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母親相處很辛苦,曾一度患上憂鬱症,這算是「愚孝」嗎?
2014/05/09 08:28:24瀏覽155|回應0|推薦0

與母親相處很辛苦,曾一度患上憂鬱症,這算是「愚孝」嗎?

 

作者/演講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4年05月02日

問:請問老師如何看待「愚孝」?母親愛嘮叨,又不講理,學生屢勸不聽,常為了息事寧人而順從她,攪到自己很辛苦。學生曾因為母親與丈夫不和,干涉管教孩子的方法,又愛管事,而一度患上憂鬱症。我該如何做,這算是愚孝嗎?

 

答:「學生曾因為母親與丈夫不和,干涉管教孩子的方法」,那可能是母親憂鬱症吧?對不起,我的智慧不夠,沒有判斷出來。不管是媽媽得憂鬱症,還是我們得憂鬱症,都可以解決,只要我們有信心去解決。

 

其實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跟之前談的有相關。第一個,我們自己的心態要對,要理智去應對它,因為事情要不就是愈來愈嚴重,要不就是慢慢改善。而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是不是愚孝,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用理智去孝順父母。《弟子規》當中也給我們提到了,「親有過,諫使更」,所以我們老祖宗的孝是不提倡愚孝的,要勸導父母不對的地方。但是我們要記住一個重點:面對孩子,要教化;面對同輩的夫妻、兄弟姐妹,要勸化;面對自己的父母長輩,要感化。他是我們的爸爸媽媽,你跟他講話,與你跟小朋友講話一樣,他受不受得了?受不了啊!「你把我當你的小學生啊?」所以對父母講話一定要恭敬,調劑人情,你能顧及到他的感受。

 

所以為什麼叫孝順孝順,那個順,就是能夠顧及他的情緒,不要跟他整個衝突起來。調劑人情,接著才好發明事理。這個調劑人情就是讓他能接受。我們對父母講話,他能不能接受?我們對另一半講話,他能不能接受?他能接受了,他能感覺到你是為他好,接著那些道理他才聽得進去。假如他覺得你是在指責他,教訓他,他後面事理就聽不進去了。

 

所以我們在面對成人的問題,耐性很重要。心裡不能常常記著媽媽、記著這些身邊親人的不是。你記這些東西,情緒很容易上來,而且對方可以感覺到你對他有看法。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把有色的眼鏡拿掉。都是堅信身邊的人,「人之初,性本善」,一定可以愈來愈好,用這樣的心去對待。

 

當然另外一個重點,我們還是重複,就是不管母親嘮叨不講理,這些事你都不要放在心上,然後母親好的,你就去感恩她。人很奇怪,她不好的你都不說,她好的你都說,慢慢她會覺得,「我應該做得更好,你看我這些不好,我女兒、我先生都不放在心上,我才做這麼一點好,他就這麼感激,這麼肯定」,她就往這個方向一直做了。循循善誘。

 

接著,母親跟丈夫不和,我們還是要第一個,他們的觀念有哪些不對,妳要勸導。再來,只要是家裡人不和,你要當和事佬,你不要在那裡傳話,把那些會對立衝突的,你說我這個人很正直,很老實,講什麼我就給他傳什麼。那個就是還沒開竅,學呆了就不好了。所以,好的都趕快傳。不好的,從你這裡「嗖」就消音了。甚至於什麼?比方說媽媽生日了,兒子就買禮物,然後送給媽媽。「媽,媳婦買的。」然後你就給太太講,「我代妳買個東西送給媽了」,橋梁啊。慢慢就化解了,多用點心。




轉貼自:馬來西亞中華文獲教育中心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健康 福慧圓滿

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4582086&aid=1318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