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23 08:55:51瀏覽584|回應0|推薦0 | |
佛教生態觀與心靈環保 2014年11月19日 09:51 來源:龍泉之聲 作者: 字號 打印 糾錯 分享 推薦 瀏覽量 149 「生態學」正式成為一門學科是在上世紀30、40年代,而「生態學」這個詞最早則是由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ErnstHaeckel)於1869年定義的。按恩斯特·海克爾觀點,「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1]這裡所說的環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是指生物物種之間和物種內部各個體之間的關係,非生物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土壤、岩石、水、空氣、溫度、濕度等。 近年來,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統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係的理論。由於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種個體之間也有互助有競爭;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也存在複雜的相生相剋關係。人類為滿足自身的需要,不斷改造環境,環境反過來又影響人類。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與多樣化,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態學研究的範圍,除生物個體、種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擴大到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多種類型生態系統的復合系統。如今,由於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密相關而產生了多個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由於生態問題關涉到全世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世界上的各種思想、各種力量都已經重視並開始著力解決這些問題,由此也形成了各種思想流派關於生態的不同觀點。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對生態的觀點以及解決生態問題的認識也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在當前倡導心靈環保、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浪潮中,可望扮演重要角色、發揮積極作用。一、佛教的生態觀 生物的生存、活動、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間、物質與能量。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對周圍環境某些物理條件和化學成分,如空氣、光照、水分、熱量和無機鹽類等的特殊需要。生態學所研究的內容,寬泛而言是涉及整個世界的所有事物和現象的。它所研究的生物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同於人類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之間的實際相互關係。佛教的生態觀有其自身的範圍規定,它與緣起、無我、平等、慈悲、中道等佛教基本思想緊密相連,極具佛教特色。在當代生態與環境問題層出不窮之時,佛教的生態觀和生態學理論或者可以為世人指明一個合理選擇的方向。 1,世界觀 世界這一概念本來就出自佛教。《楞嚴經》卷四日:「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世」是遷流的意思,指時間。因為時間就像流水似的從過去流到現在,又從現在流到未來。「界」是空間的意思,指方位,方位有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還有上下十個方位。所以,世界的含義不外乎時間和空間。 世界在佛教中有時也稱為世間,從佛教的宇宙觀來看,他以「世間」來指稱,所以世間的概念也是出自佛教。「間」就是間隔的意思,也是指空間和方位。在中國和世界文化中有一個與此相同的概念,就是我們常說的宇宙,所以佛教所說的世界觀或世間觀與我們所說之宇宙觀相似。在佛教所說的世間中,包括三個世間:器世間、眾生世間、智正覺世間[2]。此三世間中,與我們常識對應一般概括為兩個,即器世間與有情世間(眾生世間)。而這與當代社會關於世間、世界或宇宙的觀點,其實也是一致的。 器世界又稱器界,或單稱器。指自然世界、無生物界、物質世界。山河、大地、草木、城宅等眾生可居住、生活之國土世界,稱為器世間。此器世間相當於依、正二報中的依報。[3]它與我們一般所說的自然界有類似之處,只是在我們所說的自然界中,佛教還另分有情世間與其相區別。 平常還有聽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說法,這個「三界」就是佛教中所說的一個世界最基本的結構,與上述三界是兩個不同的稱謂方式,其內容也就不盡相同了。佛經中講,這個世界的內部以須彌山為中心,有太陽、有月亮還有許多別的星球,在這個世界裡,佛教根據有情生命所居住的層次,把它們分為三界。 