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一一集)
2024/07/01 09:45:35瀏覽61|回應0|推薦0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一一集)  2011/12/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11


影片網址:https://player.amtb.de/jw6/player.php?file=https://vod.amtb.de/redirect/media/mp4/02/02-037/02-037-0111.mp4&autoplay=false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三百八十四頁,倒數第四行,「住世度眾」。請看經文: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這句經文非常重要。前面講到此地,這堂課我們還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在世教授四十二劫』,這說明那個時候眾生的福報很大,壽命很長,這就說明福報大,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接受聖賢教誨。在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降生的那個時候,地球上人壽百歲,他老人家降生的時候。這在一個小劫裡面是屬於減劫,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現在,現在人壽平均差不多壽命七十歲。三千年了,減掉三十歲,七十歲。時間愈來愈短,我們學習就難了,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諸位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學四十九年,學生學了四十多年,開悟的不少,有相當可觀的成績,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諸位想想,現在哪一種教育有四十九年的教學?釋迦牟尼佛辦這個學,像私塾一樣,老師就一個人。往後助教很多,因為前面學會了的,對於初學的同學就由他們去教。像鹿野苑五比丘,佛最初是教他們五個人,這五個人以後在小乘裡面都是老師,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助教。

  所以往後這個僧團擴展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常隨眾。我們知道,臨時來學的,不是常隨眾,學幾天的、學幾個月的,學個二、三年的肯定很多!一輩子跟釋迦牟尼佛的,這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一生追隨老師的,從來不離開的。我們了解僧團的狀況,反過來我們也了解世間自在王佛他老人家教學狀況,他四十二劫,這麼長,你說他教多少東西!『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四十二劫每天講,我們就曉得,比釋迦牟尼佛的分量就大太多了!佛的壽命長,居住在世間人民壽命也長,有足夠的時間,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肯定、認識佛法是教育。「時為」,時則不斷的「說經講道」。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從倒數第一行最後一句。「又《華嚴大疏》曰」,從這裡看起,「通至佛果,故名道」,這個教學是直通佛果的。「道法者,至涅槃正道之法」,就是方法,這個方法無過於信願持名,保證到達涅槃正道。「道要者」,方法裡頭最重要的,「佛道之樞要」,樞要就是這部經,我們一定要非常肯定。方法我們明白了,最重要的,這個經典是佛道的樞要,我們也知道了。「如《讚阿彌陀佛偈》曰:究暢道要無障礙」。我們用這句話來印證本經,本經與這句話契不契合、相不相應我們就明白了。確確實實究竟、暢通道要,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

  我們看下面經文,這是第三個小段,「聞法發心」。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

  念老的註解註得好。「世饒王見《漢譯》。經曰:世饒王,聞經修道,歡喜開解。便棄王位,行作比丘。」義寂法師說:「準彼經文,世饒王者」,亦為法藏在俗時候的名字。「蓋《漢譯》之文甚為明確」,作國王的時候名叫世饒王,出家之後就是法藏比丘。這三行會集的時候,字字句句都有根據,都是原譯本的經文。「當時有一大國王,名為世饒王,聞世間自在王佛說法,頓然心開,了解實義,故曰開解。由於開解,自然歡喜。如各經末咸云: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於是尋發無上真正道意。」我們先看這段註解。

  國王的名稱叫世饒王,我們就知道這個國王是好國王,也可能這個名號是大眾給他的,未必是他自己的名號。因為他政治設施好,能夠叫人民真正得到幸福美滿,才有這麼好的一個美名。饒是豐饒,這兩個字範圍非常廣大,從政治、從社會、從文化,從真的是國家富裕、安定、和平,所以這兩個字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說明他治國治理得好,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太平盛世之帝王,國民對於這個國家領導人讚歎、歡喜、擁戴。這麼大的福報,當然有佛出世,顯示出這個福報就更大,佛出現在世間。佛是天天講經教學,所以國王也來聽。佛教傳到中國之後,歷代的帝王大多數都禮請儒釋道這三家的學者,在宮廷裡面說經講道,皇帝帶著嬪妃、帶著文武大臣聽經。用接受大覺世尊的教誨,達到這個國家各階層領導人的共識,我們今天講「見和同解」,這六和裡的第一條。有了共識,這個國家焉能不好嗎?肯定治得好。所以,國家有這麼好的一位老師。

