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聊聊中华文化
2020/01/01 08:14:59瀏覽331|回應0|推薦6

秦人与楚人最初都是商王朝的臣民,居住在东海之滨。后来两支族人的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是这两个文化本身同样都是一种融合的文化。秦文化融合了中原地区(商文化)和西北游牧民族的文化;楚国则是在继承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创造出了十分独特的楚文化。 


楚汉相争,汉夺天下。我们这个民族,从此称为“汉”。汉文化,是已然十分丰沛的秦文化和楚文化的融合体,刚柔并济,现实与浪漫相辅相成。在思想观念领域,则是儒学、法家、道家等,组成了汉族人民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西汉进入东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来魏蜀吴三分天下,演绎到最后,司马氏的西晋统一了中原。之后,西晋内部为争权夺利纷争不息,北方游牧民族乘虚而入。洛阳被毁,晋帝被掳,北方豪族南迁续建了东晋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权形成南边对峙之势。在南北分割的三百年之间,汉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以及西土来的佛教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博大的中华文化。生活在东西南北广阔的中华大地上的人民,也浑然成型为中华民族。 


源于商与西周,成型并成长于春秋战国的汉文化思想体系,有着一种天然的柔度和包容力,使得汉文化在面对其他文化的时候,不管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如何,总能在包容其他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丰富和壮大自己。汉文化的繁衍、拓展和包容能力,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曾中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原因。 


人类思想观念不外乎三个:生死观,价值观和快乐观。大体地说,中华文化的生死观来自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和生死转世;价值观来自儒家思想,以集体的价值凌驾于个人的价值之上;快乐观来自道家思想,即天人合一。后来,由于西方基督教的传入,中国人的生死观和快乐观多了基督的成分,但是价值观没有矛盾地维持了千古的儒家传统:忠义礼信,仁义道德以及家国意识。从英雄到侠客乃至武林之士,无不体现着仁义、忠信和道德品行。我认为,使一个民族成其为民族的关键思想观念正是价值观。 


和黄河长江一起流淌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包含着瑰丽灿烂深邃的文学艺术、农耕和科技的创造。台湾宝岛一直以来延续着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文化。这个文化是超政治的,为世界所有中国人所拥有。 


然而,这个民族的根是可以被斩断的,行政的力量,或者个人的选择,都可以斩断一个中国血统的人和中华文化的根之间的联系。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而然地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我能感觉到中华文化对我人生的影响。这个根让我的生命延展了五千年,让我的人格有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厚度,山海一般的柔韧和刚硬度。我必须说明的是,和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不是我的选择,而是我的本能。

(虔谦写于2019岁末)  


补充材料:



秦人最早居住于东海之滨,商王朝器重他们,将他们举族迁徙至西北地区,为商王朝镇守西陲,抗御戎狄和周人。秦人处于游牧和农耕两个文明的交接点上,吸收了殷商、西周、西戎甚至中亚西亚文化里的因素。秦文化一开始就是一个兼容并蓄、积极进取的文化。牧野之战后,秦人沦为周的奴隶,进入了几百年的黑暗岁月。后来,由于非子养马有功,受到周孝王赏识,被封到一个叫“秦”的地方,用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城邑。“秦”成了这一族人和他们后来国家的名称。

 

公元前771年,西戎进犯,镐京沦陷。秦襄公护送周王东迁洛邑。周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对他说:只要你能打败西戎,岐沣之地就是你们的。《诗经.秦风.无衣》就是这一时期的悲壮之作。襄公率秦军浴血奋战四年,岐山已然在望,他却战死沙场!二十年后,襄公的儿子文公终于率秦人离开西陲边区,进入关中丰沃之地。从秦襄公起,秦人已开始学习周的礼乐制度,开始了从部落到国家的过渡,并逐步发展壮大,积蓄了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能力。

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大秦帝国》主题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v08bEjo7M


楚人被商人逐出中原,和秦人被遣驻守西北边陲不同,楚人被逐后是朝着西南方向迁徙流浪,经过数百年在西南的奋斗和文明融合,最后势力席卷江汉,成为南方一强。


《楚国八百年》 系列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4piTzf7y70&t=2584s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83bfff9&aid=13144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