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1年2245點 2011年2315點 中國股市十年一場空?
2012/09/04 17:09:56瀏覽530|回應0|推薦0
2001年2245點 2011年2315點 中國股市十年一場空?

作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11-12-13

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112/1736251.htm

  股市十年成圓點 猶如股民一滴淚
  核心提示:上證綜指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快車道裏,跌跌撞撞、氣喘吁吁地奔跑了十年後,終點又回到起點
  如果從上證綜指2250點處畫一條橫線,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當前的點位已經落在這條線的上端,觸手可及。掐指一算,從2001年6月24日的2245點,到本週五的2315點,已經整整十年!
  這就意味著,上證綜指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快車道裏,跌跌撞撞、氣喘吁吁地奔跑了十年後,終點又回到起點——畫上了一個漂亮而封閉的圓。這個圓,竟然比阿Q在法庭上畫的那個圓,還要密閉,還要圓!
  多少漏夜的思考,多少人捶胸頓足地追問:這到底是為什麼?是啊,到底是為什麼呢?稍微有點理智的人去想想,卻怎麼也想不通。
  新世紀的這十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巔峰十年,也是連續趕超西方大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十年。
  新世紀的十年,中國的GDP從10萬億元人民幣,到現在的40萬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倍,國家財富不可謂沒有爆發性增長。多少億萬富豪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新世紀的十年,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從13萬億元,到現在的超過84萬億元,增長了5倍多,不可謂沒有裂變性增長。流動性和熱錢四處洶湧流竄,經濟體內不可謂沒錢。
  可是股市,它就是從2300點的左右,又回到了2300點的“右左”。一個密閉的圓圈!
  我們閉上眼睛回憶和梳理一下這個市場的生態鏈,看看是誰在主宰著這個生態系統,是誰編織了這個圓圈。
  中國股市二十年,多數散戶投資人肯定沒有賺到錢,即使遇到像股改那樣的大牛市,他們也是最後的犧牲品。在股市上收穫厚利的群體,只有如下幾類:券商、基金、IPO發行人、權貴利益群體;然後就是股改開始後,全國興起的50多家大大小小的掮客類財經公關公司,它們構成了這個市場的食肉群體,編織了這樣一個大網,把廣大股民和基民們網羅其中。類似綠大地們和李旭利們,僅僅是這個市場一個極其微小的縮影,一個小小的視窗而已。但是,透過這個縮影和視窗,我們已經略微窺見了裏面的種種不堪。
  有時候我們就異常納悶,類似立立電子們、綠大地們、勝景山河們,它們是如何逃過那麼專業的券商投行機構、專業的會計師機構和律師機構的重重把關審查,從而突破重圍到了發審委?又是如何再次突破專業的發審委的法眼而大搖大擺地走上了二級市場的利益場的?不斷被零星揭開的黑幕,露出了冰山之一角,但僅僅是一角。
  要探討股市的病到底在哪里,其實答案已經在這裏了。
  瞭解證券歷史的人們,都清楚當初第一隻東印度股份公司股票的產生,也清楚“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產生的基礎和本來意義:股份公司和股票的產生,原本是集合全社會零散資本來辦大事的一種制度。當工業革命後,小的手工作坊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而機器大工業和地理大發現所需資本空前龐大,風險也空前增大,單個資本已無能為力。為了分散風險,更為了能組建機器大工業生產,天才的企業家們,發明了股份公司這種先進的企業組織形式,股票也應運而生。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股票融資本身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工業進步、生產發展,進而帶動社會進步。
  但當初西方天才的股票設計者們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在幾百年後的中國大地上,股票的這種原始的基礎融資功能被大大異化了:異化為發行人為了獲取財富溢價、利益關係人為了短期獲取暴利的一種工具了!股票融資發展生產的目的,反而被弱化或者根本不是目的了。於是,我們看到下面的景象:
  ——許多的IPO發行者們,他們自身根本沒有資金的需求,編造項目來圈錢;無數的上市公司募集資本後無處可用,挪用募集資本和改換募投項目比比皆是;無數的公司募集資金要麼躺在銀行吃利息,要麼大規模理財。
  ——許多的IPO發行人,發行後資產火箭般躥升,只等解禁後便迅速套現拋售。猙獰面目暴露無遺。
  ——IPO項目像一塊磁鐵,各色機構(包括基金哄抬發行價格、券商發佈煽動性報告)和各色人等,或權貴或關係人,被吸附其上,像無數蒼蠅之於牛糞一般,嗡嗡嗡團團飛舞。財經公關們則為之四處奔走斡旋。
  在這個場景裏,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股票發行與股票本身的作用,已經不相干了。各種IPO亂象齊飛。IPO大擴容,像暴雨一樣傾瀉到二級市場。淹沒了二級市場,更淹沒了孤立無助的廣大散戶投資人。
  在這種發行目的下,劣幣當道,造假橫行,公司誠信微弱,市場信心如何得以樹立?