  聽世間自在王佛說法,佛的德號也好,佛號就能看到佛應化在那個時代的狀況,這個世間自在。世尊出現在我們地球上,他的德號叫釋迦牟尼,釋迦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清淨,他用這個名號做為教學的宗旨。換句話說,這個世間五濁惡世,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說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所以教學的宗旨就是仁慈、清淨,提出這麼一個教學目標。人與人之間、人與天地萬物之間,要用什麼心態來相處?能仁,釋迦是能仁,能夠仁慈。所以佛法,古德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對自己,對自己要清淨,寂滅就是清淨的意思,牟尼。像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這是對自己,這是菩提心裡頭的核心。菩提心的本體是真誠,菩提心對自己,自受用就是清淨平等覺,他受用,對別的人,大慈大悲,就是慈悲。這是世尊在此時、此處,此處是地球,此時就是這一萬二千年,他教學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名號,釋迦牟尼,能仁寂默。這個講法不太好懂,我們就說仁慈、清淨,這大家好懂。細說的就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對自己、對別人的全部都說到了。所以,佛的德號多半從果上講的,菩薩的名號是從因上說的,就是修學的宗旨。這名號含義很深。

  世饒王聽佛說法,頓然心開。當然這個人這麼大的福報,做大國王,當然不是普通人,過去生中福慧雙修。我們可以說,世間這些大富大貴之人,他的福報在哪裡修的?現在我們知道,幾乎都是在佛門修的。佛門修福容易,供養三寶,護持三寶,全心全力幫助佛菩薩弘法利生,那個福報都是帝王。世饒王肯定過去生中生生世世護持佛法、學習佛法,他真修!所以他聽經能開悟,頓然心開這是開悟。了解實義,實義是諸法實相,他一聽就懂,故曰『開解』。由於開解,自然『歡喜』,叫法喜充滿。佛講經,每一次講經法會圓滿,最後結集經的人都會有這句話,「聞佛所說,皆大歡喜」,或者「聞佛所說,信受奉行」,都有這些字樣。於是『尋發無上真正道意』,這就是我們講的發菩提心,尋是「隨即」,發是「發心」。「無上真正道,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無能過之者」,所以稱為「無上」。聽經之後他就發心,這是太難得了!

  「真者,真實。正者,聖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無礙道也。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發無上真正道意,即是發無上大菩提心也。」發大菩提心,這個人就是大菩薩,無論是在家出家。在本經裡面,證信序第二品,第二品還是屬於證信序,第三品是發起序,一開端我們就看到十六位正士,「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個人統統是在家菩薩,什麼地位?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他們跟文殊普賢、跟觀音勢至是平等的,只是身分,一個是示現出家,一個示現在家,一點差別都沒有。成佛,在家能示現成佛,佛法平等。釋迦牟尼佛在世,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還有個在家佛可不要忘記,維摩居士是在家佛。佛都講經,不管在家出家,維摩居士也講經教學,釋迦牟尼佛常常派遣他的弟子去聽經,目犍連、舍利弗也常常聽維摩居士講經。去聽經的禮節跟聽釋迦牟尼佛講經完全相同,見到維摩居士,你看這是出家人,證得阿羅漢,向維摩居士頂禮三拜,右繞三匝。居士身,接受出家人禮拜,而且已經證得阿羅漢了,不是凡夫。這是示現什麼?禮不能少,一定要遵守。說明佛法是師道,師道老師第一大,你來聽課是學生,不能沒有禮貌。現在學校,老師跟學生這個禮沒有了,就是師道沒有了,那能學到什麼東西?

  今天所學的,真是科學技術,這個行。如果是心性之學、聖賢之學,這個不可以,因為聖道要靠誠敬心。印祖說得非常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心、沒有禮貌,你什麼都得不到。所以學校裡一些好的老師在學校教書,對於懂禮貌的、認真學習的都會特別照顧,為什麼?他真能學到東西。對於傲慢的、嫉妒的,老師都隨緣,也不會去責怪他,把他看作一個旁聽生。這些事情我們在抗戰當中就看得很清楚。那個時候的學生,我們做小學生、中學生的時代,這是七十年之前,七、八十年,那個時候家裡還有家訓,父母還管教兒女,也管得很嚴,沒有不懂禮的。更早的年代,八十年前,我六歲的時候,上私塾,父親送我們到學校,私塾在祠堂裡頭。拜老師,是父親在前面,我們在後頭,父親帶我們拜,帶著拜,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是古禮。這個好!小孩懂得尊師重道,看到自己的父親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你說你能不聽話嗎?你能不尊敬老師嗎?我們對老師會尊重,就是那一次學的,你說這個印象多深,一輩子不會忘記。

