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3 14:59:40瀏覽389|回應0|推薦2 | |
美国有位学者叫迈克尔·H·哈特,他写过一本书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隋文帝榜上有名。这是西方人的排行榜。之所以是隋文帝而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自然有它的道理在。隋文帝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卓越创举是其一,繁荣社会经济是其二,其三,同等重要,也许更加伟大的,恐怕在于他是中国南北分裂三百年后统领一个多民族大融合国度的中国帝王。 然而,多民族大融合却并非隋代一世之功。 所谓“夷”(北方游牧民族)“夏”的碰撞与融合的态势,大约从周朝就开始了。周人早时居住在中国西北部,与戎狄杂居。所谓戎狄,也有姜姓姬姓的,说明他们和周人本应同宗,只是在历史发展的某一点上产生了分化。古公亶父为什么要率领周人离开原来的居住地而进入关中平原?因为周人经常糟受戎狄的骚扰,生活不安定。古公亶父是一个有仁慈心的人,不想因为两部之间的战事而导致生灵涂炭,于是主动撤出。周人南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开启了中原地区与四围族裔进一步的分化、碰撞、互动乃至最终融合的历史轨道。从此,有着戎狄之血液和文明因子的周人,在肥沃的关中平原进一步拥抱农耕文明,创造农耕文化,中原核心地带河洛地区也就宿命般地等待着周王朝的到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周时期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关系,有点“大周朝合众国”的架势。后来,诸侯渐强,周室式微,西戎的进攻更直接导致了镐京的崩溃,东都洛阳以她无可取代的地位,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所谓的“合众国”摇摇欲坠,边陲地区的游牧民族也愈发强悍。“夷”“夏”对峙正是万里长城的起因,这个无与伦比的巨大工程,为后世许多王朝所继续。 秦人最早居住于东海之滨,商王朝器重他们,将他们举族迁徙至西北地区,为商王朝镇守西陲,抗御戎狄和周人。秦人处于游牧和农耕两个文明的交接点上,吸收了殷商、西周、西戎甚至中亚西亚文化里的因素。秦文化一开始就是一个兼容并蓄、积极进取的文化。牧野之战后,秦人沦为周的奴隶,进入了几百年的黑暗岁月。后来,由于非子养马有功,受到周孝王赏识,被封到一个叫“秦”的地方,用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城邑。“秦”成了这一族人和他们后来国家的名称。 公元前771年,西戎进犯,镐京沦陷。秦襄公护送周王东迁洛邑。周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对他说:只要你能打败西戎,岐沣之地就是你们的。《诗经.秦风.无衣》就是这一时期的悲壮之作。襄公率秦军浴血奋战四年,岐山已然在望,他却战死沙场!二十年后,襄公的儿子文公终于率秦人离开西陲边区,进入关中丰沃之地。从秦襄公起,秦人已开始学习周的礼乐制度,开始了从部落到国家的过渡,并逐步发展壮大,积蓄了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能力。 那以后,中国的历史似乎就是注定的一般,沿着她既定的目标——大一统——行进。不论东边六国如何合纵连横,就是挡不住秦统一中国的步伐。秦始皇,不仅开辟了一个世纪,也开创了一个传统。此后,历任大多数的中国封建帝王,都把成就和维护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为己任。四周游牧部族面对的,不再是分化的各个小国,而是一个统一的中原大国,这使得“夷”“夏”的对立更为明显,更加激化。公元前210年左右,游牧民族匈奴开始称雄华夏北方。秦始皇除了加建长城外,也发兵征战匈奴。 秦朝短命,一切匆匆,巩固中原一统,包括安内攘外的历史使命,将由谁继承和担当?历史选择了汉朝第七位皇帝,十六岁登基的刘彻。在文景之治的物质基础上,汉武帝刘彻以无比的勇气和意志,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在汉武帝手上,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农耕文明的国家,以前所未有的疆域巍然屹立。有了秦皇汉武的努力,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分合,才有了一个可以倚靠的主体核心、中坚力量。 不过,这个为汉人立名的王朝,在经历她的盛世之后,跌跌撞撞、分分合合三百多年,终于命断西晋。在所谓“五胡乱华”下,中国分裂成两大板块:北方的游牧民族区域和南方的汉人王朝政权。 有一次,我到加州北部的优胜美地旅游。那里红杉林成片,高耸入云,大部分红杉树,都有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导游告诉我们,几千年间,这个红杉林曾经经过森林野火的考验,活了下来。事实上,经过了自然野火后,由于树虫被焚灭,它们活得更健康。如果不是经历过森林野火,它们也许都已经不存在了——被害虫整死了。 平心思考中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大分裂,我宁愿把它看作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民族与文明融合的自然阵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方都涌现出许多的英雄好汉。北方的拓跋鲜卑不仅最终统一了北方,而且在拓跋宏的领导下完成了汉化。在南方,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的征战大致没有停止过,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刘宋的刘裕。尽管中国南北的统一最终并不是由南方的汉族王朝来完成,而是由北方与鲜卑民族关系密切的杨坚父子来实现,但在这个最终统一了南北的杨氏隋王朝里,有着深刻的秦皇汉武的根基和精神:大一统,汉文化,农耕,反击来自北方的进犯,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在经历了三百年痛苦的分裂、碰撞和融合后,杨坚的隋王朝超越了秦皇汉武:隋王朝不仅是统一的,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王朝。这种融合首先从帝王开始。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有鲜卑血统。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有鲜卑血统,李世民并昭告于世他对“夷”“夏”一视同仁。隋唐之交的皇帝和大臣们,许多来自鲜卑与汉人融合的关陇集团。 当然,中原汉族与四周各族的矛盾,并未因为隋唐业绩而从此缓和、停止,相反,这矛盾仍然在继续推演,并在宋元之交达到顶点。之后又演变为明清之交的民族矛盾。辛亥革命时期还曾将“驱除鞑虏”列为兴中会的宗旨和纲领之一。 历史走到了现代,有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文明的对抗已经被文明的交流、包容与融合所悄然代替。历史的发展一环扣一环,没有前面的一环,也就没有后面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成就了隋的多民族大一统;而隋文帝、唐太宗的功绩,也为后世树立了里程碑和样式。以汉族占多数,包涵了境内所有已获认定的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终于成型。那种认为“中华民族”是伪概念的论调本身就有问题。不管世界如何纷繁变迁,在中国的疆域内,各个民族就有机地构成了中华民族。“满汉全席” 从一个切面体现了这种有机的融合。“中华民族”不仅展现了历史和现况,同时也是一个信念,一种谦卑的心态。这种谦卑是在充分认识了我们这个民族和文明的因子,认识了各族都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辉煌文明、甚至有着共同的信奉(比如炎黄、大禹、孔子、佛等等)基础上的谦卑,它是真正的谦卑。“中华民族”,她更是一种感情,她提醒我们永远铭记自己的所从来,铭记多少先辈、先贤生命的付出,才换得这一片美丽辽阔的土地和丰厚灿烂的文明,铭记孔子的人文教诲:“四海之内皆兄弟”。 (后注:本文所谓“夷”“夏”“戎狄”等系沿用历史词语,皆为中性词。)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