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HIALORWA「《抉擇》(夜之屋3)」讀後感
2010/08/01 14:38:23瀏覽649|回應1|推薦4

 「《抉擇》(夜之屋3)」讀後感

 

看完這本書,第一個想法是,「居然都看得懂!」,可以說是本非常適合用『君挑選』模式閱讀的小說。

夜之屋系列每集都有一個主題,這次的抉擇是吸引SHIALORWA試閱的主要原因,跳過前兩集不看並不會變成閱讀障礙,因為書裡會適時加以說明特殊名詞或夜之屋的規定,反過來說,既能快速掌握重點,一旦提起興趣也可以按自己有深入了解的事件去選擇閱讀前面的集數。

適合的對象包含SHIALORWA這種腦袋堆太多東西而快要爆炸,急需休閒閱讀療法的讀者,某些意義上也可以說,就是不需要勞苦自己的精神去想誰是兇手等等可能加速腦袋溫度的謎題,可以放鬆心情享受閱讀樂趣。

另外,在看的同時,會激發回憶,尤其是校園生活;主角柔依對自己的消遣,事實上非常類似於幾年後回顧自己日記時那種一笑置之的態度,SHIALORWA認為頗有自我娛樂的催化劑效果。

再來要說的是個人最為覺得有趣的設定,也就是『母系社會』,雖說設定如此,不過作者將性別分工塑造為比較理想化的層次(就生理和心理上來分配社會職位),雖說只是虛構,但卻合乎上古母系的工作執掌;另外來說故事裡談及的古老社會宗教儀式或習俗,在節慶方面,SHIALORWA把它解釋為反抗意識形態霸權,例如某個日子在被稱為耶誕節前,人們歡慶冬日是由於對自然懷著敬畏和感動,但現今耶誕節被解釋為宗教信仰,這是目前很多類作品都會提及的話題,柔依與外婆的對話就常常以吐槽的方式來表達不可置疑的態度。

再來是主角柔伊代表的女性自主,雖然她並非堅強過頭的超人,但她對成長的憧憬,尤其是對成人(成鬼)的神祕進化的猜測,還有因為被慎重的對待感到受寵若驚,SHIALORWA把這些解釋成模擬青少年對『社會』的幻想;還有走了另一條路的好友蕾(非自我意願),所有人都認為蕾已死,但她進化了,而且不是依循成鬼們的規則,蕾的遭遇說明了,要成為了成鬼(成人),中間的過程,可能被欲望掌控(經歷了活死人),這是現代青少年可能經歷的事,再帶到黑暗子女的存在和信仰子民之間的互相牴觸,人們固執的相信自己認為的,有心人士(女祭司)從中操弄以實現自我野心,爭執的雙方和唯一知曉實情(柔依等人)無法坦承,製造更大的混亂。

SHIALORWA的觀點來看,夜之屋其實是現今社會的縮影,不僅是作者對現實的一種反射,也是試圖讓讀者成為柔依一派(察知真相)的催化劑。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ALORWA&aid=4280129

 回應文章

blue-alice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故事皮衣下的意涵
2011/11/22 10:13

會接觸第一集,是一位格友的推薦。

那陣子許多關於吸血鬼的小說,感覺有點過於氾濫,所以怎樣都提不起勁,

適逢格友要參加試讀活動,就問我有沒有興趣看第一集,

想說反正是免錢的書,也許這麼一看,會顛覆我對它的刻板印象也未可知。

結果......我果然還是不太習慣這類型的小說。

今天看艾格的文章,才突然發現我為何可以接受<哈利波特>,卻怎樣也無法融入<夜之屋>的世界,

我想,是來自作者對於角色的設定吧。

<哈利波特>是成長小說,主角們的長相並不出眾,特別的是他們的個性與慢慢開發的能力 ; 而<夜之屋>的讀者設定群可能年紀又稍長一些,所以角色也就比較重視外在形象了......

言下之意,我不喜歡過度包裝外貌,凸顯主角能力,劇情又有點浪漫過頭的故事......。是過了那個年紀了嗎?讀到這類創作,我都會有點起雞皮疙瘩呢。

不過,看了艾格的分享,大概可以了解它仍有擁戴的讀者的原因,

除卻這些外在包裝,作者將某些想法和理念埋藏在奇幻綺麗的外衣之下,能讀出這個部分,應該會更有感觸吧。

艾格 Eagle A.CHENG-AI(SHIALORWA) 於 2011-11-23 23:41 回覆:
不知道說這種話會不會被打死。

  但是,在艾格心目中,HP其實才是極致的浪漫劇作!看看石內卜.賽佛勒斯,這種對象,讓艾格夜深人靜都可以滴幾水桶的眼淚(這種說法完全失去浪漫的意味了我知道)。

  夜之屋的有趣是在女生青年期的心靈描寫,讓艾格覺得特別的是裡面提及的"嫉妒"心態,還有吸血鬼母系社會的設定。

  至於,美形男女......每個年代的審美都有點改變,所以基本上來說,反而沒有打重艾格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