  這個事情看,我們看很多次,為什麼?我們去拜老師是這樣拜的,還有比我們後來的,後來的我們就看到了。後來的我們就站在兩旁,同學們站兩旁,老師在上座,初進來的學生,我們就看得很多,都是這樣的。哪有像現在!所以現在師道沒有了。我們所經歷的兩年的時間,不長,那大概是我們中國古時候拜老師,我們是最後的一批,我們以後就沒有了。以後就是抗戰,抗戰爆發之後大家都逃難,我正好碰到這個年齡。抗戰爆發那年我十一歲,打了八年,結束的時候我十九歲。八年我們走了十個省,兩條腿走,沒有交通工具。我很少運動,這個身體底子就是走了十個省,走了幾萬里路。是小時候練起來的,就是二十歲之前練的,很會走路,很會爬山。

  對父母不知道孝,對老師不知道敬,這人難了,你教他就太困難了。這個時候我們碰上了,不是不肯教,是沒法子教。老師怎麼好意思開口:你要尊重我,尊師重道。這個話說不出口的,老師哪有那麼傲慢的!所以,尊師重道是父母教的,孝順父母是老師教的。小孩在家裡頭慢慢長大了,父母也不好意思說「我是你的父母,你要孝順我」,這個話也講不出口。所以第三者,老師教孝,父母教敬,這個小孩能成就,兩個人教出來的。所以中國古人把老師看作自己的父母是相同的。佛法重視,父母的恩是生我們身,老師的恩是生我們的慧命,父母生我們的身命,老師生我們的慧命。所以把老師看得跟父母一樣,這跟中國古時候傳統完全相同。佛法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人要沒有孝,師道就沒有了。

  今天我們幫助別人從哪裡幫助起?從《弟子規》,「首孝悌」,從這裡下手。教學生下手,自己要做榜樣給他看,我們自己孝做不出來的話,學生學不會,只會念,他做不到,必須自己帶頭做。在家裡面,父母也要帶著做,他才真的能學會。小孩的榜樣就是父母,所以扎根教育是父母。繼續的那就是老師的,父母教兒女大概三年到五年,老師接著教。老師教也要給學生做榜樣,如果老師所教的不能做到,學生不會相信。所以老師就值得人尊重,好老師才能教出好學生,就這麼個道理。這個裡頭就說明,榜樣比什麼都重要。

  在今天這個世界,大家相信科學,科學就要拿證據來,所以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榜樣做出來。過去這個十幾年,我們有緣,這是隨緣不是攀緣,去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這是有緣。學校找我去的,讓我們真的是大開眼界,走出我們的小道場,看到了全世界。跟這些與會會友們交流的時間、機會都長了,了解一般人的想法、看法。會議的主題是消弭衝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平,這個我想在過去二戰結束之後冷戰所產生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愈演愈烈,現在還在演,沒有法子化解。我們有機會參與,把佛法裡面化解的方法、道理,中國傳統化解衝突的理論與方法,向大家報告。我們做報告,確實大家以前沒聽說過,聞所未聞,聽了之後很歡喜。可是會後我們在一起吃飯、聊天就有人問到,不止一個人,說我說得很好,這是理論,做不到。我們聽到這個話非常吃驚,這是什麼?這真的叫信心危機,對於古聖先賢不相信,這個問題嚴重了。如何才能讓他相信?只有做出榜樣來,你做出來我們看看。

  所以二00六年、0七年、0八年我們在湯池做了三年,落實《弟子規》,將《弟子規》在一個小鎮裡面推動,全民教育。這個小鎮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我們老師帶頭幹,我們老師把《弟子規》做出來,表演給大家看,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們最初開辦這個教學活動,預計的是要教兩年到三年才能看到成果,沒想到不到四個月成績卓著。我們的老師個個都感到驚訝,它太快了,超出我們想像。我告訴老師,我說我們決定不能夠居功,這是我們做出來的,我說不是的。這是祖宗之德、三寶加持,不是人做出來的,千萬不可以傲慢,不可以自以為是。人怎麼能做得出來?所以在同年,二00六年,0六年的三月成績出現,我們就有機會,0六年的十月,我們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做報告。這個時候報告我們的聲音就大了,為什麼?我們做出來了,你不能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去看看。我們做了八個小時報告,做了三天的展覽,成績展覽,這個小鎮的風氣真的改變過來了。感動了當時駐聯合國各國的大使代表,一百九十二個國家,這些人都想到湯池去看看。

