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07 08:17:15瀏覽2842|回應0|推薦13 | |
人類的初始社會是沒有政府的---人類在這個基礎上生存的時間遠遠比有政府的時間源長的多!! 現今經過”理性”辯證過的政府型式---多數人會同意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 建立的社會契約理論。 人類在自然中過著平安的生活,就算沒有一個有能力的"權力系統”時,人類的生活也能被維護在最適度的水平。 在這原則下---人們一起聚集簽署一個契約然後建構一個共有的公共職權(a common public authority)---以維護這樣的生存環境,成為共同生活人群的主要關注焦點。 如果國家未被根據可靠的契約設定,強化的政治力量可能轉變成為專制主義----因此,約翰·洛克主張擁有公權力的政府設立二個有相互義務的條約。 在第一個條約,人們服從契約自己授權給共有的公共職權----有權力頒佈和維護法律。 第二個條約包含對共有的公共職權的限制-----國家沒有權力威脅人的基本權利(the basic rights of the human beings),因為擁有公權力的政府是人民的授權而存在的。 是一個非營利的,是應用人民的稅款運作行使共有的公共職權的單位。 在現今的各種公民社會非營利事業單位中,運作效率最差的就是有公權力的政府機構,因為他們是按稅收預算運作的,不直接面對社會基礎經濟活動的社會。 但是,許多有”專制威權傳統”的政府,依然保有並習慣的參與經營有壟斷性質的”營利事業”----包括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公民主權不久的泰國,居然,政府成為國際稻米”囤積居奇”的投機客!! 如今,炒作失誤----這樣作為的政府領導人是該下台的!!
泰國大米計劃——作繭自縛的遊戲 2014年 02月 06日 13:43 James Hookwa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稻農Thongma的遺孀Thongbai Kaisuan說,政府的補貼款不能按時到賬,貸款還不上,成了他丈夫的心病。 企圖控制市場往往會招致市場的報復。 在泰國北部一個名叫Ban Non Son的村子里,64歲的農夫Thongma Kaisuan上個月在自家後院的樹上上吊身亡,據他的家人和鄰居們說,他的死很大程度上與泰國政府試圖控制國際大米價格有關。大米是泰國最有名的出口產品。 投資者和政府常常幻想著控制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利用哄抬價格的手段攫取暴利。上世紀70年代,美國石油富豪亨特兄弟(Hunt brothers)試圖控制國際白銀市場,結果血本無歸。上世紀90年代,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首席銅交易員濱中泰男(Yasuo Hamanaka)掌握了全球5%的銅交易量,最終招致26億美元虧損。而其他例如控制黃金、錫、甚至洋蔥市場的行為也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現在泰國也加入了投機失敗的行列。 企圖控制國際大米價格的泰國已經遭到報復,喪失了世界大米最大出口國的地位,總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因涉嫌失職面臨調查,成千上萬個像Thongma一樣的農民深陷債務泥淖。 Thongma的悲劇是從兩年半以前開始的,當時英拉政府推出了農業補貼政策,承諾以大約每噸18,000泰銖(合550美元)的價格從農民手中收購大米,較市場行價高出50%左右。 英拉和她的顧問們認為,通過將這些從農民手中買來的大米囤積起來,他們能推高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 他們的根據是,全球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大米只佔大米總產量的7%,這意味只要一個地方的大米出口中斷,國際價格必將受到重大影響。2008年,印度和越南等國因為擔心國內米價不斷上漲而暫時限制了大米出口,導致國際米價從每噸300美元飆升至1,200美元,在海地和菲律賓等國引發了糧食騷亂。 Reuters 圖為泰國東北部一家工廠里囤積的大米。泰國政府發現,這些庫存大米在國際市場賣不出去了。 英拉的大米計劃在一個方面取得了成功,那就是讓泰國農民手里忽然有了很多現金。 有了錢的泰國人開始紛紛購買電視機和3G智能手機。根據泰國央行的數據,泰國家庭負債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已突破80%,達到危險的高位。 為了給女婿買一輛小型貨車用來跑運輸,Thongma向農業合作社借了40萬泰銖(約合1.2萬美元)。 Thongma的妻子Thongbai Kaisuan說,當時政府的大米計劃好像能夠保證他們獲得穩定的收入,所以他們不擔心還不起錢。 可殘酷的現實很快就來了。 泰國政府出台大米補貼計劃的時機極其糟糕。就在泰國開始囤積大米的時候,印度恢復了長期中斷的大米出口。菲律賓等主要大米進口國也吸取了2008年米價飆升的教訓,開始生產更多大米。國際米價非但沒漲,反而從2008年每噸逾1,000美元的高位滑落至當前的約390美元。 泰國被迅速擠出了市場,無法以接近買入價的價格出售巨大的大米庫存。2011年和2012年頭兩季收成的帳面損失已經達到40億美元,而據前央行行長蒂耶通(Pridiyathorn Devakula)計算,總損失可能高達120億美元。CIMB Securities認為,泰國運行大米計劃每年需要花費92億美元(大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5%),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已經表示對該計劃的長期經濟影響感到擔憂。 這一補貼計劃已經沒有資金,對農民的支付也被拖欠。該計劃還在曼谷街頭引發了對英拉政府的抗議。 大多數中產階級示威者認為,提供大米補貼是英拉的哥哥他信(Thaksin Shinawatra)所追求的不計後果的民粹主義的表現。他信政府在2006年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此後英拉政府執掌政權。 泰國的反腐機構目前正在展開快速調查,該機構擁有調查腐敗和管理不善的廣泛權力。調查可能導致英拉因無視大米補貼計劃的巨大虧損而被彈劾。如果彈劾發生,她可能會接受參議院的問訊,最終可能被解職。 英拉為大米補貼計劃進行辯護,稱該計劃幫助增加了農民收入,而她的政府則指責抗議活動導致對農民的支付延遲。 由於英拉政府受到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一些國有銀行不願再為該項目提供融資。在最近一輪抗議爆發前發行的一批債券所籌集的資金不及計劃籌資規模750億泰銖的一半,不過之後又一批債券發行幫助彌補了部分短缺資金。週二,泰國商務部(Commerce Ministry)表示,針對英拉的彈劾調查促使中國一家國有機構取消了購買120萬噸泰國大米的計劃。 現在許多農民叫嚷著要求政府返還他們的大米以便他們拿到自由市場上出售。還有一些人則設置路障向政府施壓,要求支付拖欠的款項。 Thongma的遠方親戚Sa-art Kaisuan稱,他通常等待15到20天後能拿到政府支付的大米款。但這次他已經等待了四個月,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到錢。 他坐在Ban Non San路邊的陰涼處說:“我們需要租拖拉機,購買化肥;爲了生存,我已經在借錢了;我覺得我們必須學會忍受這種情況。” 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負擔似乎太重了。 1月27日,距離Ban Non San東南部約170公里村莊Sisaket的村長上吊自殺了。據調查了他的家人和鄰居的警察稱,原因是他無法拿到自己和鄰居參加政府補貼項目的大米款。 與此同時,Thongma發現自己很缺錢。鄰居形容他是一個勤勞努力的人。Thongma的妻子Thongbai稱,政府已經四個月沒有給他支付最新一季的大米款了,他無法償還女婿小型貨車的貸款,儲蓄也快花光了。 Thongbai跪在Thongma的棺材旁說,當政府不再支付大米款,Thongma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停地擔憂這件事,最後終於扛不住了。
James Hookway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