三界的第一屆為欲界。居住在這一層的眾生基本上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慾望中。佛教把慾望歸為五欲:財慾、色慾、名欲、食慾、睡欲。另外,根據人的感官,佛教又有另一種五欲:色慾,眼睛喜歡看漂亮的顏色的東西;聲欲,耳朵喜歡聽悅耳的聲音;香欲,鼻子喜歡聞美妙的香氣;味欲,舌頭喜歡品嚐可口的味道;觸欲,身體喜歡接觸舒適的環境。欲界眾生的快樂是建立在慾望的追求上,以慾望的滿足為快樂,以慾望不能滿足為痛苦。 欲界的眾生又分為六種類型,就是佛教講的六道輪迴的六道。這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天、人、阿修羅屬於高級層次,稱為三善道;畜生、餓鬼、地獄的眾生是受罪的,稱為三惡道。同是欲界眾生,但慾望的程度卻不一樣,生命層次越高,其慾望越淡泊;生命層次越低,其慾望越強烈。 六道中天道的層次最高,而天道又分為六重天。這六重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六重天中每一層次的眾生及其慾望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根據佛經記載,六重天中最低的兩層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人們,他們滿足性慾的方式與我們人類是一樣的。其他層次的人們,生命層次越高,其滿足慾望的方式越簡單。比如夜摩天的人只要兩個擁抱一下,兜率天的人只要兩人手拉手,化樂天的人只要兩人笑一笑,他化自在天的人只要兩人互相看一眼,他們的慾望也就都能得到很大的滿足。 我們人要想升到天道,只要修佈施、持五戒,將來就可以升到天道。但是佛教並不鼓勵人們升到天道,從究竟解脫的意義來看,佛教認為人道比天道更為重要。 三界的第二界為色界。色界的「色」不是指顏色,也不是指女色,而是指物質。色界的人們已經擺脫了慾望的生活,但卻還沒有擺脫物質的束縛。我們人要想升到色界天,就要修禪定,修到一定層次的禪定,將來就可以升到色界天。根據所修禪定的不同層次,色界天又分為四重天: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三界的最高層為五色界。五色界的人們不但擺脫了慾望的束縛,同時也擺脫了物質的束縛。我們人要想升到五色界天,也要修禪定。根據所修禪定的不同層次,五色界也分為四重天:空無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欲界、色界、無色界統稱三界。色界和五色界都要靠修禪定才能達到,所以佛教有四禪八定的法門。人禪人定的法門並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印度的外道也修這個法門,修了之後能夠升到天道,他們就認為已經獲得瞭解脫。但在佛教來看,只要還在三界內,不管升到哪一重天,也還是在生死之中,沒有獲得根本解脫。要想真正獲得解脫,就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佛教修行的境界是超出三界的。[4] 從佛教所說的關於世界的內容來看,其生態觀所涉及的內容都是講如何處理各種世界各種世間中的關係而言的。 2、自然觀 誠如上文所述,佛教的自然觀與我們一般所認為的自然觀有不同之處。大乘佛教將一切法都看做是真如佛性的顯現,此萬法不僅包括有生命有情識的動物,也包括了植物及各種無機物,它們都因包含佛性而成為自然。而我們一般所認為的自然觀,更多的是指後者。中國天台宗大師湛然(711—782)將此明確定義為「無情有性」,即沒有情感意識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禪宗更強調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佛性的體現,都蘊含著無窮禪機。 認為無情有性,重視自然物的價值,其理論依據自是佛教的真如緣起說。透視佛教的無情有性說,我們知道它與當代生態學的重要分支大地倫理學頗有溝通之處。 大地倫理學的奠基人美國的萊奧波爾德(Aldo Leopold,1886—1948),在其代表作《大地倫理學》一書中提出了生態倫理學的幾個重要觀點:(1)人類並非自然界的主人、統治者,而是自然界中極普通的一員;(2)必須樹立生態整體思想,只追求經濟功利而不關心生態平衡的做法是極端錯誤的;(3)要把權利這一概念從人類延伸到自然界的一切實體和過程。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有生存繁殖的權利,人類沒有權利去踐踏它們的這些權利[5]。他從生態學的角度將地球當作一個有機體,提出大地倫理學的概念,將地球的每一個部分看做是地球的器官,都有獨特的功能,值得尊重。 人只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員,人與自然的關係應當是夥伴,大地倫理學擴大社會的邊界,包括土壤、水域、植物和動物或它們的集合——大地。大地倫理學改變人類的地位,從他是大地——社會的征服者轉變到他是其中的普通一員和公民,這意味著人類應當尊重他的生物同伴,並且<1D以同樣的態度尊重大地。當我們把大地看做是我們所歸屬的共同體時,我們就會開始帶著愛和尊敬去利用它。沒有別的方法使大地在機械裝備的人的影響下保存下去。人的行為應當有益於萬物的共存,當一切事物趨向於保護生物共同體的完整、穩定和美麗時,它就是正確的,當一切事物趨向相反的結果時,它就是錯誤的。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1899—1975)發揮了佛教的無情有性說,他指出:「宇宙全體,及其中的萬物都有尊嚴性。」也就是說,自然界的無生物和無機物也都有尊嚴性。