  所以,你做不出來不行,做出來大家看到了心服口服,對中國傳統、對宗教教學不再輕視。原來怕宗教,我們辦這個活動,把宗教帶到聯合國,在聯合國大會堂做世界和平祈禱。這是讓與會的這些代表們大開眼界,沒有看到那麼多宗教手牽著手能和睦一處,他們不打架。而且三天,有的上台去講演,有的在下面聽,都非常守規矩。我把宗教代表擺在第一排,宗教和諧。所以,不做出來沒人相信你。現在圖文巴這個小城,裡面有十幾個宗教,我們在這個地方住了十年,最近兩年我們開始團結宗教,有專人負責聯繫,做得很成功。如果有機會能像上次一樣,在教科文總部去表演一次,讓全世界人真有信心。宗教可以團結,宗教教育能化解危機,宗教教育能消弭衝突,能促進世界安定和平,甚至於能化解地球的災難。這些,當然我們要努力,還是要靠祖宗加持,靠三寶的護佑。

  我們接著看底下一段,「出家修行」,這個文很長,「丙二」這一段,這一小段是出家修道。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修菩薩道。】

  我們看註解,「世饒王聞法開解,隨即發無上大菩提心」,捨棄國土、王位他出家了,「成為沙門」。「沙門原為出家人之通稱,包括外道」,沙門是梵語,在古印度,一切宗教出家人都稱沙門,所以它是通稱。這個稱呼傳到中國來之後,在中國變成出家人的一種稱呼,其他宗教不叫沙門,只有出家的佛弟子稱沙門,稱沙門是個很謙虛的稱呼。「後始作為佛教僧侶之專稱」,這在中國。「義為勤息」,沙門翻成中國什麼意思?有勤息這個意思。在佛門裡面解釋,叫「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稱你為沙門,沙門就是學生。「《會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諸惡故」。佛門的通稱意思比這個更清楚,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意思跟這個是一樣,但是一般通稱意思清楚。

  「至於《四十二章經》云: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這個沙門的意思就深了,比前面講的深得多了。辭親出家,離開世俗之家。識心達本,這不是普通人,識心達本是明心見性。不是解有為法,是解無為法。什麼是有為?什麼是無為?《百法明門論》講得很清楚。《百法明門論》是天親菩薩作的,他是根據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裡頭,《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造的,他把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好教。天親菩薩看六百六十法不適合於初學,初學的人就太多了,所以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歸納為一百法。你就曉得,這一百法真的是精要,這一百法展開就是六百六十法,六百六十法展開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那麼百法就是一切法。確實《百法》在總綱領上寫,一句話,它就提出,一切法,下頭說無我。這個百法講什麼?講「一切法無我」,把一切法歸納成一百法,你搞清楚、搞明白了,這裡頭沒有我;我有兩種,無人我,也無法我。大乘從這裡入門,《百法》是法相入門的,你一定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

  有為法裡面分為四大類,心法是講八識;心所法這是講心理起作用,我們講心理作用,有五十一法,心所法。有色法,色法就是物質現象,色法有十一個,五根六塵,五根眼耳鼻舌身,這是物質現象。第六個意識,意識是屬於心,它沒有物質現象;眼耳鼻舌身是物質現象,第六、第七、第八都沒有物質現象,所以它屬於心法。這是色法,五根是色法。第六根意識屬於心法,它不屬於色法。六塵,六塵是色聲香觸味法,法塵裡面有心法也有物質,也有色法,所以色法十一種。還有二十四個不相應,不相應是什麼?是我們現在講抽象概念,它不屬於心,也不屬於心所,也不是色法。譬如我們講空間、時間,你不能說它沒有,它這個就包括在不相應行法裡頭。是個抽象概念,也不是真的,有二十四個。再剩下來六個,那六個是無為法。所以有為法九十四個。有為是什麼?有生有滅,只要有生滅的現象都稱作有為法。沒有生滅現象就不能說有為,把它併在無為法,像虛空,虛空沒有看到它生滅,所以虛空屬於無為。無為法六個,其實真正無為只有一個,真如無為。其他這五個無為法,因為它有為裡頭沒有有為的現象,所以稱之為無為。我們可以說它是相似無為,它不是真的無為,真的無為只有真如,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諸法實相。所以體上是無為,相、用是有為。《百法》首先把這個概念教給我們,這是學大乘基本的概念。一切法都是從這一百法擴展而變成,變成了遍法界虛空界,百法是總綱領,說明一切法的真相。

  識心達本,這不是小乘,這不是權教,這個沙門,他的標準是圓教初住以上。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所以這個沙門的意思深了。摩訶薩也稱沙門,沙門是很謙虛的稱呼。

