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引用文章 社論-勿戕害高中生基本能力與素養
2014/05/07 10:53:51瀏覽111|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社論-勿戕害高中生基本能力與素養



社論-勿戕害高中生基本能力與素養
2014年05月07日 04:09 中國時報 本報訊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公布擬議中的未來高中上課時數,各界批評聲浪不斷,指責此案將會讓高中學生的國英數基本程度大降,毀壞其學習的基礎。國教院召開記者會,對此進行澄清,我們認為其說明內容可以用8個字形容:「玩弄數字、誤導大眾」。

國文方面,國教院在記者會中提出的圖表,犯了嚴重的錯誤。該表顯示現行99課綱必修學分是24,總綱草案的必修學分是20,加選修的4個學分,總數也是24。這是公開的誤導,等同謊言。真相是,國教院規畫的國文科草案,包含「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而現行99課綱中,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是4學分,屬於「必選」,實際等於必修。所以,表中第一個顯示的數字就是錯誤的類比,破壞誠信。「玩弄數字、誤導大眾」,此之謂也。

再者,國教院官員顯然不知道高中教育實況,或假裝不知道。國文加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原來28學分,經大砍3成,只剩20學分,課綱的內容必須隨而刪減。以後大考中心在出學測大考題目的時候,當然只能從必修的內容中出題,不可能考選修內容,也不可能考各校自訂的「校定必修」,否則不公平。

如此一來,國教院規定國文(含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必修加選修時數共24小時,其效果會是零。原因很簡單,高中生幾乎都要升學,學校一定把努力放在學測。規定的選修課,各校會開出,但上課內容絕對會以複習學測會考的為主,最後學生得到的內容,還是只有必修的20學分。

中學國文時數經過歷年砍刪,早已讓高中生的國文程度慘不忍睹,這就是為什麼余光中等人組織了「搶救國文聯盟」。國教院的草案,是再度揮刀大砍3成。編出增加4學分選修可以補救程度的故事,則是「掩耳盜鈴、罔顧事實」。

國文教育的重要,不限於國文程度的維持,更重要的是道德教育─國文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幾乎是現在高中道德教育的唯一來源。早期高中要教「公民和道德」,其中有道德教育,包含四維八德。後來被扁政府改為「公民和社會」,當中已經完全沒有道德教育,沒有禮義廉恥,沒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請問,如果我們的高中生,不知禮義廉恥,沒有教科書告訴他們,要孝順父母、對朋友忠誠、對人存仁愛之心…,那就算他們念通了所有其他科目,考上了好的大學,又有什麼意義?長久而言,如果台灣的高中畢業生沒有道德素養,不知做人基本道理,那台灣的前途在哪裡?

全高中教材中,唯一一個教導禮義廉恥觀念的來源,就是國文課所收集的一篇文章─顧炎武的「廉恥」。以後國文加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內容要如此大刪,我們高中生的品德教育必然大受影響。國教院的這種作法,戕害下一代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進而戕害國家的生存命脈,令人痛心。

國文如此被閹割,英文和數學同理。英文必修24學分被砍4分之1,剩下18學分,是學校真正會教導和複習的內容。都市高所得家庭子女從小就在外補習英文,沒差,但一般高中生英文程度以後一定會更差,加大城鄉差距,讓英文程度分配的M型化更為嚴重。

數學也一樣,國教院說現行必修16學分,也是誤導大眾。真相是目前高三必選數學甲或乙4學分,分別開給不同組的同學,大考要考,所以高中生實際學習數學時數是3年共24學分。現在就算是必修加選修,也只有16學分,是怎麼回事?以後一般高中生數學程度一定會變差。

教育部下屬單位國教院,居然可以端出這樣離譜的方案,而且還強詞奪理,誤導視聽,我們深感遺憾。蔣部長有知,應當感到痛心、憤怒,但更重要的,一定要力挽狂瀾。國、英、數是所有學問的根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請馬政府的教育部要以守住國、英、數現行部定必修時數,也就是28、24和24,為最低底線。請蔣部長不要做戕害高中生基本能力和道德素養的千古罪人。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7000480-260109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