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章 蛇尾馬首:兩岸關係的困局與新機
蛇尾馬首:兩岸關係的困局與新機 【聯合報╱社論】 2014.01.04 02:33 am
《回顧與展望》系列四
蛇年到尾,馬年露頭。在這蛇尾馬首遞嬗之際,兩岸關係陷入近年罕見的困境,卻也冒出了多年來僅見的新機。
罕見的困境以《服貿協議》擱淺為例證;僅見的新機則是二月「王張會」登場及年底能否實現「馬習會」的念想。困局,困在民進黨走不出台獨的死巷;新機,則視北京習近平團隊有無大開大闔的膽識。
其實,《服貿協議》的擱淺只是民進黨內兩岸政策陷於困境的「外部化」。民進黨沒有反對服貿協議的理由,且最終恐亦反對不成;如今此案擱淺,只是民進黨必須要有一個「反對的儀式」,且王金平也支持此一「儀式」而已。因而,即使在中國大陸與韓國FTA即將簽成的壓力下,台灣仍須咬牙為民進黨的「奢華儀式」付出痛苦的代價。
先談民進黨沒有反對的理由。民進黨亦知,不論從政治或經濟觀點來看,台灣均須走上全球化的開放經濟;因此,近年來,民進黨亦轉而支持「自由經濟示範區」,並主張加入TPP及RCEP。準此以論,兩岸經貿只是全球化開放經濟的一個局部而已;因而,民進黨若也主張台灣成為自由經貿島,又贊成加入TPP及RCEP,即根本沒有反對服貿協議的理由;何況,服貿協議是「全世界最讓利的FTA」,若是主張全球化開放經濟,豈有反對之理?
再言最終恐怕也反對不成,此由民進黨對ECFA從擲汽油彈及丟糞便到「概括承受」可證。民進黨在反對ECFA時,尚能祭出「喪權辱國」、「傾中賣台」的罪名,但如今杯葛服貿協議用的卻是「掐住六場聽證會」的奧步,這種色厲內荏的手法,已經完全流於「儀式化」;這只是形同電影中軍閥「叫火車等俺半個鐘頭而已」,但最後民進黨這些爺們鬧夠了還是會坐上服貿協議的火車,正如他們「概括承受」了ECFA。否則,民進黨若再執政,難道會宣布全盤廢止包括服貿協議在內的整套ECFA?這種徒流於儀式的反對,彰顯了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困境,因此亦「外部化」而成了整個台灣的困境。在柯建銘主張凍結台獨黨綱被轟得體無完膚後,今年又進入了選舉年,兩岸關係不知將為民進黨的「反對儀式」再付出多少代價?
「王張會」的敲定及「馬習會」的念想,或許是兩岸關係的一線新機。這兩個「會」可謂理路相通,皆牽涉到「稱謂」的問題。在APEC峇里島會,王張互稱官銜,未來進行的王張互訪自亦必須延續成規。對此,張志軍說,「台灣對稱謂這件事老是很重視」,「稱謂不必那麼在乎,重要的是把兩岸關係發展得更好」;相對以觀,王郁琦則正色回應:「稱謂是互訪活動的前提。」其實,兩岸來往至今日地步,「稱謂」已成深水區的第一塊踏腳石,也是台灣方面「最在乎」的事。因為,進入「一中架構」的深水區後,如果,連對方稱我一聲「王主委」都換不到,豈不形同投水自溺?
如今,兩岸在「主權/治權」的論述上有極多理不清的難題,因而也反映在「稱謂」的難題上。但是,只要互稱一聲「王主委/張主任」,雖不能立馬化解那些難題,雙方卻亦可暫將一切付諸不言之中。這就是「理論推進實踐/實踐推進理論」的道理所在。
同理,「馬習會」也卡在稱謂上。爾今兩岸智庫咸認「會內互稱經濟體領袖/會外互稱對岸領導人」是一個漂亮的擦邊球,而且亦在「一中架構」之內。如果北京真的認為「重要的是把兩岸關係發展得更好」,「稱謂不必那麼在乎」,則何不亦在「馬習會」上採取此一準則;何況,無論在乎不在乎,難道還有比「經濟體領袖」及「兩岸領導人」 更平衡正當的「稱謂」?
蛇尾的困局是民進黨在台獨的死巷中不能自拔,自今年七合一選舉起跑至二○一六年大選,民進黨必會繼續將其兩岸政策的困境「外部化」;如果民進黨在二○一六重返執政,則這種「外部化」,就會轉成為國家體制內將付出的代價。至於「王張會」若能帶出「馬習會」,此一必然震動國際的成就,將可建構一個「新型兩岸關係」,為世界文明及中國歷史創造典範,一切但看北京當局知否珍惜「經濟體領袖」及「兩岸領導人」的「稱謂」?
【2014/01/0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蛇尾馬首:兩岸關係的困局與新機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02911.shtml#ixzz2pNti47U8 Power By 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40291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