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訴諸人身攻擊 節錄自北京大學出版社《邏輯學十五講 》
2010/05/28 10:58:25瀏覽2890|回應2|推薦17

第十三講    以貌講理的方式

    --------------------謬誤:有缺陷的推理

                                   謬誤與詭辯

                                   歧義性謬誤

                                   假設性謬誤

                                   關聯性謬誤

四、   關聯性謬誤

所謂"關聯性謬誤" ,是指從語言 、心理上有關, 但在邏輯上無關的前提出發進行推理, 以致前提與結論的推出不相干 , 因此更正確的說法是"不相干謬誤"。

(一) 訴諸人身

        即通過對論敵的人格、品質、處境等等的評論來論證他的某種言論為假,  或者至少是降低其言論的可信度。    顯然 ,一個人的人格、 品質 、處境與他觀點的正確與否之間沒有直接的邏輯關係

        這種謬誤包括:

1.人身攻擊

                 .......這等於在人們要喝井水之前給井裡下毒 , 所以也叫做"給井水投毒謬誤"。

         .......只是一些對有關人士的攻擊性言論  ,並不能論證他的觀點 。

2.處境人身攻擊

        即通過論及某個人处於某個特定的位置 , 證明他的觀點就一定錯。

例如:  ...................

"某位記者並不出身於農村,家裡也沒有親人、親戚在農村,  他不了解農村的真實情況,他關於農民、農村、農業所說的話完全不可信"。

         上述謬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你也是"謬誤 , 即通過對方言行方面的某種矛盾,  來證明對方的觀點不正確。   看下面的對話:"甲:抽菸有害健康  ,你應該戒菸 。 乙:嘿!看誰在說話呢!你不是正在抽菸嗎?!"

3.惡意詆毀


指不去論證對方觀點對錯, 

而用一些惡毒的言辭詆毀對方的人格和人品。

(我認為包括詛咒論敵和親友)


以上節錄
北京大學出版社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    《邏輯學十五講 》    陳波著   2008年版  第349-350頁

(括號部份:

我認為包括詛咒論敵和親友

是我個人YUUDNYU自己的評論)


以下就是我個人對"人身攻擊"的評論:

人身攻擊是無能力針對論點爭點就事論事,

提出說理佐證的內心恐懼外在表現!

希望我們大家(包括我自己)注意到以後,

就可以儘可能避免!

(當然  我也難免會踩到此一地雷。

所以,

我同時也是對我自己說的!)


補充資料:摘自"人身攻擊的謬誤"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BA%E8%BA%AB%E6%94%BB%E6%93%8A%E7%9A%84%E8%AC%AC%E8%AA%A4

人身攻擊的謬誤,通常簡稱作人身攻擊,是指在討論時針對或提出對方的人格、動機、態度、地位、階級或處境等,而進行攻擊或評論,並以此當作提出了理據去駁斥對方的論證或去支持自己的論點,此乃犯了人身攻擊謬誤。此即所謂「對人不對事」或「因人廢言」。

經驗主觀

  • 「你沒有加入我們這行,怎麼可以對我們就說三道四!」
  • 「你又不是XXXX愛好者,也不了解我們的樂趣,再說我們的興趣又沒違法也不是作姦犯科,你有什麼資格批評!」

身份主觀

  • 「你是石油公司的員工,為了利益,你當然不會質疑全球暖化!」
  • 「你幹嘛討論政治?你又未成年。」

對比主觀

  • 「你自己也偷了東西,所以沒資格罵別人偷東西。」
  • 「很多人在偷東西,你為什麼只抓我?」
  • 「你自己也有下載低調,憑什麼去檢舉低調?」

連結主觀

  • 「你說巴勒斯坦應該獨立。可是蓋達組織也這麼說,因此你是蓋達組織的人。」
  • 「資方都說不要組織工會,你也說,所以你是資方派來的人。」

一種相似的戰術也用於鼓勵某人放棄觀點,或者迫使他們承認和群體的關連:

