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若無憾,就不用怕死
2010/04/23 13:22:03瀏覽870|回應0|推薦2

死亡是人不可避免的事,人們需要的不是忌諱死亡,

而要活岀意義,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這篇文章作者是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洪蘭所長

描述美國麻省春田市的法院廣場一角,有個擦鞋匠班吉明,

他原是箸名餐廳的領班,因為洗腎,不得不辭去工作,以擦鞋糊口。

他很尊重自己的行業,衣著永遠整齊,穿著西裝外套(sports  jacket),

胸前口袋放箸絲質手帕,戴箸法式的軟帽,每天非常開朗的與人打招呼,

沒有人知道他是靠洗腎維持生命的,所以當他決定不再洗腎的消息傳出去後,

有一百多人湧進他的病房,川流不息地去探望他,跟他道別,

使醫院不得不給他換單人病房以免打擾別人。

我們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別人,也被別人所影響,

我們應該時刻警惕自己這一點。

其實,葬禮是做給活人看的(人死了,還管什麼死後哀榮?)

何不在還活著時,讓他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哪?

[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拜豬頭]

在親友的溫情中離世絕對勝過死後的盛大追思,

我們應該乘人還活著時去探望他,不要等死後送上一束花。

此文讓我感觸良深,父母健在時,要及時晨昏噓寒問暖,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

小時候七.八歲時,早上端洗臉水請父母洗臉,晚上端洗腳水請父母洗腳,

怕水太熱還用手試溫,這種動作直到高農畢業離開家鄉為止。

因此父母臨終時很傷心,但沒有遺憾。

多年前在空中大學選修成人發展與適應的課程,

要出國必先辦出國護照.簽證.......等很多手續,

而人臨終時,匆匆忙忙,沒有事先準備,有些遺憾沒有尊嚴。

之後選修生死學課程,讓我有所準備,

多年前就立下遺囑交代往生後如何安排後事,準備DVD回顧一生,

把今天當成最後一天,充實過著今天,

如果明天還能看到太陽是多麼慶幸。

(孝親不能等>行善要及時) 時時懷著感恩的心

很沒有用此文輸入老半天。

三叔公生態園區2010/04/23  13:22:03於台北 

  

  

           



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OvUmDXCd24o&hl=zh_TW&fs=1'>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ushing2009&aid=396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