  『號曰法藏』,法藏就是世饒王出家做比丘時候的法名,稱他為法藏比丘。《漢譯》稱為法寶藏;《吳譯》稱為曇摩迦;《唐譯》稱為法處;《宋譯》稱為作法;《大論》是《大智度論》,稱他作法積。「唯《魏譯》為法藏,今經沿之」。所以這個名稱翻成中國,你看各個翻譯本都不一樣。因為魏譯本在中國流通最廣,這五種原譯本,學《無量壽經》的人都學魏譯,康僧鎧的本子。因為康僧鎧的本子譯得好,讀起來比較順暢,我們在早年學《無量壽經》也學這個本子,這個本子裡稱法藏。知道世饒王出家為法藏比丘,知道這個事情的人比較多,所以會集就用法藏,用魏譯的這個稱呼。「諸本不同,祗是譯者用辭之異而已。」

  又「藏」者,《探玄記》有四個意思,稱之為藏。因為《漢譯》稱為法寶藏,這裡順便把這個藏的意思略帶著。第一個是「含攝」,就是包含的意思。第二個意思「蘊積」,好像我們中國人講的倉庫,或者說庫藏。中國古時候把這些經典分類稱為四庫,經史子集,稱為四庫。庫跟佛法裡面講的藏意思非常接近,所以以後結集佛經,把佛經分類就叫三藏,分為三大類,經藏、律藏、論藏。藏跟四庫的庫是同一個意思,含攝、蘊積。但是佛法裡面藏還有「出生」的意思、有「無盡」的意思。這個意思也很好,你說三藏經典含攝、蘊藏,你蒐集、蘊積在裡面,這些經典能夠出生智慧,能夠出生果德,而且確實它起的作用是無盡、無量、無邊。中國四庫也有這些意思,出生智慧。「一切法為所藏故,名法藏」,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這叫法藏。

  「如《嘉祥疏》曰:在能蘊蓄佛法,故曰法藏」,蘊蓄是藏,收藏的意思。「又以能開佛法藏故,名為法藏」,這個人他有能力打開佛的法藏,他能得受用。打開佛的法藏得要有工具,用什麼方法把它打開?佛法裡面講的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方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儒跟道都學到了,儒也講這個方法,道也接受這個方法。這就是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中國古人心量很大,能夠包容異族文化。這是讚歎!異族文化就指的佛教,印度來的,中國人認真學習。而佛教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把本土文化提升了。中國老祖宗的東西說得都很含蓄、很簡單,便於記憶。以後雖然是有文字,最早的文字是用刀刻在甲骨上的,這是甲骨文,鑄在鐘鼎上的,都非常不容易。所以,文字希望是愈簡單愈好,發明了文言文。

  現在典籍在,佛家的三藏經典在,道家的道藏也在,儒家則是《四庫全書》,典籍都在,怎麼讀法?現在人都不學文言文了,如果把這些東西都翻成白話文,行不行?翻出來不是味道。你們看看古籍白話翻譯的本子,這市面上流通的不少,很多人翻,你都把它蒐集來去看一看,翻得都不一樣。哪個對?都對,都沒有說錯。這個跟翻譯的人他的智慧、常識、修養統統有關係。所以,最好還是學文言文,我直接去讀它,原味。別人翻譯的,好像他吃了,吃完之後吐出來再餵你,不是味道。不是原味,那是他的味道,每個人的味道都不一樣。由此可知,文言文重要!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好的一個寶貝,就是文言文。我們後代的子孫要認識、要珍惜、要愛護它,要好好的把它接受過來。

  文言文的學習並不麻煩,我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重視文言文,因為你不懂文言文你沒有辦法直接去讀經文。佛經也是文言文寫的,但是翻譯經的這些法師已經非常慈悲了,用最淺顯的文言文,換句話說,當時的白話文。我們看佛經的文字,你跟《古文觀止》一對比你就曉得,古文難懂,佛經的文字好懂。這是祖師便於廣泛流通,盡量用淺顯的。所以,文言文不能不讀。老師告訴我們,熟讀五十篇,能夠背,能夠講得清楚,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如果能夠讀一百篇,能夠背誦、能夠講解,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這個不難。如果是在三十歲之前,記憶力還很不錯,用一年的時間,一個星期背一篇,就五十篇,兩年的時間就一百篇,這把鑰匙你就拿到了,你去讀《四庫》就沒有障礙。

