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法難聞
2012/07/31 03:04:43瀏覽578|回應0|推薦22

                     佛法難聞

  • 二十一世紀是個青黃不接的時代,是迷惑.混亂的世紀,在這當中,我們尤其需要信仰!沒有信仰,恐慌症.躁鬱症.憂鬱症是免不了的,因為不知道什麼叫''安全感''o
  • 現在這個世界,一般人說是''跟著感覺走''-----意謂著只有感覺才是世界,沒有感覺就不是世界!但是感覺的變化又太快速!我們應該尋找佛法僧三寶,能夠有一個很好的信仰,讓信仰把我們的安定.信心找回來,把我們的善業繼續推廣,讓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然後得到你我共同的佛國淨土!
  • ''佛法難聞,人身難得!''能夠學習佛法是非常幸福難得的o佛法不是知識,它是一個體驗.證悟o當我們開始用心歷練.體認,慢慢地醞釀,就是讓你的心路歷程得到證明,進而解脫我們的煩惱o
  • 佛法將這世界稱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加起來佛法也只有一萬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能存在這個世界o所以我們能夠有機會學習,這是天大的幸福o如果能把這尊貴的佛法,讓大家都享用,更是無量的慈悲跟智慧o聽聞到佛法是非常難得,因為佛法是讓大家過清淨.解脫.沒有負擔的生活o大家想想看什麼能夠讓你沒有負擔?任何事都會讓你有負擔,都是障礙o只有學習佛法,才能解脫,一旦我們的擔子放下了,是多麼舒服.輕鬆,在世間你看很多的老人家,這一生扛了多少擔子?擔得多辛苦,只因為還沒覺醒,就還要擔,通常為了子女.孫子,我們忙得不可開交,到死還是沒想到要放下,這樣的障礙是很深的,唯有學佛才能得到解脫o
  • 如何學得解脫?我們的心一輩子都沒清淨,都是煩悶,如何讓心安定下來?就是要學佛o佛法正是告訴我們如何安心.如何求解脫.如何沒負擔.如何生活自在o很幸運我們有這麼好的機會學佛,要盡量去把握,不要喪失掉,今生學佛,下輩子還能再學,這樣才能解脫,學習佛法是種下學佛的因.傳播學佛的種子,種子播下去以後,生生世世都可以享受到佛法的清淨o如果感覺有些佛法太深學不來也沒關係,我們就唸一句佛號,唸''南無阿彌陀佛''或是''南無觀世音菩薩'',有緣人拼命用功,習慣以後也一樣會有佛緣,千萬不要錯過永生永世學習佛法的機會o
  • 學佛的志業,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的工具,是慈悲喜捨;我們的成果,就是佛果o
  • 生命那麼短暫,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不向此生度,更向何時度此生?''一失足就不知道流轉到哪裡去o今天我們雖然不見得讀很多的書,但始終是真真實實地學佛----念佛.念法.念僧o''念佛''是覺醒,常常我們要覺醒,不要被貪瞋癡迷失掉;''念法'',是常常要知道如何用佛的法來轉換這些貪瞋癡,得到清淨.解脫.解冤.解業;''念僧''是讓我們的生活清淨o常常要在生活當中具足三念----念佛.念法.念僧,現下的生活就是淨土----佛法的淨土o常常要知道怎麼去生活.去轉變,當我們跟隨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在走,人生就可以穫得很大的安定感o如果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得以往生極樂世界,雖然不知道是從哪裡來,但總是知道要往哪裡去o因此大家一定要跟著佛菩薩的願力去走,回到阿彌陀佛的國度,至少讓生命能有好的輪迴,求生到極樂世界去o
  • 大家平時會接觸到非常多的苦難眾生,他們生生世世也曾經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常常引導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那我們也就離苦得樂,不引導就會跟他們糾纏,形成業力輪迴o比如說火燒房子的時候,父母都是用身體去保護小孩,結果一起被燒死了;還有水災的時候,父母為了救小孩,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們跟眾生的牽連就像父母,會去救小孩,救不到時,就跟著一起沉淪了o因此要祈求三寶(佛.法.僧)的加被,常常覺醒.回到自己,再去幫助與你有緣的眾生,讓大家一同脫離輪迴的苦海o
  • 學佛最要緊的就是正念,沒有學佛時的想法,容易像波浪一樣起起落落,是會變來變去的,這樣的人終究不會知道該如何過有福氣的生活o
  • 學佛是要學覺醒,世間好像種子一般,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種子,每一個事物彼此都有連貫性,他是因緣所生法,所以不會長久,每時每刻都在變化o明白這份道理,才會知道要覺醒,其實學佛也是做耕田的工作,要把福氣的田耕作好,就要把那隻牛牽好,''牛''指的就是我們的心,要牽好心才能耕耘出好福田o福田裡面要耕種兩種東西,一是''智慧'',不要結怨.不要結冤業;另外是''喜捨'',把慈悲喜捨種下去,這輩子把壞的改正過來,來生的生命就會很好o每一生來到這個世間,都有不一樣的父母.事業.朋友,但是不變的是要信仰佛法.散播佛法,佛法是造福自己.造福人群,如果更多人來學佛.信佛,這個世間就沒有那麼多的苦難o

        (靈鷲山  心道法師  開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0919783920&aid=667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