大地、空氣、水、岩石、泉、河流、海,這一切都有尊嚴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嚴性,就等於侵犯了我們本身的尊嚴性[6]。這一切,使得自然在人類生存環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自然並非是我們無限攫取的對象,它應該成為我們愛護自身那樣去愛護的對象。他是人類生態的一個重要或基本環節。 3、社會觀(生命觀) 從生態學意義上看佛教的社會觀或生命觀,有其獨特的含義。佛教所說的社會,我們暫時將其定義為包括人類之外其他有情眾生的生活環境。這裡,除了剛剛說到的自然界的各種無性有情,如動物、植物外,還包括常人無法體驗的其他五道眾生。 佛教生命觀的基調是眾生平等,生命輪迴。佛教對生命的理解十分廣泛,佛教講的眾生平等,不僅是不同的個人、人群、人種的平等,且超越了人的範圍,是宇宙間一切生命的乎等,包括一切動物。佛教主張六道輪迴,就是在沒有解脫以前,生命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種生命形式中輪迴,依據自身的行為業力得來世相應的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者可以由鬼變成人,作惡者也可能由人變成鬼。他們在表現上有高低序列,但其生命本質是平等的,既可上升進步,也有可能下降墮落。每個生命,既不必自卑,亦不可自傲。佛家主張,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且能夠相互轉化,超凡人聖是佛家的終極追求。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家的根本觀念,佛家為此提出了「不殺生」的戒律要求,成為約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殺生,指殺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是佛教十惡戒之第一戒,佛教最基本的五戒第一。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如果觸犯此戒,滅絕人畜生命,不論親自殺,還是讓他人殺,都屬同罪,死後將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即使生於人間,亦要遭受多病、短命兩大惡報。 不殺生的理由有二,一是慈悲心,二是避免殺生惡業。這是佛教徒最重要的實踐德目,為所有流派所共許。印度諸多國王,都依據佛教的立場而不殺生。中國佛教依據《梵網經》、《金光明經》、《涅槃經》、《楞伽經》等,提倡戒殺。中國仁政的君主,多有敕令禁殺者。《佛祖統紀》放生禁條,列舉各種殺生之例,如梁文帝、北魏獻文帝、隋文帝、宋真宗等,曾行禁殺放生。 20世紀中葉以來,生命倫理學在西方日受重視,其理論基礎就是將生命關懷的範圍從人擴大到一切動物,敬畏一切生命[7]。 「敬畏生命」已然成了當代普世價值的一個道德基石。其基本含義是,不僅對人的生命,而且對一切生物和動物的生命,都必須保持敬畏的態度。對一切生命負責的根本理由是對自己負責,如果沒有對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對自己的尊重也是沒有保障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權力,沒有任何一個生命重於其他生命,即使是無性之有情。現在我們所見的生態或環境危機,似也可以用世人對這條基本首先準則的踐踏所至。 通過與佛教觀念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敬畏生命」,是具有普遍性的價值理念,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質。透過佛教「不殺生戒」與「敬畏生命」普世價值的比較,我們也應體會佛教乃至東方文化的當代價值。 4、國土觀(理想觀) 在佛教中的國土,又稱淨土,是所有修佛弟子希望達到的最高境界,對信眾具有無上的吸引力。佛教以「嚴淨佛土」、「淨佛國土」、「莊嚴淨土」來表達對這個極樂世界的最高標準——即國土要淨。 在佛子心中,極樂的淨土具備有種種無上妙好歡喜。它至少具有如下幾種相好莊嚴: 第一、極樂世界充滿秩序,井井有條。《稱佛淨上佛攝受經》說:「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重行列妙寶欄,七重行列寶多羅樹,及七重妙寶羅網,周匝圍繞四寶莊嚴,金寶、銀寶、琉璃寶、頗胝迦寶,妙飾間綺。」 第二、「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極樂世界有豐富的優質水。「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妙寶池,八功德水彌滿其中。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清,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渾,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常樂受用」。 第三、極樂世界有豐富的樹木鮮花。「諸池周匝有妙寶樹,間飾行列,香氣芬馥,七寶莊嚴,甚可愛樂。……是諸池中,常有種種雜色蓮花」。 第四、極樂世界有優美的音樂。「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自然常有無量無邊眾妙使樂,音曲和雅,甚可愛樂。諸有情類,間斯妙音,諸惡煩惱,悉皆消滅。無量善法,漸次增長,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五、極樂世界常有有益身心健康的花雨。