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難論對錯
2014/03/11 17:22:48瀏覽955|回應5|推薦49
相片:要給人希望,不要給人絕望。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亦是無形的布施。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就是慈悲。

想著利益幫助他人,是慈悲;
能真正付出行動關懷,是人間菩薩!!
當一個人面對人,地,事,物,該怎麼做才是對的呢?其實捫心自問,是該先想到別人還是先顧自己,還真是見人見智,依我的話,大概屬於前者吧,總先想到別人,以前我的至交,就常駡我笨蛋,不過攸關性命,還真是不同人有不同選擇,那該怎麼做才正確呢?
話說那位師兄,我想也是有正念之人,不然他不會問我這個問題,他説,在幾年前他和朋友去山上溪間釣鱼,结果不是同行的另一位釣客没站好,被石頭上的青苔滑倒,浮載浮沈,他本身是海陸退伍,很會游泳,當下想跳下去救人,可瞬間遲疑了,他想到自身氣虛,有時會抽筋,又怕自己運勢不好,會被抓交替,我想重點是他没實際的救人經驗吧?
在他遲疑的當下,在旁的另-友人,手緊抓住身旁的雜草,緊急的把腳伸下去救他,結果那人死命抓著他的脚,是有救起來,不過被抓過的地方,-片淤青,呈紫黑色,這說明人在危急之時,求生意志超强,抓住他的脚就緊抓著不放,那股求生的爆發力,確實也有可能把救他的人拖下水。
我想隔了幾年,這師兄再拿出來問我,若此種狀況是我,救還是不救?他心中應也有些許罣礙,救了心安,又怕自身不保,不救,又覺得心不安,萬一就此這人在他眼前消失了性命,於心也難安,恐怕午夜夢廻時,依然記得當時的景象。
其實,若是我,我會奮不顧身跳下去救吧,可能也没時間多想,我的心念,會擺在我一定要救他起來,一定可以救得起來,我會忘了我自己,這是我的本質,其實要改也不容易,我選擇依心而行,怎麼做才能心安,我想也無-定的答案,也無對與錯吧,只論當下各人站的立埸角度,産生的起心動念有所不同吧?記得多年之前有個好友,看我這種死個性,老是駡我呢,不然,各位好友有更好的看法嗎?


難見真情存世間
論及性命難兩全
對錯惟求內心安
錯對無分智慧顯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1380711&aid=11659107

 回應文章

余本清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2 15:04

即使經典或理論講"不二慈"(應該沒有內外親疏之分)、"無邊慈",但這些都只是"原則",真正要"起行",就得講"戒律",一步一步來,由己身,再到至親,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小到大至無邊。

不然,若一味只講慈,是會犯了經典所謂的"不知時故"(不知時不知量);此時,第一段的經典,和此段的經典,哪個對?所以囉,才會有八萬四千法門,讓我們"方便"選擇,"知時知量"的來運用。

因此,起行,也就是我們的行為,還是要由小至大,由親至疏,由己至人,如此才合乎戒律!這樣說好了,您要犧牲性命救別人時,不妨先問您自己報了父母恩沒?您若死了,父母會不會悲痛欲絕?不孝,還談什麼慈悲?

言心(a1380711) 於 2014-03-12 20:16 回覆:

師兄,感恩您寶貴的建議喔!其實説歸説,在那當下可能退缩也説不定,不過,當自身有那個能力時,我想,應該不會袖手旁觀,當然前提是先顧好自己,安頓好週遭再伸出援手,有智慧的救人,以前師父問我,怕不怕死,我說,死有何懼?依心而行,我心坦然,他説,這份工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問我怕不怕?我一直覺得問心無愧!

其實,我的本質太爛慈悲,我也想改,呵!但好像也不是很容易啦!感謝您用心解說,受教了!三太子心花開


詹于萱(瑀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2 09:56

言心:

依心而為 以念而行

儲存自身能力 再以智慧救人

早安~裝可愛(害羞)

言心(a1380711) 於 2014-03-12 19:52 回覆:
其實在那當下,没有時間考慮太多,依心而行,偶是笨蛋一個啦,呵呵!改進中,謝謝好友寶貴建議!感恩來訪喔!

玄宇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明察秋毫
2014/03/11 23:05

我也覺得 先顧好自己

比較重要

不是不重他人性命

而是千鈞一髮之際

若自己立足不穩

不僅無法自保更恐危及他人

那就真的於事無補了


言心(a1380711) 於 2014-03-12 19:46 回覆:

感謝善知識來訪,正確是先自保再顧及他人,我想也是,感恩合十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論對錯 但應慈智雙運
2014/03/11 21:15

.

光有慈悲心救人 而沒有智慧  也非究竟

佛法講求 "悲智雙運"  也講 "利他"

也就是 

利人亦利己  當然可為

利人不利己 代眾生苦  無畏布施  可為

利己不利人 或  損人不利己 或 損己不利人 當然全不可為

言心(a1380711) 於 2014-03-12 19:41 回覆:

感恩善知識來訪!要有智慧的救人,感恩慈悲合十


冠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1 19:10

言心你好

先救人  還是先顧好自已

如果以前  冠慧 會自然回答

當然  先救人  但現在我會回答

我會先顧好自已  不帶給他人麻煩

就是救人    聽起來 很奇怪喔

應該說幾年前  參加 朝山  看到一位阿婆

無力 走路   我去陪他走  不久 感覺不舒服

一位師父過來 看我那樣對我說 那位阿婆

氣虛  你又走過去  當然 會不舒服   我才發現

要先顧好自已  才有能力幫人 

感謝分享

言心(a1380711) 於 2014-03-12 19:37 回覆:

好友,謝謝您的建議,偶有参考喔!其實這篇文放在我心裡許久了,是有些些矛盾,哈哈,感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