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鄭文燦不敢出手搶救王浩宇?●是不能或不為?
2021/01/18 09:11:30瀏覽578|回應1|推薦0

【鄭文燦不敢出手搶救王浩宇?●是不能或不為?】

▍黨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昨(17日)中午以「消除台獨禍根才有台海和平穩定」為題發文,暗諷王浩宇是「台獨禍根」,卻又不免令人發噱!

王浩宇快速竄升為「台獨禍根」,也算是中共的一種恩賜吧!

=====================

旅美民運人士王丹在臉書PO文表示:

〝王浩宇被罷免一事固然有他個人因素,但是國民黨及其的反撲,也扮演了一定角色。

這,應當再次給民進黨敲響警鐘。〞

從美國看台灣,王丹此一PO文的理解或許有其道理,可是也很容易忽略了許多導致王浩宇之所以會被罷免成功所附隨的社會情緒因素。

首先,國民黨因為美中交惡而劍拔弩張的目前態勢,在諸多問題上已經陷入左支右絀不知所措的危境中。一個黨主席竟然能感嘆無法管好黨內幹部群的言與行,可見其整黨舉步維艱忽左忽右的荒謬情景。

我個人因此認定,王浩宇的被罷免成功,跟國民黨的反撲並無太大關係。換言之,民意並非因為支持國民黨的號召而投下罷免王浩宇的贊成票。此從國民黨歷次民調總是不升反降即可確認。

一個市議員從同意票達8萬4582張,約占總投票人數9成2,超過8萬1940票門檻2642張,這表示「討厭王浩宇」的民意已經超級爆表了;至於不同意票只有7128張,這麼大差距比,即表示「支持或不討厭」王浩宇的人相對地屬於極少數。

再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王浩宇是民進黨籍市議員,則顯然民進黨並未對此次罷免案進行反制動員,反而是採取冷處理,也即是「管他去死」的消極態度。

明知道市長鄭文燦跟王定宇的特殊關係,卻寧可任由對手宰殺之,這就有學問了。

一則,王浩宇在民進黨內人緣實在差到極點,所以該黨的反制動作根本無法擬具共識而寧可「見死不救」;

再則,鄭文燦在中壢選區內的基層能量可能已經提前崩盤,所以無法動員;

三則,「教訓民進黨」的憤怒民意又再燃起,民進黨似已有所警覺。為了保存實力,所以不敢貿然出手援助,從綠黨叛逃到民進黨的王浩宇遂成了必然的送給對手的「祭品」。

果如是,曾經是中壢區第一高票當選並連任的王浩宇,此刻那種慘遭「丟包」的悲涼與落寞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黨媒《人民日報》海外版昨(17日)中午以「消除台獨禍根才有台海和平穩定」為題發文,暗諷王浩宇是「台獨禍根」,卻又不免令人發噱!

王浩宇是主張「台獨」的人士嗎?

不過,中共要扣人帽子是完全不必有事實依據的。

王浩宇失掉市議員頭銜,卻換來「台獨」的一頂榮光大帽子,也算是意外收穫了!

=====================

推薦閱讀:台灣確認納入「印太戰略」夥伴,勢將重擊中共!

【六都春秋】粉專     

【六都春秋】官網

================================

▼新書介紹《從亡國感到抗疫大國》:

◎回顧自2018以來的風雨飄搖,關於台灣崛起的血淚史。 

◎聚焦兩岸放眼國際,印太戰略海景第一排的觀戰守則。 

◎掌握未來的入場券,台灣歷史轉捩點就在此時此刻。

 ►跨出台灣歷史的這一刻,一場武漢病毒瘟疫肆虐了全世界,把全人類都捲落到無比恐慌與無助深淵,也同步地把全人類既有生活都強迫轉型了!台灣在這場遽變的前後歷程中,如何從內心深埋的慌亂與恐懼,突然激勵出前所未有的強大能量呢?經由本書,將分次闡明台灣在2018年到2020年之間,處於世界秩序快速更迭之中的政經社會之演變評述。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f2121&aid=155465740

 回應文章

Conan
2021/01/18 09:26

把王浩宇的名字刻在心底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26238

(yc.yang1016@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