淨佛土中,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光輝香潔,細柔雜色,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增長有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第六、極樂世界有豐富奇妙多樣的鳥類。「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種種奇妙可愛雜色眾鳥,所謂鵝、雁、鷲、鷺、鴻、鶴、孔雀、鸚鵡,羯羅頻迦、共命鳥等。如是眾鳥,晝夜六時,恆共集會,出和雅聲,隨其類音宣揚妙法」。 第七、極樂世界有美妙的空氣與和風吹習,「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妙風吹諸寶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 總之,極樂世界是對有情的感官和精神都有樂無苦的世界,佛教徒將此作為努力的方向。淨土是菩薩善行的果報,它的實現在根本上依賴眾生的努力,這就是《維摩經》所說的「眾生心淨則佛土淨」的理路。禪宗更將其發揮為淨土在世間,莫向西方求的思想,珍視現實世界的價值及其改造。[8] 二、和諧社會的期待 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以全球化為特點的知識經濟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各類矛盾帶來了廣泛和深刻的影響,當今社會的各類矛盾可以歸結為人與自我、人與群體、人與自然三類,而三類矛盾的成因,不外乎利益驅動、制度差異、觀念缺陷等幾個方面。如何看待人的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個人利益與群體(集體、民族、國家)利益的關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文明、文化、價值觀念的關係;如何凋適思想觀念以緩解乃至化解人類社會的矛盾及其根源,從而集全社會之力共同構建和諧世界,是人類面臨的緊迫問題。 佛教倡導社會和諧,而社會和諧的落腳點在於眾生心理的調適、心靈的調伏。社會和諧的根本要旨,在於以心靈的和諧熏導、感化世界。 1、和諧社會期待著人天相安。人類的生存發展依賴自然,同時也影響著自然。人與自然唇齒相依、血肉相連的依存關係,正為科學的高度發達後人類隨心所欲駕馭自然能力的畸形發展所稀釋。但是,佛法的因果法則和殘酷的現實都在警示著人類,漠視自然規律,對自然過度無序的索取,一切以眾生慾望之滿足為出發點和歸宿,必將遭到並且已經遭到自然的報復,給人類自身帶來深重的災禍和無盡煩惱。人與自然之不和諧,實在是源自於人心慾念的雜音過於繁盛,源於心靈調伏的嚴重失衡。 2、和諧社會期待著人際善緣結集。平等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平等友愛、融洽和睦的人際關係,使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和諧社會,是社會成員和諧相處的社會,是能夠協調各方利益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應當視作中樞。而佛陀所倡導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博大深沉的濟世襟懷,無疑是人際關係和諧最為殊勝的境界。 3、和諧社會期待著社會眾緣和合。社會公平和國際正義的維護,社會、民族、宗教矛盾的化解,社會公正、公民權利、法律規範的保障,人格、信仰、風俗、語言的尊重,社會性、國際性、地區性突出矛盾熱點問題的解決,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必要前提,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必備因緣。 三-;始於心靈的環保意識 發端於印度、發展於華夏、發揚於東南亞、發散於世界各地的佛教,無論是南傳、北傳,抑或是藏傳,無不以「心」為中心,推演為輝煌的佛法教義體系,架構出篤實的佛法踐行理路,融化於豐富的世間人倫規範,護佑著祥和的天人和諧氛圍。佛教對於環保問題的態度同樣首重於心靈的淨化。 1、佛教環保始於「依正不二」的宇宙心。 以「十方三世」的廣闊時空觀為基礎,佛教大力倡導「依正不二」的宇宙觀,明確主張人類和自然之間,不僅不相互對立,反而相互依存。依報是生命依存的環境,正報是生命主體本身。生命主體和生存環境,雖然在客觀世界的現象中,可以作為兩個不同的對象來認識,但是,就其本質而言,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倘若把主體與環境的關係對立起來考察,就不可能掌握雙方的真諦。況且,環境本身也並非一成不變。即使是同一自然,同一土地,由於生存其間的生命的主體不同,環境存在的意義也就迥然各異。從這個意義上看,生命主體與其所生存的環境是「一體不二」的關係。佛法不斷探求生命與環境的這種渾然一體的關係,終於在運動於宇宙的生命力中發現了生命的原動力——緣起無我的法則。 2、佛教環保始於「眾生一如」的平等心。 佛教將包括植物在內的一切生物都納入眾生平等的理念之中,肯定佛性的平等。佛教尊重人的崇高和偉大,承認人類具有難能可貴之優勢,同時也主張人類以外的所有生物,與人一樣都具有成佛做主的「真如佛性」。以「緣起」理論為基石,佛教認為:人不應該是對生物界漠不關心的壓迫者,而應當作為生物界善良的保護者,對所有生物施加仁慈,珍惜它們、愛護它們。佛教眾生平等的理念,若能為世界維護生態平衡的實踐所接受,必將具有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力。 3、佛教環保始於「因果報應」的善噁心。 