  如果要找中國股市熊長牛短的病根,要找中國股市在中國經濟增長的快車道裏,還如此跌跌撞撞的病根,我想,這個應該是總根源吧?一切病根,都已經“潛伏”在IPO最初的動機裏了。
  監管呢?我們看到的是監管的乏力和處罰的和風細雨。馬克思說:只要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歐美國家的監管機構也說了:你只要敢於造假作弊,我就罰你到傾家蕩產。然而,我們看到的是,綠大地如此踐踏法律,只是一個緩刑和罰款400萬元;勝景山河的保薦人也僅是除去資格了事。
  郭樹清主席說,中國股市有很多小偷。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中國股市不僅有很多小偷,還有很多瞞天過海的江洋大盜。
  這樣的市場,所謂的牛市也只能是在6000點上曇花一現,牛市對散戶投資人而言,更是一朵有毒的紅蘑菇。
  十年股市成圓點,猶如股民一滴淚!
  是該對股市進行治病的時候了。
  IPO大擴容 A股難逃肥胖症
  所謂“浮生一夢”,因此十年亦可謂“彈指一揮間”。十年中,A股在IPO大擴容背景下迅速成長,但只重量不重質的發展方式並沒有給廣大投資者帶來多少真正實惠。最終,疾病纏身的A股指數(滬指)在接近2011年底時,點位竟與2001年最高峰時的點位水準基本重合。也就是說,十年裏A股雖然發了不少股,圈了不少錢,但回饋給投資者的漲幅竟然無限接近於零。在A股體態臃腫、行動不便、情緒反復無常、免疫功能低下的表徵背後,肥胖症是其所有疾病的根源。
  /十年概述/
  十年後VS十年前:僅高60點
  巨靈資料顯示,十年前,A股市場只有1073家上市公司;十年後,A股上市公司已超2300家 (包括暫停上市者)。2002年以前,創業板、中小板均未出現,A股市場還是滬深主板的天下;當時也沒有滬深300等指數,投資者關注的只有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十年前,人們或許還在抱怨A股投資標的太少,要麼是大型國企,要麼就是拿著指標上市的各地要死不活的老企業;2004年,中小板開閘,中小企業蜂擁上市,到2009年,創業板開板,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上市公司越來越多。
  然而,遺憾的是,十年後的今天,投資者雖然見到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上市,但投資機會並未變好。
  2001年,一年間上市公司不超過63家,市場還可以慢慢消化,投資者也可以慢慢分析和選擇;2011年,一年間上市公司或超250家,平均計算,幾乎每個交易日都有一隻新股上市,投資者應接不暇,市場資金也無力承受。
  十年間,對投資標的過少的擔憂已轉化成對IPO公司過多的擔憂,就像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9.66元)上市後市場所調侃的那樣:忽悠中石油,買入至今愁白頭。
  十年過去,投資者只見A股體量和規模不斷增大,但卻不見自己荷包真正充實。
  2001年6月14日,滬指沖高至2245.43點見頂,在之前和隨後的4年間這一高度都未被超越,因此成為一個標杆數值;2011年10月24日,滬指最低探至2307.15點,在隨後的11月底和現在的12月,2300點一線始終岌岌可危,而這一點位只比十年前的那個高點高出54.57點。
  不過60余點的高差顯然無法彌補通脹造成的損失。因此,保守來說,十年間A股指數(滬指)漲幅為零,A股收穫的是一個負收益。
  /指數對比/
    /根源剖析/
  
IPO大擴容是罪魁禍首?
  A股指數在十年間不漲,但A股市場卻有另一項資料在永不回頭地猛漲,這就是A股市值。在指數不漲的情況下,市值增長則單純體現為A股股數、上市公司數量的增長,可統稱為IPO大擴容。
  IPO擴容本身並沒有錯,然而,當IPO擴容速度過快,市場資金就會陷入拆東牆補西牆的境地,市場自我修復功能會發生紊亂,成為一系列疾病的濫觴。
  A股IPO領冠全球
  巨靈資料顯示,截至2001年12月31日,A股共有1073家公司上市;而若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將會超過2300家。十年間,A股上市公司數量增長了114%。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場至今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退市的企業,也就是說,那些被迫暫停上市的企業也是拿著股民的錢 “藏了起來”,仍然抽了二級市場的血。
  由於暫未找到近十年全球各主要市場IPO的資料,所以,十年114%的上市公司數量增長率到底是個水準,還無法得知。
  不過,僅從今年的資料看,A股市場堪稱全球IPO圈錢高手。
  巨靈資料統計顯示,截至12月8日,今年以來A股共有248家公司發行,總募集資金約2335.18億元。其中2011年9月27日發行的中國水電(601669,收盤價4.36元)募資總額高達135億元,為A股今年截至目前IPO圈錢冠軍。其次,龐大集團(601258,收盤價7.62元)、方正證券(601901,收盤價4.73元)的募資總額也分別超過50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期統計發現,美國今年的IPO募資總額約2076億元,中國香港地區緊隨其後,為295億美元;接下來的3位分別是英國(161億美元)、新加坡(70億美元)和西班牙(52億美元)。
  這一資料表明,A股自2009年以來連續3年IPO圈錢居全球之冠。統計顯示,過去3年來,A股市場一共通過IPO方式募集到9252.17億元。這比同期美國市場IPO募資總額高出56%,比西歐所有IPO募資總額還高出115%、分別為日本及中國香港地區的7.9倍和1.4倍。
  中資股危機反襯圈錢本質
  國內不少企業或許是不甘心僅在A股市場圈人民幣,如今又走出了海外圈錢。
  僅在2010年,就有3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IPO,共募資40億美元,另有7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借殼上市。由於不少中國公司在海外上市錄得不小的漲幅,到2011年中概股的火爆勢頭依舊不減,一個月裏就有5家中國企業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然而,隨著中國概念股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成熟市場也逐漸開始認清中概股的圈錢本性。
  2010年7月,美國渾水公司指責東方紙業存在欺詐行為,將其評級調低至“強力賣出”,目標價1美元以下,東方紙業一周蒸發50%的市值。隨後,中國閥門、東南融通等個股也遭此厄運。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46家中概股因為遭到第三方做空機構的質疑而出現大幅殺跌或停牌。
  資料顯示,截至上週五之前的20個交易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71只中國概念股中,143只下跌,其中22只跌幅超過30%,今年赴美上市的12家中國概念股中,有9家跌破發行價。
  有意思的是,當眾多中概股在美國市場遭到“恐嚇”後,中概股又將目光集中到了港股市場。
  中資股出現信任危機或許有很多其他因素,但仍讓人對A股上市公司報以懷疑的目光: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是這麼“不乾淨”,在國內上市的企業,又能乾淨到哪里去呢?