  《四庫》從哪裡入門?那麼大的分量,七萬多卷書,現在濃縮裝訂成一千五百冊,你怎麼念法?這是真的問題,我們哪有那麼多的時間!所以唐太宗當年做皇帝,他做皇帝的時候好像是二十八歲,他知道治國不容易,要智慧、要方法、要經驗。到哪裡去找?那只有找古人,在古籍裡面去找。他下令給魏徵,讓魏徵成立一個小組,好像是六個人,蒐集這些古籍。他所要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要這些資料,你們到古籍裡面去蒐集。所以他們有了這個方向、目標,就從經、史、子裡面去找,集是文學,集就不用它了,在這三種裡面。一萬多冊的書,最後把它挑到八百多種,再從八百多種再挑選,選了六十五種;從六十五種裡面,去摘要、節要唐太宗要的這三樣東西,修身的、齊家的、治國的。平天下就是今天講和諧世界,就這個意思,平是平等、平是和平。這樣子花了三年多時間,編了一部叫《群書治要》,六十五種書裡頭講的治國最重要的這些文字。唐朝在中國歷史上,非常輝煌的一個朝代,唐太宗自己承認,貞觀之治有那麼好的政績,全靠這部書。所以他對於魏徵這幾個人非常感謝,他們對於國家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這個書,唐朝亡了之後,這個書就失傳了。當時有很多外國的留學生在中國,以日本人數最多,他們把它帶回去了,在中國找不到了。所以中國從唐以後,歷史上連這個書的名字都沒有,我們看唐書、宋史、元史、明史、清史,裡頭都沒有提到這個書。一直到清代,嘉慶皇帝登基,他父親是乾隆,把皇位讓給他,自己做太上皇。嘉慶登基做皇帝,日本對中國送了些禮物,送給嘉慶皇帝的,裡頭有這部書,中國人才知道。這套書從日本傳到中國來的大概不超過十部,所以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到過。我是在早年看過一部世界書局出版的一個小冊子,叫《諸子治要》,前面的序言它寫得很清楚,這是出自於《群書治要》的,所以我才曉得有這麼一套書,《群書治要》。《群書治要》一共五十卷,最後的二十卷是《諸子治要》,我看過這個,知道這本書,但是沒有見過這個書,找也找不到。這也是在今年年初,我講經的時候偶然提到有這麼一套書,沒有想到就有同學他們聽到了,到處給我去找,找到了兩部送給我。一部是日本的原版,但在中國翻印的,民國初年;另外一部是商務印書館,國學叢書裡面編的,小冊子,十本,那是重新排版的。所以我就有兩套。我把日本的原版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這個書再不會失傳了,我們的用意在此地。對於今天的社會,怎樣能化解社會問題,能恢復安定和平,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

  這樁事情,我在馬來西亞的時候告訴馬哈迪長老,他聽了非常歡喜,他說能不能有英文本?急著要看。他年歲大了,馬哈迪大我一歲,怕看不到。他這一提,提這麼個問題,要趕快把它翻成英文本。所以我就動了個念頭,我們再節錄,《群書治要》是六十五種節錄的,我們從《群書治要》再節錄,把它節成三百六十條,一天一條,三百六十條,從這書裡節錄出來。第一本諸位同學你們都看到了,《群書治要360》。我讓蔡老師他們做這個工作,這批老師,一年做一冊,十年圓滿,十年就是全部都出來,每一年是三百六十節。把這個翻譯出來,現在英文的稿子已經做完了,蔡老師打電話告訴我,兩個月之後就可以印出書出來,好!他們翻譯的這個英文的原稿,都送給馬哈迪看,送給現在的納吉首相,他們兩個先看,非常歡喜!相信將來這個英文本會流通全世界。希望它能夠翻成各種不同國家的文字、語言在全世界流通,這是中國對於整個世界和平做出最大的貢獻。我想應該在農曆年的時候,差不多英文本就出來了,這是好事情。

  至於《四庫》,我早年就想這個方法,在《四庫》裡頭擷取菁華,也編一套像《治要》這個方式,找不到人。也就是說,沒有這種國學修養的人,你要找他去摘錄,他擷不出來。我想了好多年,沒有想到民國初年有這些專家學者真的把這個書做好了,他們那個靈感也從《群書治要》得來的。所以它是《四庫》。《群書治要》的治是政治,《國學治要》是治學,目標不一樣,目的不相同,一個是治國,一個是治學,就是怎麼做學問。我看到序文,民國前,序文,寫序文那天這個書已經完成了,但是還沒有印出來。他們做了八年,也做了八冊,八年。寫序文是丁卯,是我出生的那年,寫的序文;換句話說,在我出生前八年,他們就把這部書作好了。我想要,多少年都想要這本書。這是我不知道的,同學們也把它找出來寄給我,我看到是太高興了,我說祖宗有德,中國文化有後人了。為什麼?這是《四庫》的一把鑰匙,拿到這個東西,你有儒釋道的三個根,這是什麼?這是你的德行,這是根本。再能夠去讀一百篇古文,就在《國學治要》裡面去選一百篇,把它背熟,你就有能力讀《四庫全書》,你也知道《四庫全書》用什麼方法去讀,你都曉得了。

