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過光祿坊
2010/11/05 23:18:49瀏覽467|回應0|推薦47
 

走過光祿坊

名士公卿俱往矣,當年勝景問何人?
閩山舊影凝波碧,漾月池邊又一春。


  光祿坊,又名閩山坊,當初得名就因閩山而來,就這麼矮矮平平一個丘陵,也許千年前會比這高大些吧,滄桑歲月改變了風貌,而傳奇依然存在。

  宋熙寧元年(1068年)至三年(1070年)間,以光祿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師孟常與文人詩友相會在此,並寫下『永日清陰喜獨來,野僧題名作吟台。無詩可比顏光祿,每憶登臨卻自回』的詩句。程師孟的詩效法白居易,甚至更為簡直。在福州三年政績斐然,堪稱賢臣。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愛國情操,他曾受命前去祝賀契丹皇帝的生日,到了涿州,契丹設宴,迎接的人居正南方向豚州官向西,宋朝使節面向東。程師孟說:“這是藐視我們宋朝。”不肯就列,從中午爭到傍晚,隨從的人惊恐失色,師孟說話的口气更加嚴厲,喝斥契丹迎接的人更改方向,于是改為跟迎接者東西相向。

  又有人說光祿坊是為紀念宋光祿大夫方寘而命名的。明王應山《閩都記》卷六說:“萬曆坊圮,里人方氏稱,宋光祿大夫方寘居此,建坊署名”。清林楓《榕城考古略》卷中也說光祿坊“有後巷,中通都護廟,祀光祿大夫方寘,今為里社。俗謂光祿坊之名本此”。在道光年編撰的《福建通志》中也寫道:方寘,侯官人。北宋皇祐年間因征戰有功,“累進少保、金紫光祿大夫,嘉祐七年(1062年)賜所居坊名光祿,元祐間卒……卒後鄉人祭之於社,屢顯靈異”。

  誰對誰錯?我覺得不重要,歷史的考證交給歷史學家吧,我們只享受這遺留下來的文化饗宴。

  閒話少提,言歸正傳。

  在都會水泥叢林中,突然有一道古香古色的牆,青石為基,褪色斑駁的黑牆上鑲嵌著兩扇竹節型的窗,就此隔出了一個不同的年代,於是,從現代走入歷史。請別嘲笑週遭的不協調,寸土如金的大環境中,還能留一個思古憑弔的角落,已經要感恩了。

  相片拍得不好,當時也沒想過要來介紹,只是隨意拍了幾張,不完整也不美。

  

  這裡曾經是數代名人隱居之地,可以考証的已枚不勝數。舊日風情百不餘一吧,想像中的亭臺樓閣曲徑通幽,早已被歲月埋沒了,唯存的碑字摩刻,記載著已經遺失的昨日。

  漾月池也是其中一項,我站在橋下偷窺,想偷一點當年名士的風流,卻只見碧水混濁,落葉飄零,幽幽的過了一春又一春。據說當年五子科甲中的老四、福州團練加員外郎銜的郭柏蒼購入玉尺山房後將其擴建為『漾月池』時,曾經是“以其土為山,層累曲折,植松竹梅杏雜木六十二株”,“取頑石扼徑,使行者因折而復”。 如今的殘敗,令人惆悵。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bc3854240&aid=45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