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5/07 16:17:01瀏覽725|回應0|推薦1 | |
對於愛,「應當」、「要」和「是」有什麼不同?杜老師借耶穌醫治人的故事,帶領我們細細品味,反思:我們走在哪個層次呢? 安息日,耶穌在一個會堂裡教導人。有一個女人被靈附身,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都直不起來。耶穌看見,就叫她過來,對她說:「婦人,你的病好了!」 於是用雙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給上帝。會堂的主管因為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就很生氣,對眾人說:「有六天應當做工,那六天之內可以來求醫,在安息日卻不可。」主回答他:「假冒為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各人在安息日不解開槽上的牛和驢,牽去喝水嗎?何況她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十八年,不該在安息日這天解開她的綁嗎?」耶穌說這些話,他的敵人都慚愧了;所有的人因他所做一切榮耀的事都很歡喜。 ---路加福音13:10-17(和合本2010) 我們常在口頭上說,我們應當這樣應當那樣。意思是說「是這個理」,可不一定會做。所以「應當」和「要」在行動上是兩個不同級別的詞。「應當」是原則,而「要」則比「應當」進一步有動的意念了。但「要」和「是」又差了一個級別。「是」不只動念,他本來就「是」他所講的。 這段經文發生在耶穌在世的最後六個月,祂還未入耶路撒冷。那時祂已不再隱藏對法利賽人的批評,而法利賽人殺祂的心也浮上水面,不再保留。 這個女人所遭遇的情況非常特殊,被鬼附的結果是腰直不起來,不只在那時代,到今天這事也是聞所未聞。基本上她不是脊椎等生理問題,而是一直被鬼壓制著。她在鬼的威權下,只能彎著腰,過屈辱的生活。 在安息日耶穌照常進入會堂教訓人,這個女人一進來,她的特別就被耶穌注意到。因她常年彎著腰,眼睛無法看前方。耶穌只好叫她過去,對她說:「婦人,你的病好了!」這個女人立刻就好了,她的腰直起來,可以看到正前方了! 耶穌愛在安息日治病的事早有傳開,管會堂的氣祂今天竟然在我這治病,可是氣又不能向耶穌發作,於是他對眾人說:「有六天『應當』做工,那六天之內可以來求醫,在安息日卻不可。」這個「應當」是指著律法說,而且對著女人說。 這管會堂的這些年來,可能完全忽視女人的存在,也可能沒看過她一眼。他可能對家裡的牛和驢,比這女人更上心。人愛惜自己的財產乃天經地義,雖是安息日,也會給它們水喝。對一個身體有缺陷,或平常沒什麼聲音的人,大概就不會像對牛和驢那樣了。 所以耶穌說,「假冒為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各人在安息日不解開槽上的牛和驢,牽去喝水嗎?你們尚且憐憫牛和驢,難道人不如牛和驢貴重?你們能憐憫牛和驢,難道不能也憐憫人嗎?何況她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十八年,不『該』在安息日這天解開她的綁嗎?」 耶穌怎麼知道這女人有這症狀十八年了呢? 好像沒人和祂說啊!不但如此,祂還知道這女人的症狀不是病,而是被鬼附了,耶穌的無所不知在這表現無遺!十八年來,她的世界都在腳下,她抬不起頭,看不到腰以上的東西。沒人注意她,直到耶穌到這個小會堂。 耶穌可能有一點生氣,稱他們「假冒為善的人」,然後用同樣的方式與他們講理。安息日可以讓牛和驢喝水,為什麼人來了神的家卻得不到説明呢?況且她還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你和我的姐妹。我們本「該」為她醫治!講了這些,讓會堂的人都慚愧! 耶穌在「應當」的基礎上與管會堂的說理,讓管會堂的啞口無言。而耶穌不是只知道「應當」為她做什麼,光說不練,而是定意「要」做這事。祂叫鬼從這女人身上出去,祂一吩咐,鬼就從女人身上出來。釋放了!她立時直起來,不再彎著腰受鬼的壓制! 從此這女人不再受鬼的捆綁,恢復神造她時的模樣,自由自在有神的形象。十八年沒有看到的東西,現在可以看到了;十八年沒有過過的日子,現在可以重過。不止她得了重生,神的名也得了榮耀! 耶穌讓我們知道,真理不只包括「應當」的理,還包括能讓人「要」執行的決心。只知「應當」,則還停留在頭腦的知識,沒有轉變成行動力。從「應當」跨到「要」,需要對「應當」有足夠的信念,從中產生力量,以至於執行。 而「是」則更進一步,已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進到骨頭裡了。聖經說耶穌「是」的經文有很多。如,我就是生命的糧,我是世界的光,我是好牧人,我是羊的門,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我是真葡萄樹等等。今天我們看祂還真「是」,就像神的名——「我是」! 管會堂的,他當然「是」愛他的牛和驢,但他不愛那女人,可能連「應當」都沒有,這也許是他自己都沒發現的事。而我也一直以為我「是」愛人的,可近年來發現,我只是頭腦上知道「應當」愛,我也連「要 」愛都還沒做齊全,就像這位管會堂的。 我平時以事為縱,以理為橫,很少看到人。不要說愛人,連關心人都少。說到底,我的世界是平面而不是立體的!這是個大缺乏,而我也正在吃它的果實。 這種世界觀,會把我和孩子們的距離拉開! 我不願與孩子有隔閡,也不願與弟兄姐妹有隔閡! 耶穌的確「是」祂所講的,願我在生命中也有很多的「是」。就像耶穌一樣,我也「是」愛,而不只是「要」愛或「應當」愛。願我想的慢慢能成為行為,從理智變成實際,把「應當」、「要」和「是」三個合而為一,結合且整合成為像祂的人。 -END- 作者簡介 杜永浩 創文總幹事,曾為專業電腦資訊管理,任職南加州一家醫療系統公司,退休後,以創文事工為重,也開始拾筆嘗試寫作,回應全民寫作的呼召,與您分享他的學習和反思。 圖書推薦 《天國的影響 上帝的時間》 莫非 著 超越, 不只活在此時、此刻、 這一個地方, 而是會問, 我、你、他, 在這世上 所做的每一件事, 是否都有 天國的影響和意義?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7 北美:gcwmi622@gmail.com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