  IPO圈錢拖累指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歷史上,每當IPO兇猛特別是大盤股大量發行的時候,往往會對行情走勢造成嚴重影響。
  最典型的例子當屬中國石油。2007年10月26日,中國石油發行,總募集資金668億元。而之前的10月16日,滬指見頂6124點,其後開始漫漫熊途。
  2009年以來大盤股發行拖累指數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2009年7月27日,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1.43元)招股,8月4日正式發行,募資總額高達109.6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29日,滬指出現一次巨幅殺跌,最終於8月4日見頂3478點,結束了大熊市後的反彈。
  2009年12月7日,中國重工(601989,收盤價6.13元)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147.23億元,隨後中國北車(601299,收盤價4.93元)於12月21日發行,募資總額139億元。這一日子正值滬指見底之後的反抽,最終反抽未創新高,於2009年11月24日、2009年12月7日、2010年1月11日出現逐級走低的三重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大盤股發行正值股市上升階段,顯然,大盤股成為加速指數見頂的原因之一。然而在下跌過程中,大盤股的招股或發行又往往會進一步拖累指數下行。
  比如農業銀行(601288,收盤價2.59元)於2010年6月17日招股,此階段大盤正於連續下跌後進行橫盤整理,然而6月底,大盤突然進一步暴跌;又如華銳風電(601558,收盤價20.44元)於2010年12月24日招股,此時大盤正處於3186點下跌階段,2011年1月5日華銳風電發行,隨後大盤繼續下行;再如2010年8月10日,光大銀行(601818,收盤價2.81元)發行,總融資達217億元。在此前後長達2個月時間,指數一直在低位橫盤,隨後才出現上漲。
  再比如中國水電,這是今年截至目前最大的IPO,其發行日為9月27日。在此之前大盤跌跌不休,但其發行後指數反而見底反彈,這被市場認為與匯金托市有關。不過,隨著新華保險、東吳證券等大盤股的發行,指數又遭進一步打壓,連創新低。
  A股流動性大幅降低
  大盤股IPO發行拖累指數,除了給投資者造成壓力,最重要的原因是對市場的抽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IPO的大擴容造成了A股二級市場的大缺血。十年前,A股市場總市值只有43522.2億元 (Wind資料,截至2001年12月31日);十年後,A股的總市值已高達265497.95億元 (截至2011年12月7日)。
  十年間,A股的總市值增幅已高達510%。
  眾所周知,“量在價先”,這就是說,市場能否上漲,量能作用至關重要。有了資金的推動,哪怕像中國石油這樣的兩市總市值第一股也能衝擊漲停,而沒有了資金推動,流通市值僅3億的海倫哲(300201,收盤價16.73元),在2011年12月9日竟然出現當日成交額僅有52萬元的窘境。
  如今,從絕對量上來看,當前的A股市場單日成交額確實比十年前大幅增長了。
  2002年,A股全年交易237天,其中滬市全年總成交額為17517.8億元,即日均成交額為73.9億元;深市全年總成交額11661.6億元,即日均成交額為49.2億元。合計單日成交123.1億元。
  2011年,截至12月8日,A股共經歷227個交易日,其中滬市合計成交230928.9億元,即日均成交額為1017.3億元;深市合計成交179067.2億元,即日均成交額為788.8億元。總計單日成交1806.1億元。
  從123.1億元到1806.1億元,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額增長了1367%。這一數字遠大於十年間A股的總市值的增幅。
  按理說,成交額的增速大於市值增速,A股理應上漲。然而,為何A股十年漲幅為零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提出真實換手率概念,即真實換手率=區間日均成交額/區間流通市值×100%。考慮到十年前A股尚未股改,在43522.2億元的市值中能夠流通的並不多,假設有25%的市值能夠流通,此時,滬深兩市170.75億元的單日成交量,能夠對應的換手率高達1.57%。而如今A股正步入全流通時代,即使考慮到實際流通市值只有總市值的80%即212398.36億元左右,滬深兩市不到1806.1億元的成交額對應的換手率只有0.85%。
  而實際上,近幾個月下跌以來,A股的單日成交額大幅萎縮。據前期測算的結果,當前的A股真實換手率僅在0.6%左右。
  /動態追蹤/
  圈錢市何處是盡頭?