  真的太好了,我是如獲至寶,我也把它印了一萬套,分送給世界各地圖書館,東西就不會丟失了。希望有心人把這兩種《治要》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來流通,然後再從翻譯白話文當中去翻成外國文字。中國文化在這個世紀裡面幫助了全世界,讓全世界能夠恢復到安定和平、幸福美滿。所以過去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今天我遇到外國人,要談到這些話的時候,我說是中國《群書治要》的世紀、《國學治國》的世紀。我說你們放心,中國人不會發動戰爭,不會侵略別人,這是這兩部書的世紀。好極了!這個東西出來,我再也沒心事了,就專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老祖宗已經早就安排好了,我們用不著著急、用不著操心,好好的回到本行。我們的本行就是說經講道,這是我們的本行。

  我們再看最後一段。『修菩薩道』,這是從《吳譯》裡面的文字,修菩薩道,「表法藏菩薩直趨一乘,不落權小」。世饒王出家了,做了比丘,他直接就學菩薩道。學的是什麼?一乘法,沒有從權教、從小乘學起。一乘在佛經裡頭,只有《華嚴》、《法華》是一乘。《華嚴》、《法華》在佛教裡面是研究所的課程,不是小學、中學、大學課程。我們一般講,阿含是佛教小學課程,方等是中學課程,般若是大學課程,《華嚴》《法華》是研究所的課程,叫一乘法。他直接就學一乘。「《宋譯》曰:大乘第一,故知菩薩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圓滿大法。」法藏的確了不起,我們再看下一段就知道了,這是老師對他的讚歎。這個學生: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他有這樣的稟賦,這就不是普通人。「本段」,這一段,「盛讚法藏比丘出家後修行之德」,讚歎他跟一般人不一樣的。『高才勇哲』,「才」是才能、是智慧,「哲」是明知,叫明哲,人非常聰明,「勇」是精進。「《嘉祥疏》曰:稱逸群之能,故曰高才」。群是群眾,也就是同學,逸是超越,在群眾裡面他的智慧、他的才能第一,所以稱他為高才。「能自勝勝他」,這個裡頭最重要是自勝,自勝是能克服自己的艱難,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真能放下。要想學習《華嚴》、《法華》一乘法,不但要放下分別執著,還要放下妄想,你才能真正契入華嚴境界。如果只放下了分別執著,還入不了華嚴境界,他可以入般若。入華嚴境界就不在十法界,超越了,他是什麼人?法身菩薩。決定不是一世、兩世修行人,多生多劫他就在學佛、在修行。累積這樣厚的根基,就是善根福德因緣三樣具足,所以這叫勇。「壞邪見之明」,這叫哲。這個明是智慧,他的智慧能夠破一切邪知邪見。「又《淨影疏》曰:才謂才巧,才德過人,故曰高才。志強名勇,心明稱哲。」他有大志,這個志是什麼?要救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幫助這些苦難眾生一生證得究竟佛果,這個還得了!不是世間找不到,在遍法界虛空界去找也難得找到一個,他發這麼大的心。「蓋謂法藏菩薩才能過人,勇猛精進,心明智朗」,這樣的一個出家人。

  『與世超異』,他跟這世間人不一樣。「《淨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異」。他的德、他的才、他的志、他的勇猛精進,都不是一般人能夠跟他相比的,這叫與世超異。「又《會疏》曰:不常人所及」,這個「不」跟現在用非字意思相同,就是非常人所及。如果這底下加一個字,不是常人所及,你就很好懂了。「故云與世超異」,平常人做不到。「又《合贊》曰:或約地上發心,則所謂世者,地前世間之義耳」。或約,這是猜想,不敢下決斷。下面看念老的意思,「蓋《合贊》對於法藏菩薩,當時居於何位而發菩提心」,他究竟是什麼地位?「未敢遽斷」,故用個疑惑的句子來說這樁事情,說或約。或約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如果是、假設是,是有疑問的句子。說他什麼?「地上發心」,他已經是登地菩薩了,為什麼?要不然他沒有辦法學一乘。一乘法我們知道,在《華嚴經》裡面是初住以上。但是說地上也行,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才能夠修一乘法。學一乘法在哪裡?在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不在十法界。