  • 比如:「你說巴勒斯坦應該獨立。我相信這錯的:因為蓋達組織也這麼說,你該不會是喜歡蓋達組織的人吧?」

牽連假設狀況直接與人身攻擊結合:

  • 比如:「你說巴勒斯坦應該獨立。可是蓋達組織也這麼說,因此你是蓋達組織的人。蓋達組織想說什麼大家都知道,而且說的都錯。因此你是錯的。」

下圖,摘自wikimedia

File:Graham's 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zh.png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UDNYU&aid=4074329
 引用者清單(1)  
2012/10/22 11:20 【之乎者也】 舉例說明什麼是人身攻擊和人身攻擊的謬誤

 回應文章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09 19:28
很有意思,貼上來做個筆記,下次試試看
①美國杜魯門總統丟兩顆原子彈給日本,送蔣介石給臺灣!
②228事件國民黨警備司令柯遠芬説:『寧可枉殺99個,只要殺死1個真的就可以!』
③中正廟牌樓正名先總統石崗一郎紀念歌收尾:『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④如果你是公務員,那能撈就撈,能混就混,拖死政府囉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4-09-09 19:30 回覆:

Paul Graham的如何嘴炮金字塔


這張圖通常被稱為「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反駁金字塔),若對你來說似曾相識,八成是因為你看過網友翻譯的較早版本,或者讀了資訊人權貴上個月的文章(上圖則是我翻譯的版本,我參考阿貴的翻法並做修改)。反駁金字塔來自駭客Paul Graham的「How to Disagree」一文。「How to Disagree」把網路上出現的反駁意見,就形式而言分為七種,並一一討論。根據Graham,這樣做是希望能讓這個網路更好:如果大家能對那些對於了解彼此立場、解決爭議沒有幫助的反駁方式有所警覺,那麼網路討論的素質就有機會提昇。我當然支持此一說法,也同意Graham幾乎所有的區分和評論,但我認為文中仍有細節有待商確。此外,若你仔細看過之前的兩個譯本和原版,甚至讀過Graham的原文,會發現阿貴版大致上正確,而網友版雖然生動有趣,但大部分是錯的。以下我從金字塔底往上爬,逐一述評。

Albert Tzeng關於這個金字塔的意見也值得一讀。 

1. 辱罵(name-calling)
單獨看來很直接了當,就是罵人。不過其巧妙之處要和接下來一層對照之後才容易看出。

2. 以人廢言(ad hominem)
以人廢言和辱罵的共通點是,它們都跟被批評的主張無關,而是集中火力攻擊發言者。然而,它們之間的差別是,辱罵就只是罵人而已,而以人廢言則企圖指出,基於對手的某些個人特質(身份、學歷、個性...),我們有理由質疑甚至不相信對手的主張。例如,使用Graham自己的例子:若某篇認為國會議員的薪水應該調漲的文章是國會議員自己寫的,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篇文章裡的論點和佐證有可能不可靠,因為作者是利益相關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差別是,我們可以以人廢言而不同時罵人。指出別人是利益相關者所以言談可能不公正,這不代表你真的貶抑了他,因為你可能同時認為他無意欺瞞,只是考慮到他的身份和動機,你判斷他比旁觀者更有可能不自覺地做出不中肯的判斷。

從這裡你可以看出,以人廢言並非總是完全沒道理。因此我不同意Graham在這裡的論點,他認為以別人對討論涉及的主題缺乏權威來反駁是一點力道也沒有的,因為,對手的缺乏權威能構成反對的理由,僅當他因為缺乏權威而在論述時犯了錯,然而,如果你認為對手真的犯了錯,應該直接指出來,而不是單單說他缺乏權威。我認為這個原則實際上行不通,因為現代討論的議題涉及太多我們沒有能力判斷對錯的領域,這些議題不見得真的沒有對錯可言,但我們常常因為缺乏專業知識而無從置喙。在這時候,若沒有其它協助判斷的資訊,作者的能力或利益關係當然足以提供你理由決定要不要相信他。你應該質疑立法委員提出的立委調薪案是否真有必要,你不應該依照某個國中生網友的指示更改自己的感冒藥處方。作者的個人特質本身不太可能足夠推翻他的主張,但常常有機會提供我們質疑他、不把他的發言納入自己的信念系統或行為考慮的好理由。

