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吊詭信仰裡的豐盛生命丨以望
2024/05/27 10:41:18瀏覽1002|回應0|推薦3

捨得捨得,為什麼有「捨」才有「得」?聖經對這個問題的解釋,跟咱們傳統文化中的解釋有異曲同工之妙,又有非常大的超越性。一起來看看吧。

剛信主時,對聖經很多話懵然不懂,就像這句「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為何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能結出許多子粒來?又為何愛惜生命,會失喪生命?而恨惡生命卻保守生命?這些話不合邏輯,實在與我所認知的價值觀不同。

後來才漸漸明白,基督教信仰有很多表面看起來似是而非,不合理智的道理,卻蘊藏著神的智慧及真理。即英文所說的「paradox」,中文常譯為「矛盾」或「弔詭」。

這兩節經文在說,耶穌就是那粒麥子,因著順服走上十字架,祂這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埋葬了,復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兩千年來,數以億計的跟從者,從祂那裡得著新生命。

耶穌一生充滿「弔詭」,曾讀到一篇網路文章,這樣描述祂:

「祂看來小,實為大;看來降卑,實乃高升;看是低微,實乃尊貴;看似無能,實則大能;看似羊羔,實為雄獅;祂看來軟弱,實乃剛強;看是羞辱,實乃榮耀;看似囚犯,實乃君王!祂看是被人厭棄的人,實乃主宰宇宙的神!」

其實,每個神的兒女都是一粒麥子。一粒麥子雖然微小、毫不起眼,沒有價值,也沒什麼用途,但它可以變得很有價值,秘訣是埋在地裡面,就能結出許多子粒,否則它永遠只是一粒。

我家後院有一棵紅心番石榴樹,就是從吃過的番石榴裡,保存下幾粒籽,隨意埋在地裡;沒想到竟冒出新芽,開始茁壯長大,結出許多番石榴。它的價值已是從前的幾十、幾百倍。春天時我特意把樹枝全剪掉,不久後它又長出新葉,枝繁葉茂,到了秋天結出許多果子。

是以,我這個人想要變得很有價值,甚至千倍百倍的價值,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埋在地裡面。當這粒麥子種下去,經歷「埋」的過程,消失自己,犧牲自己,破碎自己,才會迸發出生命的力量,結出許多子粒來。

其實從生孩子就能悟出此道理。為了有下一代,創造美好的未來,母親要歷經十月懷胎之苦。如果不願犧牲,不願生孩子,那就永遠只是一個人。

當初我懷女兒的時候,吃什麼吐什麼,一直吐到生產前一天,非常痛苦,發誓到此為止。然而,生完老大,隨即忘記孕吐及撕心裂肺的產痛,為了給女兒添個伴,又生了老二。

接下來,養兒育女更辛苦。作父母的,都期盼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小時給他們安排許多課外活動,整天忙著接接送送。女兒比較聽話,對我的安排默默承受。但兒子就不好搞,經常挑戰我,搞得母子關係很緊張。

我會跟兒子說「這是為你好」、「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聽我的沒有錯,不聽以後會後悔」,總是用「為孩子好」來包裝愛,後來才知道這是「情緒勒索」,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接納、不被尊重。

經過反省才發現,對孩子的規劃很多是我自己未曾滿足的遺憾、渴望、想要、期待。當我願意埋葬它們,不隨意加諸在孩子身上,就生出接納、信任、恩慈相待、和平溝通、家有喜樂的美好果子。

疫情期間,兩個成年孩子搬回家住。他們在外已獨立多年,生活習慣、作息跟我們完全不同。晚睡晚起,吃飯不定時,整天掛在網上,一天跟我們講不上幾句話。我這做媽的愈看愈不順眼,很想以父母的權威告訴他們,你們是住在我的屋簷下,要照這個家的規矩來。

好在這些話放在心裡,沒說出去。孩子成年了,有自己的自主權,當我願意埋葬父母的權威,埋葬自以為對孩子的好,埋葬愛碎碎念,埋葬愛干涉、掌控,埋葬「聽我的沒錯」,改以朋友平行關係來互動,就結出忍耐、溫柔、節制、聆聽、同理、尊重的美好果子。孩子也比較不會拒絕溝通,有事會主動尋求我們的意見,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和諧。

同樣地,「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它的意思是,只專注在滿足自己今生的需要,而沒有看到現今的生命有限,最後還是會躲不過死亡而失去一切;而一個願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被神更新生命的人,可以真正享有豐盛而且存到永遠的生命。

聖經裡有個無知的財主,田產豐富,無處收藏,便心裡盤算:「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

諷刺的是,財主愛惜生命,生命卻不在他掌握中,神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難怪曾聽人說,錢財的事其實是靈魂的事。

我心中自問:「是否我也這樣無知,緊抓地上看得見的東西,就如一粒怕死的麥子,希望永遠保存在倉裡,不願落到地裡。或許生命暫時保存住了,或者保存得很好,卻沒有增產,對世人沒有祝福,也不榮耀神,到了最後還是會腐朽?」

世界的價值觀告訴我們,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要好好保護自己,愛惜自己,對自己好一點,給出去就沒有了。然而,基督教的弔詭是有捨才有得。這個捨,不是損失,而是百倍、千倍的得著。

就像聖經中五餅二魚的故事。小男孩若保有自己的食物,就只有五餅二魚。但他捨得拿出來給耶穌用,結果不只5000人吃飽,還多出12籃子的食物,這可是百倍、千倍、萬倍的擴張與祝福呢。

原來,「捨」不是在剝奪我們,而是在創造你我更豐盛的人生。這樣活才精彩,你願意嗎?

—END—



作者簡介

以望

喜愛閱讀,熱愛排舞,更愛全家一起旅遊,放眼天下。2011年加入創文服事團隊,負責創文網路事工及讀書會。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80655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