  服務于經濟建設,這是A股市場建立的初衷,但這並不表明投資者應該成為資本市場圈錢的冤大頭。
  釜底抽薪、竭澤而漁的最終後果就是資源的枯竭。
  10月底,證監會主席換人,但就在此前不久,多隻大盤股IPO獲批。獲批發行的大盤股“過而不發”,壓力全部集中在了年末。IPO招股書有時效性,允許上市的批文同樣是有時效性的,那麼尚未發行的股票極有可能集中在年末發行。值得注意的是,11月初,A股市場的IPO曾出現過短暫的放緩跡象,當時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隨著股市的下跌,監管層實際在有意放緩IPO發行的節奏,給股市維穩。
  然而,市場很快被澆了一盆冷水。11月21日,證監會一日內公佈了6家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就在當周,11月24日、25日,又有4家公司的招股書被披露出來。
  11月28日,2300點關口岌岌可危。然而就在當天晚上,證監會網站上又披露了4家招股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資本市場對於IPO速度本來是有自身調節機制的。比如在美國,有媒體報導稱,據資本市場資料提供商Dealogic的資料顯示,近期有146家公司正在等待監管機構批准在美國發售股票,它們計畫籌集284億美元的資金,這是自2007年以來待審批上市申請數量最多的一次。去年這個時候,共有142家企業等待上市,計畫籌資446億美元。不過與此同時,今年到目前為止,也已有215宗IPO申請被撤回或推遲,這些申請計畫籌資441億美元。
  實際上,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關鍵點就是形成擬上市公司自行調節何時上市的機制。行情好的時候,市場能夠給予新股更高的定價,更多的企業願意此時上市;行情不好的時候,上市公司的定價會被壓低,企業可以自行撤回上市申請或暫緩上市,等待更有利時機。
  這一說法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其存在的可行性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確實需要資金發展壯大、企業家也是真心實意要做好企業的基礎上的。然而,當前A股面臨的問題是,不少企業根本不缺錢,或者在上市前大筆用錢來製造缺錢。由於企業原始股東和管理層持股成本極低,上市的目標已經不是為了公司發展,而是為了把期權變成真金白銀的收益。對他們而言,30倍和20倍市盈率差別的意義不大,30元和20元的定價差別意義也不大,早一天上市、早一天完成財富增值、早一天獲利了結,才是其根本目的。如果這種心態廣泛存在且“久治不愈”,圈錢市何處是盡頭?
  A股十年“上漲零”融資淪為“圈錢”是禍根
  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為了解決資本難題,減小國家財政負擔,讓正在煎熬的企業能夠解決燃眉之急,於是股市誕生了。這是企業向社會集資的重要手段,作為信貸的補充,股市一直擔任著為上市公司融資的重任。一些公司憑藉股市融資,快速成長,在行業裏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然而,隨著時間的遷移,融資漸漸“變味”,甚至變得令人難以理解,企業通過融資實現快速發展成為一句“笑話”。近幾年來,市場怪像連連,不管缺錢是否,上市公司總對“圈錢”樂此不疲。違背股市初衷的融資不再成為發展的手段,反而成為壓榨股民的“利器”,一把尖刀懸在A股上空,市場不敢抬頭,以致上證指數十年漲幅接近為零。
  融資竟淪落成圈錢,豈不悲哉!豈不怪哉!
  融資行為頻頻“出軌”企業熱衷圈錢令股民失望
  有錢也愁,沒錢也愁。股市這一融資平臺,一晃已有20餘年歷史,他既成了企業高速發展的“助推器”,也成了企業圈錢腐敗的“幫兇”。上市企業,有的成功,有的失敗,有的不斷成長壯大,有的墮落自毀前程。俗話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就如同樣的一部戲,不同人演繹的效果也都不一樣,給你一筆錢,你可能憑藉努力創出一番天地,也可能轉眼花掉就此平庸一生。
  近三年來,隨著IPO重啟開閘,A股融資潮再起,上百家企業搭上這列“快車”開始新的歷程。雖不乏有遠大抱負的公司,但是自甘平庸的公司也出現不少。融資頻頻“出軌”,企業手握重金卻難以利用,令投資者失望,無言以對!
  融資:資源配置手段
  簡單來說,融資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企業生產經營,最終目的還是獲取更多的收益,以便擴大規模再生產以錢生錢。任何企業只有通過自身努力和資金優勢不斷發展,才能逐漸成為所處行業的主角。
  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融資管道的匱乏,很多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是向銀行借款,這些錢最後要連本帶息償還,企業負擔很重。在股市開立後,企業通過上市融資,解決了生存的燃眉之急,不少已處在生死邊緣的企業實現了“復活”,並不斷的成長發展。
  股市設立,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了社會的閒散資金,起到了“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鎖,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繫,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不過,股市融資固然是好,但是動機不純時,也存在隱患,畢竟以股市救企業,銀行的風險降低了,風險轉移到了股市。由於以融資為主,難免有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利益重視不夠,損害股東利益。所以,這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公司與股東投資者實現“雙贏”,但用不好最受傷的卻是股民!