最後,考慮上述分析,網友版把「ad hominem」翻成「偏見」顯然不恰當,而例子雖然好玩,但也不公正。不過我猜該譯者應該是只看過金字塔圖而沒有閱讀Graham的原文,考慮到這張圖解的說明力本來就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犯下這個(以及下面提到的其它)錯誤是情有可原。

3. 批評語氣(responding to tone)
批評語氣和金字塔的前兩層一樣,把砲火指向對手的論點之外的東西,不過比起前兩層,它離目標稍微近了一點,它針對的是對手表達論點時秉持的語氣。說話的語氣好不好和內容有沒有道理無關,這大家應該都同意。所以批評語氣可以算是一種完全失焦的反駁,在交鋒價值上跟辱罵類似,但比以人廢言還糟。

4. 反對(contradiction)
在這一層,反駁者終於真正接觸對手的論點,但也只是簡單地宣告自己不同意,而幾乎沒有提出任何理由或論點。網友版把它表達成「列出相反的論點,但不加以證實」,這不正確,因為要避免自己的反駁成為contradiction,你只要在表達立場之外多少列出一點理由支持自己就行了,你不需要「證實」自己的意見。網友版的問題在於,把contradiction表達得比Graham想要的還,這個錯誤也同時呈現在它的例子裡。

5. 駁斥(counterargument)
counterargument和contradiction的差別在於,前者比後者多附了支持的理由。當然,這些理由不見得有效,而Graham也提醒我們,在實際情況下,舉出counterargument的反駁者對對方主張的理解常常是錯的,因此即使附帶的理由都有說服力,也無法構成有效的反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說反駁者是在打稻草人
網友版把counterargument解釋成「列出相反的論點,並以數據或事實當做證據」,這明顯錯誤,根據Graham,就算反駁者用來支持自己立場的理由不是數據也不是事實,他依然可以算是提出了counterargument。你可能會問,為什麼Graham要把counterargument定義得那麼廉價,在我的理解下,這個問題涉及他寫文章的初衷和預設的讀者,留待後面討論。

6. 反駁原文(refutation)
refutation的特色是在反駁時引用對方的文章。引用會花掉一點時間,但通常有助於確認目標。當然,有引用並不代表我的攻擊不會失焦,因為我對引用段落的理解不見得正確,甚至在引用時可能就不自覺斷章取義了。再者,就算我沒有搞錯那些句子的文義,依然有可能做出沒有價值的攻擊,因為,如果我引用的段落在對手的整個論述裡並不重要,他甚至不需要在乎我的攻擊是否正確。
再次地,網友版把Graham的立場理解得太強。根據Graham,反駁原文並不要求反駁者必須真的指出對手的錯誤或矛盾,他的條件很簡單:只要有引用就行了。

7. 反駁主要論點(refuting the central point)
在這一層,反駁者不見得要引用對手的句子,但至少必須針對對手的主要論點反駁,並提出理由支持。當然,就如同前面的所有層,Graham並不要求反駁者提出的理由要有道理。在此你可以看出,網友版還是把Graham的主張理解得太強,要做到反駁主要論點,Graham不要求你必須「確實指出人家論點的錯誤性」,你只要真的能挑到人家的主要論點,並且說自己不同意,這就成了。

前面提到,有人可能會抱怨Graham提出來的要求都太廉價,太容易達成以至於就算我做到了也沒辦法保證我的反駁有什麼道理。例如,根據Graham,我只要宣稱我不同意對方的想法並且提出理由,就可以上到第五層,若我引用了對方的說法,可以上到第六層,而如果我抓到的論點是人家的主要論點之一,我就站上了第七層。然而,這些「成就」本身顯然都和做出成功有道理的反駁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在第五層,我對人家的理解可能不正確,在第六層,我挑到的段落可能一點也不重要,在第七層,我舉出來反駁對方的理由可能超爛。在這種情況下,Graham的區分有什麼價值?

