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水陸法會,是佛教中盛大的宗教儀式之一。舉行一期水陸法會,少則7天,多則49大,屆時要在殿堂上懸掛各種宗教畫,統稱為"水陸畫"。
水陸畫多時可有100幅或120,少時也有32幅成72幅,並要分成上堂和下掌兩個部分。上堂所用的水陸畫,有佛像、經典像、落薩像,緣覺像,聲聞像、各宗祖師像,印印度古仙人像、明明王像,護法鬼神像、水陸撰作諸大士像。
下堂所用的水陸畫,有諸大像、山嶽江海諸神像、儒士神仙像、諸種善惡神像,阿修羅像,種種鬼像,閻羅王及鬼卒像、地獄像、畜生像、中陰眾生像、城隍土地像。但下堂水陸畫中常雜有道教神祇。
每幅的繪法章法雖不一定,人物可分可合,亦可多可少,但每幅的畫法都有一定的規矩,仍保持著唐宋的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