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4 12:44:40瀏覽3|回應0|推薦0 | |
〈奇摩知識+〉慈悲者無敵嗎?為何會無敵?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2111301278
【原題】2012-11-13
使用←→↑↓↓→→密技呈現無敵狀態…………… ………………………………………… 而不時的會出現謗佛,謗法,謗僧的言論出現讓我們看了好生氣起瞋心。 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我悟到的方法是每天做功課回向時把他們特別加入,幫他們消除使他們 迷痴的業障! 慈心觀修法 對於瞋心,一般多修習「慈心觀」來對治,修法如下: (一)先對自己修慈:思惟我希望離苦得樂,其他的眾生也和我一樣, 希望離苦得樂。然後將自己的心念,住在喜樂的狀態。 (離開忿、恨、惱、嫉、害等,與瞋心相應的念頭,才能生起喜樂的慈心來。) (二)對可愛者修慈:在自己心中充滿了慈心以後, 再對容易引發自身喜樂的對象修慈。這些對象包括, 能使自己生起可愛、可喜、可敬的上師、長輩、或者親友等。 (三)對一切人修慈:為了破除對自己所愛的人、沒關係的人、 以及怨敵等對象的差別對待,所以要對一切人修慈。在自己的慈心, 能夠遍及可愛者之後,再將慈心擴展到和自己沒有關係的人身上, 最後再把慈心推展到自己的怨敵身上。 (四)修平等慈:如果能夠這樣不斷修習,直到對一切的怨、親、 中庸這三種對象,都能毫不猶豫的引發慈心,就能做到平等慈。 當生起平等慈的時候,就能漸次伏五蓋而證入初禪。證得初禪以後, 如果經常地修習,還能進而證得二禪、三禪。 這三種對象,以對怨敵修慈最為困難,若是很難生起慈心,可參閱下面的說明,做為調心的方便: (1)如果在對怨敵修慈的當下,回憶起曾受怨敵傷害,因而生起瞋恨時, 應該馬上停止,再回頭從對可愛者修慈、無關係的人修慈開始入慈定, 等出定以後,再對怨敵修慈,除去瞋恨。 (2)若是如此修習,仍然無法除去瞋恨,就勸誡自己, 會希望怨敵貌醜、受苦、貧窮、惡名、死後墮惡趣等, 是因為自己被忿怒所戰勝、征服,才使得身、口、意造下惡業, 這樣瞋恨的結果,是自己貌醜、受苦、貧窮、惡名、死後墮惡趣。 所以會以忿怒還以忿怒的人,實際上比忿怒的人還要可惡, 只有以慈心還以忿怒的人,才能真正戰勝瞋心。 ( 3)如果這樣思惟,還是無法滅除瞋心的話,就思念這個人的好處、 優點。如身業方面所行的大小善等;語業方面的親切語、 歡樂語、感人語等;或者意業方面的恭敬心等,如果這個人的身、口、意三業, 都找不到一點善行,就對這樣的對象,生起懇切的悲心, 「像這樣的人,雖然現在人間,但是很快就要墮到八大地獄和十六小地獄去了。」如此生起悲心,也能停止對他的瞋怒。 (4)若是仍然沒有辦法滅除瞋心,就進一步思惟, 這些怨敵實際上是過去所結的怨結,如今所受的怨報, 也是過去的惡業所感,如果能夠安然忍受的話,宿世的惡業就可以清淨, 同時也增長了忍辱的功德。若是不能忍受,以瞋還瞋的話, 不但不能消除舊業,更增加了新的惡業,用這樣思惟來滅除瞋恨。 (5)如果這樣教誡自己,依然不能息滅瞋恨,就應當憶念佛宿世所行的功德 (參看本生故事)。 (6)倘若這樣憶念佛宿世所行的功德,仍然不能息滅瞋恨, 則應觀察無始以來的輪回,很少有眾生不是我往昔的母親、 往昔的父親、往昔的兄弟、往昔的姊妹及子女的。