  好的融資助推企業高速成長
  科學利用融資平臺,企業一定能夠不斷強大,成為市場的強者,最成功的便是蘇寧電器。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20年前,蘇寧電器不過是一個不足200平方米的專賣店,而20年後,其已經成為家電連鎖大鱷,家喻戶曉,取得這樣的成就,跟其合理利用融資不斷擴張有著直接聯繫。
  在蘇寧上市前,國內家電零售業全面進入連鎖經營時代,以蘇甯、國美為首的家電零售企業開始進軍全國各大城市,而永樂、大中、五星、三聯等企業也開始了在區域市場的連鎖步伐。資料顯示,從2001年到2004年,蘇寧電器門店數由25家增至84家,其中,僅在2004年,蘇寧電器便新增46家門店,而2004年,正是蘇寧電器登陸中小板的時間。
  眾所周知,要支持快速擴張,資金必不可少。2004年蘇寧新增門店存在的資金缺口達到16.17億元,而這缺口在2005年變得更大,因此只能依賴融資。2003年~2005年,蘇寧的銷售收入增長率和淨資產收益率的變化顯示,蘇寧的銷售收入增長率一直高於其上年度的淨資產收益率,說明其淨利潤根本不足以支持銷售收入增長的資金需求,從而形成對外融資的依賴。
  2004年首發IPO融資後,2005年蘇寧電器融資陷入困境,直到2006年5月8日,證監會關於再融資規定實施當日,蘇寧電器才松一口氣,當日便發佈再融資議案以獲取8億元的融資額,而這筆錢,絕大部分將用於公司100家連鎖店發展項目的投資。2007年,蘇寧電器再次融資約24億元,用於開設250家連鎖店,正是這樣的模式迴圈發展,蘇甯電器才成為家電連鎖絕對巨頭,在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蘇寧電器帶給股東的回報也是豐厚的,截至2011年12月9日收盤,蘇甯電器複權收盤價高達676.72元。
  同樣,馬雲的阿裏巴巴也是通過融資不斷發展,公司通過三輪融資,不僅創辦淘寶網,創辦支付寶,收購雅虎中國,創辦阿裏軟體,而且一度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壞的融資生出兩大“頑疾”
  縱然成功案例不少,但是近三年來,股市融資卻漸漸失去作用。不差錢的企業通過上市實現財富增值,差錢的企業一夜暴富之後則失去奮鬥動力。
  據巨靈資料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12月8日,自IPO重啟以來,A股市場通過IPO方式一共募集9354.39億元,雄踞全球股市之首。其中,2009年一共完成129起IPO,募集2189億元,2010年完成338起IPO,募集4830億元,而今年已經完成247起IPO,募集資金達到2335億元。
  據 美 國 專 業IPO統 計 商RenaissanceCapital資料,截至12月8日,今年以來美國市場IPO合計募資32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087億元,這一資料較去年下降10.8%。除了A股以外的證券市場,只有美國、英國、新加坡和西班牙市場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而中國香港地區融資額則超過280億元。不難看出,A股市場今年IPO融資額比這5家證券市場融資總額還多得多。
  另外,增發融資也是上市公司補充資金的一大手段,據巨靈資料統計,從2009年1月4日至今,A股通過增發實現融資5642.53億元,其中,浦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增發融資超過200億元,分別達到392億元和201億元。
  尚且不說融資後,上市公司合理運用資金實現自我成長來報答股東,單單看每年的分紅能力,他們已將股東拋在腦後。資料顯示IPO重啟後上市的公司,三年累計分紅僅為647億元,分紅占融資比利只有7%,完全不顧股東利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幾年來,A股形成“趕場式”上市,不管缺錢與否,企業都要謀求上市,這樣一來,形成兩大“頑疾”,一是不缺錢企業上市圈錢,二是缺錢企業上市巨變。
  例如奇正藏藥,該企業一點不缺錢,主營業務就是現金奶牛,產能足夠其未來的市場容量增長,完全可以利用自有資金完成擴張,但還是進行IPO上市。再如剛剛過會的威卡威,公司的負債率低於同行且資金周轉率高於同行,同類產品毛利率遠遠高出同行競爭者,盈利能力極強,現金流充裕,銀行融資管道暢通,連續四年高額分紅,可謂是一個十足的 “富人”,他們的上市到底有何意義?或許僅僅是為了財產證券化,使其個人財富增值罷了。
  而對於缺錢上市謀求發展的公司,由於超高的募集資金,讓其失去持續成長動力,最明顯的便是創業板公司。處在創業階段,正需要錢大力發展的時候,他們卻拿錢不幹事,竟然出現業績變臉醜聞。僅今年三季度,便有78只創業板個股淨利潤同比下滑,其中當升科技、康芝藥業淨利潤同比下降超過80%,令人汗顏!
  融資變味 股民“傷不起”
  如果融資失去了本身的意義、起不到設想的作用,那麼其還有存在的理由嗎?他的存在,只會讓投資者高呼“傷不起”,因為他們投資的是成長性公司,而並非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腐朽企業!
