真心」,因為它是以攀緣為體,攀緣無自體,它是逐緣而遷,佛所破者,正是誤執此「思惟」為「真心」。

七處徵心,所徵七處,皆被否定,然則,能見是誰?阿難以為:目能見,心能知,故曰:「我與大眾同將眼見」,又曰:「推窮尋逐」者即是「心」,不知這是認「賊」為「子」,故受輪轉。然則,凡夫執著六根的感官作用,以為即是「真實」,卻往往被「六塵」所牽引,如是,能不稱為「認賊為子」!

七處徵心,說明七處皆不是真實之心,只是凡人的妄情猜度而已。而世間處所,不出有、無二處,七處徵心,破盡有、無,即破盡凡情所執之處。前四皆有定處,後三則無定在,然而,既以「心」之覺了能知為有「物」,故有「在內」、「在外」、「在根」、「在內外」之說法;既知「心」實非一物,而猶以為是「識」,識見泯,而後信其「無著」,然雖無著,畢竟不離妄情猜度,仍落於「有」,猶是「妄想」之分別,故仍非真實之心。然則,真心既非七處,真心究竟在哪裏!

七處徵心,是破其妄想,初計在內、在外、潛根、雙計、隨合、中間,皆以心為「有」在,故世尊以「無」破之,及至第七又計心為「無」在,世尊則以「相有則在」破之,重重破執,方顯無在、無不在之旨。

七處徵心,重點在「破」,七處皆破,破心在內、在外、潛伏根裏、內外兩在、根塵中間、一切無著。前六處破著「有」,第七處破著「無」,此七處,皆是識心分別計度,是凡夫「想」出來的結果。所謂「徵心」,是徵心之所在,而心既被一一徵破,妄心實無處所,然則,此身此心究是何物?

不知真心,觸處皆非;若知真心,了無言說。因為「破妄」是為了「顯真」,妄心若息,真心自顯。妄心何以能息?一一細察,此心不在七徵之處,試問:您在哪裏?一無依靠,何所歸屬?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結論

「心」是甚麼?認識「真心」何以重要?通過上文之考察,可知凡夫不離「妄想」之猜度,並未能真正有所了解。七處徵心重在「破除」妄想執著,即使以「無著」為「心」,尚非究竟,皆是以「以用攀緣心為自性者」,然則,「破妄」是為了「顯真」,真心不離不即於見聞覺知,但切勿錯認,亦不應離此而另覓真心,當下認取,當下寂滅。

修行佛法,依《楞嚴經》的見地而言,是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方可求取佛乘不生不滅之果,因此,要審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此即掌握真修之根本。七處徵心,佛顯阿難所執之心「無有是處」,既無是處,心卻必有所在,而能見者是「誰」!然則,「七處徵心」是吾人入道之基石,由淺至深,引導我們對自己心性之認識,雖然佛之開示尚在後頭,但捨妄即歸真,捨無可捨,本無可捨,何所謂「真」!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gainstue&aid=3179677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佛會唬人嗎? 小心被佛唬.
2009/07/30 10:57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257850

懇請不吝賜教?
★暖暖曉悅☆(againstue) 於 2009-07-30 20:12 回覆:
嘻 子象爺爺在貼舊文ㄇ?好啦 等曉悅有資格可以推薦時會去推你ㄉ文啦哈哈哈^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