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夜淒風眠不得
2013/10/18 17:54:19瀏覽320|回應0|推薦2

   

    當靜觀弘一大師的生平,看到了一句「長夜淒風眠不得,為眾哪惜心肝剖。」不覺令我心酸、慚愧、淚濕眼。

 

       弘一大師俗姓李,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一八八年九月二十日生於天津富裕銀行家,李叔同出身書香世家,幼年受到紮實的儒學教育。

   

    豐子愷曾在〈我與弘一法師〉中,對弘一大師的出家有精闢的譬喻:「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他指出一般人居住於第一層,而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把心力貢獻於學問、文藝,就是住在第二層樓,而宗教徒為了「欲窮千里目」,更上第三層樓。但是腳力如果矯健,三層樓不必逐層拾級而上,可以一口氣跑上三層樓。他認為:「弘一法師是一層一層走上去的。……他早年對母盡孝,對妻子盡愛,安住在第一層中;中年專心研究藝術,發揮多方面的天才,便是遷居在二層樓了。強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滿足於二層樓,於是爬上三層樓去,做和尚,修淨土,研戒律,這是當然的事,亳不足怪的。」

 

      他的結論是:「藝術的最高點與宗教相接近,二層樓的扶梯的最後頂點就是三層樓,所以弘一法師由藝術昇華到宗教,是必然的事。」觀看大師的文章,可有利於我們客觀、理性地去體驗人生,弘一大師出家的真相,讓人貼切地去體會,一位高僧淳厚豐潤的悲智生命。

 

      弘一大師曾對夏丏尊先生說:「我的出家,大半由於這位夏居士的助緣,此恩永不能忘!」二人更成就近代中國佛教史上的一段公案美談。這種謙卑與感恩心,著實顯現出大師的風範。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104105122&aid=907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