  皮海洲曾經分析評論,股市融資並沒有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通常並非是優質資產。最明顯的是,最近這一年半以來,中小板、創業板大規模融資,但一些上市公司的品質卻缺少保證。像涪陵榨菜、嘉寓股份這種缺少成長性的公司,像寶德股份、南都電源這種業績變臉公司都混到股市裏來了,這是對股市資源的巨大浪費。
  同時,大量超募資金的湧現,更是股市資源的最大浪費。很多新股募集資金超過了資金使用計畫,如今創業板公司的超募資金甚至是其計畫募資的2倍以上。這部分資金大量被閒置,甚至用於買樓買車,這也是對股市資源的最大浪費。
  或許正因如此,日前證監會擬推出強制分紅製度,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紅政策及其決策機制、將強化對上市公司利潤分配決策過程和執行情況的監管等。而要求首發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細化回報規劃、分紅政策和分紅計畫,並作為重大事項加以提示,提升分紅事項的透明度的舉措,則格外受到投資者關注。
  不過,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分紅計畫關係到公司的未來資本結構和融資安排,類似於IPO過程中的募投專案的規劃,需要進行嚴格的論證,倉促決定的話,不排除一些公司可能並沒有達到其所提的分紅計畫的實力,但為了成功發行而信口開河,最終難以達成其分紅承諾,使得承諾成為一紙空談。
  事實上,不論是企業自我發展,還是推出更完善的分紅製度來保障投資者股東利益,最根本還是需要市場健康融資,需要把融資與上市公司的回報結合起來,真正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效果,杜絕超募資金的出現,造成資源浪費,使得融資能夠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不然,這種變了味的融資還將繼續“禍害”整個股市,還將繼續扮演坑投資者的角色!
  “敗家子”公司馬腳終露 細數變味融資“五宗罪”
  錢多的煩惱正在上映中……
  IPO還未重啟前,或許有不少企業日夜為生計冥思苦想,但是隨著IPO重啟,融資潮一輪一輪的來襲,諸多企業已經忘了成長煩惱,取而代之的是對如何花錢實在沒轍,只有存銀行吃利息,拿著投資者的錢存銀行令人痛心。
  三年的融資潮,鮮有上市公司出現高成長,數百家公司裏倒是誕生不少“敗家子”。隨性花錢、隨性工作,甚至成為大股東的“提款機”,種種奇怪的現象在這些剛剛闖蕩A股的公司裏出現。本周,《每日經濟新聞》將細數上市公司融資“五宗罪”,將揭露其敗家的馬腳。
  一宗罪:
  不務正業 買理財產品
  就如普通市民錢多,偶爾買兩張刮刮彩消遣一般,上市公司錢多沒處花了,他們也要找消遣花費的專案,投資理財產品就是他們消費的一大去處。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今年已經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動用100多億元用於投資者各種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今年6月22日,兆馳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使用6億元自有閒置資金購買低風險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為5.7%,理財期限從7天至一年,由公司根據資金情況選擇理財期限。這樣,今年以來兆馳股份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已達9.2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2010年6月10日剛剛在中小板上市,IPO共募集資金16.33億元,拿出募集資金半數投資理財產品,只能說兆馳股份錢太多!
  當然,光從投資額度來看,兆馳股份還不算破費,今年5月19日才通過證監會批復公開發行總規模不超過95億元債券的海螺水泥,6月14日便發佈公告將用40億元購買理財產品,既發債融資又花錢買理財產品,試問,海螺水泥,你到底是缺錢還是不差錢?
  更有甚者,偷偷挪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今年4月19日,聖萊達從募集資金專戶劃出資金1200萬元,於4月22日從募集資金專戶劃出資金3540萬元,累計8次購買銀行推出的21天期和7天期理財產品,但未及時履行相關審批程式和資訊披露義務,最終遭到深交所處罰。
  不少市場人士呼籲,證監會需要加強對募集資金的監督和管理,否則可能會有更多的募集資金變相進入銀行理財市場,而不是用於發展主業,謀求長期發展。
  二宗罪:
  隨意更改募投項目
  融資時,募集資金專案美妙地勾勒募投專案前景,錢到手後卻隨意更改募投項目,請問進行融資的上市公司,你們是在畫餅充饑?餅想怎麼畫就怎麼畫,方圓尖扁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今年2011年8月19日才在創業板上市的星星科技,不到兩個月時間便將募投項目改變。10月17日,該公司稱,公司擬對“高強度超薄手機視窗玻璃防護屏生產線建設專案”的實施方式、實施地點及投資金額等進行變更。其中,實施方式由“新建廠房”改為“租賃廠房”,實施地點由“廣東省東莞市石排鎮黃家壆村黃泥湖地段”改為“東莞市石排鎮石排大道大基工業區8號”,投資金額由3.58億元降為3.48億元。
  投資額僅僅從3.58億元降至3.48億元,就差1000萬元,便將建設改為租賃,給出理由還是募集資金不夠,這種說法難道不可笑?比計畫少募集1個億,既然如此,在這裏節約1000萬元,能起到何作用?
  增發融資也有費解之事發生。2008年8月,上海普天通過增發融資近7億元,在使用了3.8億元後,於今年11月8日以一句“競爭加劇,盈利能力下滑”為由終止了原定的募投項目,並將剩餘的約3.5億元改用於增資普天信息。且不說三年時間才花3.8億元,一個項目三年後才說盈利能力下滑,是否也太后知後覺?三年後終止原項目,也就意味著前期投入打水漂,這讓參與增發的投資者情何以堪!
  三宗罪:
  募投項目“龜速”投資
  其實,更改募投項目有時是上市公司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在變更之前,原募投項目要麼還未正式投資,要麼就是進展緩慢,“龜速”投資。不少投資者質疑,“融資前沒有想好專案投資,卻要硬規劃個專案,這就是赤裸裸為了融資而融資,坑騙投資者的錢!”
  2010年5月上市的中海科技,近期將其多個募投項目變更,而在變更前,其募投專案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招股時,中海科技擬向智慧配電板專案投入3139萬元,但是1年過去了,該專案僅僅投入139.85萬元,占計畫投資額的4%!
