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婆婆的移民之歌丨語聆
2022/08/29 11:19:52瀏覽755|回應0|推薦7

孔雀女嫁窮小子,經營牧場、中年移民、開旅館、做裁縫,一路鋪展婆婆的精彩人生。如何像她一樣,在生活中展現藝術家般原創的熱情呢?

「昨暝是阮最後一眠在旅館裡睡,」婆婆在電話裡說,「位今日開始無用咯去羅!」

公婆經營三十餘年的旅館,半年前轉手賣出,為多年的旅館業生涯正式畫上休止符。這座有150個房間、一家餐廳加上一個健身房的中型旅館,歷經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球經濟衰退、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及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是老人家多年辛苦的結晶,是他們的baby。多年前萌生要轉讓的念頭,卻一直遇不上合適的買主;幾個月前,遇到天時地利人和,終於敲板定案,將旅館出售給一位多年的同業舊識。

「這完全是主耶穌的恩典,阮的福氣!」每每提及此事,婆婆便禁不住感恩。對她來說,恩典與感恩如同天地般相互依屬;作為神的兒女,感恩是對這位天地間賜予恩典的永恆之主唯一的回應。

年輕時在台灣經營畜牧業的公公,20世紀70年代因政府農業政策改變,造成牧場生意大幅虧損。眼看著快要走投無路,婆婆心一橫,抱著手邊最貴重的飾品到當鋪,當場賣了台幣四十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

之後她隨著丈夫攜帶一兒一女,從南台灣移民到洛杉磯。學習與適應能力超強的婆婆對內把家中整理得一塵不染,親自打理丈夫孩子的衣食住行;對外她協助公公經營旅館事業,成為他的得力助手。原本不會打高爾夫球的她,為了配合公公出席鄉親舉辦的高球賽,臨時惡補,竟然拿到當年婦女組冠軍。

早年台灣傳統家庭重男輕女的觀念,讓婆婆沒有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成了她最大的遺憾。身為麵粉廠老闆的掌上明珠,婆婆高中未畢業就在教會詩班裡認識公公;當時一見鍾情,非他不嫁。孔雀女下嫁家裡養牛的窮小子,勢必經歷一番驚天動地的革命,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婆婆也從一個原來天天坐在公司裡數鈔票,開紅色跑車的會計,變成了每天半夜起床擠牛奶的牧場女主人。

「一天擠兩次奶,頭一遍半暝兩點起來準備,從三點擠到五點,把牛趕出去休息後,梳洗整理一下,就開始幫囝兒準備早餐和傳便當,然後送他們上學。」

和一天只能擠十頭牛的長工比起來,婆婆不知道哪裡來的洪荒之力,一天可以擠到十四頭牛,害得牧場裡的工人沒有一個敢渾水摸魚。只要老闆娘在,大家都埋頭苦幹。

十五年的牧場生活,婆婆雖甘之如飴,但體力勞動的工作,讓她萌生倦怠之意。因此當她帶著孩子移民美國時,心中充滿願景:「想到不用天天暗迷蒙起來擠牛奶,心裡就偷笑!」

70年代,在南加州經營旅館業的台灣人還不多,投資汽車旅館不但有增值潛力,也可以藉此辦投資移民,取得合法身份。在朋友建議之下,公公在洛杉磯城中區附近買下一所有20個房間的小旅館,不但解決了全家生活、住宿及交通問題,子女也可就近幫忙。當年經營汽車旅館業雖然辛苦,但不需要說太多英語,且隨時都有現金入帳。

旅館規模小,公公只請了一位經理,外加一個非裔男鐘點工做清潔。為了省工錢,婆婆從成人學校下課回家後,立刻捲起衣袖,幫忙打掃。原本以為搬來美國,不需要再從事體力勞動的她,面對洗廁所馬桶、清理客人嘔吐過的地毯或醉酒客人破壞的傢俱,從來沒有半句怨言。