於是便對怨敵生起這樣的心, 這個人曾是我過去的母親,我在她胎內住過十個月, 出生後毫不厭惡的幫我除去屎尿涕唾等不淨,抱我在胸懷呵護我、養育我; 這個人也曾經是我的父親,以種種方法賺錢來養育我; 也曾經是我過去世的兄弟姊妹子女,對我做了各種的助益, 所以我對他生起這般強烈的恨意,是非常不應該的。 (7)如果這樣依然不能息滅瞋心,就應當思惟慈心的功德。 慈心令人安眠、睡無惡夢;慈心的人,受人敬愛、得諸天守護; 慈心能使人迅速得定、身色光鮮;慈心不會遭到火燒、 中毒或刀傷等傷害;慈心的人,臨終不昏迷,即使不能證得果位, 死後也能生於梵天。如果不息滅瞋心,就不能獲得這些功德。 (8)若是這樣還是不能息滅瞋心,就嘗試作界的分析。 以身的三十二相作分析(參看不淨觀的部分)。 你是忿怒他的頭髮嗎?或是對毛、爪……乃至尿忿怒呢?對發等地界忿怒嗎? 對水界、火界、及風界忿怒嗎?或者因為五藴、十二處、十八界的和合, 而稱為某某名字的人而忿怒呢?對色藴忿怒嗎?或對受、想、行、 識藴而忿怒?或者對眼處而忿怒……及至意處而忿怒?……如果這樣分析下去, 就像在虛空中作畫,你的忿怒將無可置之處。 (9)如果不能這樣對界分析而息滅瞋心的人,應當行施。 把自己的東西,佈施給那個人,這樣做不但自己對那個人的瞋恨會息滅, 而且那個人從往世以來對自己所懷的忿怒,也會在那一剎那消滅, 這種佈施實在有很大的威力。
當你不斷修行到業盡消除時,自然的你就很容易的去做到了吧?
2012-11-13 11:14:32補充 此文節錄自菩提道次第廣論!!
…………………………………………. 【自在老師回答】
發問者的標題為:「慈悲者無敵嗎?為何會無敵?」 然觀發問所引內容為「慈心觀修法」,為如何興起慈心以對治嗔怒之法。 二者實有意涵層次上的不同。故不清楚發問者欲問之題旨為何。 茲以標題所問:「慈悲者無敵嗎?為何會無敵?」 分享個人修持心得如下以供參考。 ………………………………………….………………………………………….
我常思考孟子說的名言:「仁者無敵」。我的體會是,一個慈悲的仁者,在現實世界中,不見得無人敢與他為敵,而是——他的心中沒有敵人。 現實世界,常有所謂的「冤親債主」存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例如最親密的家人、伴侶,有些表面看似親密,實則暗地傷害;手足之間的爭寵較勁,就是一例。男女感情、夫妻之間,其實也常是親密的「戰友」,兩人互想掌控、佔有或較勁。朋友之間也經常如此,只要一方高過對方,基於人性的嫉妒、自卑等情結,表面看似要好,其實皆在想辦法超越對方。就算你不想與對方為敵,對方也要處處與你為敵。這就造成了人生百態。 有敵人是很好的,會刺激我們成長。聽說樹要長得好,要在樹幹上釘釘子。商場上也是如此,有競爭對手,產品與服務品質才會提升。 「敵人」(困境)在佛法上叫做「逆增上緣」,就是促使我們更加精進的逆境之緣。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智者,恆存乎疢疾。」因此,敵人就是打擊我、中傷我、刺激我、激發我的潛能的大菩薩呢!我自思如果自己在修行上有所增長,慈悲智慧有所提升,其實都要感謝這些「敵人」。 所以,讓我們感謝一切,把令你摔倒的絆腳石,站起來,踏上它,變成踏腳石——我今生,如是走來,心中沒有敵人,沒有怨恨,只有攀登高處的海闊天空!
——以上節錄於自在老師所著《自在點燈》之〈仁者無敵——仁者心中沒有敵人〉一文 謹此供大家參考。 阿彌陀佛!
自在老師回答2012/11/22 (以上親自撰文,引用請註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