基於對客觀規律的如實體察和全面瞭解,佛教用普遍聯繫的方法,對宇宙萬事萬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作了較為細緻、深刻、準確的分析。把因果報應的發生歸結為自身的因素,歸結為內在的心念和由此而來的善惡行為。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倡導敢於負責、直下承當的主人翁意識。佛教雖然不反對偏重於個人心靈的改造和淨化,但是,更提倡和鼓勵「立足社會,服務大眾」的奉獻精神。因為只專注個人的利益不會得到永恆的幸福,而且,往往適得其反,所以,佛教樹立了大乘菩薩心行規範,從力行十善到慈悲為懷,把人世度生作為佛教徒最高的理想和社會責任。 4、佛教環保始於「共生共榮」的慈悲心。 人類,不淪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孫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類如果想要保持對於環境的優勢,就必須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自然規律。人類征服自然的企圖,通常只會破壞自身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一旦環境惡化,人類文明也就隨之衰落。任何一個文明社會存在的基礎,都在於有一個持續的「生命支持系統」。佛經指出:「一切法若無慈悲,皆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則皆佛法。」慈悲是佛法的根本。唯有平等慈悲,人類共生共榮的持久和平才有可能。以四攝法施行慈悲、實踐慈悲,並用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眾生,用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聲化導有情,從而讓慈悲精神走進人們內心深處,注入社會和國家肌體之中,踏踏實實地構築起人類和諧的堅實基礎。 四、心靈環保之實踐 佛教文化中,濟世利人的道德規範、慈愛和同的處世方式、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清淨恬淡的精神境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智慧等思想,為我們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指路明燈的作用,但是,如何把佛教閃光的思想落實於具體的行動中,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筆者以為,佛教心靈環保思想的實踐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切人: l、明緣起而平等視物 佛教緣起思想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不論是屬於自然界的,還是屬於生命界的,都無一例外地由種種關係結合而成,離開了各個結合的關係,事物或現象將無法生成。根據這一法則,人與人、有情與有情、有情與無情,彼此息息相關。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眾生一體的「大我」精神。雖然佛法的最高層次是要達到「無我」的境地,但是大乘佛教除了培植獲得個人解脫的智慧之外,更主要的還是要樹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利他思想。身處生死流轉過程中的眾生,因為各自業力、習性、環境、背景等因素的差異,而表現為現象界的千差萬別,但是千差萬別的現象並不能掩蓋眾生生命本質上的同一,也就是眾生在理性上的平等。這種同一的生命本質,就是一切有情心中本來具有的「佛性」,也就是緣起性空的法性。因此佛教主張「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強調有情應和樂共存、相互容忍,以期佛佛道同、心心相印、事事無礙、法界圓融。 2、去我執而安寧心態 五蘊是組合有情生命的元素,由五蘊組合的生命,本是緣起的假現,在這生命的內在,要想求得一個實在的自我,是絕對不可能的。眾生不瞭解它的緣起假合,以為內有一個實在自我,從而在內心生起堅固執著。因為眾生執有自我,所以一切苦痛便由此而生。人類的互相鬥爭,世界的苦難不已,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瞭解「我」本無體,只是假名而已。一般人不瞭解這個道理,只知道重視自己,不知道尊重別人,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惜犧牲他人的利益。現實世界所上演的一幕幕違法案件及戰爭鬧劇,正是「我」字作祟的結果。所以佛法認為眾生的自我妄執,是世界的禍亂之源,是人生的苦痛之本,倘若不能擊破我們自心對自我的執著,世界將永遠不得和平,人生將終究不得安樂。 3、興慈悲而博愛濟眾 慈善之舉能給人以快樂,悲憫之心能解除他人的痛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要無條件地實踐慈善事業,以「人溺己溺」的精神解除他人的苦難。在佛法看來,生命原本就是共同體,是一而不是二,是同而不是異。傷害他人,破壞環境,就是傷害自己。我們沒有理由剝奪他人的生命,沒有理由不讓其他人或動物生活在地球上。佛教戒律主張不殺生,其目的在於弘揚慈悲,但是理論依據卻在於把生命看成一個整體。它要求每個人學會自律和反省,沒有任何強制性,完全基於對生命本身的尊重。佛教一貫反對暴力、戰爭,其根源就在於它深刻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4、行報恩而恆順眾生 大乘佛法教導佛弟子應踐行菩薩道、報答四重恩,而報恩的對象廣攝父母、師長、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知恩報恩乃是佛弟子不容推諉的社會責任。