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17 23:35:24瀏覽911|回應7|推薦68 | |
所謂媒體之我見(二) 從報紙談起,我家有訂報,訂的是某某號稱自由的報紙,上面寫到的菁英調查就是這裡看到的,好笑的是上面的調查我家一個也不符,說明了什麼?這家報紙不歡迎我們向他訂報嗎?我不知道自己家到底看了多久這家的報,但我知道打從我小學開始,就有免費的報紙可看,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只是高中才多了家可以聯合訂報的報紙。我很高興,因為我不買報,但從此多了「比報」的機會。確實市面上的報紙大都有顏色之分,不是黃就是藍或是綠,我不怕因此被冠上標籤,因為高中生不興這套,除非家學淵源者。 比報最大的樂趣在於如何針對同一條新聞,找出好幾個不同的角度去報導,而最大差異的莫過於頭版。想當初某色系發起的「護台灣」遊行,各大報玩的都不過是數字遊戲。而後來對比色系也起了個遊行(原諒我忘了名稱),家中的報紙頭條堪稱一絕,不登台灣的新聞,放西班牙一千兩百萬人大怒吼(當時好像也是搞抗議)。很難得放國際新聞在頭版,大概也只在這種時候才有國際觀吧。 記得英國有家太陽的報紙,會放上清涼的圖片;而台灣的某有水果的報紙也有個什麼玲瓏集吧(名稱不是很清楚),不然就是有個「今天我最美」(這我印象深刻),後來我家的報紙在星期五到日的生活版上,從此也拍起許許多多的人物照。以前只有全頁的旅遊廣告,也因為這個新版,又開始了冷不防的廣告攻擊。除此之外還有個住宅版,就別提這個不用看的版吧,這檔事一輩子也遇不上幾次。 現今的廣告也開始走起「置入性行銷」,至少它比直接打一幅廣告好,起碼不會讓大多數人直接掉頭。這是潛移默化的路線,雖然不知道這樣的手法到底有多少利可圖,但閱聽人也沒什麼好反對的。畢竟沒這些廣告商贊助,想看的戲就拍不完;沒這些廣告主買時段,想看的戲就看不到。廣告真的令人又愛又恨。 其實對於電視我最大的問號是:「24小時的新聞台到底要做什麼」畢竟它沒有廣告可播的餘地。我試想過幾個因素。一:有它就等於有了個擴音器。二:想學CNN之類的大電視台。三:覺得早午晚加整點新聞的時間不夠。因為我不常看24小時的新聞台,或是我該說我不會沒事一直盯著新聞看,所以是真的不解。只是我也大概懂它的播報方式,除了詳細介紹新聞內容,也包括新聞人物。如:我可以知道貴夫人的珠寶價值多少,可以知道她的體重,結婚幾年,說過的經典語錄,最近的行程,從小到大的經歷。這樣夠不夠詳細?我不知道這些個資訊是要告訴我什麼?或許是因有太多東西讓我理不出頭緒吧。 台灣的災情真的很嚴重!動不動就看到偉大的記者們,爬山涉水地深入災區。我想有時候是不是真的這樣糟糕?這一切應該都跟那台價值不菲的SNG車有關。某台曾經把這當獨家報導(沒獨家就是獨家?),出動一天要價四萬五的SNG車,全台灣有幾台?八十好幾。而就人口密度來分台灣是世界第一,但不代表我們的新聞品質高就是了。某台也報了我們花了多少社會成本,真的很可笑,沒事就派SNG,沒用到,沒畫面,嫌浪費,就要辛苦的記者自己找畫面,主播只要「把現場交給XXX」就沒責任。講到主播,近來的主播越來越年輕,走向外貌路線,不否認給觀眾一個好看的畫面有什麼錯,可是一個只會唸稿的洋娃娃要來做什麼?主播的專業真的越來越看不到了,一堆主播轉戰藝人,證明了什麼?要專業沒專業嗎?還是經紀人眼光好?不知道?看過的人知道。 還有待續... 我以後可能要讀傳播吧,我在懷疑中...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