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30 14:19:15瀏覽432|回應2|推薦0 | |
鄭成功的故事可說是人盡皆知的民間傳說,但其父鄭芝龍卻少人提及。鄭成功之父,那是在京城菜市口人頭落地,罪名是「鄭芝龍在獄私與逆子鄭成功往來書信,密行事款,罪證俱在」。他的人生曾經充滿算計,最終選擇降清,就與現代大多數支那人的選擇是一樣的,說好聽些是促進了民族融合,說的白一些,他也是促使自己民族淪為清廷投充的奴才,以出賣同胞來成就鄭家產業。鄭芝龍這一降,擔了多少罵名,使鄭芝龍的歷史評價為後人所不齒,竟比施烺更為沉重,其實施烺降清,不過是追隨其老闆鄭芝龍的路線而已。 鄭芝龍的衰運除了他是降將,又有個兒子做為對照組。我們的文化傳統首重忠君,對比於鄭成功的延續明室,鄭芝龍被認為民族觀念淡薄還是收斂了,說白了是個大漢奸。鄭成功希望他反清復明﹐而鄭芝龍不聽,從此父子分道,一句:「父既誤於前,兒豈復再誤於後乎?」,從此,鄭芝龍也被後世認為是一誤再誤。 然而這對父子,誰比誰更有超前的格局?誰更前瞻到時代的走向? 鄭芝龍的降清,在他的算計裡,與現在提倡投共的政治家眼光不過大同小異,都是認為中國市場的潛能無限。然而其子鄭成功早看破了中國市場的局限性,意圖爭利於海上,可惜英年早逝。對照今日台灣,大多數提倡投共的政治家對海商崛起的局面其實也是無從想像,他們眼中只有中國才是全部。對海權時代的未來也缺乏興趣,推遲也阻礙了台灣人理解西方新事物的時間表。 相似嗎?那些提倡投共的政客,不斷的倚老賣老,無禮的對著台民喧囂其自以為祖宗又是先知的嘴臉,宛如鄭芝龍勸誡著鄭成功要把未來放在支那的那一副口吻何其相像? 疑惑嗎?鄭芝龍洋名叫做「尼古拉斯」,他生前信洋教、有異國女婿,家裡還有座天主堂,當時他國際化的程度超前,結盟的對象因時制宜,又以公司的結構經營船隊,實難運用傳統的修辭去評述,如此洋化的海上男兒,最後竟孤注一擲的把整個未來託付給中國。被押送到菜市口被劊子手處決,死後,還繼續當反面教材被人厭棄,在史冊中被刻意漠視。 至於鄭成功,公子哥兒的他,才 22 歲就與父吵架而離家出走,之後信上寫著「吾父既不以兒為子,兒亦不敢以子自居」,也在無人期待也並非鄭家嫡長子的他一肩挑起挽救明朝的重責大任,迎接的是其母親自害辭世,眾叛親離之後,養成其峻烈個性,不赦小過,無論對象是家人、部屬、荷蘭人、原住民,他的誅殺毫不手軟,對叛徒尤為慘烈,真叫做超級殘酷,孤獨的奮戰十餘年才逐漸被其他鄭家兄弟信賴而託付,最終雖不敵疾病纏身辭世,身後延平郡王祠裡四時祭祀,匾額寫著「開台聖王」。 回看歷史,慘劇的上演是一齣接著一齣,彷彿被詛咒了一般。其實鄭家早已自身命運寫下了大是大非與信仰中國的劇本,反覆不斷重演的歷史,只因為人們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屢屢效法鄭芝龍而不願效法鄭成功,遷台中國人夢迴中國的神情表現,就像不斷呼喊著慘劇重現台灣一般。 不禁令人敢問,問中國為何物?直教中國人賭上成千百來子孫的生命人權也要死生相許?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