菩薩道所指向的六度四攝,要求我們在深入眾生、利樂眾生中淨化自己,在祥和社會中展現自身的價值。我們要以佛法教義協助世間法律,以最徹底的感恩報恩之心來面對每一個人,潛移默化地淨化社會大眾的心靈,從而共同創造社會祥和、世界和美、人民幸福的新生活。 5、無相欺而融合世界 釋迦牟尼佛是倡導世界和平的使者。「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舍,臥覺寂靜樂」,是佛陀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聖訓。人人渴望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但和平不可能從天而降。真正的和平應該建立在慈悲、智慧、平等、無我的磐石上,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不倚強凌弱、以大欺小;面對時有發生的紛爭與衝突,不以武力對抗,而應通過對話代替對抗、交流代替衝突的方式,維護世界的和平。 6、聚善緣而構建和諧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從心開始」的世界,不可或缺的是善良、道德、真誠、仁愛等無數積極、健康、向上的善緣。締造和諧文明的世界不是某個人、某個家庭、某個民族、某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從身邊的善事做起,從善行的感化中令他人感動做起,哪怕是一句關心的話語、一份微薄的施捨、一次善意的救助、一點愛心的支持,都會彙集成一條通向世界和諧的陽光大道。 佛教思想對於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地球環境的意義,已經越來越為社會有識之士所倡導和弘揚。佛教重在人類解脫的精神境界,從直面人生現實的缺陷著手,透過現實的迷霧,探索心靈的脈絡,最終體悟世界的真如妙理,拯救眾生,改善社會,圓滿人生。人類只有從心靈深處根植愛的種子,才能有春華秋實。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有關報告中所說,「21世紀的教育哲學觀需要強調一種全球合作精神,這種精神需要發展各種更有關心特徵的文化成果。」[9]就生態環保而言,「我們只有認真瞭解了天空,才能紮根於大地。我們只有認真瞭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紮根於地球。我們只有認真瞭解了生命,才能紮根於生命。」[10]同理,我們只有瞭解了生命,才能培育出愛心,只有擁有了愛心,才能熱愛生命,才能不傷害任何生命。如果我們對包括自身在內的一切生命個體都保持平等和愛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用深邃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文明的生活,創建並維護美好的生命網絡,讓每一個生靈都生存在至愛的藍天下、明媚的春光裡,那麼,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未來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註釋: [1] 楊忠直:《企業生態學引論》,第1頁,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2] 《華嚴經探玄記》卷17。(1)器世間,指有情所依之器世界。(2)眾生世間,除正報中之佛外,余一切眾生皆屬之。如所化之同生眾,異生眾等。(3)智正覺世間,指能化之三身十佛。 [3] 依報:又名依果,即世界、國土,房舍、器具等也。諸眾生因先業而感之,其身依之而住,故名依報。正報,又名正果,即五蘊之身也。諸眾生各因先業感得此身,是正彼之果報,故名正報。參見《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1。 [4] 「佛教的三界說——『三界,一語或許亦是承襲自吠陀時代的天、空、地『三界,——是採用佛教以前已有的觀念加以組織而來;這是為說明業力論的具體事相而產生的。釋尊時代雖然論及三界,可是,與其說釋尊是指具體的事實世界,母寧說是精神上的世界。所謂的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指人的精神狀態。如果感官的欲求雜多,就叫『欲界』,初禪至四禪的禪定狀態叫做『色界』,進而更為寂靜的精神統一狀態叫做『無色界』。原始聖典除了以上的三界說之外,也有稱色界,五色界、滅界(nirodhadhatu)為三界的說法。這些所謂的『界』實在不能視之為現實的世界。又『出世間』聖者的不共世界,似乎指三界以外的世界;其實不外是指聖者內證的覺悟精神狀態。部派佛教為了具體說明業力論,才把三界當成有生物存在的具體世界」。引自水野弘元:《原始佛教》(郭忠生譯)第2章,靈山出版社1990年版。 [5] 參見李春秋、陳春花編著《生態倫理學》第7—8頁,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6] 吳言生:「深層生態學與佛教生態觀的內涵及其現實意義」,載《中國宗教》2006年第6期。 [7] 魏德東:「佛教的生態觀」,載《美佛慧訊》第65期。 [8] 轉引自魏德東:「佛教的生態觀」,《美佛慧訊》第65期。 [9] 「學會關心:21世紀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10] 出自埃德加·莫蘭:《地球·祖國》文。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