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不做素食客?
2012/10/17 15:22:01瀏覽98|回應0|推薦0

為何不做素食客?

歡迎發表評論 2012年10月17日13:43 來源:《能源》  作者:王莫之
將本文轉發至:

  儘管選擇素食的人們可能出於不同的目的,但讓身體更加健康,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卻是共同和一致的收益。

  為何不做素食客?

  文 |王莫之

  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心血來潮,體重微胖的我決定吃素。得知這一消息,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會帶有幾分八卦地詢問我,「人生是否遭遇了什麼重大變故?」或是「在哪座高山或古剎邂逅了某位得道高人?」

  在經歷種種尷尬莫名的提問後,忽然覺得人們對素食者存在太多不理解。這一切的原因,要麼歸罪於素食者人數太少,要麼歸因於過去素食者和宗教的糾纏太深。

  中國到底有多少人食素?查閱各種出版物很難能尋覓到這一數據,但對照國外素食人群的比例,可以基本判定這一群體依然很小。在英國,根據一些素食 協會的估計,在其6500萬人口中大約有15萬嚴格素食者,即400人中只有一人吃素,在美國素食者要多一些,大概150人中有一人吃素。

  面對如此小眾的群體,「無肉不歡」的人們總會好奇地去問一聲:為什麼選擇吃素?你們靠什麼抵禦肉食的誘惑?在肉香瀰瀰之中,吃素的人在肉食者心 中如同一個禁慾者,做著違逆人性的行為。因為從科學而言,肉類富含的油脂,這一特質使得肉類食物在口中咀嚼的感覺更加細膩和順滑。

  在巨大的「誘惑」下,素食者為什麼會放棄肉食?這其中有很多種原因,被中國人最為熟知的是宗教的原因,特別是佛教徒在「眾生平等」的博愛之心下,吃素有「戒殺生」的某種「心理暗示」,是其修行方式中重要的一環。

  對於眾多不是佛教徒的素食者而言,吃素也許源自關於善待動物或均等食物分配的道德或倫理因素、環境原因、健康原因,或者是幾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肉食中的道德和倫理因素對於中國人而言,儘管很少能被理解和接受,但卻因深受國外動物保護組織的批評而銘記。這些組織除了批評中國人大量食用處 於瀕危滅絕狀態或被認為是人類之友的動物(如狗和鴿子),在中國傳統廚藝中,很多對動物宰殺方式和烹飪技藝的「殘忍」也在其攻伐之列。其中最為著名例子的 是,北京宮廷菜譜中一道名為「糖醋活魚」的菜一度曾作為公共話題飽受爭議,最終國內某烹飪機構在國際現行主流道德和倫理價值觀下,被迫認定為這道菜為「歷 史糟粕」。由此可見這種價值主張脈動的強烈,由此也能想見其促使眾多人變身成為素食主義者的能量。

  除了動物保護主義的大旗外,隨著全球變暖的大趨勢,素食也逐漸成為環保人士的選擇。

  此前,曾有學術機構將氣候變化的原因之一歸咎在全球大量養殖的牛群身上,因為在其排泄的氣體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而甲烷又是溫室效應最為顯著的氣 體。此前,我曾對這一結果不屑一顧,甚至進行嘲笑,但在隨後偶然的閱讀,在瞭解了牛的消化原理後,才半信半疑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像很多動物一樣,牛通過瘤胃的消化方式來消化草料這一類粗纖維。反芻動物維持自身以及數萬億原蟲和真菌,以及同樣存活於其瘤胃中的單細胞生物, 人類也有大的令人咋舌量的細菌,但牛和其他反芻動物有這麼多附屬物參與消化,這還是獨一無二的,它們大多存活於稱為瘤胃的無氧腔中。依賴於這種共生關係, 細菌分解植物物質中的細胞壁並提取有用的材料,其中一些被提供給牛本身。

