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在老師酬對「兩岸同源亦競亦合亦共榮」及解說
2019/05/30 14:18:57瀏覽794|回應0|推薦7



自在老師酬對「兩岸同源亦競亦合亦共榮」及解說

 

 

「2019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全球徵聯」,

於去年2018年6月5日公布,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出題,

題目:「兩岸同源亦競亦合亦共榮」(下聯)

詳見:

http://web-ch.scu.edu.tw/chinese/web_page/6557

 

自在老師當時於媒體見之,隨即技癢試對,並撰寫對聯分析,今乃再整理,公開發表於部落格,以供同好切磋。

 

自在老師對句(上聯):千秋一脈相傳相承相光大

 

馬英九出題句(下聯):兩岸同源亦競亦合亦共榮

 

...................................................

 

[解說]


一、平仄


上聯(對句):千秋一脈相傳相承相光大(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下聯(出句):兩岸同源亦競亦合亦共榮(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二、聯意:


上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文化,一脈相傳相承至今,期望今後一同發揚光大。

下聯:兩岸雖分治,但同源於中華民族,希望在經濟方面,競爭、合作,達到共榮境界。

 

三、章法:


出上聯對下聯,與出下聯對上聯不同,並非詞性平仄對上、格律工整即可。


須知對聯兩句,上聯是「起」(開頭),下聯是「承」,上下聯還要合而觀之,看整體聯意是否承接搭配。


所以,題目出下聯,對上聯者,就要著眼於創造一個「起頭」的意境與氣勢。


這是我對此「上聯」的用意。

 

上聯:表歷史文化;

下聯:表政治經濟。

 

上聯之「千秋一脈」,即下聯「兩岸同源」之源也。

如此上下聯意緊密結合為一體。

 

上聯表歷史文化,為縱向開展,故用「傳」、「承」;

下聯表政治經濟,為橫向發展,故用「競」、「合」。

 

四、用字:


1.

「千秋一脈」對「兩岸同源」,為數字對。

 

2.

上聯「傳」、「承」為對立詞組,

下聯「競」、「合」亦為對立詞組。

 

3.

上聯「光大」之「光」,可動詞,為「顯揚」;可副詞,為「僅」、「只」之意。

下聯「共榮」之「共」,亦可作動詞與副詞,為「一起」、「合」(二者以上之詞)之意。

故「光大」對「共榮」。

 

下聯前有「同」,後有「共」,相似詞;

故上聯前有「一」,後有「光」(僅、只)相似詞以對之。

 

 

自在老師酬對並解說

(原2018/6/6 ,2019/5/30整理)

...............................................

 

◎圖:「以文會友」/ 自在老師書法及攝影(2016年11月3日)

 

◎自在老師相關文章:

〈評「2019東吳大學中文系全球徵聯」公布之前三名作品〉

http://blog.udn.com/TztzaiMaster/127021953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tzaiMaster&aid=1270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