  這其實還不算誇張,有的上市公司1年多還可以一分不投入!在今年11月下旬,輝豐股份也擬變更募投項目,而原募投專案農村行銷網路建設在1年多時間內,分文沒有投入。在其招股說明書裏,輝豐股份用了6頁篇幅宣講農藥基層行銷網路建設專案,口口聲聲要通過此項目培育“四位一體”的基層直銷零售店20000家,最後,建設ERP資訊管理系統。事實上,1年過去了,不說20000家,輝豐股份就連1家都沒有開建,因為他們沒有投入,招股說明書的募投項目就是一個美妙的故事!
  目前,兩市仍有超過400家涉及上千個投資專案的資金投入不到位,其中半數公司資金使用率低於50%,像棕櫚園林、達華智慧等16家公司的資金使用率甚至不足10%。而今年以來完成增發的公司,其資金使用情況也同樣不夠理想,今年上半年實施增發的268家公司中,目前有54家資金使用率不足10%,其中包括渤海租賃等25家公司的投產專案甚至一分未用。
  四宗罪:
  超募資金多數躺銀行
  IPO的三高發行,一夜之間頓時富了上市公司,但是有時幸福也是煩惱的,因為錢多了,該怎麼使用?缺乏規劃的上市公司最終選擇便是還貸以及存銀行。
  如果說還貸還能理解的話,那麼將超募資金拿去存銀行就令人想不通。IPO重啟以來,超募現象很嚴重,之前的公司可以想不到如何使用超募資金,但是後面上市的公司,為什麼就一點不考慮如何使用超募資金,就簡簡單單的存銀行吃利息?
  從今年上市公司超募資金的使用情況來看,有超過700億元存放在銀行裏,占超募資金比重的70%以上,若以一年期存款利率3.50%計算,這些新上市的公司憑藉超募資金“吃利息”都能獲利20億元以上。而這種存銀行的現象,在創業板裏更為明顯。
  根據10月中旬平安證券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創業板上市公司84.66%的超募資金閒置於銀行;公佈的使用計畫也以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為主,這兩項的投入比例占整體投入的51.42%。
  同樣,在去年,超募資金存銀行的現象也非常瘋狂,去年以148元發行的海普瑞,超募近51億元,當時公司將48億元用來存銀行,這無疑是對該公司高價發行的巨大諷刺。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怪像,使得銀行瞄上了上市公司的超募資金。有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中行深圳分行獲IPO募集資金存款近5億元。如果不能解決超募資金的使用,未來融資還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
  五宗罪:
  委託貸款賺外快
  除了存銀行,玩轉富餘資金賺錢的還有委託貸款,手中拿著大量超募資金的中小盤新股,不少將超募資金用到了委託貸款上。
  2010年4月上市的力生制藥,曾將IPO超額募集資金中的4500萬元用於解決全資子公司的流動資金短缺的困難。而當年1月上市的得利斯,上市沒多久就向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過4000萬元的委託貸款,期限12個月,利息不低於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
  同樣,還有公司計畫利用定向增發的資金發放委託貸款。如海馬股份2010年5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決定定向增發,將不超過5億元的募集資金通過金融機構委託貸款的方式投入到海馬鄭州,用於新產品研發專案,委託貸款利率為央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下浮10%。
  而今年,中南傳媒通過民生銀行長沙分行向湘電集團發放3億元委託貸款,年化收益率不低於8%。而香溢融通、閏土股份、時代出版等今年也都通過銀行向外委託貸款。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今年以來,除金融類上市公司外,今年以來80餘家上市公司發放委託貸款,金額合計超200億元。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日前表示,上市公司委託貸款盛行更讓人擔心中國金融生態惡化,一方面是資金浪費溢出實體經濟獲取高額利潤,另一方面是無數的實體經濟坐困信貸緊縮愁城,嗷嗷待哺。資金配置的不公、資金配置的無效人為造就資金實利階層,使中國的資金惡性套利行為向證券市場延展,毒化證券市場的投資環境。
  退市規則如花瓶 ST股“蒼蠅”飛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近10年來上證指數漲幅近乎歸零的同時,主營業務持續不振,淨利潤連年虧損的ST板塊個股卻黑馬頻出,海通證券(原PT農商社)、廣晟有色(原ST聚酯)、三安光電(原ST天頤)和中國船舶(原ST重機)等一大批垃圾股成為兩市個股漲幅榜的佼佼者,數十家ST“黑馬”以驚人的漲幅讓所謂的藍籌股們顏面掃地。
  在市場估值體系紊亂、ST類個股“蒼蠅”亂飛的背後,不僅僅是惡意圈錢,過度包裝上市等一系列問題根深蒂固,從某種程度上說更源於重組與退市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導致各種利益糾集過程中瘋狂投機的風氣盛行,始終無法形成成熟理性的市場投資理念。而在創業板退市制度破題、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和借殼上市新規等重大改革逐漸提上議事日程之後,我們冀望一個從不成熟走向成熟、規範和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早日到來。
    A股市場的“炮灰”
  在A股IPO市場中,追逐利益的群體分為兩類,包括“被食者”和“食肉者”,其中被食者有兩類:一類是直接被食的股民,另一類是間接被食的基民。
  
股民:IPO的接盤者
  被食的股民數量眾多。雖然不少個股在十年間上漲了不少,但股民要麼和指數一樣幾乎回到起點,沒有賺到錢;要麼比不上指數,常年虧損。
  中國水電 (601669,收盤價4.36元)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懷疑其圈錢,請不要參與申購。然而,大多數股民明知就是圈錢,卻依舊踴躍申購,且網上中簽率高達9.7%。
  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當中國水電在上市首日用一根長上影套牢大批追高者後,股價隨後出現破發。
  一方面,近年來,股民遭遇的最大傷害來自創業板。創業板創立初期,在“三高”的外衣下,發行市盈率高達數十倍,甚至上百倍。機構鼓吹行業獨特性、個股成長性,股民在高位接盤創業板,慘遭套牢。比如國民技術等個股,上市以來的跌幅都超過60%
  從另一方面看,產業資本的減持、創投公司的套現、仲介機構和財經公關獲得的每一分錢,實際上都是股民在買單。由於這些食肉者極少將錢重新投入二級市場,使得股民們連扳本的機會都幾乎沒有。十年間,A股的總市值增加了510%。但誰又算得清楚,有多少股民投入的錢已經“蒸發”?