  就是這種能量消耗的關係,使得牛肉只有6%的「能量轉換效率」,即你喂給牛100卡路里熱量的穀物飼料,只能產生6卡路里食用牛肉的熱量。儘管 其他動物的能量轉化效率比牛高,但是用穀物飼料來喂養牲畜,來供養人類,始終是一種高碳行為。這一過程不僅意味這些牲畜將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同時,巨大 的穀物飼料的需求也意味著更多的能源消耗和更多的炭排放,因為現代農業產業本身就是一個高碳行業,化肥和農藥都源自化石能源。

  正是基於這種種讓人不安的原因,許多並不關心動物但卻熱衷環境保護的人們被迫接受素食。如同廣為人知的「世界無車日」一樣,一些環保先鋒還在如法炮製「世界無肉日」,呼籲更多人來減少肉食消費,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以上的素食原因,都站在道德高地之上,顯得偉岸和光鮮,但我選擇素食的唯一原因卻只是基於我自身健康利益的考慮。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全球支持素食和純素食飲食的醫學證據已經是越來越多,並且到了目前無可爭辯的程度。諸如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界保護基金會、美國飲食營養協會、美國糖尿病協會、英國醫學學會等等機構都站在了堅定支持素食的行列之中。

  在眾多研究之中,素食使得患上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腎功能衰竭、骨質疏鬆症和癌症的機會在素食者和純素食者中明顯地下降了至少40%,長壽的機會可能會增加20%多。

  拋開令人眩目的數據不談,我始終堅信,人類始終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隨著人類文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諸如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也在這條食物鏈上不斷富集。選擇素食,將意味著走向食物鏈的中游,有害物質的富集也將得到控制。

  我選擇素食已經歷時三月有餘,目前只屬於「魚類素食者」,即肉類只吃魚肉或小海鮮來補充蛋白質,還沒有晉陞成為「嚴格素食者」 (vegangelist)。但是我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身體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最為顯著的感受,是自己的味蕾變的更加敏感,對於刺激類的味覺感受比之前更 加強烈,此外,此前不時頻繁襲而來的炎症,也減少了很多。

  除了這些身體的變化外,對食物的感覺也在發生著變化,素食前期尚且對肉食唸唸不忘,甚至聞到肉香,會讓我垂涎而坐立不安,但隨著味蕾的敏感,肉 味中濃濃的「腥味感」,如今會讓我對肉食退避三尺。同時,我對蔬菜或菌類的清新淡雅味道的感受變得更加真切,也讓我對這些食材更加迷戀。當一個人已經沉寂 和享受在素食的美味中時,肉食必然已成了天邊的浮云。

  儘管,我還沒有辦法確定這些變化到底是心理暗示的作用還是身體真實的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變化的確都是素食之後的真實體驗。

  如果你被這種變化所感染,不妨試著嘗試體驗一下素食。請鼓勵自己這樣去嘗試,放輕鬆別太逼自己,如果你偶爾又轉回吃肉也不用太自責,每個人會有 一個不一樣的歷程。你也許可以試試逐步地從飲食中剔除肉食:先是瘦肉,然後肥肉,接著是魚,蛋,乳製品,蜂蜜,直到成為一名嚴格素食者。當然在這一過程 中,你要認真學習一下營養學知識,並制定自己的膳食食譜,讓自己的素食能夠彌補你戒掉肉食後的蛋白質損失。

  即便時下你不願接受素食,但未來的某一天現實或許會強迫你放棄肉食。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院(SIWI)最近公佈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到2050年,世界範圍內將沒有足夠的水資源來用於農業生產,來供給 90億人口。屆時糧食的剛性產出和需求的巨大距離,將導致糧食價格走高,而如果你還要堅持食用那些用大量穀物飼養出來的牲畜肉類,勢必將付出更加高昂的代 價。

  如果有一天,當你在菜市場發現豬肉價格高達1000元每斤,而其他肉類食材價格同樣也都高的離譜時,你是否願意而且能為自己的「肉慾」支付如此高昂的代價呢?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695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