  「地上發心」,登地以上,「則與世超異中之世字」,與世超異,「當指初地以前之一切」,就是地前都叫世間,登地之後真的出世間了。地前那個世間就是十法界,十法界是世間。登地以後,他不住在十法界了,他住在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也是我們中國禪宗所說的,他已經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換句話說,他聽佛說法,聽世間自在王說法就大徹大悟了。正如同惠能大師在五祖方丈室裡面,聽五祖給他講《金剛經》,我們今天去看經文,大概只講三分之一,惠能大師就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了。法藏比丘是這一類的人,跟一般人不一樣。「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間」,他超越十法界了。「竊窺《合贊》之意」,《合贊》裡面所說的,「亦偏於法藏當時是地上發心,唯未率言之耳」,不敢隨便說。意思他應該是像惠能大師一樣的,絕對不是普通人。惠能大師也是直趨一乘,沒有二乘、權教,直趨一乘。

  「法藏菩薩何位發心」,到底他發心的時候是什麼地位,「注經家頗有異解」,註解這些大師他們看法不一樣。「淨影云」,這《淨影疏》裡頭說的,「今尋發無上心」,聽經隨著就發無上菩提心,「是地前世間行,下我發無上正覺之心,是地上出世間行」,他有這個說法。聽經的時候發的無上心是地前的世間行,也就是說他還沒有離開十法界,在四聖法界這個地方。下面說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這應該是地上出世間了。「義寂、望西」他們的看法與淨影相同,「蓋謂此段之發心,位在地前。第五品中之發心」,就是下面一品,第五品中發心「乃是地上菩薩發心」,這是一個說法。「至於曇鸞、嘉祥、善導諸師與《甄解》均異之」。我們看他是怎麼說法。「《甄解》破淨影曰:說有前後」,這一段是前,第五品是後面說的,「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蓋謂此段是釋尊說法藏菩薩之發心」,後面一段是法藏比丘自己所說的發心。又後說亦只是重述此地所講的發心,「是以經中所說雖有先後之次,詳略之別,而法藏所發唯是一心,並無有二也。《甄解》之見甚是」。這個意思跟前面《合贊》的不一樣,善導大師也贊成這個說法。

  此地釋迦牟尼佛讚歎他,說他尋發無上之心,他是真的發的,不是只是讚歎,是實實在在,佛沒有妄語。那我們就懂得了,真正發無上菩提心,在華嚴圓教發心住的菩薩。要知道,小乘沒有發菩提心,阿羅漢跟辟支佛沒發菩提心,權教菩薩也沒有發菩提心;菩提心不發則已,真正一發出來就是大乘圓教初住菩薩。諸位看《大乘起信論》就明白了,雖然是起信,但是記住他是大乘。大乘起信從哪裡看起?就是圓教初住,跟別的不一樣。《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不是二乘、不是權教,那個境界在《華嚴經》是圓教初住的境界,別教初地的境界;也就是說,那是實報莊嚴土法身菩薩的境界。

  我們接著看下面,「《甄解》復云:其龍樹大士為初地」,這個意思是指所判法藏比丘發心之位,龍樹菩薩是初地,「或為八地,亦是從果向因,大與諸師別也」,這是跟註經這些大師說法不相同。這個意思是什麼?世饒王早就成佛了,他是倒駕慈航來表演的,就這個意思。可不可能?可能。釋迦牟尼佛不就是個好例子嗎?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久遠劫就已經成佛了,這一次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了。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是第八千次,早就成佛了,從果向因。他從哪裡來的?從果來的,果是妙覺如來;換句話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是應身來的,是這個意思。這能不能講得通?能講得通。「《甄解》之說實有所據」,在理上是決定可以講得通的。「《法華.壽量品》曰: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上說的。《法華經.壽量品》上說的,佛自己說的,說他實實在在成佛以來時間太久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經中復云,釋尊與彌陀,於無量阿僧祇劫前,同為大通智勝如來前之王子。故知阿彌陀如來成佛亦極久遠,法藏比丘正是從果向因。」跟我們釋迦牟尼佛一樣,都是從果向因。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轉貼自:https://ft.hwadzan.com/dv.php?sn=02-037-0111&lang=zh_TW

敬祝 諸大善菩薩 法喜充滿 常生歡喜心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4582086&aid=180769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