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51、52年(1962、1963)間,美國經由與國府合作的空中偵察判知,大陸正積極準備核子試爆。民國53年10月16日,大陸試爆了首顆原子彈。

對蔣介石而言,發展中國強大國防武力,是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全民共識,核武研製成功當然是中國人的一項重大成就。當年因共黨武裝崛起致未做成,現在我也要做成功給大家看看,我領導的中華民國並不輸給任何人。應該是在這種美國默認而蔣氏堅持的情況之下,國府乃在台灣步上核武發展之途。

民51、52年,也是台灣經濟快要起飛,美國對台灣的軍經援助將要取消的時候。蔣介石在國庫日益充盈,又知道可得到一些美國鷹派友人的默助,乃決心重提抗戰勝利時曾要發展核武的舊事。

蔣介石總統的國光計畫,實際上是他口中光復大陸設計中的起步工作。你若說這位二戰英雄沒有野心,沒有責任感,光會說反攻大陸的大話騙人,一如李敖先生等所一再形容,就未免眼界太狹窄,太小看蔣介石這人了。

故中科院的成立,就是要先做出原子彈。有火箭所,是要把原子彈送上天去。設電子所,要把火箭準確送至目標區。至於中科院內出現的化學所,製造中心,生物所及航空所,都是以後逐步增加的事。故蔣介石在民國52年起,就是接續民國34年已籌畫起步的國防科技工作。他命當時陸軍供應司今唐君鉑,前往奧國出席國際原子能大會,在那裡邀請到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柏格曼教授(Ernst David Bergmann 1903-1975)來台。

蔣介石在日月涵碧樓,闢室和柏教授密談3天,唐君鉑就是他們的翻譯。後除邀請柏氏作為中科院的建院顧問外,並接受柏教授的建議,加強軍方的電子科技研究以及民間電子科技產品的建設。台灣的電子科技能走上正確方向,就是從這裡開始。

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柏格曼教授(中時檔案照)

蔣介石於民國64年4月5日崩逝,奇怪的是蔣氏這位異國友人,也在民國64年4月6日辭世。其時蔣經國剛守喪中,他命中科院立即派員,致贈奠儀美金10萬元,前往以色列弔喪。後唐君鉑院長製備了一張約24吋柏格曼肖像,囑我高卦在中科院圖書館2樓的閱覽室中。我請館長陳炳昭先生協助卦好,敬軍禮後回報唐院長。不知這張柏格曼教授的肖像照片,是否仍然安在?

(朱偉岳為前中科院第二所資深研究員,本文為龍潭區佳安里里長羅濟巧訪談朱偉岳之紀錄)

【未完待續,朱偉岳專欄每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