為了貼補家用,婆婆得知城中區的成衣廠需要裁縫,自告奮勇開了一個鐘頭的車去應徵。本來不會用縫紉機的她,觀摩幾次後立刻上手;後來成衣廠老闆體諒她白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乾脆派人送一台縫紉機到婆婆家,襯衫縫好了再派人去拿。

婆婆再度發揮牧場擠牛奶的精神,趁著家人入睡,一個人半夜摸黑到車庫裡趕工。「一整晚下來,也只多賺美金五塊錢!」車庫裡,婆婆踩縫紉機咔嗒咔嗒的聲音,日後成為家人回憶檔案的背景聲。

生意漸漸穩定後,他們賣掉了原先的汽車旅館,在鄰近城市買了一塊被銀行收去的7-11便利店土地,請人蓋了一棟43個房間的旅館。由於地點靠近機場,附近也有大型百貨商場,人流車流彙聚,這個旅館為公婆的事業打下基礎。

「那時陣,屜子打開,看到現金滿出來,心裡覺得很踏實!」

旅館僱用的員工是一路跟著他們打拚過來的西班牙裔移民,從年輕做到壯年,有的母子兩代一起做,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其中有位瑪姬,剛偷渡來美時,半句英文都不會,經朋友介紹到婆婆旅館打工。

「我指著每間旅館房間的號碼,教她念one,two,three,four...... 哎內從頭開始!」後來婆婆甚至安排瑪姬去成人學校拿英文課。這位忠心耿耿的墨西哥員工,不僅把自己二十年的黃金歲月獻給公婆旅館,她的兒子媳婦也成為公公信任的下屬。

80年代,台灣的黨外運動蓬勃發展,心繫鄉土並熱衷政治的公公,大量閱讀有關美麗島及黨外活動相關報導,並主動提供自己的旅館作為黨外民運分子的集訓場所。為了配合及支援公公的理念,向來不過問政治的婆婆,也只好「撂了去」,親自料理學員們的三餐伙食。

經營旅館事業最忙碌之時,婆婆同時接下教會長老的職務,投入大量時間查經、禱告、關懷、學習敬畏與服事上帝,並且樂此不疲。來自非基督教家庭的她,自從嫁給公公後,便謹守遵循並踏上她婆婆的信仰腳蹤。「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婆婆的婆婆當年是助產士。22歲即守寡的她,在高雄楠梓開一個小診所。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裡,她碰上偏遠村莊的產婦不僅不收錢,反而自掏腰包贈送奶粉、肥皂。偶爾到診所幫忙的婆婆,會被囑咐在產婦生完孩子之後,「肚子空空,要用糖水煮雞蛋給她們填肚子。」

「我這一雙手粗耙耙就是從少年做到老的!」婆婆笑著說。

形容自己有「粗耙耙」雙手的婆婆,雖不是藝術家,但是人生中每一次信心之旅,都展現了藝術家原創的熱情與巧思。她的一雙兒女後來在大學裡分別主修建築與繪畫設計,似乎從母親的移民故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到藝術家的原動力、紀律與應變能力。

婆婆的人生就是她的原創作品。她在每一段旅程的畫布上所使用的線條、顏色與光影都獨一無二,前所未有;她在一次次環境變動時,按著信心的方式回應,讓她成為一位真實的生活藝術家。

拿起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婆婆經常感歎韶華易逝、青春不再。她辛苦一生,如今已經不再需要為生計操勞,最享受的時光是在教會裡唱詩歌。轉眼間,在美國居住的時間早已超過她來美時的年歲。說英文時,仍一口濃濃台灣口音的她,早把洛杉磯當成自己的家。回首這條移民路,中年離鄉背井,與公公在陌生的土地上經歷寒暑春秋,攜手打拚,如今開花結果,看到第三代健康快樂地成長,欣慰之餘,只有感恩!

-END-

作者簡介

語聆

創文公關同工,前新聞主播/記者。目前為《真愛家庭》雜誌、《神國》雜誌採訪及撰寫文章。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7696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