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走在時間裏,不辱風華之年的使命
2015/04/11 11:39:51瀏覽245|回應0|推薦0

    

    時間是一個不需要任何能量補給的奔跑者,從未開始的走來,也沒有終結的延續著。從不因任何事物改變,也不為任何人的主觀願望而逐流。      

    時間是客觀的,而在每個人的心中被主觀化了,不同的人對時間的理解和感悟也就不同了。      

    每個人無時無刻不是遊走在時間的海洋裏,進行著迥異的人性修為,不同的心態影射著對時間不同的理解和期待。我們希望時間的節奏任由我們自己調控。讓我們感覺不好的事物,快進播放;美好的人、事、物停止在某個瞬間供我們隨時播放,甚至逐針播放;讓我們感覺中庸的,隨機播放。      

    然而,時間不會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不會讓我們純粹地享受它美好的一面。時間快了,離期望的事情近了,不期望的事情也近了;而時間慢了,離不期望的事情遠了,離期望的事情可能也遠了.所有事物的利弊時常這樣的如影隨形,客觀存在,讓我們不能享其利而同時避其害。      

    總有假惡醜來襯托真善美。正是有不期而至的事物的並存,我們才更能感受到期待達成的幸福.      

    時間是一個公正,公平的法官,它讓勤奮,聰慧的人獲得更多成功的機會,讓只想坐享其成的懶人蠢人日漸退化,一事無成。它讓得與失在經歷諸多世事後涇渭分明。

   有的人,百無聊賴的等待中企望時間快跑,得到一時的安逸,卻蹉跎了本該激情奮鬥的大好時光。無所事事或消極怠工的安逸,表面上,是予身心以暫時的自由和宣泄,而對于若幹年後想建功立業時,卻演變成一種巨大的束縛,因為長期的無為,散漫狀態讓他們習慣于一種消極的思維模式,這種模式讓他們在日復一日無所作為的飽食終日中,喪失鬥志,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甚至讓他們本該生長的技能的觸角慢慢萎縮和退化,喪失競爭力,讓他們無法再適應需要技能人才支持而發展的社會。      

    而有的人,捨棄一時的自由,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勤思力想,不輟耕耘,所在的集體有所貢獻和建樹。從而踏上更大的舞臺,獲得更大的升級自我的空間。他們也會習慣于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模式讓他們富裕奮鬥的激情,充滿鬥志,被燃燒的夢想炙烤下的困難都變得微不足道。      

    無論什麼人,他都只是社會的一個細胞,他的價值就是在滿足社會肌體的健康發展和強大的需求中實現和體現,否則他就會被社會無價化,邊緣化。      

    人活著,就是不斷在努力在自我完善,享受人生和服務社會之間尋找的一個平衡點。尋尋覓覓幾十年,而搖擺在平衡點的左右,真正可以奮鬥的時間不過三十年余載的光景。在有限的時間裏,不斷修為身心,發揮所長,于所在的集體和家庭以貢獻同時,享受這個過程。      

    一直在努力做一個有時間觀念的人,約會守時,做事講效率,事前詳細計劃,事後總結。希望我的每一分鐘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在我的時間裏,不是在實現理想的路上,就是在為上路養精蓄銳。而空耗眼前的物質和精神儲備會讓人懶惰和頹廢,慢慢失去進取的鬥志。每個人都需要在有限的生命裏,在有效的時間裏,建功立業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用正能量去影響為身邊的人,回饋和報答那些扶植過你成長的人。

   在我看來,人生最大的幸福的是,在風華正茂,躊躇滿志之時,借年輕時奮鬥的激情和勇氣的東風,並痛並快樂地燃燒自己,實現理想和目標,最後和親朋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而徒有年齡的增長而碌碌無為著實讓逐日年長的我們自慚形穢,無地自容,甚至令人嗤之以鼻,忝列門墻。      

    而社會上總有那麼一小撮人,總是以成敗論英雄,把年齡和他們的物質生活對等地,片面地考量一個人的價值,。如果一事無成或遜色于自己或想要做參照的人,那麼就會鄙色盡露,趾高氣昂起來,這種浮躁的心態著實有失偏頗。這麼單純地以賺取的物質財富的多寡的標準來衡量人是膚淺的,幼稚的。無論怎樣,經年累月後,人總會在某些方面有所成長,只是觀察的角度不同罷了。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怎可以一知半解,便以一當十的評價。而對于普通人而言,有理想,且勤奮,認真去做了,不輕言放棄,也懂得因勢利導,爭取想要的結果,成功的早晚又何妨呢。      

    無論怎樣,需趁可以有為之年,建功立業,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寄予自己厚望的人一個交代。切莫,白了少年頭,拖著日暮殘年衰老的軀殼,空悲切!      

    行走在時間裏,行走在奮鬥的路上,不辱生命中風華之年的使命.      

    再次分享那曾經鼓舞著幾代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句鮑爾柯察金説過的那句話:‘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本文出自 新華網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104105122&aid=2215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