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破KPI認知慣性 OKR價值型績效評估成主流
2023/09/18 08:00:00瀏覽104|回應0|推薦0

文/季平, PMP

論規模大小,組織、專案進行績效評估量化營運、執行效率,進而提升或改善成效已是「常規操作」。績效評估往往與財務報表甚至股價高度連動,一如美國企業以華爾街股價馬首是瞻,這套價值觀長期影響商界與學界,成為另一種普世價值,而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也一如尚方寶劍,劍指所有「未達標」。

組織型態與產業結構幾經演變,以「財務報表」或「經營績效」做為評估基準已經無法適用於所有組織或專案,財務報表年年達標卻錯失競爭力,甚至被消失的案例屢見不鮮。這時,對KPI提出質疑的人有之,提出以目標及關鍵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取代KPI的人有之,希望找出二者之間平衡點的人有之。

然而,沒有一套績效評估方法可以放諸四海皆準,KPI或OKR各有精髓及價值,如何讓績效評估工具成為催動組織、專案持續成長的動力而非虛應故事的道具,避免讓績效評估成為掣肘組織、專案進步的絆腳石才是重中之重。對此,敏捷人資整合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王星威及總顧問蘭堉生認為,組織或企業以財務報表為整體績效中心的思維要澈底打破,公司整體績效、專案績效是否符合整體策略,員工的績效考核是否達標屬於不同層面的績效管理,衡量標準應有所不同,單純以KPI達標與否決定績效容易掛一漏萬。

KPI+BSC:由上往下,目標、任務導向

提到績效評估,第一時間閃過多數人腦際的是KPI三個字。1990年,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Kaplan及諾朗頓研究院執行長David Norton找到非財務會計為主的績效衡量模式,能連結組織策略與績效管理制度,這套工具就是70%全球1,000大企業採用的「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BSC)。

BSC是一套管理及考核機制,環繞財務、內部流程、顧客、學習成長……等面向連結組織策略、目標,以KPI為指導原則量化計分,連結個人績效評估表,以利核算目標達成率並評量分數,也就是將企業策略轉化為明確的績效指標,協助組織有效執行策略。透過BSC,組織可以在財務衡量之外找出更具未來性的績效驅動因素,如:顧客滿意度、高效流程、員工能力……等,與財務報表這類「落後指標」相比,具有未來性的指標更能讓績效衡量制度與組織策略一致。

KPI強調先訂出績效、任務目標,以達標與否做為考核標準。看似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機制卻潛藏危機。蘭堉生以跳高選手為例,當田徑教練拿出數據,告知一名十次跳高中有一次跳過兩米、九次跳過一米九成績的選手,未來績效與考核獎金視選手自訂的跳高達標成績為準。如果你是這名選手,你會為自己訂出何種標準?

現實世界中,僅有極少數人會想挑戰自己,將目標訂在兩米或一米九,因為目標決定獎金,多數人更可能傾向降低目標,訂在一米六~一米八,以提高達成率,同時可能找出各種理由為低目標訂定率找個說法。長此以往,KPI績效、達標與獎金就成為限制跳高選手超越自我的一道魔咒。(Learn More)(本文摘自9月號專案經理雜誌)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unnahTaiwan&aid=17984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