我想,這個寫作策略應該是著眼於Graham的初衷。他想要提出一套容易理解、上手快速並且對網路溝通有初步助益的方法。要完整地評價別人的主張是困難的,尤其是當論述錯綜複雜的時候。有建設性的網路討論倚賴的批判思考和表達能力之深入和多樣,我相信至少需要花費大學四年來訓練,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可能看了很多批判思考書,研究了很多謬誤,但在討論上的表現依然不理想。著眼於當前網路溝通的景況之野蠻,若你希望自己能以一篇文章立竿見影提昇這些討論的品質,你該做的不是向大家介紹謬誤有哪些、如何辨認,或者要如何鋪陳才能把自己複雜的想法講清楚,而是弄出一套只要人家看懂了馬上就能照做的東西。我相信Graham的目標就是這個:若一個人用心記住在反駁時把目標放在別人的主要論點而非語病上、用提出理由取代人身攻擊、必要時引用對方的說法...那麼他參與的討論就容易聚焦,他的討論能力也容易隨著辯論經歷而進步。

Graham介紹的東西不深奧,設定的成就很容易達成,因為好懂和易做都能增加真正影響別人的機會。網友翻譯的版本沒有弄對Graham的想法,甚至加上「嘴炮王」、「別在網路上嘗試攻擊態度以上的等級,你只會浪費時間」這樣的註腳,若這不是在反諷,則與Graham的寫作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旁邊的「辯論社」、「優質論文」標籤則是貽笑大方)

當然,我並不主張有了Graham提供的辦法之後我們再也不需要閱讀討論謬誤或理論分析的文章。雖然我主張實戰是培養批判思考能力之必須(這就是為什麼這裡有推論練習),但若別人有好兵法,也沒道理不參考一下。哲學哲學雞蛋糕的論理分析文章大多在論理方法分類,此外,之前做的有建設性地回應網路留言流程圖,算是反駁金字塔的進階版本,也可以參考。
zh-CN → zh
但通常

2sc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推~
2010/10/18 10:37

我猜想,您力推這三篇文章,是希望喚起更多人的自覺,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並以此對抗網路言論浮濫偏頗以紫亂朱的情況吧!
不過我也猜想,這種論理的、硬梆梆的文字,看得下去的人,可能也不好意思回覆一些太空洞的話語。

再者,要拆解文字結構,做自我省思的工夫,或駁斥他人的依據,是吃力不討好的;網路文字既快又多且雜,坦白說也不值得一一拿來檢視。
也許有志於政治的人,拿來做鍛鍊蠻好的,就怕沒有用到正途上。

以上那麼多沒什麼營養的話,只是閒聊的性質。還是要謝謝你的分享!但終究我的重點其實是:


推~ 


有關台灣電視新聞弊端的紀錄片~腳尾米完整版
驅逐低端人口,這樣對嗎?(YUUDNYU) 於 2010-10-18 12:43 回覆:

謝謝您。

您完全說出我內心的出發點,

確實是如此。

而邏輯、、、那種論理的、硬梆梆的文字,

也的確難以下嚥,

這也是事實!

美國那個得諾貝爾獎的天才費曼,

曾經說過:

念抽象的理論時,

心中同時搜尋類似的生活案例來印證作者的說法。

這確實是一個好的方法。

如果我們在看文章時,

更有自覺的發現雙方各自的盲點,

就比較不會被自己或別人蒙蔽,

這樣,對大家應該都是有幫助的好事,

我是這麼認為。

以上那麼多沒什麼營養的話,只是閒聊的性質。還是要謝謝你的分享!但終究我的重點其實是:


謝謝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