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2/15 23:47:36瀏覽1222|回應3|推薦37 | |
前幾天跟一位在報社工作多年的朋友閒聊,朋友問我,你認為我們報社的問題出在哪裡?我說大概是人才和魄力吧!朋友訝異的說「你怎麼說到核心了」。
人才是一間報社極為重要的關鍵,沒有好的人才,報社是跑不出好新聞的,寫不出有影響力的文章的,那麼這間報社存在的價值是可有可無的。我問朋友,為什麼會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呢?她說「看不到升遷的機會」。
我說,這難怪你們的報社,經營幾十年依然是跳脫不出框架和束縛,而這些毛病正是你們早該被淘汰掉,卻因為有公家的預算在支撐,該倒而未倒,拖著一層老皮賴在那裡苟延殘喘,浪費人民辛苦的納稅錢。
沒有升遷的機會,工作沒有目標,自然就沒有熱情拼鬥下去,這是職場上的大忌。一個人只要缺乏熱情,再簡單的工作都不可能做得好,更何況競爭如此激烈的新聞工作。
我自己從一位完全沒有接受過一天正式新聞訓練的人,從小報的論壇投稿開啟了我的文字工作機會。1999年開始,為了證明自己除了教書之外,到底還有沒有其他的能力和專長;也為了日後可能離開既有的職場,要為下一個環境準備暖身,我開始試著寫一些自己都覺得很心虛和識淺的文章投給報社,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審稿人心軟,竟然試投幾次都刊出。
此後信心大增,興趣也日漸高昂,寫稿的熱情高到不行,可能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只要是有可以投稿的媒體,管它是大報或小報;管它是台灣或是港澳地區;新加坡、美國等地的報紙或網路論壇,幾乎無役不與,可以說是無報不投。而上報率卻也出奇的高,經常收到海外寄來的稿費支票,可惜當時不知如何處理,迄今都還保留著未兌現。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也從投稿方塊到被邀寫專欄,後來也受邀擔任社論主筆,也做過出版公司的總編輯,這些從無到有的過程,靠的就是「熱情」兩個字。去年離開出版公司之後,心情一直不定,對於寫作的熱情也逐漸削減。近十年來我大約寫了上百萬字,可惜的是,去年到現在,創作量少得自己都不能諒解自己,檢討過後,原因就出在,熱情熄滅。
今年是牛年,到處都可看見「牛轉乾坤」的句子。期待今年真的可以突破困境,殺出一條生路,回復往日的寫作興趣與堅持,讓燃燒文字的熱情能夠高亢不滅。一句燃燒吧熱情,重燃希望與信心之火,串起飛揚與奔馳之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