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4 13:35:03瀏覽3105|回應19|推薦59 | |
引用新聞:九巴掌事件/教部:零體罰 人本:提國賠 提筆為文,實在是讀了近日「九巴掌事件」新聞有感而發。「令我羨慕的小學教育」,指的當然不是我在台灣曾經受過的小學教育,而是兒子在澳洲的小學生活。我想,為人父母的好處之一,就是陪小孩成長的過程,讓我再次回顧我的童年,同時經歷新的童年。而我有幸,跟隨兒子的腳步,在異國經歷了一個令我處處充滿驚喜的童年。這一切都要從我的小學教育談起。 我的小學六年是在出生地桃園市區的一所小學完成的。學校一到六年級,每個年級都有十二個班級左右,每班有五、六十個小朋友,全校有四、五千個小朋友。這樣的小學,對我們居住在大城市的五年級世代,應該算是不陌生的典型小學。 小學一、二年級時,因為學校教室不夠用,只上半天課。除了國語、數學之外,還有「唱遊」課。特別記得,是因為班導師是音樂老師。老師名叫「林昭昭」,記得班上調皮的同學都在背後叫老師「林糟糕」!班上有一位姓「鐵」的同學,我想不起來他的名字了,但是他那留著三分短髮、近於光頭,經常是流著兩條鼻涕,而且耳朵上總是留有像他的姓氏「鐵」一樣沒洗乾淨的黑色污垢。這是我至今仍能記得他的姓氏的原因。鐵同學是同學及老師眼中的標準的「壞學生」,不僅服裝不整、不乾淨,不交家庭作業,在學校更是經常與同學打架。我從來沒有見過他的父母來學校接他,只聽說他爸爸是拉三輪車的。這樣的同學,和班上的「模範生」之類的「好學生」是沒有交集的,老師也視其為頭痛人物。我現在才了解,許多這樣被學校認為是「問題學生」的同學,經常是社會上的弱勢家庭出生。有許多教育研究顯示,家庭的社會經濟指標,與學童的學習成果是有高度關連性的。鐵同學在學校幾乎天天被體罰,至今我都還記得他在寒冷的冬天,被老師用藤條抽打手背時痛得閉著眼睛,忍著不掉一滴眼淚的臉!我是班上的模範生,也永遠無法了解他的一生是否在那小小的年紀,就已烙下深深的烙印? 上了三、四年級是我記憶中最快樂的小學時光。因為導師是體專畢業的男老師,體育課一定會上,而且會教我們男、女生玩各種球類運動。我最喜歡、也是最記得的就是Net ball。那時學校沒有net ball的場地及器材,也不知那運動叫net ball,是來澳洲後看到小學女生都愛打此球賽,對照小時候的記憶,才知道此運動的名稱。喜歡這位導師的原因還有他也一定會上美勞課,並且會讓我們發揮創意。我還記得我當時的得意力作是一個用各個收集來的廢棄品,包括建築工地撿來的小瓷磚等等,做成的娃娃屋,有客廳、臥房、、、很好玩,也很有成就感。喜歡這位導師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出的家庭作業量「合理」,不像其他老師出的份量,總是多到我的手寫得在中指上長繭!往往寫完時,也沒有其他多餘的時間做自己的事了。 小學五、六年級,是我的夢魘!上了五年級,男、女分班。那時已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上國中免考試,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都是督學來校查訪時才會上?!更糟的是,老師在家裡開補習班,沒有去老師家「課後輔導」的同學,在學校就會遭到老師的白眼!即使像我這樣成績一向很好的學生也不例外。那時我被同學選出來當班長,但是因為我沒有去老師那「課後輔導」,老師經常找我麻煩;但是因為我在功課上沒得挑剔,他就專挑我衣服、行為上的碴。最記得的是,有一次開班會,因為我是班長,當主席,在台上講話時把手插在口袋裡,老師就當眾給我難堪。那時我不懂,便天天回家跟薪水不多、在高中教書的爸爸吵著也要去補習,為的就是不想被老師當成眼中釘!現在想起來,真是愧對爸爸!不過,去參加老師的「課後輔導」班之後,老師果然變得和善多了!記憶中,這位班導師還經常在班上哭紅著眼,聽說是在股票市場賠了本。 我的小學教育結束後,上了一間知名的天主教辦的私立初中。小學六年,我累積了無數的比賽獎狀、模範生獎狀;但是,記憶裡,學校及老師從來沒有問過、或者想知道我的想法;而我自己也似乎也沒有什麼想法! 有我這樣的小學經驗,就不難想像當兒子開始上pre school、幼稚園,乃至於上小學後,在異國的教育體制下,我所得到的文化衝擊了! 今年初時,兒子唸小學五年級,開學時老師與家長說明term 1上課的內容、家庭作業的形式及要求,還有說明他教學的理念。由於這個班級是五年級的資優班,學生程度比同年級高,老師教的課程內容也比同年級深。老師也特別與家長溝通資優學生學習時的可能出現的障礙,例如:害怕犯錯、追求完美、給自己的壓力太大、見不得別人比自己表現優異、、、等等,主要是讓家長配合觀察小孩可能碰到的學習障礙。 另外,老師還說明教學生的思考方法,也就是「六頂不同顏色的思考帽子 Thinking Hats」:
老師講完他的理念之後,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老師非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看法,要求學生不光看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別人所沒有察覺到的。老師也非常重視學生要有創意,很簡單的理由是有創意的人將會是將來有競爭能力的人。同時,老師要求同學要參與小組討論,事實上,班上的許多教學過程,都是小組討論;許多家庭作業,也都是分組進行。要學會在團體裡,表達自己、貢獻自已的力量,也是學習的一部份。最重要的,也是最感動我的是老師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氣氛,讓小朋友們學習如何將「學習」當成終生享受的一種習慣! 本州的小學生,到五年級時,多會考慮要不要報考公立的精英中學。所謂「精英中學」即是將本州內資優的學生集中到幾所高中﹝含初中四年和高中兩年﹞教學。不考的或者沒考上的,就讀居住學區的高中。兒子的班上的同學多選擇去試一試考精英高中,老師也了解這一點,但是老師教學的方向與內容並沒有因為學生要考精英高中而成為考試導向。相反的,我從兒子的家庭作業中了解,他的學習模式及內容,真是目不暇給、五花八門。每天在學校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的時間,是他運動頭腦、運動身體的時間。放學回來上網、做家庭作業,題目不是很難,但是都是須要思考及表達自己的工作,在我看來並不容易,有時連我這老媽都幫不上忙。而我這職業婦女,下班後,其實也沒有太多的精力管兒子的作業內容,頂多就是確定他有按時交作業。 上個月底,兒子結束term 1,老師邀請家長到班上morning tea,並在茶會前由同學們將這期的學習成果,以朗誦、話劇及用power point幻燈片、影片的方式介紹給家長,算是成果驗收吧!我這當媽媽的,真是感動得眼角泛淚!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對自己的演出成果也很自信及驕傲。 只能說自己「生不逢時」!真是太羨慕兒子的小學教育了! ﹝Term 1結束前的早晨茶會morning tea,家長準備的豐盛的、來自各個文化的點心。﹞ ﹝教室裡的大螢幕電視、觸控電子白版與電腦網路連結可與其他學校視訊交流是每一個教室的標準配備。學生也用此系統做課業簡報。數位時代、網路學習,這是我們五年級世代在小學時,無法想像的。﹞ ﹝老師教學的五個原則。照片中的五頂不同顏色的帽子,分別代表此五個學習原則,貼在教室前面的牆上,時時提醒小朋友。我的小學時代,教室前方牆壁貼的是愛國標語、新生活運動標語,數不清的標語!﹞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 Dancer, Knight, Tennis player, Cricket player, Fireman, Prisoner, Princess, Gorilla... 各式各樣的 Mona Lisa!我的世代,在美術課時,多被要求要畫得像樣!﹞ ﹝Swim Carnival 游泳運動會,沒有輪到上場比賽的小朋友啦啦隊。我小學的時候,還沒有游過泳!﹞ ﹝Swim Carnival 游泳運動會比賽進行中。﹞ |
|
( 在地生活|紐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