  基民:公募基金的埋單者
  在被食者中,基民往往不被人重視。他們是通過載體——公募基金,成為被“獵殺”的對象。
  就公募基金來說,2006年~2007年,他們擁有市場的話語權,基民也能夠通過公募基金的強勢賺錢。但如今,基金儼然成了產業資本的“跟屁蟲”。
  在IPO發行階段,是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進行詢價。在各方利益的權衡下,有些機構昧心地推高發行價格,致使發行價過高,上市後股票快速破發。最終,公募基金照樣可以提取管理費,從而活得滋潤,而基民卻成為虧損的埋單者。
  在炒作階段,公募基金的失誤或者不負責任,同樣會導致基民大幅虧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成基金紮堆重慶啤酒(600132,收盤價65.66元)。由於乙肝疫苗Ⅱ期臨床研究結果的發佈,讓市場大跌眼鏡,導致公司股票遭遇嚴重拋售。
  從機構的預估來看,重慶啤酒還會有好幾個跌停。痛苦的不僅有那些買了重慶啤酒的股民,還有買了大成創新成長等基金的基民。
  /“食肉者”/
  上游鏈:不是“權貴”你莫來
  在食肉者隊伍中,處於最上游的當屬三類:產業資本、PE、突擊入股者。在IPO中,他們往往獲利最豐。
  產業資本:呼風喚雨的主導者
  在IPO“食物鏈”的最頂端,最大的食肉者當屬產業資本。從首批創業板公司來看,有28只股票根據其發行價計算,就使得資本市場增加了82位億萬富翁,平均每家創業板公司“造就”3位“億元戶”。據悉,產業資本目前已成為A股市場的主導力量,貫穿著上市公司,乃至公司股價的運作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IPO前,產業資本決定著企業是否上市、何時上市;在IPO階段,產業資本為上市利益協調各方關係,拉攏機構詢價;在上市後,產業資本的增持、減持、增發注資、人員變動都影響著股價的走向。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產業資本的增減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市場的走向。在股市下跌時,產業資本集中增持後的一個月裏,市場往往會出現見底或反彈;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產業資本的大舉減持預示著市場將見頂。
  作為企業的締造者,產業資本獲得回報本無可厚非。但是,這種回報必須建立在做好企業的基礎之上。然而,不少企業在上市後業績迅速變臉,比如漢王科技,該公司2010年的淨利潤高達8790萬元,但2011年三季度公司虧損額高達2.78億元。同時,以公司高管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在虧損消息公佈前大舉出逃。
  表面上看,分紅是回饋投資者的表現。實際上,分紅將導致公司發展缺乏“真金白銀”。此外,由於產業資本的持股數量最多,分紅成為另一種套現行為。
  創投公司:一本萬利的掠奪者
  作為僅次於產業資本的IPO食肉者,創投公司往往大面積撒網,重點捕魚,其獲利同樣豐厚。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僅在創業板28只股票的股東名單中,就有23家企業曾獲得VC/PE投資,占比達82.14%,其中共有中外46家PE/VC的身影,這些創投公司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來自深圳、上海的一批具有民營背景的創投公司,如達晨創投等。
  第二類是具有國資背景的創投公司,如北京科投投資等,其入股了北陸藥業、萊美藥業、特銳德等企業。
  第三類是國外創投公司,如美國華平投資集團旗下的Brook公司曾對樂普醫療進行增資;愛爾眼科獲得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的長期融資;著名投行高盛也入股了海普瑞。
  在眾多創投公司的賺錢之道中,高盛投資海普瑞顯然是最成功的案例。2007年8月,高盛入股海普瑞時,出資額為3695萬元,持股數為1125萬股。2008年,海普瑞10派5.7778(含稅),高盛獲得分紅達650萬元,持股成本降為3045萬元;通過後來的分紅,高盛總計獲得8100萬元的收益,持股成本降至-9080萬元,持股數為9000萬股。今年5月6日,高盛持有的海普瑞的9000萬股限售股解禁。以12月8日的收盤價28.3元/股計算,四年時間高盛浮盈逾2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創投公司是二級市場徹頭徹尾的掠奪者。同其相比,產業資本還時不時地給二級市場一點甜頭。創投公司的資金通過一級市場進入,而後在二級市場賣出,一進一出的價格往往相差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ckFinancial&aid=6814676